1、屈原列传教案 教学目标: 1、 疏通文意,掌握文言知识。 2、 了解屈原身世,感悟屈原的人格精神。 3、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文言词汇的意思和用法,特殊句式。 2、 屈原的人格精神的理解。 3、 本文传评结合的写法。 教学方法: 教授法、串讲法、启发式、练习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传评结合的人物传记,是“太史公别调”。叙事部分文字还比较简单,议论部分就比较艰深了,而且还有些历来存有疑义的地方,所以句句疏通和掌握就很重要。1班可以稍微快些,重点难句要求笔头翻译。2班则要慢些,其中练习尽量安排在课内,促其自觉完成,实现有效学习。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2、 1、 回顾已知的屈原。 2、 研读13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回顾已知的屈原。 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屈原。 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高二时我们学习过离骚节选,可以温习其中的名句。如: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 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可能学生还能说到屈原的死,端午节等等。强调人们纪念他的原因是因为其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爱国情操,还有他怀才不遇的坎坷命运使许多类似经历的中国文人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慨。我们学习时要用心体会司马迁所勾勒的屈原形象。 二、
3、研读13段。 1、 学生朗读13段,梳理三段的内容。 2、 把握第1段内容。 这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1)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2)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4、) 这是屈原的见任。 3、把握第2段内容。 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上官大夫“争宠而心害其能”。 而最隐晦的原因却是屈原的功高震主,怀王的嫉妒和昏聩。 这是屈原的见疏。见疏的理由很简单,简单到让人难以相信。 4、重点研读第3段。 这一段难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历来评价离骚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刘安所作离骚经传中语,太史公采入屈传内,原作已佚)。 (1)简介离骚内容。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字。这篇浪漫主义杰作,迸发出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炽热感情的灿烂光彩。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
5、者叙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关心楚王朝的命运而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楚王身上,终因楚王变心而理想不能实现。接着又叙述自己和朝廷中谗谄“党人”的深刻矛盾,对他们作了尖锐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虽然被楚王疏远,仍然要进一步修养自己的品德,坚持原来的理想。第二部分作者以浪漫主义幻想的方式,设想一个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媭,劝诫他不要那么端方刚直,不要那么坚持自己美好的节操,既然别人都结党为朋,你也不妨随和一点。他听了不服气,就去向古帝虞舜陈诉。当他认为已得到公正的评判之后,便满怀信心周游太空,上求天帝,下索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寻实现理想的途径。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样混浊,天帝无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种种原因没能成
6、功。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现自己在现实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部分写作者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启示,决定行止。在绝望中,他听从灵氛的劝告,选定吉日,驾着飞车,出国远游,到别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当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游的时候,突然望见了下面祖国的大地。这时候,“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再也不忍离开祖国,最后以殉国的决心结束全篇。 在离骚里,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对那些贵族们要把祖国引上“幽昧”、“险隘”的道路,他要斗争,他“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难道是我个人害怕遭殃吗?我怕的是楚国这辆大车会颠覆)。他深切关怀人民的疾苦,说自己是“长太息
7、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一再提到尧、舜、禹、汤、文、武、齐桓公,是要引导楚怀王走上谋求楚国富强的道路,因而他勉励怀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即使在被疏远以后,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实现,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冷谏,会招来祸患,但他的态度却是“余固知謇謇(忠言直谏)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面对那些贵族群的谣言中伤,面对他们的工谗善媚和背离法度,他决不妥协,决不同流合污,坚定地表示:“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由上可见,离骚,不但是一篇空前绝后的杰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个封建时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8、的。 (2)疏通文意和难句。 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翻译。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屈原之穷“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屈原之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劳苦倦极”,与下句“疾痛惨怛”四字对举,“极”,应解作“困惫”。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
9、,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帖。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
10、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这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速而见义远。” 这两句互文见义,承接“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惠费桂等芳香草木
11、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谄小人所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自疏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奏不很协调。据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译文: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超脱于尘埃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污垢,他真是一个洁白干净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我们推论他的这种志趣,即使同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 (3)理清本段的思路。 (见前) (4)反复诵读
12、,读出咏叹的意味。 三、布置作业。 1、 熟读文段。 2、 翻译重点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诵读第三段,提问词语的意思。 2、 学习410段,了解楚国的历史。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诵读第三段,提问词语的意思。 1、 集体或个人反复诵读第三段。 2、 提问一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1)心害其能 (2)属草稿未定 (3)平伐其功 (4)离骚 (5)靡不毕见 (6)其指极大 (7)蝉蜕于浊秽 (8)世之滋垢 二、学习410段,了解楚国的历史。 1、 师生共同阅读410段,强调重点词语,学生表述事件,了解概括作者写到的楚国的历史。 屈原被绌,张仪行骗 怀王被惑,纵仪归秦 诸侯击楚,楚兵大
13、败 怀王赴秦,客死异乡 屈原被放,心系怀王 子兰使奸,屈原被迁 2、 重点翻译8、9小节 楚国人抱怨子兰因为劝说怀王到秦国去却没有回来;屈平始终痛恨子兰,虽然被流放,仍眷恋楚国,惦记怀王,没有忘记楚国和怀王,希望返回朝廷,盼望怀王能幡然醒悟,世俗的陋习能全部革除。他爱护国君、振兴楚国而一反楚国衰弱局面的意愿,在一篇文章中再三表露出来。但是终究没有办法,所以不能回到朝廷,终于由此看出怀王终究没有悔悟。 一个国君无论他是愚昧还是聪明,贤能还是不贤能,没有不想寻求忠臣、任用贤良来辅佐自己的;可是亡国破家的事件一个连着一个,而圣明的君主和清平的国家却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过,也许就是因为人君所认为的忠臣并
14、不是真正忠诚,所认为的贤臣并不是真正贤明啊。怀王因为不懂得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平而信任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结果,军队遭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自身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这就是怀王不了解人所招来的祸患啊。 3、 探讨,为什么历叙楚国的历史? 是把屈原的命运和楚国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写屈原处江湖之远,依然心忧祖国。虽然怀王“终不悟”,但屈原的“存君兴国”之志从未泯灭。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屈原却无论是否在其位都要谋其政。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屈原则是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屈原的爱国之心既不会因个人的荣
15、辱而动摇,也不会随楚国的治乱而改变。对祖国的一片忠心是屈原傲骨的内在精髓。 这样写就突出了屈原的精神和品质。 4、 这两段的脉络: 这两段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
16、死于秦”,阐明人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 5、 顺提司马迁的政治遭遇。 全文中的议论部分都寄托着作者个人的政治幽愤在内,而以这两段议论最突出。在司马迁看来,他与屈原有着类似的遭遇。他侍奉汉武帝,原来也受信任,他自己也“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为主上服务。不料在李陵事件上却受到极不公正的惩罚。他和李陵本无交情。李陵被俘投降时,他因李陵平素颇有“国士”之风,又因李陵被俘前,只凭五千人的兵力,就跟匈奴数十万兵力连战十余天,转战千余里,最后才因失尽道穷,救兵不至被俘,就揣想李陵也许是想暂时保全自己,然后再找机会报答汉朝。加上他又看不惯那满朝文武的丑
17、态,当李陵未被俘以前,看到武帝高兴,就争着奉觞上寿,现在李陵投降,看到武帝恼怒,就又争说李陵的坏话,于是就想为李陵说几句公道话。这一来,就触怒了武帝,被下狱治罪,被处以腐刑。在封建立大夫看来,受腐刑,这是极大的耻辱。他之所以还活着,是因为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就如屈原被放流以后,发愤写出离骚一样。这就是他要在屈原列传中寄托自己政治幽愤的原因。 6、 反复诵读8、9两段。感受屈原的精神和司马迁的寄托。 三、布置作业。 1、 翻译重点句子。 2、 记忆重点词义。 3、 背诵第三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 研读最后两段。 2、 总结屈原精神和本文写法特色。 3、 整理文言词汇和句式。 教学内
18、容及步骤: 一、研读最后两段。 1、 朗读翻译最后两段文字,强调重点词语。 2、 概括文段的意思 江畔答问,绝望自沉 文泽后世,德威众杰 3、 理解记叙屈原与渔父对话的作用。 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显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品格操守、政治取向,作者把二者放在一起,形成了比照。 屈原被放,“行吟泽畔”。他在吟什么?屈原仍在“吟”其志,他是为了其“志”而“颜色憔悴”到如此“枯槁”之状,颓废的外表之中仍透露着一种对精神追求的执著。渔父明知故问其见放之因,屈原答:“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既是对不合理遭遇的解释,也是对自我人格立场的持守。可见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渔父建议屈原“
19、与世推移”,没有必要“怀瑾握瑜”,屈原则用形象化的比喻(“弹冠”与“振衣”)表明自己誓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信念。“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一句突出了屈原的高贵品质,可见屈原的矢志不移,宁弃生求死,不坠青云之志。死亡已经成为屈原标举清高解脱愁苦的惟一手段。 综上所述,屈原形象就是一个殉道者的形象,这个“道”就是理想和信仰,就是祖国和人民,就是人格的神圣与精神的绝对纯净。 二、总结屈原精神和本文写法特色。 1、 学生总结屈原精神。 2、 探讨本文写法特色。 “传评结合”的写法。 这篇史传与我们以前学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人物传记有些不同。前面几篇是“寓论断于叙事”,情节曲折、戏剧性强、人
20、物性格鲜明。而本文则“以议论行叙事”,没有离奇完整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和人物的细致刻画,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或边传边议,或传中寓评,所以有人称它是“太史公之变调”,亦即史传中的“变体”,其原因可能有四: 其一、先秦史籍皆不传屈原生平事迹,有关屈原的史料太少(可能与秦始皇焚书有关),单靠叙事不容易写出屈原光辉的一生。 其二、屈原史料虽少,但其作品犹在,通过作品感其精神是最好的办法,而将阅读所得见诸笔端就离不开“评议”。 其三、司马迁写此传也意在抒写个人幽愤,所以“评”就显得尤其重要。 其四、“评议”利于表现屈原的性格。 如通过文首叙述屈原踌躇满志却遭忌恨这个简单的概括,屈原的
21、个性品质、政治见解等只能给人以大概的印象,单凭此寥寥几笔无法使形象丰满,所以第三段用大量笔墨评议屈原为文的根由,从而展示了屈原在忠奸、公私、正邪斗争中的鲜明立场和敢于抨击黑暗的斗争精神。司马迁还通过评“文”来展现屈原“方正”不屈的性格。如此这般,屈原的形象就会更深入人心。 在历叙楚国败事之后,司马迁又评论楚国日衰的因由,这就是:忠奸不分,用人不智,从而证明,屈原本人牵系祖国安危,其浮其沉就意味着楚国之兴之衰,屈原的高大形象由此而现。 三、整理文言词汇和句式。 当堂整理,集体交流。 四、布置作业。 1、 记忆词汇 2、 背诵,准备默写。 第四课时检测 一、 文学常识。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
22、78年),名 ,字 , 时期我国伟大的 主义诗人,代表作为抒情长诗 。主要作品有天问、九歌、九章等。汉代的 把它们合编成楚辞。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属( )草稿 惨怛( )帝喾( )靡不毕见( )濯( )淖( ) 蝉蜕( ) 滋垢( )浊秽( ) 皭( )然泥而不滓( )者也 既绌( ) 商于( ) 既咎( )眷( )顾 被( )发 渔父( ) 憔( )悴( ) 餔( )其糟而啜( )其醨( )罹( )难( ) 三、 找出并解释句中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 ( ) 2、人穷则反本( ) 3、靡不毕见( )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 6、屈平既绌( )
23、7、齐与楚从亲( ) 8、亡走赵,赵不内( ) 9、被发行吟泽畔( ) 四、 解释加点词的古今义。 1、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古义: 今义: 2、颜色憔悴: 古义: 今义: 3、形容枯槁: 古义: 今义: 4、从容辞令: 古义: 今义: 5、设诡辩于怀王: 古义: 今义: 五、 解释加点的词。 1、娴于辞令( ) 2、可谓穷矣( ) 3、 臣请往如楚( ) 4、奈何绝秦欢( ) 5、屈平既嫉之( ) 6、厚币委质事楚( ) 7、惠王患( )之 8、大兴师( )伐秦 9、人君无( )愚、智、贤、不肖10、其文约( ),其辞微( ) 11、楚有宋玉、景差之徒()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六、 解释加
24、点词的词类活用。 1、厚币委质事楚()2、其后楚日以削() 3、内惑于郑袖()4、短屈原于顷襄王() 5、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6、泥而不滓( )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8、明道德之广崇 ( ) 9、蝉蜕于浊秽( ) 10、亡国破家相随属 ( ) 七、 判断文言句式。 1、“离骚”者,犹离忧也()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5、求人可使报秦者() 6、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7、是以见放() 8、方正之不容也( ) 9、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10、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 八、 一词多义。 、害A、争宠
25、而心害其能( ) B、为陶谦所害( ) C、除国之大害( ) D、不能害人( ) E、邪曲之害公也 2、疾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B、疾在腠理( ) C、疾风知劲草 ( )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 E、吾疾贫富不均( ) 3、属 A、亡国破家相随属( ) B、属予作文以记之( ) C、司命之所属( ) D、屈平属草稿未定( ) E、有宁越徐尚之属( ) F、举酒属客( ) G、神情与苏、黄不属( ) H、名属教坊第一部( ) 4、疏 A、王怒而疏屈原 ( ) B、梅以疏为美( ) C、其于计之疏也( ) D、十三经注疏( ) E、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 F、谏太宗十思疏( )
26、5、离 A、“离骚”这,犹离忧也( )B、约从离衡( ) C、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 D、多情自古伤离别( ) 6、迁 A、王怒而迁之( ) B、再迁为太史令( )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 D、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 7、闻 A、博闻强识( ) B、闻道有先后( ) C、闻寡人之耳( ) 8、伐 A、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 )B、其后秦欲伐齐( ) C、口诛笔伐 ( ) D、伐薪烧炭南山中 ( ) E、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F、此五霸之伐也 ( ) 9、志 A、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B、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 ) C、博闻强志 ( ) D、其志洁,其行廉
27、 ( ) E、聊斋志异 ( ) F、项脊轩志( ) 10、指 A、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B、指如削葱根 ( ) C、璧有瑕,请指示王 ( ) D、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 ( ) E、哙遂入头发上指( ) F、指通豫南 ( ) 11、迁 A、顷襄王怒而迁之( ) B、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 D、 战、守、迁皆不及施( ) E、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 九、 名句默写: 1、长太息以掩涕兮, 。 2、路漫漫其修远兮, 。 3、 , ,能无怨乎? 4、明道德之广崇, , 。 5、 , 。其志洁, ; 其行廉, 。 6、自疏 ,蝉蜕于浊秽, ,不获世
28、之滋垢, 。 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属 屈平属草稿未定 动词,连缀,引申为写作。 亡国破家相随属 动词,连接。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托,动词。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动词,隶属,属于。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动词,掌管。 有宁越之属为之谋 名词,类,这些人。 吾属今为之虏也 名词,用在人称后面,表复数。吾属,我们。 神情与苏、黄不属 动词,类似。 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你们这些人。 伐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动词,耀,自夸。 其后秦欲伐齐 动词,讨伐,进攻。 口诛笔伐 动词,声讨。 伐薪烧炭南山中 动词,砍伐。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动词,战胜,打败。 此五霸之伐也
29、 名词,功业。 疏 王怒而疏屈平 动词,疏远。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形容词,稀疏。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动词,陈述,旧读 。 论积贮疏 名词,奏章,古代大臣向君主上书言事的文体,旧读 。 十三经注疏 名词,注解的一种,为“注”作注的文字,旧读 。 离 “离骚”者,犹离忧也 后“离”为动词,通“罹”,遭受。又如叔向贺贫:“而离桓之罪。” 约从离衡 动词,离散,分离。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动词,背离。 多情自古伤离别 动词,分离,离别。 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 名词,根本。 本末倒置 名词,本义:草木的根。 今背本而趋末 名词,根本的、基础的东西或方面,此指农业。 此之谓失其本心 形容词,本来的。
30、 本在冀州之南 副词,本来。 己后典籍皆为板本 名词,稿本,版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 名词,稿本、底本。 用芽者自从本说 代词,这、此。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量词,册。 臣本布衣 副词,本来 ( 是 ) ,原来 ( 是 ) 。一说,动词,出身于。 抑本其成败之迹 动词,推究,考察。 志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名词,志向,心意。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名词,意愿。 博闻强志 动词,通“记”。一说,名词,记忆力。 其志洁,其行廉 名词,志趣。 聊斋志异 动词,记述。 项脊轩志 名词,表一种记事的文体。 “志”字释义还可参见50页。 指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名词,通“旨”,意旨,旨趣。 指如削葱
31、根 名词,手指。 璧有瑕,请指示王 动词,指出。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 动词,指向。 哙遂入头发上指 动词,直立,竖起。 指通豫南 副词,一直,直接。 闻 博闻强志 名词,学识,见闻。 忽闻门外虫鸣 动词,听见。 初闻涕泪满衣裳 ( g ) 动词,听说。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取。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动词,懂得,明白。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名词,声望,声名。 无何,宰以卓异闻 动词,闻名。 留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动词,扣留。 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动词,停留。 先生可留意矣 动词,留心,关心。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 动词,保存,遗存。 迁 顷襄王怒而迁之
32、 动词,放逐,流放。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动词,调动官职,此指升迁。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动词,调动官职。左迁:贬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动词,变迁,变更。 战、守、迁皆不及施 动词,迁移,迁都。 父 渔父见而问之曰 名词,古代对老年男子尊称。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名词,通“甫”,古代男子的美称,多附名字后面。 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名词, ( 叔 ) 父,父辈人。 弹 新沐者必弹冠 动词,用手指轻轻弹击。 莫辞更坐弹一曲 动词,弹奏。 而设法备贮弹药,则可也 名词,弓弹、炮弹、炸弹的总称。 害 争宠而心害其能 动词,嫉妒。 邪曲之害公也 动词使动用法,损害。 但欲求死,不
33、复顾利害 名词,祸害。 词类活用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动词用作名词,听觉,听力,亦指人的聪明智慧和判断力。 谗谄之蔽明也 动词活用作名词,中伤别人的小人。 邪曲之害公也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邪恶小人。 方正之不容也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方正之人。 明道德之广崇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阐明。 蝉蜕于浊秽 蝉:名词作状语,像蝉那样。浊秽: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污浊环境。 厚币委质事楚 名词作状语,用厚币 泥而不滓 名词活用作动词,n,生活在污泥里。 其后楚日以削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亡国破家相随属 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使破败。 时秦昭天与楚婚 名词活用作动词,结为婚烟。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名词作状
34、语,在朝内,在国外。 身客死于秦 名词作状语,象客那样。一说,以客的身份。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说短处,诋毁。 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动词使动用法,使存,使兴。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忠诚之士,贤能之人。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名词活用作动词,效法,模仿。一说为意动用法。 偏义复合词 明于治乱, ( 偏在“治”,一说“乱”反训作“治”,“治乱”连文同义 ) 古今异同词 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古今同义:认为。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欺诈的言论。今义:无理狡辩,动词。 奈何绝秦欢
35、 古义:怎么,为什么。今义:对付,处置,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古义:返回 ( 楚国 ) 恢复 ( 国家 ) 。一说,反,覆转。今义: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重复的情况。 颜色憔悴 古义:脸色。颜,颜面。色,气色。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时所产生的印象。 形容枯稿 古义:形体,容貌。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而能与世推移 古义:变化。今义:移动。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义:此处指言语举动适度得体。又如“常从容淡静”。一说,“从容”为举止行动之意。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如成语“从容不迫”。 特殊句式 A 判断句 “离骚”者,犹离忧也。 B 省略句 遂绝 ( 于 ) 齐
36、 ( 省略介词 ) 又因厚币 ( 赂 ) 用事者臣勒尚 ( 省谓语 ) 以 ( 之 ) 出号令 ( 省介词宾语 ) C 被动句 方正不容也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而自令见放为 D 倒装句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 介宾短语后置 )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 介宾短语后置 ) 明道德之广崇 ( 定语后置,一说,非定语后置 )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定语后置 )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介宾短语后置 ) 蝉蜕于污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 ( 同上 ) 楚人即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 同上 )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 否定句中代词“自”做宾语,前置,“自为 ( ) ”与下文的“自佐”相对 ) 成语典故 怀瑾握瑜 瑾、瑜,美玉也。”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博闻强志 语出本文。见识广博,记忆力强。又作“博闻强记”“博闻强识” 随波逐流 语出本文。比喻无原则、无立场地与世相沉浮。 弹冠振衣 语出本文。整洁衣冠。 与世推移 语出楚辞渔父。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