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通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文I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 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 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 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
2、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 一组是(3分) 中国传统文人基于自身际遥及审美喜好,在园林营建中往往主张回归自然、一一力求将 山水画的审美意境融入园林设计使观景者如同. 于山水长卷之中顿觉画意之境与园林 之美. A.返璜归真置身相得益彰B.返璜归真栖身交相辉映 C.叶落归根栖身相得益彰 D.叶落归根置身交相辉映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 一项是(3分) 矗立在眼前的柏树高大肃穆,历经千年风霜。. 它任由风吹雨打,依然 顽强生长。 树干挺拔,直指苍穹。 它虽饱经沧桑,却生机勃勃。 底部扎向四面八方的根,如此龙一般。 枝叶繁茂,苍翠浓郁。 有的水分充足, 充满活力。 有的虽显
3、腐朽,却有力量。 A.: B.c. D. 3.下列诗句与节气,对应全部正确的 一项是(3分)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金气才分向此朝,天清林叶拟辞条。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o A.立夏立冬惊垫秋分 B.秋分立夏立冬惊垫 c. 惊垫秋分立冬立夏 D.立冬惊垫立夏秋分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4.下列诗句中,与右图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A.帘外缺月挂疏桐,漏断更深人初静。 B.齿颊清香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C.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D.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拢。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4、8题。 重f每天长县学记 归庄 三代之人才出于学校,近世之人才出于科目。 科目之士,虽未能如三代之学成而 后入宫,然未 有不从学校出者,则近世之学校,固人才之渊萃,不可不重也。汉高帝谓:“以马上得 天下,安事诗 书? ” 陆贾曰:“以马上得之,岂可以马上治之乎? ”高帝卒无以难。是 故战乱以式,守成以文,不易之 理也。我国家崇儒右文,受命以来,郡县学悉如故,近虽裁省儒官,减乡会取士及弟子员之 数,此非 轻视学校,特以其过于兄滥而汰之。所以责成学官,使事无可谣,不得不举其职;督励士子,使知不 易得,不容不进其业也。诚使学官皆举其职,士子皆进其业,则学校之中,为国家异日储将相官尹之 才,备奔走御侮
5、之用,岂有既哉? 天长之有学,其始不可考,今之学宫,则元之l曰基。后尝迁于南隅,未几复故。数十年不修,尽颓 主己矣。启圣祠近有废址,县令江侯、司谕张君慨然以修废为己任,首捐体资若干,庇材坞工;漳州司 李黄侯继,亦捐体若干。张君又监工,日号委诸生之能者董其事。以某年某月记工。于是材之朽者 易,瓦壁之败者完,丹圭之剥者新,堂庇门墙,焕然改观,昔之废址,亦祠宇屹立矣。凡用材木瓦壁之 数若干,为金若干,而人不以为侈;为工若干,而人不以为劳。春秋重用民力,如域中丘、筑廊台之类 无不书,皆讥也;独修阔宫则不书,以为当修也。故诗人作颂,以美倍公。天长当冲烦之地又比岁多 不栓而勤于是役拉以为不可缓也n 抑邑中
6、前此科第颇少,明朝 三百年,登第者仅数人。自国朝以来,人文蔚起,以余之不敏,亦幸 获一第。今郡功曹、县尹、学博士诸先生,勤于修废,不惮倾素;告成之日,率诸弟子释奠于先圣先 贤。诸弟子其益忠自励,大修其业,期无负先圣贤之训,无负朝廷养士之恩,并无负官长师儒奖成风 励之意。从此人才蔚然奋兴,安知不轶前朝而希三代坎!余在都闻之喜甚,是以为之记而勒诸石以 鱼主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家崇儒右文右:重视 B.日号委诸生之能者董其事董:督察 C.并元负官长师儒奖成风励之意风:劝告 D.安知不轶前朝而希三代软轶:散失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7、(3分) A.上古和近世,人才都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只是选拔任用的方式有所不同。 B.陆贾反对汉高帝在马上得天下而不需文治的观点,汉高帝没办法语难他。 C.天长县学从南隅迁回旧址后年久失修,全部毁坏,江侯、张君决心重修。 D.天长县以前科举考中的人很少,到了清朝,也只有作者一人有幸能考中。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选自归庄集)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O分) (I)天长当冲烦之地,又比岁多不捻,而勤于是役,独以为不可缓也。(6分) (2)余在都闻之喜甚,是以为之记而勒诸石以侠之。(4分) 8.作者认为重修县学有哪些意义?请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
8、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水调哥大头 向子理 庚寅闰八月秋,萝林老、江彦章时在诸公幕府。从游者洪、徐、苏、李,是夕登临,赋咏乐甚。俯仰兰十九年,所存 者,余与彦章耳。绍兴戊辰再闰,感时抚事,为之太息。 闰余有何好,一年两中秋。补夭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少日南昌幕下,更得洪徐苏李,快意作 清游。送日眺西岭,得月上东楼。 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谁知沧海成陆?萍迹落南州。忍问神京何在,幸有萝林秋露,芳气袭 衣哀。 断送余生事,惟酒可忘忧。 注向子理:南宋词人。此时作者南迁清江(浙江乐清)。修月:语出唐段成式商阳杂组,即 “修月子”,指能 写文章的人。秋露:酒。 9.请简要赏析上阕中 “补天修月人去
9、,千古想风流”的表达效果。(5分) 10.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四、名旬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 ,良多趣味。(哪道元三峡) (3)风急天高猿啸哀, . 。(杜甫登高)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5)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6).,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子曰: “志于道, . ,依于仁,游于艺。 ” (论语述而) (8).,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无题) 五、现代文阅读
10、(一) ( 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后花园 萧红 后花园一到五月,就开出了各种花,耀眼的耀眼,散着香气的散着香气,但少有人来。 临着后花园,有一座冷清清黑洞洞的磨房。磨房里的磨信冯二成子三十多岁,尚未结婚,头发 白了许多,像是个年轻的老头。他没有朋友来访,也不去访别人,他只知道自己是个磨馆,拉磨之外 的事都与他毫无关系。 磨眼上的麦子没有了,他去添一添;漏下来的麦粉满了一磨盘,他去扫一扫;小驴的眼罩松了, 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他替它紧一紧。除了这一点工作,冯二成子多半是站在罗架上,打着梆子,从午间打起,一打打个通 宵。 一天早晨,冯二成子在院子里刷着小驴,偶一抬头看见
11、了隔壁赵老太太的女儿,跟他站了个对 面。看着她向日葵花似的大眼睛,冯二成子就无缘无故地心跳起来。从那之后,他虽不常见赵姑娘, 但觉得好像夭夭见面一样。 尤其在深夜,他常常听到隔壁的笑声。 有一天,他打了一夜梆子。 天亮了,他刚躺下就听到隔壁女孩的笑声,他赶快抓住被边把耳朵 掩起来,但那笑声仍1日在。他翻了一个身,可仍旧不能睡。 这一天,他躺在那里十分悲哀,他把自己的生活回想了 一边。 他想起母亲来看过他,临走时流着泪叮嘱他好好做事。他,想起母亲说身子不太好,一旦一口气 上不来,叫他不必跑回家。他记得当时母亲瘦得厉害,也咳嗽得厉害,他抱着母亲哭了。他记得母亲 回到乡下不久就死了,他还是回去了,和
12、哥哥一起送的葬 想着想着,他昏昏沉沉地妥睡了去,但又被惊醒了,好几次都是这样。 他觉得是邻家女儿惊动 了他,他在梦中羞怯怯地红了好几次脸。 这一年八月十五,赵老太太让女儿给冯二成子送来一个月饼。 他接过月饼,因为难为情,想说 一声谢谢也没说出来,回身就进了磨房。 磨房比平日更冷清了,冯二成子迷迷昏昏地吃完了月饼, 靠着窗子,一无所思的往外看着花园,但好像什么都是空的。 他的眼里充满了亮晶晶的眼泪,他的 心中起了一阵莫名其妙的悲哀。他羡慕跳跃着的活泼的麻在,他妒恨咕咕叫的悠闲的鸽子。他仿佛 被卷在旋风里似的,迷迷离离的被卷了半天,而后旋风把他丢弃了。 世上竞有这样的人,他爱了她,但又觉得自己身份
13、太低,根本配不上她。 他只能偷偷地对她寄 托一种心思,可她,根本不晓得有这么一回事。 不久,那姑娘出嫁了。 婆家来娶新媳妇的那天,打着锣鼓,吹着喇叭,就在磨房外的花园里。姑娘穿了大红的衣棠,满 手抓着铜钱,被人抱上了轿子。 冯二成子把头伏在梆子上,闭了眼睛,一动也不动。 一直到那轿子走出几里路之外,就连被娶 亲惊醒了的狗叫也都平静下去时,他才抬起头来。 那姑娘出嫁以后,冯二成子常到老太太的房里坐一坐。 他不知为什么总把老太太当作了亲人, 平晚相见时,总是彼此笑笑。 这样过了没多久,赵老太太也要搬到女儿家去了。 他帮着老太太把东西装上了车,还牵着拉车的大黑骤子送了一程。 送到郊外,老太太催他回
14、去,他说再送一程。他向着前面放着大步,大有一去就不回来的样子。 回来的时候,冯二成子觉得这路比去的时候不知远了多少倍,他还不时转回身去看。 不知为什 么,他觉得这次送赵老太太比送自己的亲娘还难过。 路上,他往四方望一望,他望到的,都是在劳动着的,都是在活着的:赶车的赶车,拉马的拉马, 割高粱的割高粱。他不能明白,这都是在做什么;他不明白,这都是为着什么。他想:到了终归,你们 是什么也没有的。随后,他遇上一些推手车的,挑担的,他也用奇怪的眼光看着他们:你们是什么也 不知道,你们只知道为你们的老婆孩子当一辈子牛马,你们都白活了。 冯二成子这一路上所看到的 几乎全是这一类人。 他走得很慢,终于没有了
15、气力。 他找到一片树林,伏在地上哭了不知多久。 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他想到了那天早晨与他站了个对面的大眼睛,他感觉到那眼睛是含着无限情意的,他后悔自 己为什么不早点发现。但现在都完了,永久不会重来了。 他呆呆地坐着,二更之后心里渐渐宁静。那前前后后的事,他似乎都忘得干干净净了。晌午送 赵老太太走的那回事也似乎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现在他觉得人间并没有许多人所以彼此没 有什么妨害。 以后两三年,每到夏天,后花园里的花草又是那么热闹,但依然少有人来。不知多少年,园主老 死了,后花园也拍卖了。新主人常常来磨房的窗外,看磨馆怎样打他的筛罗,怎样摇他的风车。而冯 二成子仍旧在那磨房里平平静静地活着。
16、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一九四0年四月 (有删改) A.小说第一段对后花园寥寥几笔的交代, 不仅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背景, 与小说的结尾相呼 应,也与冷清的磨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小说描写赵姑娘出嫁时冯二成子闭着眼睛把头伏在梆子上的细节既表现他对赵姑娘出嫁 的关注,也表现他与心上人元缘的悲伤。 C.冯二成子觉得赶车的、拉马的等人辛苦地劳作却最终什么也没有。作者通过写冯二成子的迷 惘和困惑,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D.小说结尾写冯二成子仍旧 “在那磨房里平平静静地活着”,表现出冯二成子顺从命运的安排, 也暗含了作者对底层民众的关注。 13.文中两处画
17、线句分别表现了冯二成子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6分) 14.小说以“后花园 ”为标题,有什么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自然山水文学审美意境论 吴功正 “意境”存在的哲学基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论所派生出的“情景合一”论。天人合 一、情景合一,显示了中国人的和谐体认方式。 不少论者忽视了“意境”组合的美学结构的支点是“意”, 而将 “意境”肢解为生活形象的 客观反 映方面和艺术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其实,“情景合一 ”不是情与景简单的结合,“天人合一” 也不是天与人天然性的结合,而是主体的体认。皮亚杰
18、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中说: “ 客体只有通过 主体的活动才能被认识,因此客体本身定是被主体建构成的。 ”建构是以主体为本位的体认活动, 在自然山水审美中“境”是被“意”的主体功能建构起来的。 按照建构论,中国自然山水文学的一种复杂的经验现象就能得到阐释。古代山水诗同一题材 重复性十分突出;诗人们结伴登1)各唱和,F民题F民韵,如此苛刻的限制并没有造成诗的意境的同一 化。这是因为不同的山水诗人的建构方式不同。 中国疆域广大,名山大川遍布,每一山川的千姿百态,都为意境的建构提供了众多的对象;中 国古代诗人更早发现了山水美,梢样于其中,乐此而不疲,这又为意境建构提供了多样性主体。宏 观地概括中国古代山水
19、诗文的主体建构方式,不外乎以下几种: 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 道德伦理的山水建构。在意境形成中,主体道德伦理 观念在山水对象上物态化,这有着孔子 “智者乐 水,仁者乐山”的意识传统,伦理化色彩较浓。 情感心态的山水建构。在山水上寻求情感外化方式,这是最具有审美特性的建构方式。北宋享F .旦林泉高致山川句,曰: “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扁泉 石而J忠游。”中国山水美学家独特地描述了 “格式塔”的异质同构心理现象,含有华夏山水审美意识 的特点。 哲学意识的山水建构。以哲学的理性意识作为观照意识,是一种内视域和出发点。如苏轼著名 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20、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邵雍的 “ 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 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 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 也”,就曾 揭示了这一点。 历史意识的山水建构。如明代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中: “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 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就可以从山水自然景观中感受到历史的苍凉意绪。 中国诗人 在山水物象中寻求建构,比起其他物象,不知妾高出多少倍!以至有送别、思乡、怀 远、吊古等多种多样的形式。繁富的建构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诗人丰富的山水审美意识。 中国优秀的山水诗的 “意境”不全在情景本身,它还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洞庭之于娥皇
21、、女 英,三峡之于宋玉高唐赋,就包含着丰宫的神话原型说和代代相因的 历史传说。 因此, “意境”不是泛泛而谈的艺术原理,它显示了主体建构的美学原则,表达了个体心理,更 表达了民族心态、历史魂灵、艺术精神。 (选自中国文学美学,有删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情景合一”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 “天人合一”论派生出来的,它是“意境”存在的哲学基础,显 示了中国人的和谐体认方式。 B. “意境”组合的美学结构的支点是“意”,所以“ 情景合一”不是情与景简单的结合,而是主体的 体认,是景作用于情所致。 c. 中国古代山水诗限题限韵,且题材比较重复,但意境多数并不雷同
22、,这与不同山水诗人的不 同 主体建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D.中国名山大川千姿百态,中国古代诗人倘佯于其中,乐此而不疲,这为中国古代山水诗文的 主体建构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皮亚杰的建构论强调以主体为本位的体认活动,认为客体只有通过主体的活动才能被认识, 客体本身是被 主体建构而成的。 B.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山水诗文的主体建构方式包含道德伦理、情感心态、哲学意识、历史意识 四个方面,它们之间相辅相成。 c.文章举北宋郭熙林泉高致山川训的例子,阐述了基于异质同构心理的 情感心态的山水建 构是最具有审美特性的建构方式。 D.邵雍认为观物者不
23、是以目观物也不是以心观物 而是以理观物。这一看法揭示了诗人 以哲 学的理性意识作为观照意识的观点。 17.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论述我国自然山水文学的审美意境的?请简要概括。 (6分) 语文试卷第6页(共8页) 七、现代文阅读(三)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 20题。 材料一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获悉: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一一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 将从陕西版图 “ 消失”。 毛乌素沙漠曾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自唐代起至明清,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毛乌索地 区逐渐变成茫茫大漠。 播种绿色,是陕西人70年的坚守。随着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相 继启动,
24、越 来越多 的人将目光和脚步 “定格”在这里。全国治沙英雄牛玉琴30多年治沙11万亩,使 不毛之地变成了“人造绿洲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在14任连长的带领下,累计推平沙丘800多 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5条;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一生只做治沙这一件 事 70年来,榆林以年1.62%的荒漠化逆转速率,不断缩小毛乌素沙漠面积;栽种的树木按1米株 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54圈;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9%提高到34.8%,陕西绿色版图 向北推进了400多 公里。 “绿水青山”来了,“金山银山”也跟着来了。这些年,榆林风沙区大棚种植、育苗、沙漠旅游等蓬 勃兴起,全市从事沙产
25、业的企事业单位150多 家, 年产值4.8亿元,从业人员10万余人。 (摘编自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 “ 消失吵,陕西日报2020年4月23日) 材料二 已有的沙漠改造经验,往往是在外延上下功夫,种树、种草,取得了许多成效,但这种沙漠治理 方式不仅需要大量的投入,还经常面临着沙进人返的窘境和风险,重复治理不断。若从内涵上着力 进行突破,不仅可以 一劳永逸地改造沙漠,而且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我国沙漠的表面土壤普遍含有两种成分,一种成分是耽砂岩,另 一种成分是沙子。批砂岩一旦 裸露就风化,一边风就起尘,一遇水就松散,随水大量流走,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沙子,结构松散、 漏水漏肥,不能形成土壤团
26、粒结构,同耽砂岩一样,是导致土地资源生态退化的 “ 罪魁祸首 ”。 两者能不能结合起来i变两 “ 害 ”为一“ 宝 ”?陕西省组织科学家从改造沙漠的内涵入手,进行了 一项前无古人的研究试验。 科学家和工程人员起早贪黑,在沙漠采取沙和批砂岩样本,在实验基地建设了14块试验田, 进行不同配比的土壤试种,研究在不同水早条件下土壤肢结作用和结构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 作物生长的影响。 几度寒暑,科学家们发明了适宜不同农作物生长的耽砂岩与沙组合配方,集成了耽砂岩与沙 组合成土的配方技术、田间自己直技术、规划设计技术、规模化快速造田技术和节水高效技术,在实 验室和田间实验研究基础上创建了在生态脆弱区水土搞
27、合高效利用模式,形成了完整的批砂岩与 沙复配成土技术。 经过艰苦的努力,沙漠改造首先在试验田取得成功。连续几年平均亩产马铃薯超过5000斤, 玉米羊产平均超过1600斤。 (摘编自且看大漠神工 ,人民日报2014年9月14日) 语文试卷第7页(共8页) 材料三: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属鄂尔多斯高平原向陕北黄士高原的过渡地区,包括了内蒙 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南部、陕西省榆林市北部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的盐池县。 毛乌素沙地的治理在 “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大背景下,未治理面积仍然很大,林下经济、复合 农林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等问题,不论是生态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有很大提升空间,距离达到可持续
28、 的产业化治沙仍有较远距离。 同时,该区域已有的 “沙产业”研究主要集中于政策分析,缺乏对当前发展现状的评价,尤其缺乏 对在一线实践 “沙产业”的企业机构的定义梳理、统计分析。要了解“沙产业”的特征、问题、前景,实 现其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更准确地把握沙漠治理产业化的现状。 为此,本研究给出了 “沙产业”企业的定义,编制了毛乌素沙地“沙产业”企业清羊,并通过对位于 毛乌素沙漠的各县级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农林牧渔业发展水平、沙产业企业数量及规 模等情况的分析,评价了当前毛乌素沙地 “沙产业”发展水平,为下一 步的优化提升提供参考。 (摘编自毛乌素沙地 “沙产业”发展水平评价,中国软
29、科学2019 年第6 期) 18.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以往种树、种草等方法尽管取得了许多成效,但往往没有在内涵上着力改造,因此投入大、成 效差,常带来重复治理的问题。 B.毗砂岩一旦裸露就风化、遇水流失与沙子结构松散、漏水漏肥的特性是造成我国沙漠土地资 源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 c.毗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是在研究不同水旱条件下土壤胶结作用和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形成 的,其配方是科学而固定的。 D.沙漠改造在试验田取得成功,连续几年马铃薯、玉米获得高产,这是生态脆弱区水土相合高 效利用模式取得的成效。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30、分) A.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得毛乌素变成茫茫大漠70年的努力和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启动使 其得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 ”。 B.毛乌素沙漠即将 “消失”,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都有了大幅提升,但是距离达到可持续的产业 化治沙仍然有较远距离。 c.毛乌素地区沙产业研究可通过对一线实践企业机构定义梳理、统计分析,准确把握相关现 状,为下一步优化提升提供参考。 D.多年来,人们采用多种措施对沙漠进行改造,促进了毛乌素荒漠化的逆转,但可持续的产业 化治沙之路依然遥远。 20.以上三则材料均和沙漠治理有关,介绍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八、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
31、,自拟题目,写 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现代建筑依稀可见古典风貌当代生活依旧留存传统习俗时代青年依然信奉儒家精髓 现在与过去总有着密切的联系。继承过去,文化得以延续,精神得以弘扬,文明得以发展 语文试卷第8页(共8页) 南通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文II(附加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为附加题,共2页。 满分4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由选考历史的考生完成。 2.所有答案在加试题答题纸上完成。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 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32、一、阅读材料,完成22 24题。(10分) 前年视学时曾刻朱子语类四慕以示生徒,又恐观者苦于南北方言,故为之离句读,稍加批 释。然取舍之间,复漏尚多,至今以轻妄自愧。程氏遗书,读之尤久,手所暴录,又己忘其几也。呈盆 其取舍未能精详则 一耳为既出朱书于前子弟辈谓且并刻以损童蒙欲读者之劳盖句读批释比朱稍 壁垒L其精蕴所在,辄为发明一二;及其师友之间,渊源明昧,议论出入,后学指为疑案云者,亦颇用 臆测,而概未必其是也。 (选自李光地二程子遗书篡序,有删节) 22.用斜线 “”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5处)(5分) 23.“二程子”指. 、. 。(2分) 24.二程子遗书篡的编篡有什么样的
33、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刘备好,心与庞统互换所骑之马,蜀兵以马识人,误杀了庞统,刘备听到这个消 息后,为失去军师而痛哭不己。 B.家中,觉慧乘船到上海寻找新生活,觉新想给他送行,被他拦住了。 觉慧劝觉新不要伤心, 他们还一定会有再见的时候阁。 C.阿Q正传中,赵太爷的儿子考中秀才,阿Q因为和赵太爷是本家而感到高兴,但赵太爷说 “你那里配姓赵”,这体现阿Q 地位极端低下。 D.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收到查理的绝交信后,感受到这世上“只有受苦与死亡 ”,但还是 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来掩饰内心的痛苦。 E
34、.哈姆莱特中,国王克劳狄斯欺骗雷欧提斯,让他去找哈姆莱特复仇,王后识破国王借刀杀 人的诡计,代哈姆莱特饮下毒酒。 语文附加题第1页( 共2页) 26. 简答题(10 分) (1)红楼梦“惑奸诲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一回中,惜春要辞掉入画,请结合小说概 括其原因。(6分) (2)边城中,爷爷说翠翠的母亲爱唱歌,杨马兵也说翠翠的母亲爱唱歌,两人的心理有何不 同? (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材料,完成2729题。 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风是原始殷人的图腾,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 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若有人愿意专就这点着眼,借 “龙凤”二字来提高民族意识
35、和情绪,那倒 无可厚非。 庄子天运篇说孔子见过老聘后,发呆了三天说不出话,弟子们问他,他说: “吾乃今于是乎 见龙。 ”这是常用的典故。 孔子到了楚国,著名的疯子接舆所唱的那充满讽刺性的歌儿 凤兮凤 兮!何如(汝)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该歌儿不但见于庄子,还见于论语, 却也道出了以德为先。 另 一个也许更有趣的以凤比孔子的出典,见于唐宋类书所引的一段庄 子侠文: 老子见孔子从弟子五人,问曰: “前为谁?”对曰:“子路,勇且力。其次子贡为智,曾子为孝,颜回 为仁,子张为武。 ”老子叹曰:“吾闯南方有鸟,其名为凤凤乌之文,戴圣婴仁,右智左贤 圣、仁、智、贤,老子自然感叹。 原始殷人以
36、凤为图腾,而孔子是殷人之后,我们尤其熟习。 老子 是楚人,向来无异坷,楚是祝融六姓中竿姓季连之后,而祝融,据近人的说法,就是那 “人面龙身而 无足 ”的烛龙,然则原始楚人也当是一 个龙图腾的团族。 以老子为龙,孔子为凤,可能是庄子的寓 言,但寓言的产生也该有着一种基础,两人都是民族文化上的代表。 在我们今天的记忆中,龙凤已经变样,只是“帝德”与 “天戚”的标记而已。 科学来了,神话该退 位了。万一非给这民族选定一个象征性的生物不可,那就还是狮子罢,我说还是那能够怒吼的狮子 罢,如其不再太贪睡的话。 (选自闻 一 多龙凤,有删改) 27.请解释文中“图腾 ”的含义。(4分) 28.根据材料,分析将孔子称为 “凤”的原因。(6分) 29.作者不赞成用龙凤作民族象征物的理由是什么? (5分) 语文附加题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