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是我国元末明初时期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B.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主席的名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壮丽的山河;下片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C.鲁迅在小说故乡中通过塑造闰土这一生活在重压下的纯朴善良的贫苦者的形象,寄予了对农村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D.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著名文学家。小说透过“我”的眼光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虚伪、爱慕虚荣的形象。【答案】 A 【解析】【分
2、析】A项,有两处错误一处年代不对范进中举是清代吴敬梓杰出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不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另外一处是描写重点不对,本文重点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反映以及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而不是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故答案为:A 【点评】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2班级开展了“气象物候”专题学习活动,你一直参与其中: (1)【诗海撷趣】晓文同学从经典诵读上抄录了王安石梅花中的诗句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请简要说说这两句蕴含的物候现象。 (2)【文化探究】“雨水”“白露”“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三个时节。请仿照示例,从“白露”“霜降”中任选一个加以描述。示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时节,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3)【妙语评析】央视天气预报主播概说天气状况时,这样描述:“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阳光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这句话妙在何处?请作简要评析。 【答案】(1)寒冬里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时节,天气转凉,露凝而白。“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时节,天气渐冷,开始有霜。(3)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过去一
4、周以晴好天气为主的特征。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诗句分析物候知识的能力。这两句诗写出了寒冬梅花傲然挺立的形象。(2)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要选准自己把握准确的节气,二是要结合示例进行解释,即使不能答准节气内容,也要根据示例和节气的字面意义进行解释。回答该题时,要联系节气名称,再联系节气时间和特点作答,注意不要牵强附会。(3)“阳光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以晴天为主的天气状况。故答案为:(1)寒冬里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时节,天气转凉,露凝而白。“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时节,天
5、气渐冷,开始有霜。(3)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过去一周以晴好天气为主的特征。【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相关物候和节气知识。能力层级为A.3(2017北京)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各小题。(1)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途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提示语: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
6、、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然我沉醉其中。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3)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处写出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参观记录】时间:2017年4月13日 地点:郭沫若故居郭沫若,四川乐山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女神是
7、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年8月。女神开一代新诗风,是中国自由诗的代表作。他还是一位史学大家,潜心研究甲骨文。他制作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之作。【对联】上联:诗坛领袖,_新诗风,女神为自由诗典范下联:话剧大家,改变老故事,_乃历史剧先锋(4)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介绍名人故居的专题展览,下面这段文字是为展览拟写的前言,从上下文看,前两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后三句中有一个句子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轻唤一阵阵袭人的花香只会令你享受身心的愉悦,而徜徉于一座座名人故居,却会让你经受精神的洗礼。走近为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李
8、大钊,我们敬佩他的革命志向;走近为民族解放而四处奔走的宋庆龄,我们赞叹她的爱国情怀;走近为唤醒民众而笔耕不辍的鲁迅,我们钦佩他的斗争精神这些名人故居的静穆,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平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精神。走进故居,亲近名人,去了解他们的人生,去传承他们的精神吧!标点符号修改:_句子修改:_【答案】 (1)老舍(2)D(3)自创;屈原(4)句中的“。”改“?”;句应改为“这些静穆的名人故居,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非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精神。”【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形式新颖,但难度不大。通过审读题干,可确定该题的入手点,即文常考查。提示语中提到了骆驼祥子,看到这一点,答案自然跃然纸上。(
9、2)本题考查修辞赏析,答案一目了然。“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不能来形容“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二者矛盾。(3)本题考查对联,需结合材料信息与对联内容综合分析。第空,难度不大。结合参观记录中提到的的“ 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制作”与上联中的女神可直接写出答案。第空,则需要结合参观记录中提到的“ 女神开一代新诗风”,且与下联提到的“改编”词性相对应。(4)句是选择问句,要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用逗号。句有两处表达欠妥。一,主语判定错误,该句主语为“名人故居”;二,用词不当,“诉说着他们的平凡人生”中的“平凡”一词不恰当,结合上下文语境不难看出,可改为“非凡”。【点评】(1)解答此类试题
10、,关键在于熟悉作品内容,熟记文学常识,抓住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识记。(2)使用比喻手法时要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另外,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感情。(3)拟写对联时,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位置相同的词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内容相关,意境和谐,志趣高雅。(4)注意积累标点符号的用法。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
11、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4下列名著内容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在海上与巨大的马林鱼搏斗了好久,虽然最终马林鱼被鲨鱼吃光了,但他用行动证明:人并不是生来就是要吃败仗的。B.边城写天保溺死,傩送远行,老船夫与世长辞之后,翠翠怀着对祖父的伤悼和对情人的系念的双重感情继续守着渡口,摆渡过往行人。夏去冬来,坍了的白塔重建了,而傩送仍未有归期。C.小王子中小王子在沙漠见到狐狸。聪明的狐狸要求小王子驯养他,他使小王子明白了什么是生活的本质、狐狸告诉小王子的秘密是:只有用心才能看见,本质的东西用眼
12、是看不见的。D.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第一辆车因军阀混战,被夺去;第二次买车的积蓄又被曹先生敲诈;后来,在虎妞的资助下,祥子有了自己的车,却因虎妞的死不得不卖掉车,最终祥子变得自甘堕落,麻木不仁。【答案】 D 【解析】【分析】ABC三项正确。D项错误。祥子第二次买车的积蓄又被孙侦探敲诈。 故答案为:D 【点评】无论是对于中国名著还是外国名著重要的人物及情节都要熟知。5名著阅读。 (1)根据朝花夕拾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我想为他在北京寻一点小事做,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没有机会。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终于又非走出这熟人的家不可,便在各处飘浮。不久,
13、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我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上文中提到的“他”是鲁迅笔下的哪一个人物?对于他的死,为什么“我疑心他是自杀”?仅仅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吗?请结合人物性格或相关故事情节加以分析说明。(2)下面是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西游记、格列佛游记等名著的读书笔记,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 A.饥饿和寒冷接踵而来,为了保证城市的粮食和木柴供应,保尔和共青团员们克服种种困难,修建了一条从车站到伐木场的轻便铁路。在此期间,他得到了一件盼望已久的礼物一把毛瑟枪和三夹满满的子弹。这是朱赫来托人送给他的。B.梁山好汉打下高唐州,杀死太
14、守高廉,救出卢俊义,高俅急欲为弟复仇,向皇帝举荐汝宁郡都统制“双鞭”呼延灼带兵剿灭梁山。呼延灼用绝阵“连环马”大败梁山。后来金钱豹子汤隆保举徐宁用钩镰枪法才大破“连环马”。C.唐僧师徒三人被青龙山玄英洞的三只犀牛怪所擒,孙悟空为救师徒三人,在观音菩萨的指引下请来二十八宿中的四木禽星下界降妖。一路追到西洋大海,最终生擒了辟尘儿、辟暑儿二只犀牛怪,而辟寒儿却被四木禽星中的井木犴给咬断颈项而死。D.格列佛参观了科学院的“政治设计分院”。一位通晓政治的医生主张对聪明、勇敢和礼貌应该收重税,不过至于荣誉、正义、智慧和学问,则无需征税,因为这类素质太少见了,没有人会承认他周围的人具有这些素质,自己有也并不
15、重视。【答案】 (1)范爱农;因为范爱农是个爱国青年,他对黑暗的现实感到不满,但又无力抗争,他的行为与周围的环境总是格格不入,大家都讨厌他,甚至不愿意多听他的牢骚,他内心悲凉凄苦,唯有通过自杀来摆脱世俗。(2)D 【解析】【分析】(1)文本叙写的人物是范爱农。范爱农是鲁迅在日本求学时的同学。1907年日本留学生们接到安徽巡抚恩铭被刺杀、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杀的消息,举办同乡会时,他反对鲁迅等人主张发电回国的想法,专门跟鲁迅作对,并从此一直与鲁迅作对,后来范爱农由于没钱回乡,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只得在乡下教几个小学生糊口。革命的前一年再次遇到鲁迅,两人熟识了,范爱农解释了为何当年与鲁迅作对,两
16、人冰释前嫌,成为好友。绍兴光复后,范爱农十分高兴,来找鲁迅去绍兴,鲁迅当了师范学校的校长,范爱农当监学,工作认真勤奋。报馆案风波后,鲁迅去了南京,范爱农失去了工作,失业后陷于穷困之中。一次跟朋友去看戏,坐船回来,在大风雨中不幸落水致命。所以,范爱农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是个爱国青年。他对黑暗的现实感到不满,但又无力抗争,他的行为与周围的环境总是格格不入,大家都讨厌他,甚至不愿意多听他的牢骚,最终导致生活的穷困,感到生活的悲凉凄苦,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不久后鲁迅得知了范爱农与友人游湖时落水身亡,便怀疑他是自杀。文章表达了鲁迅对范爱农命运的感叹和对当时社会的批判。(2)A.保尔的枪是“偷”来的,并
17、不是朱赫来托人送给他的。B.梁山好汉打下高唐州,杀死太守高廉,救出的是柴大官人,不是卢俊义。C.不是在观音菩萨的指引下,是在太白金星的指引下。D.正确。故答案为D。故答案为:范爱农;因为范爱农是个爱国青年,他对黑暗的现实感到不满,但又无力抗争,他的行为与周围的环境总是格格不入,大家都讨厌他,甚至不愿意多听他的牢骚,他内心悲凉凄苦,唯有通过自杀来摆脱世俗。 D【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内容、人物形象的理解。考生在名著阅读中要注意理解名著的内容、经典情节、人物形象、作品主题,读名著要仔细阅读,反复阅读,要总结、归纳。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细节的掌握。要求考生在平时阅读名著时不能囫囵吞枣,要仔细阅读,同
18、时要求考生多读原著。6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A)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B),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稍稍转动。这种架势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是想震慑、吓瘫强壮的猎物,假如后者没被吓破了胆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谁也搞不清楚螽斯那光亮的脑袋里或那长脸后面在想些什么。它们那麻木的面罩上没有任何的惊恐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但是,可以肯定被威胁者是知道危险的存在的。它看见自己面前挺立着一个怪物,高举着双钩,准备扑下来。它感到自己面对着死亡,但在还来得及时它却并没有逃走。它本是个长腿的蹦跳者,善于高跳,轻而易举地就能跳出对方利爪的范围,可它却偏偏蠢乎乎地待在原地,甚至还
19、慢慢地向对方靠近。有人说,小鸟见到蛇张开的大嘴会吓瘫,看见蛇的凶狠目光会动弹不得,任由对方吞食。 许多时候,(B)差不多也是这么一种状态。现在它已落入对方威慑的范围。(A)将两只大弯钩猛压下来,爪子一抓,双锯合拢,夹紧。不幸的(B)已无还手之力:它的大颚咬不着(A),后腿只是胡乱地蹬踢,它的小命休矣。(A)收起它的战旗翅膀,复现常态,开始美餐。(1)上述文字出自于有着“昆虫诗人”美誉的法国作家_(姓名)所著的昆虫记,文中的(A)指_,(B)指_。 (2)请简要概括该部分文字的主要内容。从作者的描述中,昆虫(A)在捕食时具有怎样的习性? _【答案】 (1)法布尔;螳螂;蝗虫(2)主要内容:记叙螳
20、螂捕食蝗虫的经过。习性: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意合即可)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与昆虫记有关的文学常识。昆虫记作者法国作家法布尔。捕食者“将两只大弯钩猛压下来,爪子一抓,双锯合拢,夹紧”是螳螂。被捕食者“已无还手之力”写的是蝗虫。(2)一问,要求简要概括该部分文字的主要内容。可分析“目光死死地盯住”“高举着双钩,准备扑下来”“将两只大弯钩猛压下来,爪子一抓,双锯合拢,夹紧”等句,即可归纳出描绘的是螳螂捕食蝗虫的经过的答案。二问,可分析“这种架势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是想震慑、吓瘫强壮的猎物,假如后者没被吓破了胆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谁也搞不清楚螽斯那光亮的脑袋里或那长脸后面
21、在想些什么。它们那麻木的面罩上没有任何的惊恐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但是,可以肯定被威胁者是知道危险的存在的”等句,即可归纳出螳螂有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的习性。故答案为:法布尔;螳螂;蝗虫 主要内容:记叙螳螂捕食蝗虫的经过。习性: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意合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与名著有关的文学常识,考生在平时阅读时重点识记,稍加留心就能完成此题。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判断的阅读概括能力,做此题要求考生仔细阅读文段,抓关键语句进行作答,语言要简洁。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酒是激发创作灵感的源泉,酒是(cu)生诗文书法的(jio)母。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许多(
22、u l) 诗篇与书法珍品。 酒中有少年意气,王维诗句“_,系马高楼垂柳边”,描写了少年游侠慷慨激昂,畅饮豪谈的情态;酒中有中年旷达,欧阳修谪居滁州,饮少辄醉,“_,在乎山水之间也”,表现了他寄情山水,忘怀宠辱的洒脱。 酒中有生活美景,孟浩然与老友闲话农事,“_,_”,充满轻松惬意;酒中有浪漫想象,李白呼月伴影,“_,_”,排遣内心寂寞;酒中有报国雄心,辛弃疾拔剑细看,“_,_”,渴望重回沙场。 酒中还有书法佳话。晋代王羲之兰亭聚会,乘酒兴作兰亭集序,笔法遒劲稳健,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张旭豪饮之后,挥毫落纸,字如龙蛇飞走,人称“草圣”。 (1)根据拼音写出第段中相应的汉字或词语。cuji
23、ou l_生_母_(2)根据提示,默写-段中的名句。 (3)根据第段内容,下面书法作品中属王羲之行书的是_,属张旭草书的是_A B C D (4)完成下列表格。名句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作品_水调歌头三国演义作家陶渊明苏轼_朝代东晋_元末明初【答案】(1)催;酵;瑰丽(2)相逢意气为君饮;醉翁之意不在酒;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暂伴月将景,行乐须及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3)D;B(4)五柳先生传;罗贯中;宋代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
24、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醉,圃。故答案为:(1)催;酵;瑰丽(2)相逢意气为君饮;醉翁之意不在酒;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暂伴月将景,行乐须及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3)D B(4)五柳先生传;罗贯中;宋代【点评】(1)此题考查字音的拼读。做此类题,要注意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识别,如形声字“酵”读“jio”不读“xio”(2)此题考查名句默写。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做此类题,要注意积累名句,还要读清要求,再来填写,填
25、写时,不要添字减字,写错别字,本题主要“醉”,“圃”,“邀”等字的书写。(3)此题考查书法的甄别。做此类题,要结合积累的知识,回顾名家书法特点,再结合图片来分析,注意前面有一个“草书”和“行书”来限定,比较容易判断。(4)此题考查名家名作。做此类题,要注意积累文学常识,还要识记作家作品,篇名,主要人物及情节,写作背景及意图,可以按照一定的方法去识记。8为加强对鲁迅及其作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你班准备开展以“认识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解读方法】要解读一个人,首先要深入地了解他。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关于鲁迅的资料?(至少写出两种) (2)【作品解读】你一定在课
26、外读过鲁迅的作品,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一篇,并写出你的推荐词。 (3)【人物解读】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资料,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鲁迅? 鲁迅有言,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过的老棉花。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答案】(1)上网搜集;到图书馆查阅;向老师咨询。(2)作品推荐:野草 推荐词:这是一部深刻、优美的散文诗。(3)我看到了一个生活简朴、甘于奉献的鲁迅先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如何搜集资料。现在是信息社会,得到信息
27、的机会和渠道很多,比如使用电脑或手机上网搜集;到图书馆查阅;向老师咨询等。(2)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综合评价。比如: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3)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内容概括。就是要求我们通过几则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而有所发现,然后写出自己发现、探究的结果。而发现、探究就是要让我们通过比较、分析,找到几则材料之间存在的关系。“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体现鲁迅的奉
28、献精神,“还穿着单裤,多少年没有换过的老棉花,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体现鲁迅生活简朴。故答案为:(1)上网搜集;到图书馆查阅;向老师咨询。(2)推荐词:这是一部深刻、优美的散文诗。(3)我看到了一个生活简朴、甘于奉献的鲁迅先生。【点评】(1)本题考查如何搜集资料。答题时应注意,搜集资料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以下方法:1做卡片。使用卡片搜集资料,易于分类、易于保存、易于查找,并且可分可合,可随时另行组合。2做笔记。阅读书报杂志时,要随身带笔和纸,随时记下所需资料的内容,或有关的感想体会,理论观点等。3剪贴报刊。将有用的资料从报纸、刊物上剪下来,或用复印机复印下来,再进行剪贴。(2)本题考查对名
29、著的综合评价。答题时应注意,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根据情节内容,紧扣表现人物身份、语言、性格等词语,联系原著相关内容,写出人物。(3)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内容概括。答题时应注意,材料之间大致存在两种情形:一是几则材料间存在逻辑联系,主要是探究因果关系。二是几则材料都与同一事物有关,就要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或个性。9中秋将至,我校九年级举办以“月到中秋分外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两项月亮的别称。( ) A.太白B.启明C.婵娟D.玉盘E.金乌(2)自古以来,与中秋有关的神话传说
30、很多,请分别说出以下诗句与哪个神话传说有关。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友声相唤出河津,伐桂丁丁向月轮。汤显祖送杨吉父伍念父乡试(3)中秋之夜与家人团聚,你会设计一项什么活动来度过佳节呢?请写出活动名称并说明理由。 【答案】 (1)C,D(2)嫦娥奔月;吴刚伐桂(3)活动:家人围坐一起赏月谈心。 理由: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即便是家人之间也很少有心灵的交流,在中秋之夜,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倾吐心声,既情趣高雅,又增进了情感,岂非妙哉?【解析】【分析】(1)月亮的别称太多了。如: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琼轮、白轮、冰轮、孤轮,飞镜、
31、天镜、金鉴、玉鉴、圆轮、轮辉,晶盘等。婵娟: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玉盘:用玉做成的盘子,又指月亮。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所以选CD。 (2)要求分别说出诗句与哪个神话传说有关。“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树。写的是“嫦娥奔月”的神话。从“友声相唤出河津,伐桂丁丁向月轮”两句中“伐桂”分析,描写是应该是“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 (3)活动方案的情境“中秋之夜与家人团聚”已经给定,我们只要围绕给定的情境设计活动形式即可。从内容上看,要与“中秋之夜”密切
32、相关,不可脱离材料设计活动。内容要有可操作性。从形式上看,要做到简洁明快,具有启发性、鼓动性。语言应简练、概括性强。“每逢佳节倍思亲”赋予了中秋节浓郁的“家和”概念。在这个尽享天伦、祈福圆满的月圆之夜,每一颗心灵都是圣洁的,最容易被激发出人性的真善美,是绝好的增进情感的时机。如“赏月谈心”。赏月、品茶、吃月饼、倾吐心声等。只要活动健康向上、有意义均可。 故答案为:C、D。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活动:家人围坐一起赏月谈心。理由: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即便是家人之间也很少有心灵的交流,在中秋之夜,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倾吐心声,既情趣高雅,又增进了情感,岂非妙哉?【点评】本题考查与月亮有关的文化常
33、识。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等相关知识,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答题时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把诗句有关信息与神话传说建立联系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设计活动内容以及解读设计意图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要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栏目和设计意图在内容上和形式上符合要求即可。10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仪
34、文化,学校准备举行以“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1)【礼貌用语我知晓】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 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去呈送邀请函,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刚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_(久违、久仰)大名!”呈送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_(莅临、光临)指导!”临别时,梁教授赠你一本书,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_(阅读、拜读)!”(2)【礼节习俗我评说】家里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1)久仰;莅临;拜读(2)我赞成。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待客是中国人的传统礼仪,客人来了帮其夹菜,正显示出
35、主人的热情好客,能让客人感觉亲切、温暖。 我不赞成。主人不知道客人的喜好,如果客人不喜欢吃,又不好拒绝,会觉得尴尬。【解析】【分析】(1)“久违”指好久不见,是久别重逢的用语;“久仰”指早已仰慕,是与人初次见面时说的客套话,符合此处的语境,故选“久仰”。“莅临”指光临、来临,多用于下级对上级,光临的一种褒义词,符合此处语境。“光临”的敬重程度不够,故选“莅临”。“阅读”指一般性读,“拜读”是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符合此处语境,故选“拜读”。 (2)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这种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有赞同的,也有否定的。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依据。赞成的,从热情待客的角度作答。不赞成的从来客的喜好或卫生的角度作答。 故答案为:久仰;莅临;拜读 我赞成。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待客是中国人的传统礼仪,客人来了帮其夹菜,正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能让客人感觉亲切、温暖。我不赞成。主人不知道客人的喜好,如果客人不喜欢吃,又不好拒绝,会觉得尴尬。【点评】中国是礼仪之邦,来往称呼接洽往往使用敬辞。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特别是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敬辞经常与谦辞联系在一起。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 谈自己的观点是开放性试题,要注意开放而有度,要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