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驾驭课堂的能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作者:张素在日常教学中不免有这样的情形:有的老师讲课照本宣科,干巴;有的老师上课,是茶壶里装汤圆,无法倒出来。于是便有学生,在他的讲台之下,搞小动作,看小人书,或者乘他不备,溜出教室,到田野里去玩。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老师的课上得实在是太枯燥了、太沉闷了、太压抑了,他们需要急切的自我减压。结果是老师觉得自已受到了莫大的侮辱自已费了很多的功夫备好的课,就这样不受尊重,气愤之极,老师甚至会体罚学生,而更有的时候,那个不听话的学生竞然不给老师面子,公然和老师作对,老师让他站到讲台上来,他不,这时候,气愤不已的老师会命令他“滚出去“,但也许这个孩子不听命令,有些失去理
2、智的老师会来拖他出去,但是,这个孩子的力气比老师大,师生俩就僵持在那里了。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之下,老师的脸色由红而青,最后愤然走出教室,找班主任去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孩子调皮不懂事?不,是老师缺乏驾驭课堂的能力。而在当初,我刚从师范学校毕业走上讲台的时候,就曾遇到这样的尴尬。如今,我的数学课上得很热闹,有老师说是演讲课或者是比赛活动,因为这里有抑扬顿挫的诵读,有静悄悄的思考、有雷动的掌声.对于我,上成了什么课不要紧,关键是达到了我所设计的目标学生集中精业听课,有收获。达到自已所设计的目标,对于老师来说,其根本就是驾驭课堂。让课堂变成快乐获取知识的场所,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地方。驾驭课
3、堂,老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磁石。你只有让讲台下那些学生像小铁丁一样时时粘住你,你的教学才成功。驾驭课堂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能力。能力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学问,学从问来,所以,我们必须向先进取经,更要结合实际不断总结。我从小就口吃,刚走上讲台的时候害怕学生笑话,因为紧张,不仅口吃,而且还把一些数字读错了,惹来学生哄堂大笑。当时,我分明看见讲台下,有不少学生表露出对我不信任的表情,更有的公开把小人书拿到桌上来看,以示不屑。课后,我拿出时间练习朗读,特别到学生的早自习上和他们一起大声朗读,经过我的努力,口吃没有了,自信心上来了。面对学生,我不再紧张,而是泰然处之。而一些平日里很腼
4、腆的学生在我的带动下,也开始放声朗诵,从不敢正眼看我,到高超声大气的和我据理力争。但对于一个数学老师要上好数学课来说,仅仅是改掉口吃这个毛病是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不但到本校的数学老师那里听课,向交流性的学科杂志取经,还利用假期时间走访一些数学课上得好的老师,向她们取经。这些都使人感觉到,上好数学课,就像演讲,你应当有起有落,在张有驰,总之你得抓住了学生的心;备课就像写作文,你得有起伏有铺垫,最关键的是你的作品首先得感动你自已,自已都不感动,又怎么能让学生们感动?同时,感动了自已个儿,不一定能感动学生,因为成人和少年、儿童还是有区别的。驾驭课堂,首先老师要在外表上注重,比如穿着要得体
5、,试想,一个穿得很花哨或很不讲究的老师站上讲台,前者会让学生议论纷纷,评头论足。一是时半会不安宁,要不就是让学生觉着沉闷压抑。什么样的穿着是得体的,那就是学生不讨厌,气氛轻松愉快。二是读,讲课要有意识地运用声间的高低起伏的读来引导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特别是在做应用题上,有不少学生觉得很困难,在教他们做题之前,我会教他们先读题,读到关键的字词的时候,我会提高或是降低声音,引起他们的注意,进而细细品味这里的意思,进而对相关困难迎刃而解。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朗读的重要性,古人就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数学的老师,同样要重视学生的读,在这里,特别是朗读,因为有声的读,能让读者增强注意力、
6、提升理解能力。所以,在我的数学课上有,不同形式的朗读就不奇怪了。三是问,让学生来提问,从中发现哪些学生接收了新知识,哪些学生提收不到位或者没有吸收。以便查缺补漏。对于作业的安排上,对不同接受能力的孩子,我会酌情增减,特别是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永远没有骄傲自满的机会,让其它层次的学生不觉得学得艰难。四是变。新课程学习完后,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孙悟空”活动,看谁能把今天学的内容结合前面的所学,变出来的新题型最多,多方开启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个活动中,同学们自觉组队,个个参加,都动脑子,十分活跃,争抢着表现“本事”的抢答声是此起彼伏。五是改。检验学生接收新知识的程度,课后的作业最能体现。第二天的课,我首
7、先把很有代表性的错题写在黑板上,然后开展“就医”活动。请讲台下的小大夫们组诊一诊,这个病是怎么得的。这是一堂课中最为活跃的时刻,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了常出错的原因,知道了怎么去避免。小医生们展示了自已的本事,好不高兴。通过这些形式,主要的是活跃课党气氛,让学生学们在快乐中求知,在欢乐里进步。课堂上的活动是为了活跃学习气氛,增强学生的学生兴趣。所以应当把握好时间。驾驭课堂,功夫很多在课堂之外,特别是对于接受能力差些的学生,要做到三到,一是交心谈心到位,从中找到孩子成绩差的关根源,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的孩子,需要特别关心,从心灵上的关爱是让他们重树信心的力量之源。如
8、一些自律性很差的孩子,也需要渐进式引导。二是换位思考到位。对于差生,当老师的要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思考对与错,不能仅是站在老师的立场去思考对与错,想当初那个学生接连三天迟到,而且每天我都当着所有学生的面要求他保证不再迟到,然而第四天他还是迟到了,并且比前三天迟到的时间更长。所以我要他“滚出教室去”,结果就是他不“滚出教室去”,我拖他,他抱着课桌巍然不动。最后的结局就的我气愤地冲出教室去找班主任诉苦。当时,站在我的立场,这位学生不尊重我,他不对。但是事实是,他处在一个极为特殊的家庭,父亲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母亲改嫁他乡,没有音讯,整个家庭全凭已是古稀之年的爷爷支撑,而他的迟到则是因为当时正处在秋收大
9、忙,操劳过度的爷爷病倒,全家的活计要他一个人来完成。站在他的角度,不迟到,可能嘛?三是帮扶到位。要真情地关心他们,首先是多形式的融入他们的生活。对于这个曾经让我很没面子的学生,我在了解到他家的真实情况后,经常到他家去,首先不问学习,而是也背起背篓,和他一起下地割猪草,挖红苕,一次、二次、三次,有时还一起作饭,吃一顿“白吃”,然而就是在这些接触之中,我告诉他,我也是在农村长大的,也经历抢种抢收的忙碌导致的迟到,打瞌睡甚至是不做作业,通过这样的交心,这位学生不再对我抱有戒备心,不久之后,他上课不仅不迟到了,而且作业不再是“鬼画桃符”,更加喜的是,以前唯他马首是瞻的几个,也乖多了。这时候,我趁热打铁
10、,根据他们几个的特长,各自封了官,果然见效,有的在体育比赛中获奖,有的在演讲中得优,最有意思的是一个老是问我“为什么时候一加一要得二不得三的”,还在全省的奥赛中数学科上得了好名次。同时,有什么心事,一准是第一个向我讨教。十多年过去了,这样的孩子我经历了一茬又一茬,虽然有的已经上了大学,但致今与他们当初的数学老师我书信不断。摘要:情感教育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充满信任和理解的师生关系会促成学生健康发展和潜能的实现,课堂中则表现出融洽、真诚、开放、相互支持的和谐氛围。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性。关键词:情感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 教学情
11、感教育作为当今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一个理想的教学模式,应当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目标,通过确定帮助的情景、找寻要探索的问题、确定要讨论的问题、有选择、有计划地澄清学生的困惑以及帮助学生通过问题的探究来促使学生获得较为深刻的感受和见识,从而能够让学生把所学到的东西和现实密切地结合起来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一、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性初中阶段是一个人从少年阶段向青年阶段成长的重要转折期,也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初步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除了平时所接受的各种家庭教育和现实生活中各
12、种真、善、美、丑的耳濡目染外,思想品德课教学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完善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载体。当前,以情感教育为主线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要把情感教育融化在教学过程中,突破过去那种教学过程中“假、大、空”的教学模式。不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个被动接受无法理解各种道德现实和道德价值观的“道德袋”和香肠,把一切东西不分主次的通通灌进去,而是要把教学过程生活化、日常化。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融会贯通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感人事例可推动学生趋向学习目标,情感的触动、激活、唤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道德心和爱国热情。如果我们在政治课堂上能够有效触动学
13、生敏感的心灵,唤起生命中的记忆,让生命流露真情,那么,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认知和领悟就会变得渴望而自觉,从而更容易实现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所要求的课程目标。另一方面,通过情感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充分发挥德育的发展功能。思想品德课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道德完善的教育。把情感教育运用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就是要把情感教育应用在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就是使学生从该课程的教学中获得一种道德教育和洗礼过程中的深刻体验,使思想道德课程中的各种榜样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使学生不是把各种道德和思想规范看做是一个包袱、约束和限制,而是当做自我发展与终生生活、学习与工作的
14、需要。而把情感教育运用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才能这一课程的显性和隐性教育性真正的体现出来,从而真正实现德育对个体的发展功能。二、教师是情感教育的助推器首先,教师要把“关心”与“爱心”带入课堂。这里的“关心”泛指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生理和心理的关照与帮助;“爱心”是指老师对学生的一片真情和母爱。无论是班主任老师还是科任老师,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应当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把炯炯有神的目光投注于每个学生,将爱心倾吐在每个学生的心坎上。爱心能增强学生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决心。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感受和体验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爱护,是同学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爱是教育
15、的灵魂;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爱是双向的,爱和被爱是相辅相成的。其次, 要让“微笑”与“宽容”走进课堂。“微笑”是人的相互见面时的第一个“礼物”, 也是人际关系交往中的第一面“镜子”。“宽容”是指宽宏大度、能容忍的道德品质。我常对学生进行既严格又耐心的教育, 让微笑、宽容与我同行,并与我一道走进课堂, 呈现给了每一个学生。使课堂气氛时而一阵严肃, 时而一阵活泼, 对问题的理解,同学们积极讨论发言,对准确、完整回答问题的同学老师都给了“微笑”,对回答内容差一点的同学老师也给了“微笑”。这时的“微笑”是鼓励的微笑、真诚的微笑、胜利的微笑。而对与本堂未发言的同学,老师也给了微笑,同时也给宽容,希望他们
16、要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 积极参与讨论, 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他们做错事情时,给他们微笑的表情和宽容的心底, 能使其鼓足勇气, 承认自己缺点和错误,并坚决改正;在他们闷闷不乐的时,给他们微笑的表情和宽容的心底, 能使其心胸开朗,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与同学谈话时,给他们微笑的表情和宽容的心底, 能使其相互理解,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在他们取得良好成绩时,给他们微笑的表情和宽容的心底, 能使其提高学习兴趣, 更加刻苦学习, 勇于开拓创新。微笑与宽容都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微笑是对对方爱的奉献,宽容是对对方的尊重, 也是一种爱的表现。没有适度的宽容当然也就会失去严格,失去了严格也就
17、失去了爱。再次,要将“竞争”与“合作”引入课堂。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必然存在的现象。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时,把四个组的同学分别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以积极思考的态度、饱满的热情,争先恐后,各抒己见,认真地发言是竞争, 尔后从每小组选出的代表发言,是小组同学智慧的结晶,这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这种教与学的形式给每个同学提供发言的机会和学习的平台且能使每个同学在学堂内将比较难理解的问题弄懂。这是因为同学们在对问题进行讨论过程中,有的需要同学们事先查找有关的资料(学习材料) ,在此基础上才能对问题作出正确的比较完整答案。这种教与学的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凡是遇到问题, 就必须认真地思考, 去查找
18、相关的资料,这样才能对问题作出正确的结论来。总之,把情感教育应用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是一项长远的教育过程和教学任务,通过把情感教育运用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其效果对学生个体以及和谐社会的长远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1罗杰斯.罗杰斯著作精粹M.钟华,刘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01-206.2鲁洁.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功能J.教育研究,1994,(6).3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15.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每一个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和在实
19、践中积极探索的问题。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与课堂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良好的课堂环境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就是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使学生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思想和交流情感体验的机会,产生有利于创新思维发挥的积极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诸如时事热点、名人小故事、寓言、笑话、问题等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氛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还需要教师根据教学任务,按照一定的教学原则和方式,创设一系列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去探究、发现,即设疑引思。“疑”
20、是激发创新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创新思维的动力。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学生没能提出而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是在重点、难点、社会热点和思维盲点处提出问题。这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思考的价值,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升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音乐辅助,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美好的生活离不开音乐,现代的思想政治课也需要音乐。例如,在学习“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友情”这一内容时,上课一开始先让学生欣赏歌曲永远是朋友:“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以诚相见心诚则灵,让我们
21、永远是朋友”。优美的音乐旋律把学生带入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听完之后,我问学生:“这首歌歌颂了什么?”学生回答:“朋友”。“你们有朋友吗?”学生齐声回答:“有”。“对,在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朋友,离不开友情”。由此,用歌声拉开了一堂课的序幕,不仅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新思维的前提为了发扬教学民主,使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创造出一种宽松、生动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活动状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扮演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更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在言传身教中使每个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人格、
22、权力的尊重和对自己灵感、积极性的肯定。在学生回答不出来或回答错误的时候,我总是以微笑来鼓励他们,让同学用掌声支持他们,因此,学生的热情就很高涨,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学生会调动起自己所有有利因素,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他们的创造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来。我在课堂教学中,公开向学生提出“三个欢迎”和“三个允许”的要求,即欢迎提意见,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欢迎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观点;允许讲错、答错、允许改变观点,允许保留意见。例如我在初一“活动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情趣”的教学中,第一个环节是“学会欣赏”,按课本上的要求只要学生听歌和看书画作品,但为了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性,先让班
23、里一名有音乐特长的女学生上讲台一展歌喉,一首童年把学生带回了充满憧憬和乐趣的儿时;然后自己亲自挥笔泼墨,一个集书法和绘画于一体的“舞”字又让学生感受到了书画作品的美感。从中既达到了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目的,又能无形地教育学生要发展特长、培养情趣。另一个环节是“参观浏览,美化人生”,我在课前指导学生上网搜集了“阿勒泰旅游资源”资料,在课堂上让其中一名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同学们领略了喀纳斯湖、桦林公园等阿勒泰山水的美,并从中感悟出“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主题。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培养,把课堂变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又如,初一学习“关于意志”这一内容时,课本中涉及到“
24、愚公移山”这个典故。很多学生都提出了疑问:愚公这种蛮干的方法可取吗?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我并没有回避,也没有用教师的权威压制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当一名学生说可用炸药炸开时,我鼓励了他的想法,于是紧接着开隧道、用缆车、搬家、开发旅游搞经济,各种奇思妙想纷纷涌现,学生们创造性意识由此被激发。三、关注生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双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重视“双基”的教学,而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而理论又要反过来指导生活实际。创新来源于实
25、践,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能把学生培养成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而全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人,作为政治教师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尽量采取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例子等来阐述理论观点,或举出一些生活的实例用政治的观点来分析,这样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学有所用,又学有兴趣。为此,我在上每一节新课之前都会交待学生课外找出有关的活生生的例子,然后在课堂中结合课文来进行解说,这样上起课来轻松而有效。如讲到“清除封建残留思想”时,就要联系到生活中存在的迷信思想,以及邪教的危害等;讲到“维护祖国统一”时,就要联系到台独分
26、子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的危害等;在讲“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时,让学生当场鉴别人民币及一些商品的真伪;这样学生非常感兴趣,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而且增长了生活常识与经验。教师再进一步引申到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让同学们谈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的感受,最后引导回答提出解决办法等等。只有这样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新课改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要全体思想政治课教师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政治教学的改革和实践中努力探索,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这块园地上结出丰硕的果实。在
27、以往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只注重抓双基,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强调知识的记忆和掌握。然而,传统概念的下的政治教学,多数采用了强迫记忆的方式,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程的认识停留在一个抽象、乏味、难以接受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便可想而知了。如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怎样实现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已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政治课程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学生差异化培养的目标,论述了回归生活对政治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实践性的把政治观点的迁移与拓展到其他学科中,为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注重差异,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传统的初中政治课程教学中
28、,面对知识不够全面、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的学生,如果单纯讲解抽象概念、原理,必然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困惑不解,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典故、历史故事、当前的国情、新闻时事、英雄模范的事迹等典型事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借助形象生动活泼的事例,使学生更加了解社会,对知识易于接受,加深理解。教师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往我们利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去以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识记程度来衡量学生优秀与否,也正是这种过于对政治课程知识性的定位,使得学生
29、对政治课程的学习陷入了单一的状态中。这样,不但忽视了对学生思维以及探索能力方面的培养,而且影响到了政治课堂结构的改革,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及组织形式的改革和优化。教学实践中,由于初中生客观存在的身心、认知、情感等领域各种素质发展的不平衡,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这些都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政治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获得新的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提高区”体验自己的成长,从而提高每个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比如,在讲“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对公民义务和权利一致性的学习
30、,让学生养成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明确后,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法。抓好学生的自主学习,对初中政治课程差异化的教学很有帮助,自主学习体现的是学生学习的“主角”位置,以及教师从“保姆型”到“自由型”角色的转变。自主学习倡导的是把更多的学习时间留个学生,把更多的发挥空间还给学生的教学的理念。比如,我们提到的“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在讲这一课前,学生肯定先要知道,公民的含义,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如果单纯的靠教师用抽象的文字去论述两者的定义,那么学生对两者的定义的理解变在无形中增加了约束成分。但是,最为政治教师要意识
31、到,政治知识只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素材,高效的学习方法才是学生受益终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不妨把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来掌握,让每个学生的不同的理解能力和不同的思维模式都能得到开发。最后,让学生自己去“说”对政治知识和观点的认识。这样一来,不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且还展示了学生对知识的驽驾能力,从而让学生在主动学子中,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为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结合生活实际,践行所学政治理论众所周知,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自己人生的发展定位尚处在“雏形期”,政治知识学习的内在意义在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身心修养、价值观念的影响。因此,如何让政治知
32、识发挥出特有的导向和基础作用,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设生活场景,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开学生的理解的闸门,从而培养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发散性思维。大家都知道,每一个政治观点都来源于事实中的总结和归纳,如果我们单纯的从知识的关键字眼的理解和讲解去开展教学,将会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变得抽象,反过来讲,我们用生活中的事实去验证观点,也就是运用不同的“数据”去倒推一个“数学等式”,那么这个政治观点将会变得真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更加深刻。例如在讲“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模拟成一场综合性的拓展活动,比如可以播放“我相信”等带有激烈作用的歌曲等,来营造一种挑
33、战自我的气氛,然后,教师可以出一些带有政治观点题目,让学生用自己实际生活的例子进行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课堂的知识,而且还对自己平生生活中的表现做了比较准确的定位。由此可见,通过教学过程中生活场景化生活片段的引入,可以增加学生与课堂的粘着力,使课堂气氛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三、巩固基础,抓好政治知识点的迁移和拓展政治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是以政治知识的网络构建为基础的,因此,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们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的基础知识的结构框架,让他们具备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结构脉络。然后采用关联发散思维的方式从新编排教学内容,从学生
34、认知的发展模式出发,提出知识拓展的方向。因为政治知识是学生的思想支柱,是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之一。例如,在讲授“正常情绪”一课时,教师可以发出这样的提问:“情绪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当人产生情绪时,人的身体各部分将发生什么变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通过政治知识与生物知识的结合,让学生对政治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对生物知识也有了突破性的认识。通过迁移、拓展教学法的应用,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越来越愿意学习政治这门课程。学习的主动性逐渐增强,取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习也就成绩越来越好。总之,在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每个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开展层次教学,要
35、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差异,正视差异,要善于应用生活中的素材,深化政治知识,让学生懂得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方法,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全面进步与发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趣诱导是我教学中收效较佳的一种方法,尤其是在非智力因素中,兴趣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时,他才能主动积极地去钻研探索,这要比成千上万次地训导和说教更为有效。倘若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那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便是空谈。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早已成为当代教学改革的主
36、题。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仍然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往往只是追随一时的热点,顾此失彼,没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笔者在多年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一、引领学生探索教材知识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其学习效率的高低,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学生对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
37、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对于初中历史课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影响等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总是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可以借鉴语文科的学习方法,简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同时,可结合数学的“集合”概念,对各条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分析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
38、,便于系统掌握。作为中学历史这一学科,它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还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进行概括,结合自己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集合”的方法,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二、指导学生吃透教材知识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必须始终坚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吃透教材,从而获得全新的思维成果。只有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才能更全面深刻
39、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初中历史教材存在着显而易见、有现成答案的“显性问题”与隐藏在教材中、没有现成答案,含而不露,有待发掘,必须经过思维加工的“隐性问题”。二者总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材中,显性问题是隐性问题的表现形式,隐性问题往往是对显性问题的深化和概括。显性问题只有通过隐性问题才能提高其自身价值。充分挖掘教材的隐性知识,也是高考能力要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体现。因此如何吃透历史教材,挖掘出隐性知识对于学生学好历史课至关重要。认真研读教材中的显性知识,挖掘其中的隐性知识,并注意形成相应的认识与规律,重点在于把握教材中对主干知识叙述,找出叙述中的重点词句,一方面将其化成相应的
40、问题,并分析归纳出答案,另一方面要进行横纵联系,形成系统的专题知识。另外,还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重要历史图表,注意分析隐藏的知识,用历史课本中的历史图表以展开说明或强化课本文字内容,弥补了正文的不足。着重关注与主干知识密切相关的引文和注释,并做出相应的拓展。在阅读与教材相关的教辅资料和考试大纲等资料时,也要注意搜集和分析相关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注意运用横纵联系法、理论透析法、比较概括法、规律分析法和史论结合法等有效的方法进行复习备考。三、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的目
41、的是为了运用,历史学科知识的运用,是为了解答各类历史试题或与历史相联系的综合试题,以及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等现实问题。学生经过课堂学习,虽然也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这些实际问题都是已经过加工并处理过的问题,只有真正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去,才能真正达到知识的内化。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不仅享受到了乐趣,而且探究到了规律。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优化教学过程,积极提供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教学的自主性。学生经过教学和课堂练习掌握了一些知识,虽然也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因为这些实际问题都经过加工处理过,学生往往很快会忘记,如果能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一些作业,学
42、生形象深刻,会容易记住。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给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历史课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使学生发现历史,喜欢历史,这样的教学既有利于教师的组织教学,也利于学生的操作探索。同时还可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成功的乐趣。四、切实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要发展,历史要前进,必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具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这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品格,鼓励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指导正确的创造方法的和提供良好的创造环境。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和对
43、历史事物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提出假设推理。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将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转换一下角色,站在教师或命题者的角度,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这既是学生创造力开发训练的有益尝试,同时又可以加深对教师或命题者的认识和理解。在设计过程中,知道学生尽量突出其创新性、综合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学生通过学习,对史实有了一定的了解,必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认识,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对教材中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历史问题,鼓励学生要大胆尝试发表自己独特见解,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同时尝试对一些历史事物的发展可能性作出大胆的推理和假设,可通过与之相类似的历史事物的对比、借鉴来提出问题,在更深层的意义
44、上探究历史的真谛。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个性潜能,为他们点拨思考方向和学习方法,促进他们提高认识,掌握方法,获得方展,使自主学习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摘要】本文笔者主要从高中地理备考需要重视学习方式方法的引导开始,谈一下高中地理在备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旨在为高中地理的备考工作贡献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关键字】高中地理 备考 策略 经验 总结一、重视学习式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思维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学科基本原理自然地理是以自然地理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为核心,揭示基本的地理过程,阐明自然环境自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传达自然环境是生存和发展之本的观念。
45、高考主要选取能反映地理学科面貌及分析和研究方法的内容,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特别强调学习地理的基本意识是空间概念的建立和对区域特征的认识。2.重视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归纳对教材中的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演变、地理规律等基本知识要注意归纳,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等值线图的判读内容之一是:若是等温线图,首先判断南北半球是解题关键,如果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则为北半球,反之则为南半球;接着按等温线弯曲方向判断冷暖;分析成因若因海陆差异形成必须考虑季节,若因洋流形成必须考虑寒暖流,还可能由地形形成。若是等压线图,等压线凸向高值是低压槽,反之是高压脊。若是低空的等压面图,等压面凸
46、起的地方是高压,气流下沉,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气流上升。3.突出基本原理、规律的实际运用复习中不仅能把学到的基本原理、规律等应用于实践中,以此来解释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比如,以热力环流为例分析说明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即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运用原理,绘制相关的热力环流图,对比分析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即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同、纬度位置、人类活动等都有可能导致的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二、把握科目重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高考中之所以有“紧扣题意”的要求,就是
47、要求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回答过程中阐述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份好的答卷实际上就是一篇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术语使用专业的小论文。在回答问题中(主要是非选择题)所表现出来的术语使用情况、语言组织的逻辑性、层次性情况也是体现考生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这恰恰又是考生最易失分的地方。因此要做到:复习时把握住重点,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形成过程,概括基本原理,提高理解能力和文字说明能力,紧扣课本,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否则在答题过程中就会出现“眼高手低”、“茶壶饺子倒不出来”的情况。例如: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我国约90%的煤碳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
48、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材料二: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材料三: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3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20%-30%。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及问题,是以文字材料的形式给出的信息,从题中可获得的信息有:空间位置是我国,从属性上看是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关于我国资源的分布、利用状况。而问题(1)考查考生通过材料分析并概括、归纳我国资源总的分布特征:分布不均且水土配合欠佳,即资源组合不协调,跨区域资源调配或不同地区之间资源的流通交换又会造成运输紧张,使生产成本提高。问题(2)中矿产资源的特性之一是其非可再生性,随着矿产资源消费量的急剧增长,有些矿种发生短缺甚至耗竭,已经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题材料说明了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答案要点:(1)资源分布不均,资源组合不协调生产成本;(2)矿产资源相对短缺可持续发展;(3)水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三、注意整体性及差异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