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一枚金币 信息化 教学设计 宝鸡市高新区千河镇黄贺小学 齐关会 教材依据 这篇课文出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金钱”。本篇教学设计的内容是一枚金币第二课时。 设计思路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通过一枚金币这篇文章的学习,是要让学生感知金钱所包含的现实的文化内涵,懂得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懂得金钱所包含的劳动价值。具体来讲,它揭示出一个道理:哪怕是一枚金币,只要是亲手挣来的,也是非常宝贵的。 教学过程应当以让学生读通课文、联系实际感悟“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作为主体目标。 从素质教育目标来看,这篇主题鲜活,情节生动的课文,是初步培养学生正确
2、金钱观和劳动观念的良好契机。结合学情来看,当前的四年级小学生,生活在衣食无忧的优越环境中,对金钱的概念只停留在向父母索取零花钱、压岁钱的层面,喜欢花钱,却并不关心也不了解父母的钱是怎样挣来的,不了解劳动的艰辛,借助本文教学,正好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父亲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时,儿子先“笑了起来”到“受不了”的表情变化的内在原因,理解劳动的可贵,关注父母的劳动。 从有效教学要求来看,这节课要引动学生充分感悟,读出情感,就要克服课文的背景和学生的距离感,让学生开放性地联系上下文,对一枚金币蕴含的劳动价值有正确的估计,对父亲三次烧金币的举动,和父亲的语言,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一部分的铺垫,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3、父亲扔金币时内心的巨大痛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课文,能读出对话所暗含的人物情感变化。 2、能抓住重点词语感受人物内心活动。 过程与方法 2 1、熟读课文,捕捉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2、反复精读课文,品味父亲力图让儿子幡然悔悟的良苦用心,理解妈妈对儿子的爱,感悟儿子终于愿意付出艰辛劳动挣到金币之后的巨大转变和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反复品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三个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的可贵。 2、通过学习课文,初步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关注父母工作的疾苦,珍惜劳动成果,理解认同节俭的理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体会课文主体情节中,父亲三次
4、把金币扔进火炉的原因和结果变化,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和责任,感悟老人多么想让儿子懂得要以劳动换取金钱的强烈愿望。 2、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文中三个人物的独特心理,感悟儿子从“花钱如流水 ”到“笑了起来”,再到“受不了”这种变化的主因。 教学准备 1、查资料,了解一枚金币大约值人民币多少元。 2、了解父母每天能挣多少钱。 3、调查:你能用什么方式,用多长时间挣到十元钱? 4、教师准备一枚金币或纪念币、准备相关课件特别是有关劳动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与老师一起书写课题,体会每一个字怎样才能写好。 一枚金币相当于多少钱?各国的金币价值不等,有的值几千元,有的值几万元,从课文中可以看出来吗?
5、(等于儿子一个星期的劳动价值) (二)、指名读文,熟悉故事情节 1、读第一部分 老人受不 了儿子的什么毛病?他担忧什么?他为什么会想出了挣一枚金币3 来让儿子改掉毛病的办法?( 板书“懒惰,花钱如流水” ) 画出有关句子,讨论。 2、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儿子拿回了金币,爸爸一句也不问,凭什么不相信金币是儿子挣的?) (预设讨论:妈妈的辩解,一天时间,设身处地爸爸知道辛勤劳动挣一枚金币,的不易) (预设问题:儿子笑了起来,走开了。爸爸会怎么想?) (儿子果然挣不来一枚金币。一枚金币哪能这么好挣的 ) (花钱如流水 ,烧钱不可惜 ) 3、读第三部分 (预设问题:儿子已经筋疲力尽
6、,满头大汗了,爸 爸为什么还是不相信金币是儿子挣的?) 引导学生联想有关句段: 第一部分的叙述;妈妈的表现。 讨论展示。 4、读第四部分 (预设问题:爸爸这回为什么相信儿子了?) (三)、精读第四部分 1、精读妈妈的话,你觉得该怎么读?为什么?你读到了什么? (预设品读:不能, 哪怕 一两文 会 慈母有败子。儿子的毛病是妈妈惯的。妈妈看到了爸爸的坚持,希望儿子真的挣到钱) 与前面两次对比,妈妈是个怎样的人? 2、精读描述儿子做法这一段,你觉得怎么读更好?为什么?你读到了什么? (预设品读:真的 整整 一个星期 又 儿子真的吃苦了,为什么能受得了这个苦,儿子不是很懒惰吗?) 播放有关劳动场面的视
7、频,结合视频,体会儿子挣钱的辛苦。 4 3、精读 18自然段 怎么读更好?为什么?你读到了什么? (预设品读:爸爸心疼儿子 ,心碎 ,真盼望儿子能大叫起来。) 4、精读 19自然段 (预设问题:儿子为什么受不了了?他不是花钱如流水吗,才烧了一枚金币他怎么会受不了的?) 反复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是什么让他改变了?辛勤劳动会对人改变很多。过去,父母烧掉一百枚金币,他会受不了吗?劳动得来的 一枚金币,价值超过了父母给的几百枚金币。) (预设:儿子从“花钱如流水”变成对一枚金币如此“ 珍惜” ,反复品读有关儿子珍惜这枚金币的描写的句段。)(板书“ 珍惜 ”) 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儿子的改变?
8、 (预设:忙,熊熊大火 大声 你疯啦 当牛做马,整整,才) 5、精读第 20自然段, (预设问题:老人是凭啥相信儿子的话的,你觉得老人这时候会怎么想?作者为什么不把后来的事情写出来?) 预设:自然结尾法,余味无穷。留下想象。 (四)、分角色朗读第四部分。 你有什么感想? (预设:爸爸的办法妙在哪里?儿子会改掉这两个毛 病吗?儿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毛病?这个儿子有什么优点吗?)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五)、总结 这一枚金币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哪儿?为什么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 (六 )、作业:记述自己第一次通过劳动挣到钱的经历。 5 教学反思 从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
9、来看,较好地实现了主体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精读课文,反复体会,比较准确地表达出了儿子“受不了”时的内心感受,不同程度感悟到了“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珍惜”。学生喜欢上了这个精 彩的故事,也受到了故事的感染。 学生对比理解自己的父母和文中的父亲母亲的对儿子的爱,是引发学生理解课文生动简洁的语言表达,理解文中人物细腻情感的一个内在因素,也是帮助学生达成情感态度目标的好办法,在教学的导读过程中,没能适时引导学生更多联想实际生活,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足。 课前反复研读了课文,根据学情预先设计的问题,是自己揣摩生情,针对教学重难点的引读线索,这个线索应该更好的贴近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由学生悟出,在这一点上还应更合理的处理。 在角色朗读体悟环节,总是没能给学生足够的朗读机会,是自己内心过高估计 学生感悟能力的表现,忽视了学生自身阅读实践的实际需要,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