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下册历史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 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所反映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B 】A. 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B. 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C. 青铜器的制造 D. 水利工程的兴修2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早稻水上漂,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以上农谚反映了【 D 】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C农业是我国古代
2、重要的生产部门 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3“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中这段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 C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4. 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D 】A. 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 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C. 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5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
3、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 】A坊墙倒塌以后 B汴河两岸C长安城的落日 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6“忽逢桃花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对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一种不满 B反映封建时代人们的安乐和富足C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D“世外桃源”当时只能是虚构的7. 相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理解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防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
4、中最为合理的是 【 A 】A史学家所用史观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B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准确性 D“自杀说”比“自卫说”更准确8. 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是【 D 】A.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B.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C. “待农而食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D.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9.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文中的“英雄”是指【 C 】A.迪亚士 B.达伽
5、马C.哥伦布 D.麦哲伦10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D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11. 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子服饰有所简化。出现这个服装改革潮流的直接原因是【 A 】A大量妇女进入工厂工作 B民主运动的推动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的政治地位的提升12.查尔斯P金德尔伯
6、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如下图。下列现象与图中反映的历史事实有明显因果关系的是【 D 】A.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B.殖民霸权的确立C.垄断组织的出现 D.工业革命的发展13.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马克思的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A 】A.殖民活动的历史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C.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14 .世界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
7、备着对指定问题实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C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15.一位生活在19世纪末的德国人介绍了他的生活情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B 】A.乘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他经常乘坐飞机外出旅游C.他家安装了电灯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16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B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C中西服
8、饰各有特点 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17.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由工场制到工厂制,再到大企业制度发展,二战后更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的根本原因是【 B 】A.大机器生产出现的需要 B.科学和生产技术的持续进步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持续调整 D.满足市场扩大的持续需求18.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谷物法,规定在小麦价格未达到每夸特80先令时,不准进口外国粮食;1828年,议会修改了谷物法,规定按国内小麦价格的高低来制定浮动进口税;1846年,议会废除了谷物法。英国谷物法的废除充分说明了【 B 】A英国经济重心开始从农业转向工业 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最终胜利C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D英国“世界工厂”地
9、位的确立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 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对外贸易出现顺差A BC D20. (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能够看到,以前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21. 洋务派是域外文明的感知者,同时扮演着清王朝掘墓人的角色。故有论者讥讽洋务派实质上是“种豆得瓜”。下列对洋务派所得的“瓜”的最准确理解是( A )A. 刺激了中
10、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B. 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C. 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D.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22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痛陈其主张:“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由此可见,张謇认为【 B 】A实现民族独立是工业建设的重要前提 B兴办实业是实现富国御侮根本C中国应该农、工、商业同步发展 D兴办商务是西方富民强国之根本所在23. “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
11、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B 】A工厂制组织形式 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机器大工业生产 D工业城市生活方式2419世纪70年代前后,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等企业【 B 】A都建在南方的通商口岸 B都是私人出资建立的近代企业C都是外国人出资建立的近代企业 D说明中国工业文明战胜了自然经济25. 下图生动地体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对图中现象理解准确的有【 D 】“肥料不足”是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天性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阳光灿烂”是指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冰雹无情”是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四大家族和日
12、本侵略者的双重挤压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道路曲折根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A. B. C. D. 26. 下图为建国后某一时期“主要工业生产指标”图,导致这些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B 】 A. 大跃进运动的展开,造成工业片面发展 B. “一五”计划实施,重工业发展迅速C. 实行政企分开,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动经济高速发展27. 下列图片能够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 】 A. 土地的使用权 B. 土地的用途C. 土地的所有权 D. 土地的规模28.“点线面”,我国最终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格局。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13、 14个沿海港口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发区 上海浦东【 C 】A. B. c. D. 29. 阅读下图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C 】 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D 】AB点人口增长主要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推动C点高峰的出现是因为国民经济表现出繁荣景象国家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EF点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方针政策的调整A. B. C. D. 30. 1985年,*再度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猫论”的影响扩大到世界。下列符合“猫论”的是【 D 】A. “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B.
14、“买醋的钱不能买酱油”C. “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D.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31.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有利于中国企业三次创业高潮形成的因素分别是【 D 】A. 建立经济特区 *南方讲话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B.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三个代表”理论提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确立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D. 扩大企业自主权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32 美国纽约是世界城市,
15、在历其名称几经变化:1626年之后叫“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1674年之后叫纽约市(City 0f New York)。这样变化是因为【 B 】A“无敌舰队”的覆灭 B航海条例引发战争的结果C英法七年战争结束 D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33.2005年中国邮政为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华诞而发行了一张纪念邮票。该邮票纪念的影片最有可能是【 B 】A渔光曲 B定军山C风云儿女 D杨门女将34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人们的“希望”“羡慕”所
16、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指【 D 】A改变资本主义代议制度 B借鉴苏联管理经济模式C建立国民经济军事化体制 D渴望扩大政府职能351931年9月底,英国宣布停止黄金支付,停止纸币兑换,放弃金本位,英镑贬值31%。1933年春,美国又有4000家银行倒闭,引起资金外逃,联邦储备银行黄金储备锐减,于是美国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其它国家也纷纷宣布货币贬值。这些国家宣布货币贬值是为了【 A 】A刺激出口 B强化美国金融资本的私人所有制C缓和危机激化的社会矛盾 D恢复银行信用36. 1932年,(美国)一蒲式耳(约合36升)小麦的售价不到25美分,糖每磅只值3美分,猪、牛肉每磅2.5美分。为此,罗斯福政府【
17、D 】A成立工业复兴署,以减少盲目生产 B出资收购农产品,将其分配给失业者C鼓励农产品出口,以增加农场主的收益 D补贴减耕的农民,以提升农产品的价格37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C 】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3819291933经济危机期间,美
18、国修建了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该工程是一项水坝、水电站、航运、防洪兼有的水利系统。美国政府修建这个工程的直接目的是【 B 】A.该地区水患严重,根治水患迫在眉睫 B.解决就业问题,从而扩大消费,刺激生产C.国家在危机期间也不能放弃大型工程的修建 D.制造繁荣景象以增加美国人民反危机的信心39英国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这表明欧洲国家【 D 】A*有可能演变为战争 B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C面临严重的财政与政治危机 D福利政策弊端、问题持续显现40“涓滴经济学”,
19、常用来形容里根(19811989年任美国总统)经济学,因为里根政府执行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救济不是救助穷人的方法,应该通过经济增长使总财富增加,最终使穷人受益。依据里根经济学,美国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C 】A增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完善国家的福利制度C减少国家福利的投资 D大力发展私有经济41. 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路”主要得益于【 B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运动 D.斯大林模式42. 据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载:“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
20、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C 】A提升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B促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C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4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世界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实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C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C.开创斯大林模式 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44“阴谋家的帽子刚脱,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
21、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在【 A 】A.展开种植玉米运动 B.实行余粮收集制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D.实施经济“加速战略”45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之后,才能得到我们的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B 】A. 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 在一定水准上冲破了原有观点的束缚C. 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模式 D. 在很大水准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46.20世纪80年代前后,苏联的酒的平
22、均消费量比美国的平均消费量多一倍,也比30年前的苏联多一倍,嗜酒者的平均年龄在过去十年中下降了7岁。这个现象反映出当时苏联【 B 】A.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很高 B.改革停滞,很多人消沉颓废C.两极格局瓦解,国际地位下降 D.国家解体,个人前途日益渺茫47.有人以“一个大块头,带着两个小个子”来形容北美自由贸易区,这说明【 B 】A加、墨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 B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主导的C美国对加、墨两国实行剥削 D实现三国合作是美国的最终目标48.不久前,我国川滇交界地震发生了5.7级地震,造成一些房屋倒塌、道路破损等,给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地震灾后,为了更快地重建家园,我国政府
23、能够向下列哪一组织申请贷款【 A 】A B C D49.美国社会学家、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代表的沃勒斯坦在现代世界体系中文版序中说:“创立资本主义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文化上的耻辱。”资本主义是“耻辱”的主要依据是( )外向扩张性经济,引发了一系列的殖民侵略战争 过度的工业生产,带来了经济危机和自然环境的破坏 私有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更加不公,贫富分化加剧 社会上物欲横流,出现了严重的拜金主义现象【 A 】A BC D50下图是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GDP所占的世界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D 】A世界贸易组织促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C21世纪世界经济新程序的确立 B多极化趋势取代冷战的两极格局
24、D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趋势二、主观题(共50分,其中第51题24分,第52题26分。)51.(2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来说,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对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世界通史材料二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很多于3400张。“家
25、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请回答:51.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中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12分)应怎样理解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4分)表现: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和政府的监控;农村集镇兴盛;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答出任意3点即可12分)理解:没有实现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迈进。(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特点: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官营手工业相对衰落;
26、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答对其中2点得8分)52.阅读下列材料(26分):材料一: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至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很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材料二:1941
27、年,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线后不久,负责国际事务的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就开始构思旨在恢复国际货币稳定的计划。他认为,世界经济应该建立在国家间合作的基础上的竞争。而不是霸权或者闭关锁国,这就是怀特计划,它的真实意图是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二材料三:20世纪后半叶,经济世界化迅速发展,自由的世界贸易体系以及稳定而灵活的汇兑体系为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外国投资和外国贷款等形式的资本流动促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也组建了区域性经济团体,如“东南亚国家联盟”,致力于消除地区间的贸易壁垒。沈汉主编资本主义史请回答:依据材料一归纳开辟新航路的主要
28、影响。(6分)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为建立新的世界经济体系采取的主要措施。并评价该体系对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8分)依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后半叶世界经济世界化的表现。(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世界化中的问题。(6分)52、26分影响:美洲开始沦为欧洲殖民地;促动了世界物产(文明)的交流和传播(或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促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或人类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人类走向整体世界。(答出任意三点6分)措施:1944年1945年.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并签订协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947年相关国家签署了关贸总协定,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4分)评价:该体系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条件;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4分)表现:国际经济体系的发展,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区域经济组织的建立。(6分)问题:贫富差别扩大,环境问题,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流行,人口爆炸等问题。(每点2分,共6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