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一化学期末模拟试题 2017/7/5说明: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分子式为C10H14的单取代芳烃(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其可能的结构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2某种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对该有机物的组成元素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C、H两元素 B一定有C、H、O三元素C一定有C、H两元素 D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除C、H、O之外的其它元素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食物氧化腐败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酸与碱的中和反应4.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可与甲烷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氯气 B溴水 C氢气 D高锰酸钾溶液5.
2、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C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D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ACaCl2和Na2S BNa2O和Na2O2 CCO2和NaCl DHCl和NaOH8.可用右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A.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 B.碳酸钙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C.锌和稀硫酸制氢气 D.烧
3、碱固体与浓氨水制氨气9.下列有关油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是纯净物 B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C油脂是混合物 D植物油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0.下列变化中,不存在化学键断裂的是()A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B干冰气化 C氯化钠固体溶于水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11下列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其它不同的是() A铝热反应B燃料燃烧C酸碱中和反应DBa(OH)28H2O与NH4Cl固体混合12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B1H与D互称同位素C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D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13.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
4、是( )。A(CH3)2CHCH2CH2CH3 B(CH3CH2)2CHCH3 C(CH3)2CHCH(CH3)2 D(CH3)3CCH2CH314已知吸热反应C+CO2(g) 2CO的反应速率为v 1,放热反应N2+3H2 2NH3 的反应速率为v 2。对于上述两个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 1 和v 2的变化情况为A均增大 B均减小 Cv 1增大,v 2减小 Dv 1减小,v 2增大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可能是阴离子B.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C. 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断裂时,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D. 用坩埚钳夹住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融化的铝并不滴落1
5、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D原子半径:r(X)r(Y)r(Z)r(W)17.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
6、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D饱和Na2CO3溶液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并吸收蒸出的乙酸和乙醇。1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主族中都有非金属元素B同周期元素中,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C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D元素周期表中从B到B 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19反应C(s)+H2O(g) 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会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增加 C的质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体系压强增大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20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mol
7、 C4H10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5NAB3.4 g羟基和3.4 g氢氧根均含有2NA个电子C1L0.1 molL-1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2NAD标准状况下,22.4L由CHCl3和CH2Cl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21在一定条件下的恒容容器发生可逆反应:2A(g)2B(g)3C(g)+D(g),反应达化学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n mol D BB的浓度保持不变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B,同时消耗n mol A22同在室温下,同种规格的铝片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0
8、.1mol/L的HCl 95mL B0.2mol/L的HCl 90mLC0.15mol/L的H2SO4 10mL D18mol/L的H2SO4 85mL23 下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指针指向M,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24.某气态的烷烃与烯烃的混合气体9 g,其密度为同状况下H2密度的11.2倍,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溴水,溴水增重4.2 g,则原混合气体的组成为() A.甲烷,乙烯 B.甲烷,丙烯 C.乙烷,乙烯 D.甲烷,丁烯25.(8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反应条件。乙醇在铜、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
9、程式:_ 、反应类型 乙烯和溴水反应化学方程式:_ 、反应类型 苯和液溴反应化学方程式:_ 、反应类型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乙酸乙酯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个) 、反应类型 26. (1)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中正确的说法有_(2分)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可以让混合物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装置 苯与溴水制溴苯 只用溴水就可将苯、四氯化碳、乙醇、己烯四种液体区别开来 用分液法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酯类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裂化的目的主要是制得更多的乙烯、丙烯等不饱和烃除去乙酸乙酯中
10、的乙酸也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然后再分液煤中含有苯、甲苯,可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乙烷、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均可发生取代反应(2)某芳香烃结构为, (3分)它的分子式为_ , 它的一氯代物有_ 种。27. (8分)某反应在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 在0-3分钟内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A,B,C均为气体,且A气体有颜色)。(1)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A)= 2v(B) b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cv逆(A)=v正(C) d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4)由图求得平衡
11、时A的转化率为 。28.(8分) ClO2作为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将逐渐用来取代Cl2成为自来水的消毒剂。已知ClO2是一种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气体,实验室制备ClO2的原理是用亚氯酸钠固体与氯气反应 :2NaClO2 + Cl2 =2ClO2 + 2NaCl。下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备和收集一定量较纯净的ClO2的装置(某些夹持装置和垫持用品省略)。其中E中盛有CCl4液体(用于除去ClO2中的未反应的Cl2)。 (1)仪器P的名称是 。 (2)写出装置A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B装置中所盛试剂是 ,G瓶的作用是 。(4)F为ClO2收集装置,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其中
12、与E装置导管相连的导管口是 (填接口字母)。 (5)若用100 mL 2 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制备Cl2,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_(填序号)。 A.0.1 mol B.0.1 mol C.0.1 mol D.无法判断29(16分)A、B、C、D、E、F、G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F与G位置相邻,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2)D与E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化
13、合物甲,其电子式为_,所含化学键类型为_。向甲中滴加足量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E、F、G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_。(用离子符号表示)(4)用BA4、D2和EDA的水溶液组成燃料电池,电极材料为多孔惰性金属电极。在a极通入BA4气体,b极通入D2气体,则b极是该电池的_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高一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A4.A5.D 6.D7.A8.B9.C10.B11.D12.C13.D14.A15.C 16.B 17.A18.D19.B20.A 21.B22.C23.C24.B25.(8分) 26.(7分)(1) (2)C18H14 427. (8分) 2A+B=2C 0.1mol/(l.min) c.d 40%28.(8分)分液漏斗 (3)饱和食盐水 防倒吸(安全瓶)(4) d(5) C29 第二周期A族 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或离子键和共价键) 2Na2O22H2O=4NaOHO2 S2-ClNa+ 正 CH4 -8e- + 10OH- = CO32- + 7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