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2.3 平行线的性质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第三节,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平面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图形的平移的基础上,研究平行线的性质。这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操作,讨论得到平行线的性质,特别是教材中设计的“探究”“量一量”等,体现了课改的精神,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2.能够运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一基本事实证明平行线的另外两条性质。(两直线平行,内
2、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能力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2.经历探索平行线的特征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并能解决一些问题.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培养其主动探索和合作的能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培养其主动探索和合作的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平行线的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这部分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让学生用探索活动来发现结论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可增强学生对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探究
3、平行线的性质-由两直线平行得到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基本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且与上节课所学习的平行线的判定互为逆命题,所以学生在记忆和使用时很容易混淆。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怎样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直线平行的条件的综合应用。四学情分析学生上节课刚刚学完平行线的判定,对“平行”有了一定的认识,加上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互相评价互相提问的积极性高,因此,对于学习本节内容的知识条件比较成熟,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的热情已经具备,因此,把这节课设计成一节探索活动课。新的课程标准注重学生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经历观察,操
4、作,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根据教材要求,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五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以及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式为启发探究式。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得出结论,逐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表达的学习习惯,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进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另外,我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教育工具,让学生观察一些图形,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从而把一些复杂的
5、知识变抽象为直观,变复杂为简单,加快了课堂节奏,扩大了课容量,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六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打开幻灯片2,让学生观看)展示生活中平行线的应用图片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平行线的性质2、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在位置上特征呢?3、由比萨斜塔勾画出角,引出课题: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学生回答:1、同位角:在截线的同侧,在被截两直线的同旁。2、内错角:在截线的两侧,在被截两直线之间。3、同旁内角:在截线的同侧,在被截两直线之间。实际问题(存疑),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
6、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上节课所学的三线八角进行复习回顾,并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交流合作探索发现(1)a交流合作探索发现(2)交流合作探索发现(3)合作交流一:看课本第86页图4-20量一量1和2相等吗?结论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符号语言:ab,1=2.还有别的方法吗?合作交流二:1如图:已知a/b,那么2与 3相等吗?为什么?cb3b2 结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符号语言:ab,2=3.合作交流三:1如图,已知a/b, 那么2与4有什么关系呢?b42bc结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7、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符号语言:ab, 2+ 4=180.量一量猜一猜想一想拼一拼学生回答解ab(已知), 1=2(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1=3(对顶角相等), 2=3(等量代换).学生交流讨论并叙述.解: a/b (已知), 1= 2(两直线平, 同位角相等). 1+ 4=180 (邻补角定义), 2+ 4=180(等量代换).学生总结、表述由此得出平行线性质3.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动手,实际操作,进行度量、观察,在有了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动脑分析总结出结论.不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8、.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探索,这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理解平行线的性质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印象最深刻.在实验的基础上,组内同学相互帮助、争论、提示,能够进行推理证明.锻炼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逐步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对定理的理解及语言的规范,感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师生互动典例示范 当堂检测巩固概念1、施展你的才能例1、直线ab,1=54,那么2、3、4的度数?2、展示你的才华例2 、如图,我从江西到湖南经过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也就是
9、拐弯前后的两条路互相平行.第一次拐的角B等于1420,第二次拐的角C是多少度?为什么?CB例3、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ABCD,1=100,试求3的度数.3、挑战无处不在例4、已知:ABCD, 1 = 2.试证明:BECF学生口答:2=4 =543=180- 54=126学生回答B=C=142要求学生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只需算出所求的度数即可.例1是巩固平行线的三条性质.例2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通过教师指正,可以规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格式,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例3教师示范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展示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使学生的思路
10、进一步得以拓宽,使学生能力得以提高,学生情趣高涨.例4设计一个性质和判定都用到的问题,循序渐进提高难度,提高灵活运用定理的能力,感受解决有关平行问题的关键,突破难点,并进一步提高用符号语言进行推理的能力.梳理知识颗粒归仓1、 求出开始时比萨斜塔勾画出的角,前后呼应;2、 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学生畅谈收获回顾、归纳.遵循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学生不但可以顺利完成此题,而且能有条理的说出出此题的解题过程。教师能及时查漏补缺,规范解题格式。此题完成后,学生已顺利达到教学目标。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表达的能力。布置作业强化理解P51习题4.3第1、2、3题。课后完成.课后能进一步巩固,鼓励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教学反思相互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