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魔法师的弟子教案授课者:汪 洋1、背景材料魔法师的弟子,法国作曲家迪卡斯创作于1897年。翌年5月1日在巴黎国民音乐协会管弦乐演奏会上首次演出。作者亲自指挥。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17491832)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情节为:魔法师的徒弟经多次窥察,从师父那里学得一句咒语,能使扫帚代人取水。一日,师父外出,徒弟趁机念起咒语,于是扫帚取水不止,徒弟乐不可支。水越来越多,徒弟忽然发现自己未学会使扫帚停止取水的咒语,眼看流水滚滚不止,徒弟惊慌失措,一斧头将扫帚劈成了两半。不料,分成两半的扫帚变成两把扫帚,轮流取水,大水泛滥成灾,徒弟大呼救命。正巧师父赶到,急念咒语,才解救了灾难。2、作者简介
2、:迪卡斯 (18651935) 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8821889年在巴黎音乐院学习。1888年以清唱剧维勒达获罗马奖二奖。1892年开始在杂志上发表音乐评论文章。1910年起,先后任巴黎音乐院管弦乐法和作曲教授;1913年起兼任师范学院教授。曾参加整理、出版拉莫全集和库普兰古钢琴曲集,校订贝多芬、D斯卡拉蒂的作品。1934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迪卡斯的创作态度严谨,不轻易发表作品,且晚年丢弃大量手稿。从仅存作品中反映出,他遵循古典音乐传统,吸收现代音乐(特别是印象主义)的某些因素,坚持表现自己的个性,在法国被称为“独立派”。其音乐成就主要表现在大型管弦乐曲方面。例如,C大调交响曲兼有
3、古典主义的严谨和浪漫主义的热情;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有生动的节奏和绚丽的配器,是他独创性最强的作品,被德彪西誉为一部“作曲法讲义”。我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在法国曾随迪卡斯学习过理论作曲。迪卡斯创作的主要作品有:C大调交响曲、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波利耶克特序曲,芭蕾舞剧仙女、歌剧阿兰娜和蓝胡子,清唱剧维勒达,钢琴曲降e小调奏鸣曲、拉莫主题变奏曲、间奏曲和终曲、悲哀的前奏曲、远方牧人的呻吟等。3、乐曲分析魔法师的弟子为交响诗。全曲分成序奏、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序奏部速度较慢,9/8拍。小提琴和单簧管先后奏出的两个动机:都描写了魔法师的弟子轻声咕哝、诵念咒语的情景。两个接连出现的动机中,乐曲对后一个动机
4、予以强调,然后反复一遍。接着突然增 强力度,表示咒语开始生效,扫帚突然活动起来。随后,在定音鼓的猛击下结束了这一富于戏剧性的序奏部。接着乐曲进入由谐谑曲组成的主体部分。一开始由大管呈示的谐谑曲主题(见下例),由序奏部第二个动机演变而成。生动地描绘了扫帚拎水的情景。同时也使人联想到魔法师的弟子得意洋洋的神态:紧接着出现的序奏部第一动机的变体,使人仿佛看到兴奋的魔法师的弟子更为起劲地诵念咒语使扫帚工作得更勤快些:接着,扫帚搬桶倒水的谐谑曲主题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开,气氛越来越热烈,使人仿佛看到没有学会解除魔法咒语的魔法师的弟子在滔滔不绝的流水面前手足无措的慌张神情。这时小号猛然吹响,顷刻间乐声突然
5、停止,象征惊慌失措的魔法师弟子猛地用斧头将扫帚劈成两半,一切骤然归于安宁。然而,稍过片刻,谐谑曲主题再次奏响,情绪更为激烈,气氛更为紧张,象征两把扫帚同时积极行动起来,轮番取水,流水滚滚而来,不可阻挡。结尾部由铜管奏出号角性的音调,表示魔法师回来了。于是乐曲回复与序奏部一样的慢速度,象征魔法师急念咒语后,扫帚立刻停止行动,一切回归平静,最后,乐曲在安宁的气氛中结束。演奏时间约12分钟。教学内容: 聆听乐曲魔法师的弟子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聆听乐曲魔法师的弟子,了解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2、能听辨出乐曲的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与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教材分析:魔法师的弟子为交响诗。全曲分成序奏、谐谑
6、曲和结尾三部分。序奏部速度较慢,9/8拍。小提琴和单簧管先后奏出的两个动机:都描写了魔法师的弟子轻声咕哝、诵念咒语的情景。教学重点:能根据乐曲的情节发展,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学难点: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表述出它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讲述魔法师的弟子的故事情节:魔法师的徒弟经多次窥察,从师父那里学得一句咒语,能使扫帚代人取水。一日,师父外出,徒弟趁机念起咒语,于是扫帚取水不止,徒弟乐不可支。水越来越多,徒弟忽然发现自己未学会使扫帚停止取水的咒语,眼看流水滚滚不止,徒弟惊慌失措,一斧头将扫帚劈成了两半。不料,分成两半的扫帚变成两把扫帚,轮流取水,大水泛滥成灾,徒弟大呼救命。
7、正巧师父赶到,急念咒语,才解救了灾难。(设计意图:通过讲述故事,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为欣赏乐曲作铺垫。)二、欣赏乐曲魔法师的弟子1、指导学生初听乐曲,设问;魔法师神气地命令扫帚拎水的主题音乐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2、生仔细聆听并做好记录。3、师再次播放乐曲,指导学生复听旋律。教师随着音乐讲解故事的发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4、师简介交响诗: 交响诗是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单乐章曲式。结构较自由。文学性的交响诗也称为音诗;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交响诗有时称为交响童话。
8、(设计意图:在欣赏的过程中简介乐曲的体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5、指导学生分析乐曲中的角色主要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在速度、力度、音色上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和故事情节的发展、魔法师、魔法师弟子的形象、心态有什么关系。 6、介绍曲作者:迪卡斯 (18651935) 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遵循古典音乐传统,吸收现代音乐(特别是印象主义)的某些因素,坚持表现自己的个性,在法国被称为“独立派”。其音乐成就主要表现在大型管弦乐曲方面。例如,C大调交响曲兼有古典主义的严谨和浪漫主义的热情;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有生动的节奏和绚丽的配器,是他独创性最强的作品,被德彪西誉为一部“作曲法讲义”。我国著名作曲家
9、冼星海在法国曾随迪卡斯学习过理论作曲。迪卡斯创作的主要作品有:C大调交响曲、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等。7、再次播放乐曲,问;主题在全曲中出现了几次?主题每次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三、教师总结师生再见 行政示范课魔法师的弟子教学反思 汪 洋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可见,上好音乐欣赏课,对小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标同时指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音乐有
10、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生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交响音乐是音乐中的高级形式,也是人们难以接近的高雅音乐,小学生更是如此。但是小学生的心理却更具幻想和憧憬。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交响音乐,消除“高雅音乐高高在上”的心理障碍,轻轻松松地接近交响音乐,步入音乐的殿堂,感悟音乐的无穷魅力,正是本堂课的教学定位。在本堂课的学习过程中有两个可能出现的阻碍学生欣赏音乐的障碍:(一)由于学生对高雅,严肃的交响音乐非常陌生,加上对西洋乐器也不熟悉,学生不容易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主奏乐器的音色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因此在介绍音乐的结构时,我准备展示各种主奏乐器的图片和音色,为后面的听辨打基础,遗憾的是上课的时候居然忘了。(二)由于音乐主题在整个乐曲中出现的次数非常多,并且每次出现的速度、力度、和情绪都不同,甚至有时是主题的变化和展开,学生很难听辨准确,为此,我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我在介绍拎水的主题时,引导学生唱熟主题。二是结合视频、图片,便于引导学生听辨各次主题。并且将每次出现的主题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每一次主题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