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知识点归纳短文两篇知识点梳理答谢中书书知识点梳理一、作者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二、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三、重点词语1、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 俱:都2、晓雾将歇 。
2、歇:消散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欲:将要。颓:坠落。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竞跃:争着跳跃。4、欲界之仙都。欲界: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5、自康乐以来。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6、未复有能与奇者。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7、五色交辉。交辉:交相辉映四、课文理解性默写1、 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 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3、 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4、 将听觉、视觉结合
3、,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出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昔日欲颓,沉鳞竞跃。5、 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6、 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昔日欲颓,沉鳞竞跃。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五、课文内容探究。(1)这篇文章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作者在文中是用哪一个字来概括它的特点的?美。这个字点明了文章的中心。(2)这个字所在的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统领全文。(3)全文为了说明这个“美”字作者写了什么时候的景物?四季,晨昏。(4)写了哪些景物?(在文中圈点出来)峰
4、、流、石壁、林、竹、鱼、雾.、猿鸟、夕日、鳞.(5)这些景物是杂乱无章的吗?作者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不是。由仰视到俯视再到平视。由早到晚。【小结】:作者依次向展现了山川四时的美景,和一天中晨昏景色的变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活灵活现、趣味盎然的山林世界。(6)向我们展现了这么美的世界之后,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概呢?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8)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自豪,得意之情。(9)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的描写其实承载着作者自己的心情和情感,作者向我们展现了这么美好的世界,他又是在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表达了对大自然
5、的热爱和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以及与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9、感知文章结构: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你认为全文可分为几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几部分之间有何联系?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10、作者是怎样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的?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
6、”“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能分析出一两点即可)六、常见考点梳理1、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答、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2、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答: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答: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摹其美景的。4、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答: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5、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 答: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6、中心思想(表达
7、的思想感情)答: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7、书是一种怎样的体裁? 答: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可具有文学性。8、文中提到的“康乐”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用意?答:“康乐”指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9、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说说其作用。答:最后一句。说明能够欣赏山水之美的人很少。10、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请用一个短语来概括短文内容。答:峰、流、壁、林、竹、雾、猿、鸟、夕日、沉鳞等景物。短文是:欲界之仙都1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 山水相映 之美。1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 色彩配合 之美。1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8、沉鳞竞跃”表现了 晨昏变化之美。14、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答: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15、“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答: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16、“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猿鸟的呜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意思
9、对即可)。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1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梳理一、文学文化常识1、走近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擅长行书、草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2、知晓背景:苏轼由于和实行新
10、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因而被捕下狱。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是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二、重点文言词语欣然:高兴地(样子)念:想,考虑遂:于是,就寝:睡觉相与:共同,一起中庭:院子里空明:清澈透明交横:交错,纵横益:表示推测,可译为“大概是”但:只,只是耳:罢了三、课文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哪一夜没有月亮?哪里
11、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四、课文理解性默写1、文章描写月光美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的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主旨句)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是: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五、课文结构: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记叙,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表达方式是描写,描绘月夜庭中美景)第三层
12、:(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表达方式是议论,点明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六、课文内容探究1、作者是如何巧喻月色的?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喻成水中的藻荇。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2、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的,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怀民亦来寝”。 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3、“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
13、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人生的感情尽在其中。反映了作者胸怀愤懑,而又自嘲自解的心态。4、此文是作者被贬黄州所写,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心态?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心态。当时苏轼被贬黄州已有五年,虽耕种田地,可以自慰;虽有壮丽山河可以游乐,但仍感壮志来酬,心忧政事。自谓“闲人”反映了他胸怀愤懑,而又自嘲自解的心态。5、划分朗读节奏: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相与步于中庭 念无与为乐者6、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入夜即“解衣欲睡”,“闪”;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清楚,两人都很“闲”
14、;结尾的“闲人”是点晴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作者的“闲”。7、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竹都有竹柏。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暗示世人无心流连景色,一心追名逐利。8、本文描写了苏轼和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的情景。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对看到的月下美景,同时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9、文章表达的感情微妙而复杂,具体体现在“何夜无日?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之中。贬滴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闲人”即清闲的人,并非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之人,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表面上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实际却为自己赏月的高雅情趣自豪。其次,“闲人”也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抱负远大,但一贬再贬,心中委屈不快,赏月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