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知识点复习提纲(全面必备!).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565950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知识点复习提纲(全面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知识点复习提纲(全面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知识点复习提纲(全面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知识点复习提纲1.1多种多样的区域一、不同类型的区域1.含义: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2.基础:地域差异3.特点: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有的区域边界明确,有的边界具有过渡性,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4.区域特征的补充5.区域的划分:目的不同,划分指标方法不同,区域类型不同。区域划分的标准(1)按自然特征划分区域体现自然要素的分布规律(2)按人文特征划分区域体现人文现象的分布规律(3)综合自然、人文特征划分区域整合地域综合特征(4)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区域(5)客观存在,在长期的时间过程中逐渐认知的区域有哪些类型?自

2、然区域:按某种自然特征划分的区域。人文区域:按某种人文特征或人文需要划分的区域。综合区域:综合了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划分的区域。为什么要划分不同的区域?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如划定行政区、经济特区、保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如对口支援地区、国家扶贫地区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如,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区等。)促进经济发展,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如,历史文化保护区、文化创意园区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如,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认知的区域,中国野生稻分布区、低硒地区等。)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特点一:层级性区域尺度越大,层级越高,区域特点越宏观;

3、区域尺度越小,层级越低,区域特点越详细。特点二:促进性特点三:差异性同一尺度的区域,也会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方向。大国有大国的优势,如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小国也有小国的长处,如国防开支小、便于管理。1.2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1.区域要素2.要素相互作用简要分析稻鱼共生系统中鱼的存在对水稻生长环境的有利影响。鱼以杂草为食,起到清除杂草(减轻草害)的作用;鱼捕食昆虫(吞食害虫),起到除虫(减少病虫害)的作用;鱼类的翻土可增大土壤孔隙,起到松土的作用(可改善土壤的透气性);鱼的排泄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降低施肥数量;鱼在水中生存,搅动水体,增加稻田水

4、体氧气含量。阿曼的世界文化遗产法拉吉阿曼位于亚洲的西部,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00200mm,是一个淡水资源奇缺的国家。自古以来,阿曼人的生活用水主要依靠人工修建的水渠灌溉系统法拉吉。2006年,法拉吉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1)当地人为什么要建造法拉吉?气候:阿曼位于亚洲西部,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00200毫米,是一个淡水资源奇缺的国家。(2)当地人是怎样利用和分配水资源的?利用:法拉吉主要依靠重力,把山泉水、地下水引到村落中,其中有的水渠藏于地下,以免水被蒸发;有的水渠露出地面,便于人们使用。分配:严格的用水制度。(按照食用淋浴洗

5、衣、洗器皿灌溉果园和农田顺序使用,避免浪费)(3)法拉吉是如何影响区域发展的?独特的农业灌溉系统:法拉吉宝贵的水源-形成了独特布局-塑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态农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3.认识区域整体性4. 区域特征的分析思路案例:乌江水镇1.区域差异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2. 区域关联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3.区域关联的影响4.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1)自然要素差异(2)人文要素差异区域整体性、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解读问题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

6、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两地间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差异。问题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长江三角洲年降水量较多,呈现由南向北减少的分布规律;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较少,呈现由东南向西北减少的分布规律。长江三角洲各地的年降水量主要由大气环流决定,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既受季风影响,又受地形影响。农业生产特点对比工业生产特点对比2.1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一)地理位置与区域发展(二)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一、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1. 四大文明古国均位于北温带,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气候:温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7、,适宜人类居住地形:地处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便于聚落定居水文:靠近河流,生产生活水源充足土壤: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河流还可作为交通运输方式2. 中国城市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并分析自然原因?规律:中国城市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东部地区城市的数量多,等级高,西部地区城市的数量少,等级低。原因:东部地区地处季风区,水源充足,东部地区平原面积广,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讨论1 孟加拉国贫穷落后的原因人口众多且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产业结构单一 人口素质差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 自然灾害频发讨论2 日本经济高度发达的原因发展现代

8、化农业 发达的外向型经济 充分利用本国区位优势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思考 从孟加拉国和日本的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的影响,你得到什么感悟?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改造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的和谐如果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虽有短期经济效益,终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都江堰水利工程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典范鱼嘴可以根据水流的流量,按固定比例实现分流,在丰水期,岷江径流量大,流经鱼嘴的江水,有六成的水量进入外江,四成进入内江。而枯水期则恰恰相反,这便是“四六分水”,可谓精巧绝妙。飞沙堰的排沙功能 当洪水来临时,内江水位迅速抬升,高过堰体的水流,便会溢出至外江。与此同时内江中的沙石也会在河流弯道环流

9、作用下,沿着堰体排泄出去,故而得名“飞沙堰”。(图二,三)“深淘滩”中的“滩”,指的是飞沙堰前至离堆的一段内江河道。“深淘滩”指每年岁修时,河床淘沙要淘到一定深度,淘得过深,宝瓶口进水量偏大,会造成涝灾;淘得过浅,宝瓶口进水量不足,难以保证灌溉。“低作堰”指飞沙堰在修筑时,堰顶宜低作,便于排洪排沙,起到“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的作用。想一想: 都江堰工程的“深淘滩”“低作堰”为什么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旱涝问题?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原则是什么?深淘滩: 保持河道深度,使枯水期进入内江的水量适中,保证成都平原的灌溉用水。“低作堰”:洪水期将多余洪水排入外江,减少进入宝瓶口的泥沙,起到排沙、泄洪的作用

10、。 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的和谐。如果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虽短期内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终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1. 根据都江堰附近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修建都江堰的自然原因。都江堰附近区域年降水量多,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位于山地与平原过渡地带,地形变化明显;易发生旱涝灾害,调节径流量,缓解旱涝灾害。2. 为什么都江堰水利工程被称为水利工程的一大奇迹。顺应自然规律,并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利用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岷江水可以自流入成都平原;防洪抗旱,减少成都平原的旱涝灾害;提供农业灌溉用水、城市生活用水;3.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古代与今天的主要功能差异。在古代为水利工程,具有水利

11、功能;在今天它既有水利功能,又具有旅游观赏功能美国大平原地区 “黑风暴”Black storm in American Great Plains美国大平原地区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黑风暴”最严重的地区一个月内尘暴天数长达25天主要原因是大面积开垦中部大平原,破坏了草原植被,使土壤极易遭受风蚀人类活动对区域自然条件的改造影响区域发展二、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1.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2. 自然资源的分类按再生性划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按照列举法划分: 中国自然资源手册按列举法将自然资源分为9类,包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矿产资源、

12、海洋资源、能源资源和其他资源。3.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种类不同(农业社会,土地资源对区域发展有重要作用)(工业社会,矿产资源对区域发展影响较大)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矿产资源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4. 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储量区域 :分布与组合极不平衡有的区域不仅自然资源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对其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过度依赖矿产资源,也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些国家矿产资源贫乏,却并未阻碍其经济发展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材料】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较大。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1949年以来,

13、山西省累计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煤炭外调量最高时占全国省际煤炭外调量的314,近年来仍维持在1/3的水平。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最高时超过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3, 2015年占15%。近些年,山西省的煤炭产量下降,经济增速较为缓慢。1.分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的关系。初期: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且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等,煤炭工业成为支柱产业。中期:山西省煤炭资源枯竭、经济增速缓慢。因为产业结构单一且环境污染严重。后期:山西省通过延长煤炭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2.阅读课本内容,讨论其对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的影响。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14、,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山西煤炭资源的产量会进一步下降;同时国家节能减排方案的实施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会导致煤炭资源消费量下降,山西的煤炭消费市场萎缩;加之长期的煤炭开采,使开采成本上升;山西的水资源短缺,都会导致山西煤炭资源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工业发展受阻,进一步影响经济发展所谓“资源诅咒”,是指从长期看,石油、矿产等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却往往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政治稳定方面表现得不如资源欠丰富的国家。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种类多、数量多,但人均占有量小;分布极不平衡开发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小结2.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一

15、、 生态脆弱区1. 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区,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交接过渡区域概念:指生态系统抗干扰素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2. 分布: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理环境过渡地区。3.主要特征有:(1)系统抗干扰素力弱,稳定性差,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自我修复力弱,自我修复时间长;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自然灾害频发;(2)时空波动性强,是生态系统自身不稳定性在时空上的位移;(3)边缘效应显著,具有生态交错带的基本特征;(4)环境异质性高,边缘效应使区内气候、植被、景观等相互渗透,并发生梯度突变,环境异质性增高,植被景观破碎化,群落结构复杂,生态系统退

16、化明显。4. 生态脆弱区主要的环境问题(1)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面积巨大;(2)土壤侵蚀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3)自然灾害频发,地区贫困不断加剧;(4)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资源环境矛盾突出;(5)湿地退化,调蓄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退化:是指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出现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的过程表现 : 土地沙化 石漠化 土壤侵蚀 土壤盐碱化 土壤盐碱化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类型:风蚀荒漠化(干旱、半干旱地区,西北地区)水蚀荒漠化(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南方地区)冻融荒漠化(青藏地区)土壤盐渍化(华北地区)土地沙化:指由于土壤侵蚀,表土失去粉粒而

17、逐渐沙质化,或由于流沙(泥沙)入侵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的现象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塬 指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沟壑梁 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峁 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土壤盐碱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土壤盐碱化是指在蒸发旺盛的地区,地下水中的盐分不断向地表集聚而导致土壤退化的过程,也称盐渍化。土地盐碱化-自然因素土地盐碱化-人为因素不合理地灌溉

18、 过度开采地下水原生盐碱化:因为当地的气候、土壤、地形等因素自然形成的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主要因为人类活动,尤其是不合理的灌排制度引起的土壤盐碱化。土地退化、农业减产、生态恶化:土壤板结,土地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耕地减少【活动】华北平原盐渍地的综合治理1.引淡淋盐引淡水灌溉,使土壤盐分溶解,通过下渗把表土层中的盐碱排到深层土壤中或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使表层土壤脱盐。2.井排井灌(排水排盐)通过竖井抽取咸水,补充淡水,实现咸水淡化、土壤脱盐。3.科学灌溉(禁止大水漫灌),有灌有排;采用喷灌、滴灌合理灌溉,防止地下水位上升。4.农田

19、覆盖,抑制蒸发返盐选择适当覆盖物(光解地膜、作物秸秆等)覆盖地表,抑制蒸发返盐。5.适时耙地,抑制蒸发返盐耙地可疏松土壤,截断土壤毛细管水向地表输送盐分,抑制蒸发返盐。6.种植吸收盐分的植物植物将土壤中盐分吸收到植物体中,使土壤脱盐;削弱光照,抑制蒸发返盐。7.鱼塘台田模式,降低地下水位低洼地区挖泥成塘、堆泥成田,通过提高台田高度降低地下水位,可抑制蒸发返盐;又利于雨季时台田雨水下渗淋盐,使土壤脱盐。石质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基岩大面积裸露于地表的土地退化过程,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石漠化在江南丘陵的表现-红漠化红漠化是指在受人为干扰,地表原有的生态结构遭到破坏,在各种外动力综合作用下

20、,土层快速侵蚀,红色基岩或其风化壳裸露,呈现红色荒漠景观,土地生产力衰竭的土地退化过程。红漠化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部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南等省的低山丘陵区。乱砍滥伐使森林遭到破坏,红色土壤或岩层裸露,地形起伏大,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对土壤或岩层冲刷力度大,水土流失显著,养分和水分流失,植物无法生存,形成红漠化。森林破坏+红色岩石裸露+水土流失+水分、养分流失+植物无法生存=红漠化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热量的能力。由于土壤侵蚀和人们对土地的过度利用,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影响元素短缺,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使土地不断退化。土地退化表现及其主要分布区

21、5. 我国生态脆弱区的分布有何特点?面积大 类型多 分布广我国的主要生态脆弱区,主要有:东北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大兴安岭山地和燕山山地。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辽西以北丘陵、冀北坝上典型草原、阴山北麓荒漠草原、鄂尔多斯荒漠草原。西北荒漠绿洲交接生态脆弱区:贺兰山及蒙宁河套平原、新疆塔里木盆地外缘荒漠绿洲、青海柴达木高原盆地荒漠绿洲。南方红壤丘陵山地生态脆弱区:南方红壤丘陵山地、山间盆地。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生态脆弱区:云贵高原。西南山地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横断山地。青藏高原复合侵蚀生态脆弱区:青藏高原。沿海水陆交接带生态脆弱区:东部沿海水陆交接带。【探究活动】南方喀斯特地区的土地退化与贫困问题石

22、漠化指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下,土壤受到严重侵蚀。基岩逐渐裸露的演化过程。概念:指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问题】石漠化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有哪些治理措施?石漠化的主要危害:(1)耕地破坏,生产力降低。石漠化使土层变薄,土壤层次缺失,土体结构破坏,土壤养分流失,肥力降低。随着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2)旱涝灾害严重,人畜饮水困难。植被败坏,导致水源涵养能力差,石漠化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造成旱涝灾害频发。(3)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日趋脆弱石漠化的治理措施:(1)促进高产优质农业的发展。严格保护耕地,充分

23、利用耕地资源,加大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加强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2)封山育林,恢复植被。(3)继续推进各项林业生态建设项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综合治理等工程的实施。(4)加大移民开发力度。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石漠化山区,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移民。(5)加大资金投入。如争取国家加大支持力度;各级财政逐步加大投入力度:依法征缴各类育林基金、绿化费和生态效益补偿费等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主要的生态脆弱区之一,也是贫困地区分布较集中的区域之一。21世纪初,北方农牧交错带80%以上的草场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沙尘源区。1、

24、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位置和范围农牧交错带:农牧交错带指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相连接的半干旱生态过渡带,是农业生产边际地带,也是生态脆弱带。思考: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位置在哪里?包括哪些省区?位置: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该带北段大致在大兴安岭以西,南段大致沿长城一线延伸和展布。从干湿地区看,大致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附近,属于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范围:共涉及内蒙古、吉、辽、冀、晋、陕、宁、甘8个省级行政区。思考: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如何形成的?农牧交错带上会出现什么问题?成因:在历史时期,由于气候变化及政府政策影响,北方农牧交错带就出现了农进牧退

25、或牧进农退的现象。在气候暖湿时期,往往出现农进牧退现象,农民越过长城,将草原开垦为农田,农区北界向西、向北推移,如汉、唐、宋时期;气候干冷时期则出现牧进农退现象。战争、政策等因素也会影响农牧交错带的位置问题:过度开垦,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流沙泛滥,风沙掩埋农田等问题。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1)降水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2)多大风3、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的人为原因过度开垦:由于该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开垦后土壤肥力逐年下降,作物产量逐渐降低,土地不断退化。过度放牧: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超载放牧导致牧草生长能力和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地沙化,草场载畜量

26、降低,从而形成新一轮的超载放牧,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活动 分析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1)联系已学知识,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出现荒漠的潜在自然因素。自然特征:全年高温,气候干旱,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季节变率大;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疏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植被为草原和荒漠;多疏松的沙质土壤。(2)萨赫勒地区的传统经济以自给性游牧业为主。20世纪以来,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及交通条件的改善,这里的游牧业向商品性定居牧业转变。据图分析这一转变对草场带来的影响。1. 牲畜品种多样性转变为单一性后,由于牲畜食草的单一性,会引起个别草类的严重破坏

27、,从而造成草场生物资源的破坏。2. 分散的小规模经营被集中的规模经营取代后,必然造成牲畜数目的增加,引起草场退化,出现荒漠化。3. 由季节游牧变为掘井定居后,定会造成水井周围草原的超载过牧,出现荒漠圈,若继续发展会造成整个草原的毁灭。草场被破坏后,地表水减少、气候干旱、沙尘暴频发,人类生活、生存的环境极度恶化,会出现“沙进人退”的局面。(3)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急剧增加,粮食需求迅速增加。这一因素促使萨赫勒地区以南的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用地之争加剧。人口过快增长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请解释下图,试提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办法。人口过快增长,造成贫困饥荒与荒漠化

28、的恶性循环,问题源头在于人口地过快增长。解决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三、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树立生态脆弱区要以保护、恢复自然环境为第一要务的观念。综合运用生物、工程、经济、社会等措施解决问题,实现人的和谐发展。1.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从土地适宜性出发:宜农则农,宜牧则牧。从水资源出发: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集约化、高效、特色农牧业及农牧产品加工业。2. 构筑防护体系在草地退化严重地区,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采用灌草相结合的方式,适当人工补种植物,固沙防沙。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严重地区,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3. 以地养地,自然恢复选择部分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

29、人工种植高产牧草,解决牲畜食草问题,从而使退化的草场通过休牧得以自然恢复。4. 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退化草场,使牲畜数量控制在草场承载力范围内;调整牲畜结构,减少山羊等对草场破坏严重的畜种比重,增加肉牛等比重。5. 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生态脆弱区的人口容量有限,人口过快发展对环境压力增大。在北方农牧交错带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3.1 城市的辐射功能(课时1)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1.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城市是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是区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周围地区提供工业产品和各种服务。区域 :区域则通过提供农产品

30、、劳动力、商品市场、土地资源等而成为城市发展的依托。2.城市功能概念: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 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所丞相的职能和所起的作用。主要功能:生产、服务、管理、集散、创新等功能。影响城市功能的因素:自然条件 城市的经济实力及主导产业 区域行政级别3.城市辐射功能概念: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影响因素:城市辐射功能的强弱与城市的规模等级高低及城市的功能有关。衡量标准:城市辐射能力的大小可以用城市腹地范围来表示。腹地: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区。城市对腹地产生辐射因素是交通一般来说,城市腹地范围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发展规模和

31、潜力越大,城市辐射功能越强。4.城市的发展与腹地特征密切相关a. 城市腹地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农业维度腹地农业发达,农产品商品率高,有利于城市发展轻工业;b. 城市腹地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矿产资源维度 腹地矿产资源得到开发,有助于城市发展重工业。例如: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区内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c. 城市腹地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产业基础维度产业基础:腹地中具有工业发展优势的城镇,有可能承接中心城市产业链的某部分而发展为工业中心;d.城市腹地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交通维度 离中心城市较近,且交通较便利的城镇,有机会发展成为

32、中心城市的“卧城”。例如:地处北京和天津中间的廊坊,利用其地理位置和交通的优势成为京津冀地区最快崛起的卫星城之一。5.城市体系和城市关联网络a. 城市体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构成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城市体系。b.形成:c.特点:城市规模越大,交通运输网络越密,联通效率越高,联系强度越大,辐射范围越大,其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地位越高d.城市等级体系城市等级:是指城市的大小。 划分依据:人口规模(数量)。城市等级体系:指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构成了一个地区城市等级体系。e.不同城市规模等级的特点案例中原城市群材料:京汉铁路和陇海铁路的建设,为郑州带来了大量的客流和物流。扩大了腹

33、地的范围,促进了郑州的发展。如今,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交通枢纽地位明显高于周边地区,通过其辐射作用带动开封、洛阳等周边地区的发展。问题1:中原城市群的联动辐射范围包括哪些省?答案:河南、山西、山东、安徽、河北问题2:说明郑州当选国家中心城市的原因?答案:位于承接东西、连通南北的枢纽地带,交通便利;处于中原地区,辐射范围大;所在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商业、金融业发达;均以经济区和城市群为依托,能有效组织经济区生产布局和城市群功能分工。问题3:试论述郑州在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答案:郑州为中心区域,形成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通新乡、南达许昌的大“十”字形核心区。成为参与国内外竞争,促进

34、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因素及其表现中心城市的主要特征经济集中程度高,规模大, 实力强;社会分工发达,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力量雄厚,人口素质高;综合服务能力强,基础设施完备;经济管理和社会文化的中心;区域经济网络的核心。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中心城市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中心城市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对其他城市发挥主导作用中心城市通过自身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与区域进行互动,实现要素与资源的最优配置,带动区域共同发展,同时自身的经济实力和辐射力也会不断增强。国际性中心城市是在世界范围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拥有大都市绵延区,具有极高的能级和极强

35、的集聚力及辐射力,对世界经济有较强的影响力,处于城市体系的最顶层。对于国际性中心城市而言,跨国公司的聚集及金融业的高度发达是体现其集聚力和辐射力的最重要表现。(纽约、伦敦、东京、巴黎、香港、新加坡、上海、悉尼、首尔、法兰克福)本课时小结 城市功能是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主要有生 产、服务、管理、集散、创新等功能。城市辐射能力的大小可以用城市腹地范围来表示。一般来说,城市腹地范围越大,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越大,城市辐射功能越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构成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城市体系。城市之间通过人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等形成关联网

36、络。3.1 城市的辐射功能以美国纽约为例(课时二)思考:纽约港为什么会成为殖民者优先建设城市的地方?温带大陆性气候,受洋流及地形等因素影响,四季分明,雨季降水相对丰沛;平原地形为主,平坦开阔临海,天然港湾,交通便利;殖民者早期登陆地,人口众多思考:伊利运河的修建对纽约腹地扩展有何作用?缩短了航线距离,节省运费开支,缩短运输时间,运输量大大增加,使得大量商品通过伊利运河运送到纽约港,纽约的腹地范围扩展到中西部地区。思考1 与陆路运输相比,通过伊利运河进行货物运输有何优势? 运速快,缩短运输时间,可以提高运输效率;运量大,运费低,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思考2 伊利运河的开通对纽约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

37、方面?使纽约和内陆地区交通更加便利,增加贸易往来,增加了纽约港的吞吐量;沟通了纽约与中西部内陆地区,扩大了纽约港的经济腹地。一、纽约的发展阅读教材并以图3.7为主要线索,分析纽约的发展状况,归纳、填写表格二. 纽约发展的区位条件通过以上探究,思考:纽约从发展到繁荣,具备哪些优势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大西洋沿岸)港口条件得天独厚(位于河流入海口,港阔水深)伊利运河开通,腹地拓展到中西部三. 纽约城市群的形成纽约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和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带动了周边城市不断发展。 以沿海发达的陆海空交通干线为轴在大西洋沿岸中部出现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五个大都市。 这五

38、个大都市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40多个中小城市,200多个卫星城镇的发展,形成“波士华城市带” ,纽约市是该城市带的核心城市。纽约具有综合性的城市职能,对周边地区、“波士华城市带”、美国乃至世界都有辐射带动作用。(1)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读纽约轨道交通线路图以及教材44页,你能否分析纽约对周边地区的影响?(2)对城市带的影响 该城市带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波士华城市带,即波士顿华盛顿城市带。该城市带分布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平原,是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它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在沿海60千米长、10多千米宽的地带上,形成一个由波士顿、 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

39、5大都市和若干个中小城市组成的超大型城市带。自主阅读教材44-45图文资料,读表3.1“波士华城市带”主要城市产业分工,比较纽约与其他城市主导产业的差异,并说明这对该城市带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差异:纽约的主导产业多为高附加值产业,专业化更强,水平更高;积极影响:纽约的产业发展推动各城市的产业优化升级,提升该城市带的产业发展水平;各城市产业分工明确,有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利于该城市带的分工协作。自主阅读教材44-45图文资料,读图3.9“波士华城市带”各城市间的年航空客流量,描述各城市间客流量的特点,找出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客运量越大。影响力最大的城市:纽约

40、判断依据:纽约的客流量最大,与各城市间的交通联系更加密切;纽约位于“波士华城市带”的中心位置,与各城市间的联系更加便捷。(3)对美国的影响(4)对世界的影响 纽约是全球的物流枢纽和信息中心,发挥着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等多种职能。四、纽约的辐射功能总结纽约辐射不同区域所依托的条件,并说明差异使纽约的辐射范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总结:纽约的交通通达度、信息通达度提高,使纽约的辐射范围逐步扩大,辐射更强。【合作探究】纽约城市发展的经验对我国城市发展有怎样的启示呢?1.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优化升级;2. 加强产业集聚,加强信息交流联系;3. 重视科技创新,培养高素质劳动力;4. 区域统筹规

41、划,便于区域城市更好地分工协作;5. 重视城市群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分析武汉的城市辐射功能(1)武汉对黄冈的辐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1. 武汉作为区域交通枢纽中心,有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与黄冈相连;2. 对黄冈有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武汉产业升级后,带动黄冈的产业转型;3. 为黄冈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促进黄冈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2)黄冈发展电子电器产业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1. 临近武汉,科研院所集中,技术力量雄厚;2. 交通便利;3. 土地资源丰富且地价相对较低;4. 劳动力资源丰富;5. 相关产业基础较好;6.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内以及国际对电子、电器产品的需求

42、量大,市场广阔;7. 政府政策支持。(3)武汉城市圈对武汉自身发展的意义是什么?1. 武汉城市圈为武汉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等,成为武汉市发展的依托,促进武汉城市发展。2. 城市圈内城市之间产业分工合作,可有效促进武汉市产业升级与发展。3. 使武汉的腹地进一步扩大,区域中心地位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更强。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3.2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一、地区产业结构1. 含义:地区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2. 产业分类(1)依据生产要素集约程度划分1.资源密集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很高,如:采矿业。2.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劳动力,

43、如:农业、林业、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3.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大量的资金购买生产资料,如:钢铁业、石油化工、重型机械工业等。4.技术密集型产业:其生产主要依靠技术的投入高新技术产业、航空航天工业、原子能工业、现代制药工业、新材料工业。(2)依据产业功能分类划分1.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2.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3.基础性产业: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3. 影响因素资源禀赋 技术条件 分工深化其他: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与结构、经济体制

44、、国际贸易4. 产业结构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 注意: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并不完全反映各产业的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小,但农业发达;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大,但农业不发达。活动分析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1. 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比较四大地区的差异。问题2. 根据表3.2,将现阶段中国四大地区的产业结构比例用饼状图表示出来。正确理解地区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问题3. 比较现阶段中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异同,并说明原因。同:第一产业比重较小,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较大;异:东部第三产业比重最高;中部第二产业比重相对最

45、高;西部与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较高。原因:总体中国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阶段,东部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科技水平高,产业结构转型更加成功,中西部与东北地区还在转型过程中。二、产业结构的升级1、内涵: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升级的过程。(2)工业内部各产业的变化以轻纺工业为主上升到以重化工业为主以原材料为主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以第一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思考题】(1) 珠江三角洲早期为什么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该阶段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劳动力丰富廉价,因此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2) 第二阶段有哪些优势条件逐渐丧失?在众多优势条件逐渐丧失的前提下,为何能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1990年后,虽然众多优势如政策、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等逐渐丧失多年初级阶段的积累已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资金、设备、人才、经营管理经验优势明显,所以在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能抓住机遇,顺利实现产业的升级,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3)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工业结构主要不同是什么?第一阶段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第二阶段重点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3、产业结构的升级的原因(1)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起重要作用(2)从全球来看,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人教版(2019) >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知识点复习提纲(全面必备!).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