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教材分析: 音乐作品是跳柴歌一首具有黎族民族特色的歌曲,歌曲活泼欢快,极富舞蹈的 韵律。结合歌曲的教学,学生欣赏和学习富有黎族传统特色的跳竹竿。了解黎族文化的 人,大都会赞叹黎族人审美的独到眼光和创造美的艺术才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 应当引导学生感受黎族人民所追求的环境美、仪容美、歌舞美 2.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逐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 动能力逐渐增强,因而对这一真切的生活体验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这个学段 的歌唱中,注重培养学生自然、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唱活 动。可见,学生能够以自然、欢
2、快、活泼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是学生在本堂课学习 的重点。 而学生对于附点节奏的演唱、 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的掌握是一种学习探究的过程, 这也是教学中解决难点的过程。 二、建立的具体目标二、建立的具体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习,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黎族的歌曲、舞蹈和文化 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 2通过学习跳竹竿,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协调 能力。 3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跳柴歌 ;在跳竹竿舞时,动作协调合拍。 教学重难点: 1、用优美的歌声表达歌曲的情绪。 2、能跟着音乐的节奏击竹杆、跳竹杆舞。 教具准备:电子琴、课件等。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
3、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开放式导 入 1、图文欣赏,揭示主题 1)教师出示竹子组图 播放鼻萧乐曲片段为背 景音乐。 2)通过教师提问“和梅 兰菊并称为四君子的是 1、学生自由说自己的 想法。 2、全体学生分成四组, 设计出能表达歌曲情 绪的动作,配合歌曲进 以赏竹、听竹为线索, 让学生了解本课学习主 题,并复习关于竹的乐 器,为引出鼻箫新知识 作铺垫。在鼻箫的学习 中,初步感受黎族的人 哪种植物”揭示本课 学习主题“竹”,随着 音乐中欣赏竹的图片, 感 受竹之美。 2、音阶模唱,强化音准 1)创设由竹子高低排 的音阶,进行音阶发习。 3、
4、复习拓展,认识乐器 1) 谈话引出上单元音乐 知识: 印度尼西亚竹乐器 安戈隆, 思考还有哪些竹 类乐器。 2)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出 示常见竹制乐器。 笛子、箫、笙、竹板琴等 3)介绍鼻萧 以视频片段介绍用鼻吹 奏的黎族竹乐器 “鼻萧” , 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的历史,感知其清幽、低 沉的音色特点。 行表演。 学生思考 文风俗,激发学习兴趣。 核心过程 推进 1、初听音乐,感受节拍 1) 随歌曲伴奏打击强拍, 感知强弱规律和情绪。 2)交流 情绪:活泼欢快地 拍 号:2/4 3)用 2/4 XX |XX 节奏为歌曲进行伴奏。 2、复听歌曲,感受主题 1) 教师范唱, 听辨歌词, 歌曲中唱到了哪
5、些景物 或情景? 五指山、 百花放、 万泉河、 1、学生自己畅谈自己 所喜欢的游戏 2、学生 观看视频 (回答问题) 3、有节奏地读歌词, 老师用琴轻轻弹奏歌 曲旋律,为朗读伴奏。 学唱新歌是学生发现难 点、解决难点的过程, 学生的发现过程可能会 出现很多随机性,老师 将及时捕捉动态资源, 生成新的教学流程。 用竹筷节奏练习增强学 习互动,并在轻松愉快 的学习中掌握乐歌曲强 弱规律和熟悉歌曲旋 在歌唱、真热闹、男女老 少喜洋洋, 揭示背景地点:海南 2)按节奏念歌词(轻巧 不要拖) 三 月的 | 五指 山 | 百 花 | 放 啰 | 三 月的 | 万泉 河 | 在 歌 | 唱 啰 | 山 欢
6、| 水 笑 | 真 热 | 闹 啰 | 男 女 | 老 少 | 喜 洋 | 洋 啰 | 1、学唱歌曲,感受曲调 1)视唱曲谱,找出正确 旋律排列 教师出示两组打乱的旋 律 (用对比分辨的方式找 出每组旋律的同异, 重点 关注不同的旋律走向) 2)带歌词唱,请学生找 出难点并巩固练习。 3)指导用自然的声音有 表情地歌唱 2、艺术加工,表达情感 1) 引导学生从歌唱速度、 力度、 歌唱形式上进行思 考 2)整理学生的建议,进 行表演唱。 4、学生复习四四拍节 奏强弱规律。 强弱规律:强、弱、次 强、弱。 5、练习:在乐谱上标 出强拍和次强拍。 学生分别跟琴轻声视 唱曲谱,并思考正确的 排列顺序。
7、 用 LU 轻声哼唱正确顺 序的曲谱,感受民歌曲 调特点。 思考:为表达歌曲快乐 情绪和主题情感,你想 怎样为歌曲设计怎样 的演唱形式? 律。本环节中让学生聆 听歌词内容,重在培养 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 找到歌曲的关键词,并 在边奏边念中掌握节 奏,背出歌词,为歌唱 和舞蹈学习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在该环节的 学习中,让学生自主寻 找学习难点,激发学习 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 能力。用对比学习的方 法指导学生分辨出旋律 的异同和正确顺序,感 受并掌握黎族音乐曲调 的特点和风格。通过对 歌曲进行表演唱设计, 使学生将已掌握的歌唱 技能运用在新歌曲的表 演中,培养学生的音乐 综合能力,在合作中体 验音
8、乐艺术的美妙 拓 展 延 1、借助古文,引出竹舞 1)出示诗经“咏歌之不 分组体验,载歌载舞 1)原地练习舞蹈步伐, 以舞竹为体验,感受舞 蹈与歌唱的联系,在唱 伸 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 之也”,了解歌唱与舞蹈 的联系, 并结合海南人念 “竹” 为 “柴” , 揭示 跳 柴歌歌名的含义。 2)欣赏竹竿舞片段 让学生欣赏六位同学事 先排练好的竹竿舞, 观察 舞蹈特点。 2、师生评价,教师总结 边唱边跳。合为单脚点 地,开为后踢步。 2)请六个学生上来体 验舞蹈,并总结经验。 3)分组舞蹈体验:一 小组尝试,另一小组在 原地歌唱伴奏。 与跳中进一步表达歌曲 的快乐情绪,协调肢体 动作,享受相互合作的 乐趣。在设计中教师特 意安排部分学生示范竹 竿舞,使学生能近距离 观察竹竿舞的特点。请 学生教学生的方式,能 建立学生学习信心和互 帮互学的良好氛围。教 师结合太仓本地竹文化 传统总结本课,进一步 提升了本课教学主题和 思想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