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我所欲也中考题汇编一、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完成913题。(13分) 9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如使人之所欲 / 莫甚于生 B 由是 / 则生而有不用也 C 此之谓 / 失其本心 D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 我而为之 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俨然 B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绮绣 C 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D 万钟于我何加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12用现代汉
2、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3分) 答案:9. D 10. C 11. B 12.(1)不仅仅贤能的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能不丧失罢了。(2)用脚踢着给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13.中心论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将生比做鱼,将义比做熊掌,当二者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
3、又如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不食嗟来之食,要不丧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义。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1)(3)小题 鱼我所欲也 孟子(1) 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辟:_)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_) 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 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 简答题(5分) 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_论证和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
4、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 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2分)a_ b_ 答案:(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缺少“苟且偷生”不得分)。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乡”通“向”,从前。 停止,放弃。 天性,天良。(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有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
5、了。(每句有2个或2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3)简答题:道理举例、举例论证(两空共1分,每空0.5分)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抵抗外来入侵,失败被俘后,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他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共2分,举例典型1分,叙议结合1分,列举其他,如抗”非典”英雄等的典型事例,大意正确即可得分)。答案示例: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阅读下文,完成5-7题。(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6分) (1)鱼,我所欲也。(2)一箪食,
6、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3)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6、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自文第一段,这个成语是:_。(2分)7、简要概括作者在第二段中阐述的观点(2分) 答:_。 答案:5、鱼,是我所喜欢的。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所认识的贫穷困苦的人感激我吗?6、舍生取义7、人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 四、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共10分) (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
7、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廪丘:地名。养:供养之地。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丘:孔子,名丘。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是亦不可以已乎? (2)此之谓失其本心。 18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9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
8、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2 分)答案:16(1)有什么益处(带来什么好处)(1分) (2)通“德”,感激(1分) 17(1)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2分)(2)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2分) 18对比论证法;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或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2分) 1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此之谓失其本心) 五、鱼我所欲也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
9、自鱼我所欲也) (乙)晏子谏景公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晏子自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景公:齐景公。霁:雨雪停止,天放晴。堂侧陛:堂,朝堂。陛,台阶。逸:安乐,安闲。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3)公被狐白之裘 被: (4)乃令出裘发粟 裘
10、: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之谓失其本心。 (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11文段(甲)中画线句子强调的是: (2分)12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 答案: 9何加:有什么好处。 得,通“德”,感激。 被:同“披”,穿着 裘:皮衣,御寒的衣物 10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能想到别人的饥饿。 11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这就是失去本心“义”的表现。 12作为君王要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的疾苦,不可高高在上,那样就会失去民心。六、鱼,我所欲也 阅读下边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2126题。(16分) 甲:一箪食,一豆羹
11、,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公孙仪1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2受鱼,必有下人3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
12、下) 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2即:假如。3下人:迁就他人。 2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蹴尔而与之(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 (4)其弟子谏曰( ) 22.翻译句子。(4分)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23.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2分) 24.乙文中哪句话表达了公孙仪的观点?(2分) 25.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2分) 26.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2分) 答案:21(1)用脚踢(2)通“辨”,分辨(3)特别喜欢
13、(很爱好)(4)他,指公孙仪 22.(1)一碗饭,一碗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得饿死。 (2)先生喜欢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给的)鱼,为什么呢? 2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或: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4.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25公孙仪是个注重防微杜渐(清醒自律),清正廉明的人。 26两个语段都是写在利与义面前如何抉择的问题。 (二)(6分)阅读鱼我所欲也,按要求答题。 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今为妻妾之俸为之 俸:俸禄 B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C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益处,好处 D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停止,放弃 8下面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开头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比喻“舍生而取义”,引出中心论点,自然贴切。 B孟子认为,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同时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C南宋民族英雄文天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文段的主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抗元兵败被俘,宁死不屈,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 D在孟子看来,不仅贤人,就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舍生取义之心,在生死考验的关键时刻,都会做出合乎义的选择。 9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4分) (2)所识穷乏者得我欤?(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