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特点类解题技巧(二)(DOC 7页).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69880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特点类解题技巧(二)(DOC 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特点类解题技巧(二)(DOC 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特点类解题技巧(二)(DOC 7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特点类解题技巧(二)(DOC 7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特点类解题技巧(二)(DOC 7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历史特点类解题技巧(二) 上一讲历史罗告诉大家特点类的解答公式:特点=本质+各方面状况+新发展、新变化+时间+目的+过程+程度+因素+性质+地位+作用+影响从公式上看,特点是从背景、目的、过程、地位、作用或影响等方面进行思考,因此在高考解题过程中大家一定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学以致用。上一讲主要利用真题说到了特点类的本质、新发展、新变化、因素、性质等要点,这一讲将其它要点一一进行阐述。请看例题:6.(2012年大纲卷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

2、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宠。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材料二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1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

3、清国”三字,门口对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身着中国服饰的耶稣。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湖48景相册等获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42件,包括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6分)【解析】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丝、茶、瓷器、绸缎、铜器

4、、雕花器和景泰蓝等、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以传统工艺、手工业品、美术作品为主(内容)中华圣母像有西方色彩(新变化)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以先进科技成果、工业品为主(内容)参考答案:(2)特点:中国:以传统工艺、美术、手工业品为主;有西方色彩。西方:以先进科技成果、工业品为主。 7.(2013年全国卷1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

5、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 ,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文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10分)【解析】

6、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宋元时代海外贸易达到鼎盛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以民间交流为主(过程+主导)发展“鱼盐之利”、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内容+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新发展)“海防”的主张、“海禁”的办法海洋意识不足(程度)参考答案:(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8.(2014年全国卷1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

7、。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

8、,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6分)【解析】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内容+方式)自幼喜欢钻研科学、

9、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方式+新发展) 参考答案: (1)宋应星: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牛顿: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9.(2014年全国卷1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 “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 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

10、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解析】 不再适应现实需要从现实需要出发(因素) 770余万字、27600字删繁就简(新变化) 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新变化)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突出伦理犯罪(内容) 参考答案:(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各科综合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考历史特点类解题技巧(二)(DOC 7页).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