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4(二)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5(三)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5(四)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6(五)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6(六)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7(七)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8(八)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9(一)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9(二)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10(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0(四)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1(五)理解
2、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12(六)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13(七)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13(八)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14(一)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4(二)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5(三)结合实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以水资源为例)(一)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7(二)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18(三)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
3、程18(四)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 18(五)河流地貌19(一)知道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9(二)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一)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一)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概念: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及形成这些条件的地球上具有生命的
4、条件及形成这些条件的原因原因 1.安全的宇宙环境(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使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2)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九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2.适宜的自身条件(1)日地距离适中,拥有合适的温度,有利于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同时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2)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能够吸引住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3)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形成了原始海洋,孕育了生命。(4)自转周期不长 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3.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三)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三)了解太阳辐射对地
5、球的影响(1)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2)太阳辐射含义: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3)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H-He)(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生物生长离不开太阳;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太阳能、煤、石油等能源(四)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四)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外到内分层:日冕、色球、光球(用肉眼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黑子、耀斑(1)黑子:发生在光球层,温度比其他地方低;(2)耀斑:生在色球层,色球的某些区域突然出现的
6、大而亮的斑块。(3)黑子、耀斑周期:11年,同步起落,体现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动电离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2)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两极地区产生美丽的极光;(4)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地球自转运动的意义地球自转运动的意义 1.昼夜交替昼夜交替(1)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3)晨昏线(圈)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晨昏线的位置在不断向西移动。(4)昼夜交替的周期:24小时,一个太阳日。(5)晨昏线上的时间问题: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点.(6)晨昏线一年中只有春分
7、日和秋分日与经线圈重合,其余日期斜交。(7)昼夜交替:地球的自转 2.时差时差(1)地方时的产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比西边地点的时刻要早。(2)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上地方时不同。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3)区时:全球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4)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东八区中央经线即东经120上的地方时。(5)日界线-地球上不同的地区会出现两个不同的日期。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6)简单区时计算:某地的区
8、时=已知时间时区差,东加西减,即所求地点位于已知地点的东侧,用+,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西侧,用-。例:已知北京时间为4月9日16时,求纽约(西五区)的区时,莫斯科(东三区)的区时 3.产生地转偏向力产生地转偏向力 由于地球自转,沿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会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转。(七)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七)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成的原因 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地球自转:赤道平面 地球公转:黄道平面 2.黄赤交角的意义: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黄赤交角的意义: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如图)(如图)太阳直射的范围,最
9、北到达北纬2326,最南到达南纬2326。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纬2326;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纬2326;春秋二分直射赤道。3.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1)在春、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昼夜平分;(2)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自秋分日至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3)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达一年中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达一年中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南半球反之。(
10、4)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变化规律:同一时刻,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特殊日期的太阳高度 a.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b.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回归线上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c.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南回归线上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总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5.四季的更替四季的更替(1)产生原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2)从天文含
11、义看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是冬夏的过度季节。实际四季划分(气候):现在北温带许多国家一般把3、4、5三个月划为春季;6、7、8三个月划为夏季;9、10、11三个月划为秋季;12、1、2三个月划为冬季。(八八)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3.地球的内部圈层: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将地地球的内部圈层: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部分,由岩石组成。大陆地壳
12、: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部分,由岩石组成。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部分的平均厚度为33KM。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在上地幔的上部,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和地震的发源地。和地震的发源地。地核:外核部分呈液态(因为横波不能通过),内核为固地核:外核部分呈液态(因为横波不能通过),内核为固态。态。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包含地壳和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包含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上地幔顶部。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13、。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一)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1.大气受热过程 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2)反射作用-无选择性。(如白天有云温度不会太高)(3)散射作用-有一定选择性。(如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3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 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的都比较多,地面辐
14、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下来,并受到大气逆辐射将热量又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维度间的温度差异。2热力环流的形成(如图)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冷热不均)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的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地表冷热不均 2形成风的制约力:形成风的制约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2)地转偏向力-垂直于大气运动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15、;只改变风的方向,不改变风的大小。(3)摩檫力-方向与风向相反,既改变风的方向也改变风的大小。3不同作用力影响下的风向不同作用力影响下的风向(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垂直(理想状态)(2)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高空状况)(3)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近地面状况)【规律总结规律总结】如何在等压线图上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该切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画出实箭头,
16、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1)分布:(如图)(2)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1.定义: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变化的现象,称为季风。2.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对于南亚季风环流(夏季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也是一个原因。4.特点:冬季-偏北风-低温干燥 夏季-偏南风-高温、湿润多雨 5.典型地区-东亚。原因是东亚地处最大的海与陆之间,海陆热力对比显著,产生的气压梯度力最大,季风最典型。成因:均可回答为受季风环流影响(或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1.特点:特点:(1)历史时期全球气温变化
17、呈波动上升趋势(2)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2.原因原因:(1)自然原因:现今正处于地质历史时期的温暖期(2)人为因素:燃烧矿物燃料;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 3.影响影响:(1)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引起海水上涨(2)影响农业生产-就地区而言,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产;而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产。(3)影响水循环过程,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4.适应对策适应对策:(1)减少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3)建设海岸防护堤坝防止海水入侵等;(4)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适应气候的变化
18、;(5)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造林、固碳技术。(一)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结合实例,说明水循(一)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环的地理意义 1.相互联系的水体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连续但不规则(2)存在形体:固态(主要在高纬、高山地区)、液态(数量最大)、气态(分布最广)(3)存在空间: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 2.河流的补给河流的补给(1)河流补给即指河水来源(2)主要补给形式:雨水补给-河流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河流径流变化与降水量变化一致 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关 地下水补给-河流最稳定的补给方式 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常形成相互补给关
19、系3.水循环水循环(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主要类型: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循环、海上内循环 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促进陆地上水资源不断更新 维持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 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不断塑造地表形态。是海陆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1.定义:定义: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着一定的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性质分类:性质分类:暖流-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水温较高的海区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区)寒流-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水温较低的海区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区)3.主要成因主要成因: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
20、向力的影响 4.分布规律:分布规律:(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中低维度):北顺南逆(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中高纬度):北逆南无(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自西向东流)冬逆(自东向西流)5.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寒流降温降湿-秘鲁沿岸的荒漠地带(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形成著名的四大渔场 a.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 b.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c.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的冷海水交汇 d.秘鲁渔场-沿岸上升流的影响(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a.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
21、快速度;b.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航海不利;c.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给海上航运带来较大威胁.(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a.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b.使污染范围扩大。1.水资源水资源(1)定义:广义-水圈内的水体总量 狭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2)地区差异: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贫乏。(3)衡量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4)世界分布状况:从大洲看亚洲最多,大洋州最少 从国家看巴西最多,我国居第六(5)我国分布特点:地区上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时间上看-夏秋多,冬春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关系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关系(1)水
22、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2)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3)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3.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1)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原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污染和过度利用加剧水资源短缺。(2)解决措施:开源节流,加强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开源措施:开源措施:a.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b.修筑水库,把大气降水及洪水期多余的河水蓄积起来;c.开渠引水,将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的水调入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加强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节;d.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节流措施:节流措施:a.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
23、节水意识;b.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c.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一)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分类: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2.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比较分析 3.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4.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二)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二)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从岩浆到形成各类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四)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四)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态 1.褶皱褶皱 2.断层断层(1)定
24、义:地壳运动产生强大的压力或张力,超过岩性所能承受的程度,岩体发生断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这叫断层。(2)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3)断层中上升一块为地垒,形成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断层中下降一块为地堑,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4)应用:水库等大型工程应避开断层 3.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交通方式:以公路为主,其次是铁路 2.线路分布: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3.线路设计:迂回前进。(五)河流地貌(五)河流地貌 1.侵蚀地貌侵蚀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2)向
25、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叫溯源侵蚀,它使河流不断变长;下蚀则使河床变深;侧蚀使河流变宽。(3)河谷的发育 2.堆积地貌堆积地貌-冲积平原冲积平原(1)洪积-冲积平原:山区(2)河漫滩平原:中下游(3)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高原: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呈条带状(2)山区: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沿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呈条带状(3)平原:聚落分布最密集第五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知道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
26、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2.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3.整体性的内涵: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了地理环境整体性。4.表现:(1)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在发展和变化着(各要素统一演化)(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5.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功能:(1)生产功能-主要依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2)平衡功能-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
27、持稳定(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平衡功能(1.陆地环境差异的体现-陆地自然带 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3.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的纬度、高度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4.地域分异是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的一个根本原因。必修必修2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一)知道人口增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1.人口的自然增长(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公式: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一个地区人口增长的数量由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共同决定,如中国
28、自然增长率低,但每年净增长的人口数量依然很多,是因为人口基数大。(2)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的增长:农业革命之前,人口呈低水平缓慢增长;(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缓慢)原因: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食物供给不稳定 农业革命期间及其后一段时间,人口增长率有所提高;(人口数量增多,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原因:农业生产技术创新,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 18世纪以来,人口高速增长。原因:工业命使生产力有了更大飞跃,经济快速发展(3)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原因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如俄罗斯、德国、日本 原因: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等事业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转变 发展中国家-人口呈高速增长
29、态势 原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模式(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主要模式: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3)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4)大多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现代型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现代型(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5)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1.人
30、口迁移(1)定义: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2)分类(是否跨越国界):.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a.特点: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b.原因: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c.路线:大批欧洲人移向美洲、大洋洲;非洲黑人被掠夺到美洲;亚洲的中国人、印度人等迁往东南亚、美洲 d.影响:促进新大陆开发,种族的融合、文化的交流 二战后:a.特点: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 b.原因:世界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 c.路线: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d.影响:缓和迁出国人口压力,但也造成人才外流;对移入国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国内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
31、年代中期:a.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迁移,规模小、频率低 b.原因: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路线: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边疆的建设;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地广人稀的西北和东北。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a.特点:自发的,规模大、频率高,流动人口数量逐年增长 b.原因:经济的发展、贸易的往来、交通条件日益便利 c.路线:由内地向沿海、由农村向城市 d.影响:调节人口的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自然环境-气候、水、土壤和矿产资源等 社会经济环境-经济发
32、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等(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3)政治因素-政治变革、政策及战争等【规律总结】民工潮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1.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提高了农民工的劳务收入、文化技术水平,也加快了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客观上起到了调节各地的人口分布和人才余缺,缩小城乡、工农差别。加强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利影响 2.可能加重城市的就业压力,造成部分农村主要劳动力的流失,特别是盲目无序的人口流动,也会加重城市和交通的负荷,加重城市环境问题,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等。-不利影响 1.环境人口容量(1)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
33、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影响因素:资源-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3)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的确定性 2.人口合理容量(1)定义: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个理想值。(2)影响因素:资源-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3)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的确定性(4)措施:不论是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
34、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规律总结】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的重要指标就是人口数量。2.人口合理容量,:不是最大容量,而是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虽然是一个虚数,但却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警示作用。(一)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解释其形成原因 1.城市形态(1)定义: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2)类型及影响因素:团块状-平原地区(地形)-成都、合肥等 条带状-地形、交通、河流-兰州、洛阳等 组团状-地形、交通、河流-重庆等 2.城市功能区(1)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
35、、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2)主要功能分区 住宅区:地位-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分化-中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商业区:位置-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分布形态-点状或条状 特殊形式-中心商务区,既是商业活动中心也是服务中心 工业区:形成-工业相互集聚而形成 区位因素-协作条件、交通运输等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定义: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即城市地域结构(2)代表模式:同心圆模式-地租因素 扇型模式-交通的发展 多核心模式-地租、交通、环境等(3)影响因素: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历史因素 社会
36、因素-种族和宗教、知名度等【规律总结】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1.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2.城市中每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的租金高低。3.商业、住宅、工业对地租的支付能力是不同的,商业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大,住宅次之,工业最小。商业区(OA段)-商业付租能力强,布局市中心有便利的交通和广大的消费人群。住宅区(AB段)-既便于上下班又方便购物,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工业区(BC段)-远离市中心,工业付出租金最高(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成和变化 早期:功能分区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
37、引工业集聚。中后期: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1.城市的不同等级(1)划分依据:人口规模(2)分类: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3)等级提升: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 石家庄-铁路交通线的发展 大庆-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加工 2.城市的服务功能(1)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经济增长中心。(2)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但是这个范围通常是不确定的,也没有明确界线。(3)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 小城市-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3.城市等级
38、与空间分布的关系:(1)在同一区域内,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2)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1.城市化(1)涵义: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标志: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4)推动城市化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推力:农村地区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频繁;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医疗卫生条件差;受教育机会少等。拉力: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39、文化设施齐全;收入高,生活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受教育机会多等。(5)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2.世界城市化进程(1)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呈S形曲线。(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大都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 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3)特点: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发达国家-起步早、发展慢、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
40、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2)过快的城市化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a.城市数量增加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如耕地的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等。b.城市管理不当导致居住地环境状况变得恶劣。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3)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城市病):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交通拥挤 住房困难、居住条件差 就业困难 失业人口增多 社会秩序混乱。(1)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
41、方面都有影响。发展历史不同导致城市景观差异: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欧洲中心多广场和教堂、北京中心为皇宫建筑群。统治权利不同导致城市格局不同: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轴线及其交会处为城市中心。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一)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的区位含义:一方面指农业生产所选择的地理的位置;另一方面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2)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等(3)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2.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
42、发展变化较快。(2)自然因素变化: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而且人类可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农业发展。(3)社会经济因素变化: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3.农业地域的形成(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2)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等。(3)混合农业(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为例)a.特点:耕作业和畜牧业的混合(小麦和牧羊)b.
43、分布:澳大利亚的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 c.优势:是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小麦、牧羊、休耕轮作 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生产-小麦忙季秋(播种)春(收割),冬季为小麦生长季节,而冬季是牧羊的忙季 根据市场需求调节生产-灵活性、针对性强 d.限制性因素:灌溉-地处大分水岭背风坡 e.解决措施:东水西调。1.季风水田农业(1)分布: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2)主要区位因素:a.自然因素:地势:平坦开阔 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优越 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b.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种植历史悠久和丰富的传统经验,精耕细作 人均耕地少,精耕细作使水稻单位面积
44、产量高 人们的食物偏好(3)特点:(一大一小一高三低)小农经营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 水利工程量大。水利工程量大的原因:水稻生产的特点和气候条件决定 2.商品谷物农业(1)概念: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2)主要农作物:小麦和玉米(3)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4)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和西北也有分布(5)案例-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a.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b.分布:美国中部平原 c.经营方式:家庭经营 d.区位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便利的交通运输 地广人稀 市场广阔 机械化水平
45、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1)概念:是一种面向市场,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3)分布: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 其中美国、阿根廷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牧羊为主。(4)案例-潘帕斯草原 a.区位优势:气候温和,草类茂盛,优良的天然草场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便宜 距海港近,促进商品性经营 b.发展措施: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开辟水源、种植饲料(1)概念: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地域类型。(2)生产对象:奶牛为主(3)主要分布: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4)区位优势:
46、饲料-西欧平原广阔,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市场-西欧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以及居民的饮食习惯使得市场对乳畜品的需求量大。(一)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2.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的因素(1)交通和科技的发展,使原料、燃料的影响减弱,市场影响增强(鞍钢和宝钢)。(2)环境意识增强,环境质量成工业区位选择重要因素 空气污染:盛行风向(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风向的下风向;季风区:布局在与季风对吹风向垂直的郊外 水污染:布局在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或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 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3)优惠政策的影响(4)乡土情感、企业决策者的理
47、念和心理因素等。(二)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的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2.不利影响:工业生产对原料的需求与自然界有限的资源矛盾越来越突出;改变了地理景观;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使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1.工业联系(1)工序上的投入-产出的联系(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共用基础设施或共用廉价劳动力)2.工业集聚(1)含义: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的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2)优势: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共同利用基础设
48、施,节约生产建设的投资。3.工业地域工业地域(1)含义:工业集聚形成的地域含义:工业集聚形成的地域(2)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分为两类: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分为两类:a.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的联产出的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b.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既存在生产联系,也有在共同的基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既存在生产联系,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成。础设施条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成。(3)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分为两类: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分为两类:a.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工业联系简
49、单,规模小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 b.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生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产规模大,往往能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1.传统工业区(1)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2)形成的条件:丰富的煤铁资源(3)主要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4)目前普遍面临的问题:原料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5)案例-德国鲁尔区(1)发展时期:发展时期:20世纪世纪50年代以后年代以后(2)主要形式: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主要形式: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
50、(3)分布: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德国南部、美国分布: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德国南部、美国硅谷硅谷等等(4)案例案例1-意大利工业区意大利工业区 A.发展的主要条件:发展的主要条件:a.当地条件:大批廉价劳动力;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当地条件:大批廉价劳动力;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便利。便利。b.国际条件:国际条件:20世纪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c.国内条件: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国内条件: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的大力支持。B.发展特点:以中小企业,轻工业为主;集中大量同类和发展特点:以中小企业,轻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