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冲刺模拟试卷1(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571951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1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冲刺模拟试卷1(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冲刺模拟试卷1(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冲刺模拟试卷1(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冲刺模拟试卷1第卷(选择题)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平王分政给虢公,卿士郑庄公询问此事,平王否认,故周郑交质。平王死后,周王室准备让虢公掌政。四月,郑国大夫祭足率军队收割了温邑的麦子。秋季,又收割了成周的稻谷。从此,周、郑交恶。这一局面的形成说明()A传统政治秩序彻底被破坏 B郑庄公具备争霸条件C周天子权威遭进一步削弱 D礼乐制度丧失约束力2东晋初年,朝廷将南渡的北方侨民以白纸登记,称“白籍”,并重置其原籍州、郡和县,且免征发其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侨置机构被裁撤或合并,侨民被编入土著的“黄籍”,承担

2、赋役。这一变化旨在()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吸引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规范户籍管理制度 D促进江南地区经济开发3下表为考古发掘的隋唐五代部分文书。这些文书表明,该时期()类别数量内容买卖文书动产买卖约32件卖牛契、买车具契、买奴契、买布券、买毯券等不动产买卖约43件地契、卖宅舍地基契、卖田契借贷文书约163件贯银钱、贷粮食、贷布匹笔一二我中名以“举钱契”等形式出现A土地兼并空前严重 B商业契约应用广泛C资产转让程序繁杂 D民间借贷开始出现4五代时期,房产税在一些地方已成正式税种,名为“屋税”。赵宋立国后,将“屋税”定为正税,被视为城郭赋税的主项。后来,随着实际情形的日趋复杂,城郭赋税的征收出现了从

3、地产物业走向综合家业评估的趋势。上述变化源于()A国家赋税制度的完善 B城市功能的弱化C重农抑商政策的质变 D城镇经济的发展5王阳明认为:“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这表明心学思想()A提倡追求个性自由 B强调探究客观世界C激励人们奋发进取 D引导人们学以致用61900年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上奏:“盖长江商务英国为重,各国觊觎已久,惧英国而不敢先发,英亦虑各国干预而不敢强占,以启各国戒心。在我正可就其所忌而

4、羁縻牵制之。”此举客观上有利于()A遏制列强在北方的侵略 B激化列强之间的矛盾C维护清政府的中央权威 D保障东南经济的发展7清末的维新派人士提出“中国积弱使然,亦以未列公法之故;又无深谙公法之人,据理与争。故遇有交涉事件,往往受屈于西人而未如何。”这表明,维新派部分人士主张()A废除不平等条约体系 B运用国际法维护主权C建立近代化外交机构 D维护传统的宗藩关系8下图为1939年7月7日新华日报发表的宣传画。其创作主旨在于()A承继国民革命传统 B弘扬民族抗战精神C奏响战略反攻的号角 D反击国民党反共高潮9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指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

5、、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一带一路”倡议和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的基本共同点在于()A求同存异的指导思想 B强调国际统一战线C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 D凸显意识形态斗争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对故宫博物院进行了整体改造,将“清代帝后生活史料陈列室”移至外东路,将手工艺馆迁至内东路,还在故宫设立了“近代帝国主义侵华史料陈列室”“清代革命史料陈列室”等专题陈列室,并向公众开放。这次故宫博物院改造()A顺应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 B宣告了封建专制帝王时代的终结C破除了广大群众的封建残余思想 D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风貌11亚明的货郎图展现了江南人民的生活情景。画面采用传统工笔重彩

6、技法,全景式展开,人物姿态优美。此画背景部分全为绢底,这一设计衬托出了妇女、儿童的衣着和花布的鲜艳华丽。这一画作()亚明货郎图(1958年)A表明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普遍展开 B重现了广大人民土改后的激动和愉悦C表现出劳动人民幸福祥和的生活氛围 D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突出12下图反映了20152020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和毛入学率情况。据此可知,中国高等教育()A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B适应了国家发展大局C教育质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D迈入全民普及化阶段13由于存在多种制约因素,欧洲封建领主在组织庄园法庭时不得不吸收和利用一些村社组织和庄民自治的形式;庄园法庭是领主控制和盘剥庄民的工

7、具,对庄民具有保护作用的不是庄园法庭,而是其背后潜藏着的村社集体力量。据此对庄园法庭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体现领主和庄民的妥协 B依靠村社集体力量设立C独立行使庄民的自治权 D无法保护庄民合法权益1419世纪中期以前,建筑物非常讲究艺术效果,建筑工程也多由艺术家来承担,此后建筑虽仍具有艺术和美学价值,但不再为艺术家所垄断,而逐步成为由工程师承担的工程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变化()A表明工程学已经取代艺术学 B标志着建筑与艺术实现分离C符合工业化城市建设的要求 D说明了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15西方人对苏联五年计划的态度,由初期的怀疑逐步转为真正的兴趣;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却似乎并不是一个

8、值得效仿的社会主义乐园。这说明西方人()A认可苏联的发展模式 B怀疑五年计划的成就C坚持资本主义价值观 D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16下图反映了19402000年美国参加取酬工作的女性数量变化趋势,该图可以用来解释美国()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 B女性主义运动兴起C妇女实现平等就业 D种族歧视不断缓解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 秦建立后,民众迁徙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里耶秦简曾记载,秦洞庭郡迁陵县启陵乡徙往都乡的劾等17户民众缺少登记年龄的簿籍,都乡希望启陵乡协助查询。启陵乡回复劾等迁徙时有过文书通知都乡,启陵乡现没有记录,不

9、知道劾等的年龄,请都乡自己询问。这份文书是启陵乡写给县廷的,迁陵县守丞批复给都乡负责人“以律令从事”,要求都乡应按照规定去查询登记年籍。岳麓秦简中有亡律,对逃亡者的身份类型及“匿亡人”者有详细划分和法律处理规定。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乡里社会演变与国家治理的历史考察材料二 关于汉代迁移户籍制度,居延汉简有如下记载:正面:“建平五年八月广明乡啬夫、假佐玄敢言之:善居里男子丘张,自言与家买客田居作都亭部,欲取。案张等更赋皆给,当得取检谒移居延,如律令,敢言之。”背面:“放行”。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据上述材料,概括秦汉基层治理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0分)(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10、,简要评析秦汉基层社会治理。(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历史学家阿米蒂奇认为,大西洋是欧洲人长久不懈地进行航海、探险,拓殖、管理和想象的产物。他指出,大西洋史主要有以下三种研究类型。环大西洋的历史把大西洋世界当作一个特定的交流和传播区域。最典型的是历史学家诺顿把巧克力和烟草当作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它们在欧洲和美洲的交流和传播。跨大西洋的历史主要比较大西洋世界内部不同帝国或民族国家,城市、岛屿以及种植园之间的异同。学者埃利奥特比较了西班牙帝国和大英帝国在美洲的殖民史。正是由于宗主国殖民方式的差异,南美洲和北美洲的殖民地区最终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地方与整体相结合的大西洋史

11、把某个特定的村镇、城市等置于大西洋视野下,把局部与整体联系在一起。研究者汉考克以伦敦为中心,分析伦敦商人与北美新英格兰地区殖民地商人以及其他地区商人之间的贸易往来。 摘编自魏涛二战以来欧美学界大西洋史的研究路径和发展趋势你认为应该以怎样的视角来研究大西洋史,请自拟论题,并运用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9A【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 1861年改革后,俄国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日俄战争的失败,导致国内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在1905年爆发了革命,严重威胁了沙皇政权。1906年7月,沙皇任命斯托雷平为大臣会议主席,进行

12、系列改革。11月颁布关于农民土地所有制和土地使用的现行法令若干补充规定的法令,在破坏农民村社份地所有制的同时,推行新的土地私有制,扶植富裕农民,同时向远东、西伯利亚及中亚细亚地区移民。12月,斯托雷平提出明确中央政府权限改革的计划。1907年11月,提交关于普及初等教育的相关法律草案,明确要在10年内实施初等教育的普及。1910年1月,斯托雷平又把有关在西部六省设立地方自治机构的立法提案递交给国家杜马。19091913年,沙俄粮食年均总产量为50亿普特,俄国成了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然而,斯托雷平改革没能有效地解决俄国农民的土地问题,同时遭到国内一些保守贵族势力的强硬反对和阻碍,也未能防止俄

13、国革命的爆发。摘编李丹、陈丽平简评俄国的斯托雷平改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托雷平改革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斯托雷平改革的措施。(6分)19B【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1040年,范仲淹(文正公)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戍边西北,担任边防主帅。戍边期间,文正公曰:“人有才能而无过,朝廷自应用之。若其实有可用之材,不幸陷于吏议,不因事起之,遂为废人矣。”正是因为如此,范仲淹身边总有许多名士、贤臣辅佐。西方边事稍宁,仁宗召范仲淹回京,拜为参知政事。庆历三年,范仲淹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文中说:“今文资三年一

14、迁,武职五年一迁,谓之“磨勘”。不限内外,不问劳逸,贤不肖并进,此岂尧舜黜陟幽明之意耶!假如庶僚中有一贤于众者,理一郡县,领一务局,思兴利去害而有为也,众皆指为生事,必嫉之沮之,非之笑之,稍有差失,随而挤陷。故不肖者素餐尸禄,安然而莫有为也,虽愚暗鄙猥,人莫齿之,而三年一迁,坐至卿监、丞郎者,历历皆是。谁肯为陛下兴公家之利,救生民之病,去政事之弊,葺(修理)纪纲之坏哉!”摘编自范仲淹: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仲淹的人才观。(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范仲淹在历史上的重要成就。(8分)历史答案第卷(选择题)1 【答案】C【解析】据所学可知,质子即

15、人质的意思,交换质子是春秋以来各诸侯国间为互证诚信,普遍采用一种外交手段,据材料“周郑交质”可知,身为天子的周平王和身为诸侯国国君的郑庄公也互相交换人质,说明周平王地位降低,据材料“周、郑交恶”可知,周、郑由“交质”到“交恶”的历史本质为王室衰微诸侯强大,故选C项;据材料“周平王分政给虢公,卿士郑庄公询问此事,平王否认”可知春秋时期,传统的贵族政治开始瓦解而非彻底破坏,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需要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据材料“四月,郑国大夫祭足率军队收割了温邑的麦子。秋季,又收割了成周的稻谷”可知,郑国正在为争霸做准备,条件已经具备与题中主旨不符,排除B项;据材料“周平王分政给虢

16、公”、“平王死后,周王室准备让虢公掌政”可知,题中信息反映的是分封制,礼乐制度丧失约束力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2 【答案】A【解析】据所学可知,赋役征收是封建国家的财政来源,据材料“东晋初年,朝廷.免征发其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承担赋役”可知封建政权对侨民的政策由免赋役到征赋役,故选A项;据材料可知,“这一变化”指的是对侨民由免征赋役到征赋役,征收赋役与吸引北方人口大量南迁逻辑关系不成立,排除B项;据材料“北方侨民以白纸登记”“土著的黄籍”可知户籍管理一直规范,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征赋役增加了人民的负担,挫伤了生产积极性,与促进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逻辑关系不成立,排除D项。3 【答案】B【

17、解析】据所学可知买卖文书、借贷文书皆是商业契约,据表格信息可知文书的类别分为买卖文书和借贷文书,其中买卖文书的类别分为动产买卖和不动产买卖,内容涉及农业、商业、土地和生活领域,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土地兼并的主要表现是土地买卖,据材料“不动产买卖”中的“数量”仅有“约43”件可知此数据不足以证明土地兼并空前严重,排除A项;据材料“考古发掘的隋唐五代部分文书”可知发掘的是买卖双方订立的契约,资产转让程序在契约内容中无法佐证,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周礼中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隋唐五代时期民间借贷开始出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4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赵宋立国后,将房产税定为正式

18、税种,并且其征收越来越呈现从地产物业走向综合家业评估的趋势,而从地产物业到综合家业评估扩大了税收来源,变相提高了政府财政收入,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城镇繁荣,政府看到有利可图,便增加税收来源,故选D项;房产税征收体现了国家赋税制度的完善,其并非征收房产税的原因,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两宋时期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城市功能在增强,排除B项;自商鞅倡导重农抑商开始,中国古代历代政府一直在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在宋代并没有出现质变,排除C项。5 【答案】C【解析】据材料“立志用功,如种树然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可知,下定决心用功,而只要安心用功还怕没有果实么,体现

19、了王阳明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故选C项;“立志用功,如种树然”“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强调立志用功,功到自然成,并非提倡个性自由,排除A项;陆王心学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并不强调探究客观世界,排除B项;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而材料中王阳明以种树为例,强调用功,而非“致用”,排除D项。6 【答案】D【解析】据材料“长江商务英国为重,各国觊觎已久,惧英国而不敢先发,英亦虑各国干预而不敢强占,以启各国戒心”可知,在长江一带,欧美列强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相对维持了这一地区的平衡和安宁,有利于保障东南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材料强调列强在长江流域的相互制衡,没有涉及其对北方

20、的态度,排除A项;清政府采取措施让欧美各国相互牵制,有利于维持其平衡,而不是激化矛盾,排除B项;根据材料时间“1900年6月26日”可知,当时正处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当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排除C项。7 【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维新派人士认为中国之所以“积弱”、“往往受屈于西人”是因为“未列公法”和“无深谙公法之人,据理与争”,所以维新派部分人是主张运用“公法”,即国际法,来维护国家主权,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用国际法维权,并没有说要废除不平等条约,排除A项;材料中的维新人士没有说要建立外交机构,只谈到用国际法维权的主张,排除C项;

21、材料涉及的是近代的国际法,而不是传统的宗藩关系,排除D项。8 【答案】B【解析】据材料宣传画内容可知,在国共合作及广大人群中的支持下,日本侵略者和汉奸被压在城墙之下,由此可知宣传画创作的主旨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上抵抗日本的侵略,即弘扬民族抗战精神,故选B项;全面抗战时期在革命对象、国共合作方式、统一战线等方面均存在巨大不同,全面抗战没有承继国民革命传统,排除A项;1939年处于全面抗战的战略相持阶段,排除C项;宣传画强调的是国共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没有体现国民党的反共高潮,排除D项。9 【答案】A【解析】据材料二战后在亚非拉诞生了许多新兴民族独立国家,虽然在社会

22、制度上存在不同,在国际上普遍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属于第三世界,“一带一路”倡议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客观理性看待别国发展壮大和政策理念,努力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由此可知两者共同点在在求同存异的指导思想,故选A项;“一带一路”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并非国际统一战线,排除B项;第三世界理论受到当时美苏冷战的国际格局影响,并非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排除C项;第三世界和“一带一路”倡议均体现求同存异,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和发展,排除D项。

23、10 【答案】D【解析】据材料“清代帝后生活史料陈列室移至外东路,将手工艺馆迁至内东路”,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将清代的帝后生活陈列馆签到外东路,而彰显人民特色的手工艺馆迁至内东路,反映出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风貌,故选D项;社会主义文化指的是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文艺、卫生、体育等精神生产的总和,排除A项;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排除B项;故宫博物院改造并不能破除广大群众的封建残余思想,排除C项。11 【答案】C【解析】据材料“此画背景部分全为绢底,这一设计衬托出了妇女、儿童的衣着和花布的鲜艳华丽”并结合所学可知,图片信息反映出作者聚焦江南女性勤劳、质朴的形象,赋予真实生活婀娜多姿的情韵,

24、可见这一时期劳动人民生活幸福,体现出和谐的生活氛围,故选C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党在五十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主要是在农村展开,排除A项;1950年进行了土改,此时土改已经结束,排除B项;1984年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项。12 【答案】B【解析】根据柱状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在不断上升,这为国家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适应了国家发展的大局,故选B项;科教兴国战略早在1995年就提出来了,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教育质量并没有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高等教育并没有迈入全民普及化阶

25、段,“普及化”太绝对,排除D项。13 【答案】A【解析】据材料“庄园法庭是领主控制和盘剥庄民的工具,对庄民具有保护作用的不是庄园法庭,而是其背后潜藏着的村社集体力量”可知,庄园法庭是领主盘剥庄民的工具,但因村社的力量也起到了保护庄民的作用,因此,其体现领主和庄民的妥协,故选A项;据材料“欧洲封建领主在组织庄园法庭”可知,庄园法庭是依靠封建领主设立的,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庄园法庭并不具备自治权,排除C项;据材料“对庄民具有保护作用的不是庄园法庭,而是其背后潜藏着的村社集体力量”可知,庄园法庭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庄民合法权益,排除D项。14 【答案】C【解析】据材料“19世纪中期以前,建筑物非常讲

26、究艺术效果,建筑工程也多由艺术家来承担逐步成为由工程师承担的工程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之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成为专门的学科,这一变化符合工业化城市建设的要求,故选C项;据材料“此后建筑虽仍具有艺术和美学价值,但不再为艺术家所垄断”可知,建筑成为工程学的一部分,并不能取代艺术学,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建筑工程的修建由艺术家变为工程师,不能说明建筑与艺术实现分离,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建筑工程建造者的变化,没有涉及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不能说明社会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15 【答案】C【解析】据材料“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却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效仿的社会主

27、义乐园”结合所学可知,西方人并不认可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说明其坚持资本主义价值观,故选C项;据材料“西方人对苏联五年计划的态度,由初期的怀疑逐步转为真正的兴趣”可知,西方人认可的仅是苏联的五年计划,而非其发展模式,排除A项;据材料“西方人对苏联五年计划的态度,由初期的怀疑逐步转为真正的兴趣”可知,西方人开始怀疑五年计划,后因为其成就变得感兴趣,排除B项;据材料“西方人对苏联五年计划的态度,由初期的怀疑逐步转为真正的兴趣”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五年计划的开展,西方人转为真正的兴趣,说明其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排除D项。16 【答案】D【解析】据材料图片可知,女性工人数量不断增加,说明美国对性别和种族歧

28、视在不断缓解,故选D项;材料数据是美国参加取酬工作的女性数量变化趋势,不能说明总人口问题,排除A项;材料仅是妇女参加取酬工作数量的变化,体现的是社会对妇女工作的认可,不能说明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排除B项;材料图表数据中女性数量依然少于男性,说明其并未实现平等就业,排除C项。第卷(非选择题)17(16分)【答案】(1)举措:实行乡里制;采取户籍制;创立文书制度;以律令规范行为。(4分)原因: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分)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征发赋役的需要。(2分)(2)评析:秦汉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大变动后形成的国家治理的基本制度,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治理重要方

29、式;有利于国家权力快速向基层社会延伸;有利于加强对社会流动的控制与基层的管控;为后世提供借鉴;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地主阶级政权,不可能代表最广大民众的利益。(6分)【解析】(1)第一小问举措,据材料一“启陵乡徙往都乡的劾等17户民众缺少登记年龄的簿籍,都乡希望启陵乡协助查询”、材料二“建平五年八月广明乡啬夫、假佐玄敢言之”得出实行乡里制;据材料一“登记年龄的簿籍”、材料二“汉代迁移户籍制度”得出采取户籍制;据材料一“启陵乡回复劾等迁徙时有过文书通知都乡.这份文书是启陵乡写给县廷的”得出创立文书制度;据材料一“岳麓秦简中有亡律.有详细划分和法律处理规定”得出以律令规范行为。第二小问原因,结合

30、所学可知,乡里制是封建时代为了征发赋役和维护稳定而创立的制度,得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户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的变动情况,得出征发赋役的需要。(2)据所学可知,秦汉时期县以下的基层由乡里制进行治理,是秦朝在全国推广郡县制以后对基层进行管理的基本制度,秦汉以后历代的基层治理基本沿用秦汉的乡里制,或者稍做改动,得出秦汉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大变动后形成的国家治理的基本制度,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治理重要方式;有利于国家权力快速向基层社会延伸;有利于加强对社会流动的控制与基层的管控;为后世提供借鉴;据所学可知,基层治理是封建王朝统治向基层

31、的延伸,基层治理的主导力量为乡绅阶层,这是其历史的局限性,得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地主阶级政权,不可能代表最广大民众的利益。18(12分)【答案】示例一论题:大西洋史是环大西洋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大西洋史)。(2分)论述:1500年前后的新航路开辟,加强了美洲、非洲和欧洲的联系。“哥伦布大交换”过程中美洲和欧洲实现了人员、物种、病菌的大规模交流,深刻影响了双方的发展进程。“三角贸易”把欧洲的制造业、非洲的奴隶和美洲的棉花等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随着美洲和非洲地区大批欧洲移民的基督教文化、人文主义思想、近代科学技术也传到了这些地区,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非洲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就深受此影响。(8分)

32、总之,在近代早期,大西洋沿岸大陆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从“环大西洋史”视角开展相关研究是非常必要的。(2分)示例二论题:大西洋史是跨大西洋史(比较中的大西洋史)。(2分)论述: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沿岸的西班牙和英国先后走上殖民扩张之路。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大肆屠杀印第安人,同时限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使拉丁美洲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英国则把北美殖民地的发展与本土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北美殖民地移植了本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等,使得北美殖民地得到了较快发展。在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后,北美走上了现代化的快车道。(8分)总之,从“跨大西洋史”的视

33、角,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我们认识到因为在殖民模式上存在不同,西班牙和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最终走向了不一样的发展道路。(2分)示例三论题:大西洋史是全球化视角的大西洋史(全球大西洋史)。(2分)论述:环大西洋的各个大陆并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独立的地理单元,它们在近代早期存在一定联系并有逐渐强化的趋势,同时也和其他地区存在着经济文化等联系,如非洲北部和西亚等。这一时期,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与亚洲诸国围绕香料、丝绸等物品存在着较多的经贸往来。(8分)总之,从全球化视角来看待近代早期大西洋沿岸各个大陆的发展演变,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其内在的发展规律。(2分)【解析】首先,需要根据材料选取一个角度来研究大西洋史并自

34、拟论题,据材料“历史学家阿米蒂奇认为,大西洋是欧洲人长久不懈地进行航海、探险,拓殖、管理和想象的产物。他指出,大西洋史主要有以下三种研究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一个论题:大西洋史是环大西洋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大西洋史)。然后进行论述,据材料“把大西洋世界当作一个特定的交流和传播区域。最典型的是历史学家诺顿把巧克力和烟草当作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它们在欧洲和美洲的交流和传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结合新航路开辟对美洲、非洲和欧洲的影响;“哥伦布大交换”对世界的影响和“三角贸易”对欧洲、非洲和美洲贸易的影响;旧大陆对美洲新大陆在思想文化、科技的影响,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进行论述,如:1500年前

35、后的新航路开辟,加强了美洲、非洲和欧洲的联系。“哥伦布大交换”过程中美洲和欧洲实现了人员、物种、病菌的大规模交流,深刻影响了双方的发展进程。“三角贸易”把欧洲的制造业、非洲的奴隶和美洲的棉花等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随着美洲和非洲地区大批欧洲移民的基督教文化、人文主义思想、近代科学技术也传到了这些地区,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非洲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就深受此影响。最后进行总结升华,从“跨大西洋史”的视角,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我们认识到因为在殖民模式上存在不同,西班牙和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最终走向了不一样的发展道路。19A(12分)【答案】(1)特点:目的:抵制革命,维护沙皇统治;内容:涉及领域广泛;过程

36、:循序渐进;方式: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结果:改革具有不彻底性。(2)评述:推行新的土地私有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延续了沙皇的统治;向边远地区移民,有利于边远地方的开发;明确中央政府权限和设立地方自治机构,限制了贵族特权,扩大了地方民主;普及初等教育,有利于教育的近代化;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农民问题,未能阻止俄国革命的爆发。【解析】(1)据材料“导致国内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在1905年爆发了革命,严重威胁了沙皇政权”可知在社会矛盾激化的背景下产生,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为了抵制革命,缓和社会矛盾,继续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据材料“颁布关于农民土地所有制和土地使用的现行法令若干补充规定的

37、法令”“提交关于普及初等教育的相关法律草案”“又把有关在西部六省设立地方自治机构的立法提案递交给国家杜马”可知改革的领域广泛涉及农业、教育和地方政治体制,具有广泛性,而且斯托雷平主要以法律和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据材料“斯托雷平改革没能有效地解决俄国农民的土地问题,同时遭到国内一些保守贵族势力的强硬反对和阻碍”可知改革受到了传统旧贵族的反对,阻力重重,并未解决当时最迫切的农业问题,也未阻止战争的爆发,改革结果具有不彻底性;最后,斯托雷平改革从1906年7月开始直至1913年,改革时间漫长,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2)据材料“推行新的土地私有制,扶植富裕农民,同时向远东、西伯利亚及中亚细亚地区移民”

38、可知新的土地私有制和扶植富裕农民,有利于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缓和农村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沙皇的专制统治,而且向边远地区的移民做法有利于促进边远地区的开发;据材料“斯托雷平提出明确中央政府权限改革的计划”“斯托雷平又把有关在西部六省设立地方自治机构的立法提案递交给国家杜马”可知改革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对中央权力进行了限制,也扩大了地方的自治权,有利于限制贵族特权,扩大地方民主;据材料“提交关于普及初等教育的相关法律草案,明确要在10年内实施初等教育的普及”可知改革注重普及初等教育,促进教育教育近代化的发展;据材料“斯托雷平改革没能有效地解决俄国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未能防止俄国革命的

39、爆发”可知改革具有不彻底性,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也未成功阻止革命的爆发。19B(12分)【答案】(1)戍守边疆时,主张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庆历新政时,主张革除官僚制度弊端,以政绩选拔官员。(4分)(2)戍守西北,防范西夏的威胁,边境安定;实行改革,力图缓和社会矛盾;文学成就突出,留下许多千古名篇。(8分)【解析】(1)由材料“人有才能而无过,朝廷自应用之。若其实有可用之材,不幸陷于吏议,不因事起之,遂为废人矣”得出戍守边疆时,主张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由材料“今文资三年一迁,武职五年一迁,谓之磨勘。不限内外,不问劳逸,贤不肖并进,此岂尧舜黜陟幽明之意耶”得出庆历新政时,主张革除官僚制度弊端,以政绩选拔官员。(2)由材料“戍边西北,担任边防主帅”得出戍守西北,防范西夏的威胁,边境安定;由材料“兴公家之利,救生民之病,去政事之弊,葺(修理)纪纲之坏哉”得出实行改革,力图缓和社会矛盾;由材料“范仲淹: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得出文学成就突出,留下许多千古名篇。第 17 页 共 1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模拟试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冲刺模拟试卷1(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