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1消息二则【导学目标】1学习读新闻的方法。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认真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和结构。(重点)3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难点)4感受人民解放军的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
2、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生成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了。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刚刚发生的新闻报道。新闻便成了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可真是足
3、不出户,尽知天下事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则新闻,它们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芜湖(w)摧枯拉朽(k)溃退(ku)荻港(d)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溃退:因被打垮而后退。经营:筹划、组织、管理。摧枯拉朽: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3背景介绍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军队主力已被歼灭,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共产党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
4、放军南进,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4文体知识(1)新闻,又称消息。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作的准确简短的报道。(2)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承接导语、
5、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依据内容需要,可有可无。(3)新闻的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学法指导一:【找新闻导语的方法】1注意导语的特征。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题包括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干什么事以及事件的意义等。2注意导语的位置。比较短小的新闻(只一段话)时一般是第一句话;比较长的新闻(多段话)时一般是第一段话。学法指导二:【文章详略安排的原因】详略的安排取决于文章的中心。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的事件安排详写;反之,略写或不写。 (4)新闻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5)新闻
6、的六要素:“五个W”“1个H”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这个导语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导语为正文第一句话。从渡江时间及渡江人数两方面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总领了全文。2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新闻的“五要素”。【交流点拨】何时:1949年4月20日午夜开始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何地:在芜湖、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何人:人民解放军,三十万之众;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何故:人民解放军攻破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占领长江南岸。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品味语言
7、感受魅力阅读课文,列举文中表达准确的词语,分析其效果。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交流点拨】此句中的“已”和“大约”用词准确。“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有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交流点拨】此句中的“经营”“溃退”用词准确,“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更能说明解放军的英勇。“溃退”指因被打垮而后退。更能说明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步骤四精读课文深层探究1这则消息报道的是一场大战,只用不到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何,请说出自己的感觉。作者为什么不
8、详写渡江战斗的情景?【交流点拨】本文不足二百字,却简而不陋,是大手笔,堪称经典。对于渡江和战斗的情景,作者没有详细描写,只是几笔勾勒,粗线条地介绍了渡江的时间、地点及事件的结局。因为敌军“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在三十万大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所以也不值得去详细介绍。2小组合作交流:有人认为,消息是客观公正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既然是客观报道,就不应在字里行间带有感情色彩。找一找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品味一下,说说理由。【交流点拨】其实,这是对新闻语言的片面理解。作者在写新闻时,总是在文中凝聚自己的感情。本文中的“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用语简洁,突出了敌军的不堪一击,反衬我军的
9、英勇善战。“不到”“即已”两个词前一个表明时间短,后一个表明速度快,充分说明了人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势如破竹。这两组词包含了作者对解放军的高度赞扬,也充满了对敌人的嘲笑和讽刺,作者的情感爱憎分明,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当堂演练达成目标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本文短小精悍,一气呵成,它所反映的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我军南渡长江,揭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这一战役声势浩大,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 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可以想见这场战役历经大小战斗无数,值得报道的动人事迹无数,但是,作者正文只用了区区199字(含标点),便做了简洁而不失完整的报道,全文气韵生动,令人叹为观止。阅读
10、材料,完成问题。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里根总统表示哀悼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记者张允文报道今天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中,发生在空中的第一次大灾难。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发射台上的爆炸,造成3名宇航员丧生。“挑战者”号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起飞后,以三倍于音速的速度升到佛罗里达五万英尺的蓝天时发生爆炸。爆炸后,航天飞机变成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拖着长蛇般的、然后分叉的火焰和黄白色浓烟坠入距发射地点20英
11、里外的大西洋。燃烧着的飞机碎片,散落在广阔的海面,持续了一个小时。1写出新闻的要素。(1)时间:美国东部时间1月28日11点38分。(2)地点:美国。(3)事件:“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2介绍阿波罗飞船事故属该则新闻结构中的导语部分,其作用是介绍此事件在于说明这次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中发生在空中的第一次大灾难。【附:板书设计】新闻有关知识什么是新闻广义和狭义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语、背景、结语新闻的要求“五个W”和“一个H”新闻的特点传播性和真实性、时效性新闻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第二课时学习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
12、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让我们再次共同研读一篇来自国外的新闻佳作,来欣赏一下外国消息的与众不同之处。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钞票(cho)弗洛伊德(y)粉碎(su) 安慰(wi)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吞食:吞吃,不咀嚼而咽下。安慰:文中指精神上的不满足得到补偿。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这个导语有什么特点?【交流点拨】导语为课文第一段。导语特点是有别于传统消息的导语,采用了抒情式的
13、表达方式。2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物?你了解他们吗?动手查一查。【交流点拨】卡拉瓦乔:意大利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一位著名画家,是意大利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代表作品有圣马太殉难圣马太蒙召基督下葬等。贝尔尼尼:生于1598年12月7日,逝世于1680年11月28日,是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画家。早期杰出的巴洛克艺术家,十七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主要成就在雕塑和建筑设计,主要代表作品有“阿波罗和达芙娜“大卫”“巴贝里尼宫”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知名医师、精神分析学家,犹太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被称为“维也纳第一精神分析学派”,他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等
14、概念,著有梦的解析等,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塞尚(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现代艺术之父”。主要作品坐在红扶手椅里的塞尚夫人、四季静物系列等。阿波罗:古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神祗之一,希腊神话中十二主神之一,被视为“司掌文艺之神”,主管光明、青春、音乐等,是人类的保护神、光明之神等。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1323年6月10日)是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足智多谋,从未打过一次败仗。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品味语言感受魅力本篇新闻的语言富有特色,饱含着作者的情感。
15、试揣摩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含义。1取代它们的是印着欧洲建筑式样的7种印币。对民族自尊心的唯一安慰将是欧元的硬币。【交流点拨】唯一,是唯独,独一无二的意思。用在句中表明绝无仅有只有欧元的硬币才能对他们的民族自尊心稍作一点安慰,再无其他了。2采用欧元的12个国家,可以在这小小硬币的一面自由选择一种图案。【交流点拨】“小小硬币的一面”表明采用欧元的12个国家,对硬币所印图案的选择很有限,仅仅只是一枚小小的硬币,并且只是其中的一面,强调了选择权利之小,反衬了他们心理失衡之大。步骤四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导语中“再见啦,卡拉瓦乔。再见啦,贝尔尼尼。我们不愿看到你们离去。”这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交流
16、点拨】表达了作者对欧洲银行新发行的欧元钞票上没有了著名艺术家的位置的深深遗憾与惋惜。对意大利里拉上的卡拉瓦乔,贝尔尼尼这两位天才画家的图像的消失感到不舍与无奈。2再读课文,深入理解欧元与欧洲民族文化的关系,揣摩作者的感情倾向。【交流点拨】像所有的货币一样,欧元也有两面,但与其他货币不同的是:欧元硬币只有一面图案是相同的,称之为“欧洲面”;另一面算是“国家面”,图案由12个欧元国自行设计。欧元是欧洲国家经历几十年努力才实现的单一货币,而小小的硬币上却为各国保留了一方“民族天地”。欧元是欧洲共创未来的象征,但决不意味着各个成员国将失去自我,失去民族特征。欧元区12国都有自己的民族历史、语言和文化,
17、历史和文化的多样化是欧洲的宝贵财富,引以为豪的历史文化精粹使世界更多姿多彩。当堂演练达成目标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今天我们学习了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从中我们了解到了随着欧元的发行,欧洲人民正与以前钞票上的民族文化告别。他们的那种不舍与依恋,让我们意识到了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灿烂瑰宝,是每一位炎黄子孙铭记于心的骄傲,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传承、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开展书法教育,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1根据信息补充句子。有位道士养了好多美丽的鹅,王羲之非常喜欢,想全部买走,道士说:“
18、只要你为我写道德经,我就把鹅都给你。”羲之欣然提笔,得鹅而归,王羲之真是任性率真啊!集市中,王羲之见一老妇人卖竹扇,买的人很少,他就在每一把扇子上题写了五个字,然后对老妇人说:“您只要说这是王右军的书法,每把扇子可要价一百钱。”果然,人们竞相购买,他的书法真是被世人珍重呀!求鹅写经,为人任性率真;助妇题书,其字为世所重。2关于开展书法教育问题,个别学生认为这样做会增加课业负担。如果你要说服他,你该怎么说?不会增加课业负担。因为书法本身就应该是我们学习的内容之一,他不仅可以提高我们书写水平,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附:板书设计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再见啦卡拉瓦乔贝尔尼尼再见了弗洛伊德塞尚告别
19、法郎、马克、里拉“小王子”“格林兄弟”依恋不舍无奈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2外国消息二则【导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重点)3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难点)4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以求有的放矢。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
20、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这位伟人就是诺贝尔。那么关于诺贝尔奖首次颁发的时间、获得者、颁发机构、地点等等,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从一则新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寻求答案吧!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遗嘱(y)渗透(shn)卓有成就(zhu)仲裁(zhng)拨款(b) 逝世(sh) 颁发(bn)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死后各事应如何处理。颁发: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如勋章,奖状等。建树: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或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勋。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
21、成就。3作者简介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诺贝尔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100多种发明,但他最突出的是发明炸药。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硝化甘油引爆剂,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被誉为“炸药大王”。4背景介绍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取得了在许多国家生产黄色炸药的专利。发了大财,以后又发明了更安全可靠威力更大的胶质炸药,接着又研制无烟火药。因毕生从事科研和火药的研制,终身未娶、无儿无女,晚年立下遗嘱,将全部不动产进行投资,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金。1901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大声朗读课文
22、,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交流点拨】导语为课文第一段话。导语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颁奖机构以及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2速读主体部分,从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交流点拨】我获取的信息有: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奖项;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是分离的。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品味语言感受魅力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称新闻佳作,那语言自然富有表现力。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揣摩以下加点字的含义。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交流点拨】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而X线波长
23、是介于紫外线和Y射线之间的一种电磁辐射,它是本来就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学法指导一:【文章详略安排的原因】详略的安排取决于文章的中心,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的事件安排详写,反之,略写或不写。2.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交流点拨】卓有成就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突出,用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肯定。3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交流点拨】颇有建树的“颇”在这里指“很,相当”的意思,在文中指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造诣很深,成果丰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理所应当的。步骤四精读课文深层
24、探究1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交流点拨】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翔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和所做贡献”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2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交流点拨】主体部分写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所以要一一列举,进行详写;而其他方面,如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资金来源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交代清楚无需
25、详写,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3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的分离。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交流点拨】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我们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源于诺贝尔发明的多种炸药所获得的巨额收入,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问;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尔奖的公正、公平性。当堂演练达成目标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希望同学们以后养成阅读新闻
26、的良好习惯,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和获取信息的能力。1896年,诺贝尔在意大利与世长辞。临终时,他把毕生发明所得的积蓄,全部奉献出来,以每年的利息作为诺贝尔奖的奖金,让我们来听一听诺贝尔临终前的遗言吧:全世界爱好科学并愿意献身科学的朋友们:生命对于我来说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在科学这个神奇的世界里,我遨游了一辈子,发现里面的奥秘太多了。研究它,掌握它,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恩惠,希望大家继续研究下去,区区200万英磅的利息,虽微不足道,但愿意为行走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之路上的你助上一臂之力。诺贝尔在九泉之下感谢你们。当听到这儿的时候,你心中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我
27、敬佩诺贝尔的对科学事业的痴迷,更敬佩他的无私奉献。附:板书设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语诺贝尔奖的颁发者和颁发机构颁发时间,颁发奖项总括全文主体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所做贡献准确翔实背景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互为分离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第二课时学习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 让我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 。今天让我们再次共同研读一篇来自国外的新闻佳作,来欣赏一下外国消息的与众不同之处。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
28、形,给加点的字注音。钞票(cho) 弗洛伊德(y)粉碎(su) 安慰(wi)2记住重点词 语的词义。吞食:吞吃,不咀嚼而咽下。安慰:文中指精神上的不满足得到补偿。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这个导语有什么特点?【交流点拨】导语为 课文第一段。导语特点是有别于传统消息的导语,采用了抒情式的表达方式。2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物?你了解他们吗?动手查 一查。【交流点拨】卡拉瓦乔:意大利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一位著名画家,是意大利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代表作品有圣马太殉难圣马太蒙召基督下葬等。贝尔尼尼:生于1598年12月7日,逝世于1680年11月28日,是意大利雕塑家、建筑
29、家、画家。早期杰出的巴洛克艺术家,十七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主要成就在雕塑和建筑设计,主要代表作品有“阿波罗和达芙娜“大卫”“巴贝里尼宫”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1939年 9月23日)奥地利知名医师、精神分析学家,犹太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被称为“维也纳第一精神分析学派”,他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等概念,著有梦的解析等,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塞尚(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现代艺术之父”。主要作品坐在红扶手椅里的塞尚夫人、四季静物系列等。阿波罗:古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神祗之一,希腊神话中十二主神之一,被视为“司掌文
30、艺之神”,主管光明、青春、音乐等,是人类的保护神、光明之神等。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1323年6月10日)是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足智多谋,从未打过一次败仗。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品味语言感受魅力本篇新闻的语言富有特色,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试揣摩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含义。1取代它们的是印着欧洲建筑式样的7种印币。对民族自尊心的唯一安慰将是欧元的硬币。【交流点拨】唯一,是唯独,独一无二的意思。用在句中表明绝无仅有只有欧元的硬币才能对他们的民族自尊心稍作一点安慰 ,再无其他了。2采用欧元的12个国家,可以在这小小硬币
31、的一面自由选择一种图案。【交流点拨】“小小硬币的一面”表明采用欧元的12个国家,对硬币所印图案的选择很有限,仅仅只是一枚小小的硬币,并且只是其中的一面,强调了选择权利之小,反衬了他们心理失衡之大。步骤四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导语中“再见啦,卡拉瓦乔。再见啦,贝尔尼尼。我们不愿看到你们离去。”这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交流点拨】表达了作者对欧洲银行新发行的欧元钞票上没有了著名艺术家的位置的深深遗憾 与惋惜。对意大利里拉上的卡拉瓦乔,贝尔尼尼这两位天才画家的图像的消失感到不舍与无奈。2再读课文,深入理解欧元与欧洲民族文化的关系,揣摩作者的感情倾向。【交流点拨】像所有的货币一样,欧元也有两面,但与
32、其他货币不同的是:欧元硬币只有一面图案是相同的,称之为“欧洲面”;另一面算是“国家面”,图案由12个欧元国自行设计。欧元是欧洲国家经历几十年努力才实现的单一货币,而小小 的硬币上却为各国保留了一方“民族天地”。欧元是欧洲共创未来的象征,但决不意味着各 个成员国将失去自我,失去民族特征。欧元区12国都有自己的民族历史、语言和文化,历史和文化的多样化是欧洲的宝贵财富,引以为豪的历史文化精粹使世界更多姿多彩。当堂演练达成目标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 习了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从中我们了解到了随着欧元的发行,欧洲人民正与以前钞票上的民族文化告别。他们的那种不舍与依恋,让我们意识到了弘扬民族文
33、化的重要性,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灿烂瑰宝,是每一位炎黄子孙铭记于心的骄傲,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传承、弘扬民族文化。 请参加以“开展书法教育,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1根据信息补充句子。有位道士养了好多美丽的鹅,王羲之非常喜欢,想全部买走,道士说:“只要你为我写 道德经,我就把鹅都给你。”羲之欣然提笔,得鹅而归,王羲之真是任性率真啊!集市中,王羲之见一老妇人卖竹扇,买的人很少,他就在每一把扇子上题写了五个字,然后对老妇人说:“您只要说这是王右军的书法,每把扇子可要价一百钱。”果然,人们竞相购买,他的书法真是被
34、世人珍重呀!求鹅写经,为人任性率真;助妇题书,其字为世所重。2关于开展书法教育问题,个别学生认为这样做会增加课业负担。如果你要说服他,你该怎么说?不会增加课业负担。因为书法本身就应该是我们学习的内容之一,他不仅可以提高我们书写水平,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附:板书设计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再见啦卡拉瓦乔贝尔尼尼再见了弗洛伊德塞尚告别法郎、马克、里拉“小王子”“格林兄弟”依恋不舍无奈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3“飞天”凌空【导学目标】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一些特点。2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重点)3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
35、豪感。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学法指导一:【动词的作用】动词的作用可以表达为:准确生动地描绘了过程(技巧)显示了/写出了性格(形象)表现了心情(品质/精神/感情)学法指导二:【文章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铺垫、前后照应、直接、间接描写、欲扬先抑等。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对有着“跳水皇后”之美称的郭晶晶,这位美女我们大家是再也熟悉不过了,可是在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跳水比赛中夺得金牌的女运动员又是谁呢?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这神秘的面纱去一睹她的芳容吧!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
36、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优雅(y)掠过(l)翘首(qio)屏息(bng)一刹那(ch) 慷慨(ki) 哧地(ch) 悄然(qio)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翘首:抬起头来。屏息:暂时抑止呼吸。酷似:好像。慷慨:大方,不吝惜。轻盈:形容女子动作、姿态轻柔优美。由衷:指衷心的,出自内心的,不是假装的。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3背景介绍“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仅540多字的特写。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
37、动词的新闻经典范文,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在昨天一样,现场动态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还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听课文录音。学生思考: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的?【交流点拨】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课文抓住吕伟跳水动作来细致刻画的。2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能不能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交流点拨】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准备跳水。第二部分(24):
38、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动作。第三部分(58):写了观众的反应和赞叹以及现场的气氛。步骤三品味语言感受魅力在文中第二部分,记者用诗画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字里行间,盈溢着动态美,请同学们认真读二三四自然段,品味动词的精妙。【交流点拨】1.第二段中“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对吕伟起跳、飞天的动作进行细致的刻画,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轻柔,优美,舒展,充满了动态美。学法指导三:【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等。2.第三段中“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第四段中“哧地插进碧波”对吕伟转体,入水的动
39、作进行了近镜头的特写,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高难、惊险、完美,震撼人心。步骤四精读课文探究写法1认真通读课文,小组合作探讨: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效果?【交流点拨】开头起笔不凡,采用了动静结合,对比烘托的写法。先是“静”中的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再用“飘浮的白云、掠过的飞鸟、翘首的观众”这些动感的环境加以烘托,动静相宜,充分展现了吕伟的沉着冷静,坚定自信和观众的高度关注,为吕伟的起跳作了一个巧妙的铺垫。文中还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对吕伟起跳前的沉静自若及起跳、腾空、入水一系列动作的慢镜头回放采用了正面描写。而对记者的赞叹,观众的掌声、欢呼声,游泳场
40、的气氛的描写则是侧面描写,这样结合起来写,更有力地烘托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出色完美,技艺精湛,精彩绝伦。2课文除了运用侧面描写,对比烘托的写法外,还善于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吗?【交流点拨】运用的有比喻,如“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此句把吕伟跳水的动作比作“旋风”“流星”,表现了吕伟空中转体三周的动作完成得非常迅速,完美,无可挑剔。运用的有拟人。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此句把时间拟人化了,赋予了人的情感,说“时间”特别慷慨,把“时间”写得有情有意。从而展现了吕伟跳水动作既快又潇洒。当堂演练达成目
41、标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这篇新闻特写,善于捕捉瞬间,落笔集中,突出一点,在一秒七的时间里,记者层次鲜明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相宜,侧面烘托,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不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人物特写,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值得我们细细品鉴。怎样写好现场短新闻?用“五官”采写是写作现场短新闻的基础,作者深入到现场后,不能像个木偶,必须充分发挥“五官”的作用去观察现场。眼:要像一部摄像机。要把事件主要人物的肖像,行动,细节乃至现场的景物摄下来。耳:要像一部录音机。要把主要人物的话原汁原味录下来,其他人物有意义的话录下来。鼻:要成为“新闻鼻”。要嗅一嗅现场
42、空气的气味是否正常,尽可能感受是什么气味。口:要成为“新闻嘴”。要张开嘴伸出舌头舔一舔,看是什么味道。身:要勤莫偷懒。要注意感受现场的冷暖,对有关东西要掂一掂,感受轻重,对有关路程,迈开腿去量一量,看看有多远。五官感受的东西越多,写出来的稿子就越生动,否则就是一杯白开水。【附:板书设计】“飞天”凌空“飞天”前沉静自若,风度优雅“飞天”时凌空翔舞,从容不迫,自天而降“飞天”后沸腾,如梦初醒,惊讶不已对比烘托侧面描写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导学目标】1了解通讯基本常识,学习本文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写成一篇好通讯的写法。2
43、体会、学习本文具体、形象、生动、详尽的描述。3感受祖国在富国强兵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增强民族自豪感。【课时计划】1课时。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一旦选择了舰载战斗机飞行,就意味着从零开始迎接未知的巨大风险。”“做出这个选择,我不后悔!”戴明盟说,同学们听到这有血性,有担当的话语有什么感受呢?戴明盟又是谁呢?他就是“一着惊海天”的主角!中国航母成功起降第一人!今天,我们就来一睹歼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风采!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澎湃(png pi)桅杆(wi)凛冽(li)浩瀚(hn) 娴熟(xin) 默契(q)咆哮(po) 镌刻(jun) 殚精竭虑(
44、dn)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镌刻:雕刻。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3作品简介本文刊登于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一版,在获得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后,又喜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三等奖。4通讯与消息的区别。(1)以时效性看,消息要求更高,通讯发稿件较慢,要求更详细、深刻、生动、典型,同时强调报道的完整性。(2)从内容上看,消息内容广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报道;通讯报道的是有影响有特点的人和事。(3)从篇幅来看,消息较短,通讯一般篇幅较长。(4)从表达方式
45、看,消息多用叙述,语言简洁明快;通讯虽以叙述为主,但可灵活运用描写及抒情、议论,并可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现力。(5)从人称上看消息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以局外人的姿态出现;通讯则是第一、二、三人称各显所长,各需所需。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本则通讯报道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交流点拨】本文抓住歼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2围绕歼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本文依次记叙了什么内容?【交流点拨】依次记叙了工作人员就位,安全观察员检查阻拦索
46、、塔台广播、着舰指挥员引导,战斗机稳稳着舰。3作者集中笔墨主要叙写的是什么环节?【交流点拨】作者集中笔墨主要叙写的是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这些环节。在着舰过程中的状态,将着舰的前后过程清晰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精读课文探究写法1精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简要分析这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交流点拨】从内容上看,这两段揭示了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并交代了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危险性的难题;从结构上看,这两段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2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小组合作讨论:作者这样安排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