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本六年级下册即兴发言教学设计与反思1. 即兴发言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了解即兴发言的特点,掌握即兴发言的技巧。2.培养学生的即兴发言能力。3.鼓励学生即兴发言,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理解题意。1.从师生问候语中,导入对“即兴”的初步理解。2.从板书课题中切入对“即兴发言”的初步理解。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即兴发言。即兴发言是指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就某个问题发表见解、提出主张,或表达某种情感、某种愿望。它既能培养我们快速构思的能力和出众的口才,又能锻炼我们的心理素质。二、范文引路,活跃思维。首先欣赏几段即
2、兴演讲的视频,在看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观察视频中人物的语言、音调、动作、表情各有什么特点。看完后请几个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且结合观察到的视频中人物的特点,分组讨论:1.这些即兴演讲好在哪里?2.你最喜欢刚才哪个人物的即兴演讲,为什么?3.结合我们刚才欣赏的视频和教材中的案例,说说同学们的即兴发言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小组讨论后组长归纳、发言。三、明确要点,掌握技巧。除了课本上学生已自学的有关即兴演讲的分类和技巧之外,我们还应明确以下几点:1.即兴发言的特点。(1)临场性。即兴发言的临场性要求发言者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能够随机应变、出口成章。(2)针对性。即兴发言要注意环境、场合和对象,要针对
3、听众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发言,不能不看对象,无的放矢。同时要贴近生活实际,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听众。(3)简洁性。优秀的即兴发言常常以简练、含蓄取胜,语句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必要时还可以有点幽默感。(教师分别出示范例)2.补充介绍即兴发言的技巧。“四步成章”法。有位外国的公共演讲专家认为即兴发言应该记住提醒自己的四句话,即四个步骤。它们是:(1)喂,讲得精彩些!(提醒自己开头就要吸引听众,激起听众的兴趣。)(2)为什么要费这个口舌?(指出所讲内容与听众的利害关系,进而强调自己讲话的重要性。)(3)举例说明。(用具体事例形象化地印入听众的脑海中。)(4)发出号召。(对听众提出希望,讲清大家该做些什么或怎
4、么做。)例如,“保障生命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即兴发言可以这样讲:第一部分:上星期四,一辆电动车钻入大车车底,一条鲜活的生命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第二部分:不讲交通安全,噩运,也许在等待着我,等待着你,等待着我们的亲人第三部分:举一些中小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事例。通过这些事例,讲清发生交通事故的潜在因素。第四部分:下面我想告诉大家,当时应当;当时应当;当(告诉听众你想要他们做些什么,要讲得具体点。)这个运用“四步成章”法的即兴发言以身边的事例作开头,引起听众的注意,用鲜明警醒的议论“勾”住听众的感知神经,表述通俗简练,虽然内容并不新颖,但句句切中要害,打动人心,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四、总结方法,巩固
5、强化。怎样才能提高即兴发言的水平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1.要注意积累多方面的知识,丰富生活阅历,增加锻炼机会。2.要提前打好腹稿,想清楚重点讲什么,先说什么,后说什么。3.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4.即兴发言要注意体现发言者自己的个性特点,显示出自己的特色,不要人云亦云,讲俗话、套话。五、及时演练,课堂小结。将教材中列举的发言题目写在纸条上,折起来放入盒子内。每个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随意抽取纸条,确定自己组的发言题目,然后做即兴发言。要求:演讲的内容和语言要符合特定的情境,恰当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力求达到最佳效果。板书设计口语交际:即兴发言语言音调动作表情临场性针对性简洁性教学反思 1.
6、本节课大家热情参与,在演练中学生的表现很精彩。2.通过即兴发言锻炼了学生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2. 即兴发言教学设计之二教学目标:1.了解“即兴发言”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2.学会当众即兴发言,掌握即兴发言的技巧。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专注倾听、临场应变等口语交际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学会当众即兴发言,掌握即兴发言的技巧。教学策略:1.口语交际的目的(1)培养学生听、说、评的习惯,通过即兴发言锻炼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心理素质。(2)培养学生临场应变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打腹稿的技巧,知道提前打腹稿要想清楚重点说什么,先说什么,后说什么。2.口语交际的内容(1)通过夸一夸学校,梳理
7、打腹稿的方法。(2)运用打腹稿的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深化打腹稿的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示范发言展眼前,谈话导入新课现1.多媒体播放视频:俞敏洪励志即兴发言。2.了解即兴发言的重要性:像这样没有事先准备而进行的当众讲话,就叫作即兴发言。(相机板书课题)3.今天,我们来进行一场即兴发言的比赛。【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即兴发言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即兴发言的兴趣,继而揭示即兴发言的含义,让学生心里即兴发言的种子生根发芽。板块二创设情境夸校园,初步交流学发言1.介绍学校。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天天生活在学校,谁来介绍介绍我们的校园?课件出示:提示:学校的
8、环境、学校的文化、学校的活动。2.学生结合提示即兴发言。3.学生互评。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仪态:站立姿势、目视前方、姿态自然;声音:铿锵有力、语速适中、表达清晰;内容:选材正确、逻辑合理、情感真挚。【设计意图】课件出示发言内容提示,方便学生梳理内容,组织语言,也为下面的即兴发言做好铺垫。板块三再读教材明要求,个人风采方展示1.读读口语交际的要求。课件出示相关要求:课件出示:提前打腹稿,想清楚重点说什么,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2.打好腹稿。过渡:如何打腹稿呢?请同学们回忆自己刚刚对学校的介绍。(板书:我们都想了什么?)预设:我们的学校有哪些地方好?从不同的方面说说学校
9、的好。(板书:有内容)3.师:之后,我们是怎么讲的呢?讲的时候我们要有选择。(板书:有选择)4.小结:刚才我们从很多方面来介绍我们的学校,思考时有内容、有选择,说出来感觉有条理,做到这些要求,我们的即兴发言就成功了。5.课件出示选题游戏。课件出示:1号题目:代表全班同学欢迎新同学的到来。2号题目:在作文比赛颁奖时,发表获奖感言。3号题目:在爷爷的寿宴上,向爷爷说几句祝福的话。4号题目:当记者采访你时,让你谈谈对小学生带手机去学校的看法。师:你对哪个话题有兴趣呢?别着急,“众人智慧高一人”,请同学们六人为一组,选择最感兴趣的题目,互相交流与话题有关的内容,再请一个代表有选择地将有关内容展示给大家
10、。准备时间是五分钟,现在开始。(1)学生小组内练习发言。(2)小组汇报。(3)学生评价,评选“最佳发言小组”。预设:生1:5号小组可以荣获此项称号,因为5号小组的代表不仅做到了语言通顺、表达清晰,还有肢体语言。在慷慨激昂时,他伴随动作诉说;在低沉婉转时,他停住脚步凝视。生2:我认为3号小组表现最棒,3号小组的代表知识非常丰富,声音很有激情,充满自信。板块四课后拓展知准备,情感升华叹发言1.课件出示卡耐基的名言。课件出示:一切成功的演讲,都是来自于充分的准备。卡耐基2.学生齐读名言。3.同学们,即兴发言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卡耐基这段话中的“准备”是指我们发言前那几分钟的准备时间吗?(提示:引导学生
11、明确这里的“准备”指查阅资料、多观察多积累、生活和学习上的经历等)4.小结。口才是人生的必修课,当你竞选班干部时,当你和同学辩论时,当你上台领奖时都需要即兴发言,而精彩的发言来自于生活的积累。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只要多多练习,锻炼自己,就一定能掌握更多更好的即兴发言的方法和技巧。教学反思即兴发言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学生充满了兴趣,但对其要点知之甚少。因此,本次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明确即兴发言的含义,培养学生及时应对口语交际的能力:1.名家示范知发言。上课伊始,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俞敏洪老师的即兴发言,让学生直观即兴发言的魅力,从而在个人风采展示时进行适当的模仿。2.游戏抽题明发言。在学生对
12、即兴发言有了初步了解后,引导学生领悟打腹稿的方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确定即兴发言的题目,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发言时更加自信。3.揭示准备悟发言。“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对于准备,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即兴发言前的那几分钟,却忽略了只有坚持不懈的积累,才能够让自己出口成章。因此,在本次口语交际的最后,可以回归到平时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练习、多积累。3. 即兴发言教学反思口语交际即兴发言后,经反思获得的启示主要有:1.探究“即兴发言”式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探究出“即兴发言”式口语交际的5条基本要求:有共同的交谈话题;兴致高、表达快、感染人;体态自然大方,用姿势辅助说话;
13、倾听耐心、专注,应答及时、切题;相互促进话题的继续。这较好地把“口语交际”的形式和“即兴讲话”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整合为一体。这既是本课特定教学内容的客观要求,也是对本课教学实践的创新性探索。2.发挥了学生口语交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由于学生在新课开始后经充分探讨,清楚地明确了“即兴发言”式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在“即兴发言”前又安排了分小组讨论演讲的话题、内容、方法等,所以在举行班级“小小即兴演讲会”的口语交际时,学生表现出了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3.较好地处理了“训”和“练”的关系。本课教学做到了先“训”后“练”,“训”“练”结合,“训”中有“练”,“练”中有“训”,以“练”为主。在学生明确了“即兴发言”式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后,即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每两人自选一个话题进行自主独立构思并练说,然后先在小组交流、评议、修改,最后每组推荐一个即兴演讲得最好的学生到台上进行口语交际。在台上进行口语交际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评议、修改,并对修改好的部分进行再次展示、评议、演说。这样以“练”为主,“训”“练”结合的口语交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