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集合6篇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3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从而正确利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教学难点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列出等式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课件演示:比例的应用)(一)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二)
2、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过了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还学过了解比例,应用这些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例的应用教师板书:比例的应用二、新授教学(一)教学例1(课件演示:比例的应用)例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1学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独立解答14025705350(千米)2利用比例的知识解答(1)思考:这道题中涉及哪三种量?哪种量是一定的?你是怎样知道的?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教师板书: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教师追问:两次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什么相等?怎么列出等式?解:设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
3、千米2 1405350答: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3怎样检验这道题做得是否正确?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过程和方法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主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教学重点:朗读训练。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主旨。赏析诗歌的语言。教法:自主探究教具:课件课前准备: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教学内容:反复朗读这首诗歌。把握诗歌的结构。理解诗歌的主旨。教学设计1.导入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
4、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板书课题。)2.整体感知范读:由教师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感知课文内容: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集体朗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课堂发言: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展示
5、课件)理想的意义(1)理想的历史意义(2、3)理想的人格意义(4、5、6、)理想的人生意义(8、9、10、11)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3.研讨与赏析精读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课堂讨论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第3节,这一
6、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有关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提示: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c理想使人永远年青。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有关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
7、,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作业:背诵这首诗歌,完成研讨与练习二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2、理清记叙的要素,品味语言,感悟文章意蕴。3、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像能力。【教学重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蜡烛的特殊意义。【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二战中苏联红军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2、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内容】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在了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坟头。文章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学习这
8、篇文章,要用心感受老妇人对苏联战士情同母子的深情。【教学设计】一、导入有这样一个故事,夫妻二人都是工人,他们有一个儿子上初中三年级。家里只有一间房子,约十五六平方米,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学生桌,家里就塞满了。爸爸身体不好,经常咳嗽,一咳嗽小屋就跟着震动,儿子写作业思路就会被打乱,为了儿子的学习,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出去,每天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躲出去,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北方的冬天很早就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有一天,儿子临近期末考试,在温暖宁静的小屋里不知不觉学习到夜深。作业刚做完,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从窗户往外望去,大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口罩的人,周身洁
9、白,成了个雪人,儿子像一下子被电击着了,泪流满面的跑出去无声的雪花盖住了这对拥抱的父子。这是一个普通的亲情故事,但令我们感动。还有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给我们震撼。今天我们学习的蜡烛一课,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二、整体感知1、板书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2、教师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3、教师(或学生)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4、投影思考题:1、复述课文情节,说说课文表现了什么主题。2、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5、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预期达到: 跨越国界,情同母子,战斗的友谊。 老妇人渴望解放、和平,对苏联红军烈士满怀敬意,奉献爱意。表现出深沉、强
10、烈的母亲般的爱。三、研读赏析教师导学:这篇文章非常感人,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那么,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研读课文,思考问题。投影思考题:1、找出令你感动的情节、段落或句子,分析使你感动的原因。2、试分析蜡烛有什么特殊意义。学生默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点拨。预期达到:1、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2、蜡烛的珍贵意义:老妇人珍藏了45年的结婚的喜烛一直舍不得用,现在,把它们拿出来点在烈士的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特殊的环境里,烛光显出了特殊的意
11、义。四、拓展延伸教师导学: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两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回答问题。投影思考题:1、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齐读或分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启发学生就文句提出一个个问题推想。只要学生的思路打开了,理解就深刻了。五、教师小结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希望每一个同
12、学都能体会这种美好的感情。六、布置作业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并且用上研读与练习中的字词,300字左右即可。教学设计方案 篇4设计理念【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小学六年级下册的精读课文,是安徒生童话经典之作,对于这样语言凄美、情感强烈且富于变化的文章来说,“读”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紧扣一个“读”字,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生情。在读中引领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对作家和作品的解读,培养学生一种悲悯情怀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 了解小女孩
13、五次擦燃火柴所见到的幻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女孩悲惨的命运。3、 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在大年夜忍受着寒冷、饥饿在街上卖火柴。没有欢乐,没有人关爱的她痛苦地坐在墙角里,她觉得很冷很冷。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于是,她擦燃了火柴,那么小女孩每次擦火柴都看到了什么?2、自由读5-10自然段,画出幻
14、象的句子,大声地读出来。二、学习课文5-10自然段。(一)品读幻象中的“幸福”1、学生读文,画句子。2、学生反馈,品读感悟。(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小女孩在幻象中的幸福。)(1)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总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2)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3)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
15、,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4)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5)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设计理念:所体会的幻象越美好,与幻象消失一旦联系,则更凄然,为后面的比较作基础。】3、多美好的幻象,但同学们想想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幻象?4、教师根据反馈小结:现实中的小
16、女孩又冷又饿,没有欢乐、没有人疼爱,所以她渴望温暖、温饱、渴望爱、渴望幸福,所以她一次又一次地擦燃了火柴。过渡:火柴终究是要灭的呀,火柴一灭,小女孩所渴望的得到了没有?读课文,找出火柴灭了有关句子。(二)品读现实中的“痛苦”1、学生找句子。2、学生反馈。(1)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2)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有冷的墙。(3)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3、指导学生读出小女孩幻象消失后的失望、伤心和现实的痛苦。4、再次品读奶奶的句子,体会小女孩的心情和现实的痛苦。过渡:美好的时光,一次又
17、一次地消失,所以当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出现时她急迫地叫了起来。出示句子:“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就会不见的!”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见到奶奶迫切、激动、祈求等心情。每句话都用上了感叹号,表达了什么?5、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又一次擦燃了火柴,这一次与前四次相比,特别是与第一次擦火柴有明显的不同。比较句子: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1)读读前后两次擦火柴,抓住重点词,想一想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2)指导朗读。【设计理念:运用句子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残酷的现实迫使小女孩从开始的犹豫
18、到最后的果断,渴望幻景永不消逝。】6、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不惜浪费“一大把”火柴,这一整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1)出示句子: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2)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3)指导感情朗读。三、学习课文11-12自然段,深化课文主题。1、配乐,师深情朗读。2、质疑:小女孩死了,为什么她嘴上还带着微笑?小女孩悲惨地冻死街头,是那么的不幸,作者却为什么说她是幸福的呢?3、出示句子: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4、对这句话中的
19、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5、教师引导,(前一个“幸福”是因为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后一个“幸福”是说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6、在当时的社会,对一个穷苦的孩子来说,死就等于幸福。这告诉我们什么呢?(社会的冷酷,人们的无情。)7、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配乐朗读)【设计理念:通过强烈的对比,体会小女孩面对寒冷、饥饿,面对痛苦的美好幻象,深层次衬托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社会的冷漠。】四、回顾全文,总结写法安徒生爷爷含着辛酸的泪写下了这个故事,他是通过残酷的现实和美丽的幻象对比,这种表达方法是虚实结合,看,幻象越美好,现实
20、就越痛苦,这 样的表达方法有什么好处?(更能突出小女孩的生活悲惨。)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同学们,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相比,你觉得自己生活过得怎样?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想一想: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的身边,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设计理念: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幸福自己比较撞击了学生美好的心灵,让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美好的生活。】六、课堂总结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感动了每一个读者,他一生写下了一百多篇童话,受到全世界儿童和大人的喜爱,希望同学们用心去阅读,相信你们一定会受益匪浅。七、作业1、阅读安徒生的作品2、朗读课后习题习4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写几句话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设计:14、卖
21、火柴的小女孩渴望 温暖温暖 快乐 关爱 (虚)幻象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同情(实)现实 寒冷 饥饿 没欢乐没关爱 痛苦 憎恨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14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4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魔术激趣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魔术吗?那今天老师就来当一回魔术师,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看好了哦!2、怎么样?魔术好玩吗?那你们想学吗?谁是今天最出色的孩子,下课了老师一定教给他。咱们上课了好吗?二、导入新课,揭题1、师:其实啊,今天,老师还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小魔术师,咱们
22、赶快把它请出来吧!课件出示。2、师:呦!这小魔术师还给大家卖了个关子: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3、师:不过在猜之前啊,小魔术师想请大家帮个忙,我说的这句话后面应该用什么标点符号呀?谁来帮帮它?4、师:谢谢你们!恩,为了表示对你们的谢意,告诉你们吧!答案就藏在我写的这篇文章里哦!咱们赶快去看一看吧!三、初读1、自由读。要求:把生字宝宝认一认。读到满意了就停下。2、看小朋友们都读得那么认真,小魔术师给大家送来了一个魔术盒。你们想知道魔术盒里藏着什么东西吗?只要读准这些魔术盒上的字,魔术盒就自然会打开。谁愿意把最出色的表现展示给小魔术师看?自己先练一练吧。出示:fpngbobozogungiqy
23、njihuzi浮碰雹暴躁灌溉器淹稼毁灾指名小老师带读。3、师:你们可真棒,能不能给大伙儿介绍介绍你在读的时候都注意了些什么呀?生:前后鼻音,平翘舌音。(你真会发现、你是个认字小能手、感谢你为大家做的提醒)指名带读:碰,躁,灾。4、师:拼音宝宝真淘气,给小朋友们玩起捉迷藏来了。聪明的小朋友,你们还能把它们读出来吗?开列小火车吧!开火车读。师:读着读着,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了吗?出示四个字:浮,灌溉,淹都是三点水的。5、师:你们真是棒!魔术盒就要打开了,那让我们一起试一试吧!漂浮碰到雹子暴躁灌溉机器淹没庄稼冲毁灾害真厉害,小魔术师把漂亮的音乐盒送给你们!开心吗?那就让我们开开心心地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吧
24、,读一读课文,猜猜我们的小魔术到底是什么?四、品读(一)、再读课文,思考:我是什么呢?(二)、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小魔术师到底是什么啊?(板书:水)师:喜欢水宝宝吗?师:那今天让我们一起做回水宝宝魔术师吧,读一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我变成了什么?(1)学习第一自然段:云师:水宝宝魔术师,你变成了什么呀?生:我变成了云。板书:云。(2)水宝宝们,喜欢变云吗?那让我们摇身一变,啊,现在我们都变成了“云”啦!云儿们,我们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来打扮自己?生:我喜欢穿“白衣服”、“黑衣服”、“红袍”。师:请大家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漂亮衣服吧!(出示课件)夸夸你的衣服吧!喜欢吗?师:谁能读出这种喜欢呢?出示:有
25、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指名读。(喜欢吗?一般:谁能读这种喜欢?好:看你穿上漂亮衣服得意的样子,谁来挑战他?瞧!你读得乐滋滋的样子一定很喜欢吧!)(3)师:水宝宝魔术师,你是怎么变成云儿的呀?生读句子。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师:你能做做小魔术师,用这些卡片把我们的云变出来吗?生贴图。师:说说你为什么变呢?生说原因。师随机板书:汽,点儿师生接读:你真棒,大家感谢你,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师:云宝宝魔术师,漂浮的感觉怎么样呢?请
26、你读一读吧。生个别读。齐读。(三)学习第二自然段:雨、雹子、雪师:我们可真能干,一会儿就变成了“云”,我们还能变呢,云宝宝魔术师还能变成好多东西呢,它课调皮了,要让你们猜一猜。(1)雨:我在空中飘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雨)”。师:你来猜一猜,我现在变成谁了?生:雨。(板书:雨)师:你怎么猜的呀?生:小水珠。(板书)生:落下来(板书落)读准读好。(落下来的感觉怎么样?读一读吧,读出你的快乐,读出你的自由自在。)(2)猜雹子:师: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板书生:雹子,因为它是小硬球,打下来的。(板书:小硬球,打)师:小硬球的力气看来(很大)。师
27、:谁来读一读。师:瞧!大家多有劲,打在人们头上一定很疼。(3)猜雪花师读:到了冬天,我又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生:小花朵,飘。(板书)师:谁要夸夸这些小花朵啊?生夸,那你就读出你的喜欢,快乐吧。生练习读。(4)、谁的变魔术本领最最高,请你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也可以边读边做动作)指名读评价-齐读。(5)师:小朋友们真不错,不仅认识我们今天的小魔术师,自己还当了一回小小魔术师呢,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吧!(6)齐读1、2小节。五、指导书写师:我还能变成字宝宝的朋友呢!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学目标:1、认识“比、尾、巴”等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生字,理解
28、词语的意思。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信息资源:1、猴子、兔子、公鸡等各种动物图片及相关动物尾巴图。2、学生收集查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文字、图片、玩具或模型等资料,注意留心它们尾巴的特点。3、认读生字的相关课件。(生字卡片也可以)重点难点: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教学重点;读好书中问句是教学难点。课时安排:两课时(根据教学实际自行安排)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以“动物王国要举行比赛”为题谈话导入,教师相机板书课题。2、引导学生认识“比、尾、巴”三个生字,注意“尾巴”的轻音读法。(从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出发,先让学生试读、领读,然后教师再重点指导轻声的读法。)3、释题:看到课题
29、,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圈划出生字。要求:读正确。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同座互相练读,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然后请4个小伙伴合作读, 尝试互相评价,注意把课文读通顺。3、指名汇报读,请学生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教师不设定统一的感知目标。)三、随文识字,感情朗读。1、认读理解带动物名称的生字。(1)逐一出示生字“猴”、“松鼠”、“公”、“鸭”,看拼音读准字音。(2)不带拼音,学生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3)把生字卡片贴在对应的动物图上,指名领读。(4)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2、认读
30、理解“短”、“扁”、“最”。(1)出示生字“短”、“扁”、“最”,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2)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谁的尾巴短?兔子尾巴短。(教师重点范读指导好问句末尾词语的升调。学生做游戏,两个小朋友,我问你读,你问我读,看谁的语气读的最像。)(3)其他几句问句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尝试读。在问句的指导中,教师帮助学生比较各种动物尾巴,顺势理解“最”的意思。(4)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运用词语。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长?什么东西短?“扁”用在什么地方?和“弯”相反的词是什么?3、利用字族“巴”认识“把”,教师重点指导长句“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伞”的停顿和断句。学生感悟体验着模仿读。四、有感情的朗读课
31、文,背诵课文。1、师生、生生引读、对读。2、同座拍手读。3、加上动作表演读。4、男女生比赛读5、小组内评读、推荐读6、开展“比尾巴”表演赛(背诵)(多给学生展示、评价的机会,如“你喜欢背哪部分?”“你哪里比他读的还好?比试着读读。”“谁还想读,站起来一起读。”“对于他的朗读,你谈谈自己的看法。”)五、挖掘课外资源,拓展运用。1、贴画,说尾巴。结合书后“读读画画”让学生贴(指名贴)、画(全班学生在书上画)。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说说它们尾巴的特点。2、开展“动物尾巴介绍会”。让学生以小解说员的形式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表达形式不限,能用上今天学习的词语更好。(充分展示学生课外的学习资源,如图片、玩具、模型等。)3、有能力的学生还可模仿书上的句子也编几句小儿歌。六、指导书写“云、公、车”。1、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引导学生发现写好这三个字的关键,教师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