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文档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葫、芦、藤、哇、盯、邻”6个生字,利用形声字特点区别“挂、哇”等形近字。正确书写“挂、哇”等8个生字。 2通过看图、动作表演、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葫芦、葫芦藤、盯着、邻居”等词语。 3把课文读正确、通顺,在读中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汇和培养语感。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认识“葫芦”,读准字音。 说我是丝瓜,我比他圆。 说我是梨,我比他大。 我中间细,两头圆。 年幼时,我可以做成一道美味; 年老时,我能做药,能制成艺术品; 我还能吹出动听的乐曲。
2、猜猜我是谁? 2观察“葫芦”两个字,识记生字。 3补充课题,指导读题。 (二)随文识字,初读启思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随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相机出示“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发现含多音字的词语“细长、长满”,教学多音字“长”。认读词卡:“葫芦藤”,联系生活中的“黄瓜藤”、“苦瓜藤”了解“藤”。 出示第一自然段,发现形近字“挂哇”,问“你是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请学生说说有“圭”这一部件的形近字,利用儿歌“张口一声哇,用手往上挂,有水是水洼,女孩爱娃娃,捉虫能手小青蛙!”区别这组字。 指导写字:挂、哇。 (2)
3、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正音“盯着”。理解词义(请同学们眼睛睁得大大的,都往老师这边看,瞧,这眼睛睁得大大的,眨都不眨的就往一个方向看,就叫“盯”)。 (3)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认识“邻”,理解“邻居”,拓展说词“邻座、邻国”。 (4)朗读第四自然段。 3过渡:那个人说“我要的是葫芦”,他觉得可以不要什么?这些真的可以不要吗? (三)积累理解 1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走进葫芦园,看看葫芦园里有什么,划出相应的词语。 2汇报交流,完成板书: (1)根据反馈,随机板贴:小葫芦、葫芦藤、葫芦花、葫芦叶。 (2)给词卡摆序,说说理由,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3)朗读第一自然段。 (4)迁移说话。“多么可爱的
4、小葫芦哇!”请学生用上“多么()的()哇!”句式来夸夸葫芦藤、叶子和花。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比我们更喜爱葫芦的人是(种葫芦的人)。你从哪句体会到的? 教学“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四)谈话小结留有悬念 1葫芦长得这么好,照这样下去一定能收获很多很多的葫芦。可事实是这样吗?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读。 2这些葫芦最后却一个一个落光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我们下课后讨论讨论。老师读了这个故事后,把它编成了一首小儿歌,这里有好几个生字宝宝,出示小儿歌: 葫芦叶,葫芦花,葫芦藤挂葫芦娃,主人每天盯着它。小蚜虫,爬呀爬,邻居好心劝告他。他却不去治一治,葫芦变黄都落啦! 3学生各种形式读儿歌。
5、4完成课堂练习。 教学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短小精悍,语言活泼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深爱孩子们喜爱的一篇课文。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围绕单元目标,结合本课特点,采用变序的方式学习一、四两自然段,了解现象及结果,准备第二课时再探究其缘由,学习二、三两段。引导学生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汇和培养语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设计上我作了如下的几点思考: 一、以趣识字 学习“葫芦”两个字时,让学生先猜谜,相机出示图片,学生通过直观看图认识“葫芦”是什么,再通过观察字形了解到葫芦与植物有关,所以是草字头。学习“藤”时,出
6、示图片“黄瓜藤”、“苦瓜藤”让学生记住这种弯弯曲曲地缠绕在一起的就是藤。学习“盯”时,做盯的动作理解要用眼睛“盯”,所以是目字旁的,同时“盯”是一动不动很专心地看,理解字义。还通过比较“挂、哇”识记生字,给“哇”找朋友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孩子们学习新知的同时,不忘巩固旧知。 二、以题导文 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有一个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从课题入手:“我要的是葫芦,那什么是我可以不要的呢?”启发学生通过默读找到第一自然段中描写的葫芦藤、葫芦花、葫芦叶。在说说它们长得怎么样,模仿“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这个句式夸夸葫芦藤、葫芦花、葫芦叶时,丰富了学生
7、的语言。 三、以读品文 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结合各自生活的实际赋予其不同的内涵。在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中,我没有牵着孩子去感受小葫芦、葫芦藤、葫芦花、葫芦叶长得有多好,而是让孩子通过读,找到了课文描写它们的词语,又用朗读感受它们的美。 这堂课是去别校借班试教,由于对学生的整体水平和基础不了解,很多地方没有预设到。这班学生在朗读方面比较薄弱,在检查学生初读时花了挺多的时间纠正字音和读书声音较轻问题,但是整堂课下来效果不明显。课后也结合其他老师的
8、意见,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需要改进: 1努力在语境中落实字词的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对于本课的几个生字,我做到了词不离句,但是却一味地由老师自己在运用着这些字词,学生呢,会运用了吗?可以说,在字词教学中,我剥夺了学生的语言运用、积累的权利。 2要充分利用好课文插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教学中,我以前后两段为切入口,形成鲜明的对比。可是课堂中,学生对这么美的葫芦藤,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却是难以入情,追其原因,是我对第一段的教学浮在了表面,那么美的描述,我没有引导学生好好的结合画面感受,因此,朗读起来的情感也是那样苍白无力,学生根本就没有体会到葫芦的可爱。以致到后面的葫芦变黄、落地也没那么大
9、的惊奇与不解,朗读自然也提不起来了。 3细节之处要时刻注意。本节课的教学中,有部分细节自己疏忽了,比如说读课题的指导,课堂中学生读书声音较轻、比较拖沓时的引导等。教师始终要明白自己的目的,我们检查读文的目的不是随意找几个人把每个自然段读一遍下来就算了,而是要把读正确、读熟练,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不要急着读第二句,而是应该先把其他的放一放,让学生再练着去读一读。因为是第一课时,完全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练习时间。比如难读的这一段可以让学生再读一读,读了之后教师再请几个孩子读,或者就刚才的这个孩子再读一读,也可以我读一句你读一句,大家一起练着读一读等等。只要能让这个孩子的朗读有很明显的提高,从不
10、会读,通过教师的启发,会读了,而且读好了,这就是我们教学的精彩之处。小小的一个环节,却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小小的一个细节,折射着一个老师对一节课的把握与解读,折射着一个老师对每一个环节的驾驭与周密的考虑。 4在指导朗读方面激励语还不够,这项也是我自身比较薄弱的,还需不断学习,表扬可以充分些。低年级学生对人物的感知通常要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巧妙地创设情境可以激活孩子们的思维,从而使之更有效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在教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一句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可这样设计: 种葫芦的人看着小葫芦,从心底里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你现在就是种葫芦的人,你说(指名读) 看着可爱的小葫芦可乐了。可以加上你的动作、表情夸夸它。你说 你还想怎么夸?小葫芦听了心里一定美滋滋的! 教师提出“你还想怎么夸?”让学生展开想象,夸这个可爱的小葫芦。通过想象,把孩子们带入故事的情境之中,从而有身临其境之感,好像葫芦就在他们眼前,那个人就是自己。 作为一篇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孩子阅读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愿一次次的教学反思能带给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多的快乐与满足。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