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解析(DOC 25页).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75090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解析(DOC 2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解析(DOC 2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解析(DOC 25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解析(DOC 25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解析(DOC 25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注】候,拜访,问候。履行,实践,做。绥,安,安抚。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1)从现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中,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意思正确的一项。 例句义项卿家君法孤_A法令,制度;B方法,做法;C效法

2、,仿效;D标准,法则。久而益敬_A更加;B增加;C好处。孤往者尝为邺令_A经历、体验;B曾经;C吃一点试试周公不师孔子_A传授知识的人;B仿效,学习;C军队;D掌握专门学术或技艺的人。(2)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 袁 公 问 曰 贤 家 君 在 太 丘 远 近 称 之 何 所 履 行(3)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4)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案】 (1)C;A;B;B(2)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3)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他们的礼仪举止,虽然相隔遥远,却是那么一致

3、。(4)言外之意就是:周公没有效仿孔子,孔子也没有效仿周公。也就是说:“家父没有效仿袁公,袁公也没有效仿家父。” 【解析】【分析】(1)句翻译:你的父亲学我,故选C。句翻译: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故选A。翻译: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故选B。翻译:周公没有学孔子。故选B。 (2)根据句意: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故句子划分为: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3)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4)“此事”指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现代话就是: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

4、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言外之意就是:周公没有效仿孔子,孔子也没有效仿周公。也就是说:“家父没有效仿袁公,袁公也没有效仿家父。”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故答案为:(1)C、A、B、B (2)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3)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他们的礼仪举止,虽然相隔遥远,却是那么一致。 (4)言外之意就是:周公没有效仿孔子,孔子也没有效仿周公。也就是说:“家父没有效仿袁公,袁公也没有效仿家父。”【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辨析。多义词是具有几个彼此不

5、同而又相互关联的意义的词,这些意义是同属一个本义(基本意义)的转义,引申、派生或衍生意义。解答本题,先读一读句子,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提取出划线字的语境义,再对照义项选择即可。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断不好,所以先读一读句子,体会语感节奏,分析句子成分后再谨慎短句。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注意:保留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年号、某些典章等;删去一些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周公、孔子生在不同

6、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据此思考言外之意即可。【附参考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的时候,去拜会袁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钟毓、

7、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A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B 。”【注】钟毓:魏国车骑将军。钟会:魏国大将军,后平蜀。钟繇:三国时魏国相国。(1)“钟毓、钟会少有令誉”中“令”解释,与下列哪一个选项的加下划线词意思是相同的( ) A.可令二子来B.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C.三令五申D.巧言令色(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3)根据语境,将(甲)“战战栗栗,汗不敢出”与(乙)“战战惶惶,汗出如浆”两句的序号分别填入文中A、B两处。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兄弟中

8、你更欣赏谁,为什么?(4)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你猜测本文应编入世说新语中的哪一类?( ) A.德行B.言语C.方正D.雅量【答案】 (1)D(2)(魏文帝)又问钟会说:“你为什么不出汗?”(3)A【乙】 B【甲】 【示例1】我更喜欢钟毓。他见到魏文帝“战战惶惶,汗出如浆”,这是紧张的表现,但也是人之常情,他能如实地说明自己流汗的原因,这是老实、守规矩的表现。而钟会回答魏文帝的话明显是找说辞,抖机灵,明显是刻意讨巧、耍滑头。【示例2】我更喜欢钟会。他见到魏文帝却并不慌张,在魏文帝问话时能灵活应答,既解释了自己不出汗的原因,又体现了魏文帝的威严,及自己对他的敬重,相当机智。而相比之下钟毓的流汗的表现

9、则显得过于胆小与紧张,老实有余,灵活不足。(4)B 【解析】【分析】(1)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把握“令”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例句和D项中的“令”,意思都是“美好”;A项中的“令”,意为“让,使”;B项中的“令”,意为“县令”;C项中的“令”,意为“命令”。故选D。 (2)此句中的得分点有:复,又;卿,你;何以,为什么;汗,出汗。 (3)理解句意,结合上下文回答。“卿面何以汗?”是问出汗的原因,故A处应填“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卿何以不汗?”是问不出汗的原因,故应填“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本题要结合二人的性格特点回答。先根据对两人的语言描写分析其性格。两人各有优缺点,要辩证地分析。

10、“战战惶惶,汗出如浆”表现出钟毓的老实、守规矩,因为他能如实表达自己出汗的原因。但是他的紧张体现出他的胆小、过于拘谨、不够灵活;“战战栗栗,汗不敢出”表现出钟会头脑灵活、机智,在解释自己不出汗的原因的同时,还维护了魏文帝的威严。但是也体现出其过于讨巧、耍滑头、抖机灵的性格。对比两人的优缺点,选取一人作答。 (4)本文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主,而人物的性格特点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而且也并没有表现出德行、方正、雅量的意旨。故选B。 故答案为:D; (魏文帝)又问钟会说:“你为什么不出汗?”; A【乙】 B【甲】 【示例1】我更喜欢钟毓。他见到魏文帝“战战惶惶,汗出如浆”,这是紧张的表现,但也是人

11、之常情,他能如实地说明自己流汗的原因,这是老实、守规矩的表现。而钟会回答魏文帝的话明显是找说辞,抖机灵,明显是刻意讨巧、耍滑头。 【示例2】我更喜欢钟会。他见到魏文帝却并不慌张,在魏文帝问话时能灵活应答,既解释了自己不出汗的原因,又体现了魏文帝的威严,及自己对他的敬重,相当机智。而相比之下钟毓的流汗的表现则显得过于胆小与紧张,老实有余,灵活不足。 B。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常见,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只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

12、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白本文刻画人物使用的描写方法,根据描写方法即可做出选择。 【参考译文】 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好的声誉。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奉旨进见。钟毓脸上冒有汗水,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出汗呢?”钟毓回答:“由于恐惧慌张、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像水浆一样流出。”文帝又问钟会:“你脸上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

13、答:“由于恐惧战栗,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也不敢冒出。”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划线的词 太丘舍去_尊君在不_下车引之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一起出行,结

14、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B.陈元方小的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答案】 (1)舍弃;通“否”;牵,拉(2)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3)C 【解析】【分析】(1)句意为: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去:离开。句意为:你的父亲在吗?不:通“否”。句意为: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引:拉。 (2)句中的重点词有:期行,相约同行。期,

15、约定。日中,正午时分。句子翻译为: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好正午(见面)。句中的重点词有:日中,正午;信,信用。句子翻译为: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3)A项,不是陈太丘不守信用,过了约定的时间,陈太丘才走的。B项,陈元方并不是傲慢无礼,还是比较有礼貌的称呼他“君”。D项, “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因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故选C。 故答案为:舍弃;通“否”;牵,拉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C【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

16、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辨析,判断正误。【附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

17、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4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尊君在不?

18、_ 下车引之。_元方入门不顾。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叙写了元方妙答友人的故事,表现元方聪明机智,明白事理,落落大方。说明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的道理.B.本文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元方聪明机智、不卑不亢的形象跃然纸上。C.本文剪裁得体,详略得当,语言十分自然,不加任何雕饰。D.本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旨在告诉我们做人要讲信用的道理。【答案】 (1)同“否”;拉、牵拉;回头看(2)真不是人啊!跟人相约一起走,却丢下他人而离

19、开。(你)到中午还不到,这是不守信;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无礼貌。(3)B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不”通假字,通“否”;“引”,拉、牵拉。 (2)重点字词:“期”约定;“委”,丢下;“至”,到达;“信”,诚信。 (3)B项错误。结合文中元方和友人的对话分析,本文主要采用的是语言描写,故“心理描写”错误。 故答案为: 同“否” ; 拉、牵拉 ; 回头看 真不是人啊!跟人相约一起走,却丢下他人而离开。(你)到中午还不到,这是不守信;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无礼貌。 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

20、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把握,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5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含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无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目:“非人战!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

21、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乙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注释】管宁、华歆:汉末魏初时名士。捉:检,拾。尝:曾经,轩冤: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后借指官位爵禄。(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词。 尊君在不 _元方入门不顾 _华捉而掷去之 _宁读书如故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3)结合甲乙两文,说说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交友之道? 【答案】 (1)同“否”;回头看

22、;代词,代指金子;原来从前(2)陈太丘(便)丢下(他)而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 管宁把席子开,与华散分席而坐,说:“你(已经)不是我的友了。”(3)以礼相待志同道合诚信交友(或真诚交友)。 【解析】【分析】(1)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不”:通假字词,同“否”。“顾”:古今异词,回头看。 (2)本题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句中的“舍:放弃。去:离开。乃:才。子:指你。”几个词是赋分点。 (3)陈太丘与友期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管宁割席,出自世说新语德行,本篇通过管宁、华歆二人在锄菜见金、见轩冕过门时的不同表现

23、,显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可知交友要志同道合,要诚实待人等。 故答案为: 同“否”; 回头看 ; 代词,代指金子 ; 原来,从前 陈太丘(便)丢下(他)而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管宁把席子开,与华散分席而坐,说:“你(已经)不是我的友了。” 以礼相待;志同道合;诚信交友(或真诚交友)。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

24、意译为辅。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

25、门。 (乙)文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 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掉锄,就像看到瓦石一样。华歡却捡起来,(但是着见管宁的神色不对劲)又扔了金于离开。两个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像往常一样读书,华歆却扔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于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6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

26、之,元方入门不顾。(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乙)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注释】虞(y)人:侍卫。焉之:到哪里。(1)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 期日中_相委而去_是日_岂可不一会期哉_(2)翻译下列句子。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3)(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联系文章和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 (1)约定;舍弃;这;难道(2)朋友对此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

27、回地走进了家门。 今天喝酒这么开心,天又下雨,您将到哪里去啊?(3)主题:为人一定要讲诚信。 感受:读完两文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诚信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不能失信于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解析】【分析】(1)句意:约定的时间在中午。期:约定。句意: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委:舍弃。句意:这天。是:这。句意: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岂:难道。 (2)重点词语:惭:感到惭愧。引:拉。顾:回头看。句意为:朋友对此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重点词语:雨:动词,下雨。焉之:到什么地方去,宾语前置句。之:动词,至。焉:疑问代词,哪里。句意为:今天喝酒这么开心,天又下雨,您将到哪

28、里去啊? (3)陈太丘与友期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资治通鉴魏文侯书讲的是战国时期的魏国的魏文侯冒雨守信赴约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人要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为人一定要讲诚信。谈感受能围绕诚信谈感想并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 故答案为:约定;舍弃;这;难道 朋友对此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 今天喝酒这么开心,天又下雨,您将到哪里去啊? 主题:为人一定要讲诚信。 感受:读完两文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诚信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不能失信于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

29、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的掌握。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文章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概括。【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

30、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魏文侯同掌管山泽的官约定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百官饮酒非常的高兴,天下起雨来。文侯要出去赴约,随从的侍臣说:“今天饮酒这么快乐,天又下雨了,您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说:“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猎,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自己前往约定地点,亲自取消了打酒

31、宴。魏国从此变得强大。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陆元方卖宅 陆少保 , 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注释】陆少保:即陆元方。少保,官职名。东都:指洛阳。遽:急忙,立即。(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曾于东都卖一小宅/于我如浮云B.是欺之也/则是无信C.子侄以为言/我言秋日胜春朝D.不尔/尊君在不(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买 者 求 见 元 方 因 告 其 人 曰 此 宅 子 甚 好 但 无 出 水 处 耳。(3)对于

32、文中的陆元方,有人说他傻,有人赞他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B(2)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3)说话办事诚实正直,这是十分可贵的。元方宁愿宅子卖不出去,也绝不欺骗人,这种诚实无欺,为人正直的品质值得歌颂。 【解析】【分析】(1)A于:在/对。B是:这是。C言:话/认为。D不:不是/通“否”,表疑问的语气词。 (2)根据句意:买者要求拜见,于是元方告诉那人说:“这房子非常好,但没有排水道而已啊。”故句子划分为: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 (3)元方宁愿房宅卖不出去,也绝不骗人,可见陆元方的为人正直。他既做正直的人,又说正直的话,

33、办正直的事。卖宅虽然失败,却留下了他诚实、正直的美德。金钱和美德,哪一个可贵呢?很容易辨析。 故答案为:B 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 说话办事诚实正直,这是十分可贵的。元方宁愿宅子卖不出去,也绝不欺骗人,这种诚实无欺,为人正直的品质值得歌颂。【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对选项要逐项理解比较,仔细分析辨析。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语句的意思理解,在此基础上依据现代汉语的语法教学断句。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

34、理解和概括能力。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注意文章中对对象描写的语句的理解,要准确地概括。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含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无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目:“非人战!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乙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选自南朝

35、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注释管宁、华歆:汉末魏初时名士。捉:检,拾。尝:曾经,轩冤: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后借指官位爵禄。(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词。 尊君在不_元方入门不顾_华捉而掷去之_宁读书如故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3)结合甲乙两文,说说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交友之道? 【答案】 (1)同“否”;回头看;代词,代指金子;原来从前。(2)陈太丘(便)丢下(他)而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管宁把席子开,与华散分席而坐,说:“你(已经)不是我的友了。”(3)以礼相待志同道合诚信交友(或真诚交友)。 【解析】【

36、分析】(1)“不”:通假字词,同“否”。“顾”:古今异词,回头看。 (2)句中的“舍:放弃。去:离开。乃:才。子:指你。”几个词是赋分点。 (3)陈太丘与友期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管宁割席,出自世说新语德行,本篇通过管宁、华歆二人在锄菜见金、见轩冕过门时的不同表现,显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可知交友要志同道合,要诚实待人等。 故答案为:同“否”;回头看;代词,代指金子;原来从前; 陈太丘(便)丢下(他)而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管宁把席子开,与华散分席而坐,说:“你(已经)不是我的友了。”; 以礼相待志同道合诚信交友(或真诚交友)。 【点评】

37、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38、。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乙)文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掉锄,就像看到瓦石一样。华歡却捡起来,(但是着见管宁的神色不对劲)又扔了金于离开。两个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像往常一样读书,华歆却扔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于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不

39、再是我的朋友了。”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非淡泊无以明志(_)非学无以广才(_)意与日去(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B.作者

40、开篇即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C.文中点出了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立志,学习和惜时。D.“俭”是本文的核心词语,“淡泊”“宁静”是它的正面表现。【答案】 (1)明确,鉴定;增长;意志(2)君子的品行,用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3)D 【解析】【分析】(1)本题注意“广”,是词类活用,形容词用作动词,增长。 (2)本题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夫”,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淫”,过度;“冶性”,陶冶性情。 (3)D.“静”是本文的核心词语,是修

41、身养德的基础,“淡泊”“宁静”是它的正面表现,“淫慢”“险躁”则是其反面表现。 故答案为:(1)明确,鉴定;增长;意志; (2)君子的品行,用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3)D。 【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2)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

42、畅与优美; (3)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参考译文】 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10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

43、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吾日三省吾身_不亦说乎_思而不学则殆_为人谋而不忠乎_(2)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乐乎”呢?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学习与交流有怎样的态度呢? 【答案】 (1)每天;同

44、“悦”愉快;疑惑;竭尽自己的心力(2)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并能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3)“朋”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研究问题当然是高兴的事,更是一种乐趣。可以看出孔子愿意与别人切磋探讨学问,把这当作乐事。 【解析】【分析】(1)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日:名词作状语,每天;说:通假字,同“悦”愉快;殆:动词,疑惑;忠:动词,竭尽自己的心力。 (2)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笃志:志向坚定。笃,坚守。切问而近思:恳切的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仁:仁德。句意是: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并能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3)仔细阅读文章,在正确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通译全文,提炼概括文章内容,比较分析作答。朋:同门;一同学习者;弟子;志同道合的人。孔子认为以学习为乐事,愿意与志同道合的人切磋探讨学问,把这当作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其它资料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解析(DOC 25页).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