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 王茜 更新时间:2012-5-16 19:51:53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检测题一、基础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a 长沮(j) 喟然(ku) 比及(b) 舞雩(y)b 莒父(jf) 樊迟(fn) 皋陶(goyo) 弘毅(hng)c 曲肱(gng) 愠色(wn) 莘女(shn) 饥馑(jn)d 鼓瑟(s) 章甫(f) 荷蓧(dio) 笃亲(d)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 )a 木铎 怃然 莞尔 一箪食 b 饬令 筼当 遁世 佞臣c 弑君 铿尔 凋谢 畏葸 d 接舆 哂之 扃牖 大车无輗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2、( )a在春秋战国时代,许多政治家和士人都充斥急功近利的情绪,他们提出了许多政治策略和措施都是短视的。b孔子认为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他的主张被人们视为迂腐。c孔子在奔走于列国之间的年代里,曾多次受到暴力威胁,每次他都以坚定的信心克服了困难。d无论历史条件还是自身条件,孔子若实现改造社会的理想,其困难都比汤、武大得多。4、下列画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保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我们如果不加强廉政建设,就会祸起萧墙,自己搞垮自己。b.比赛开始了,远动员们陈力就列,发令枪一响,就箭一般地向前跑去。c.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思想阵营日益巩固,资产阶级思想阵营分崩离析。d.
3、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能培养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于国于民都有害处5、对下列文学知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也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b.论语由孔子及弟子编写,全书共20篇;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c.论语的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d.“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是鲁孔丘与? b小人之过也必文c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d举直错诸枉7、下列各句和“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中词类活用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a博我以文 b仁者安仁,知者利仁c饭疏食饮水 d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4、8、下列各句和“汤有天下,选于众”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b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c鸟兽不可与同群。 d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6分,每小题3分)“以德治国”有三层含义。一是说执政者应当重视自身“德”的修养,行为操守应当以“德”为准则。二是说执政者应当推行德政、善政,行政以“德”为本。三是说执政者应当对被统治者的言行确定以“德”为中心的严格规范,并予以有效约束。儒家正统学说中的理想“德治”,其实应该三者兼有。可是中国古代大多数帝王的理解,基本只停留于第三层含义。这就是管子君臣下所说的“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通常所谓“以
5、德化民”(史记孝文本纪)比较准确地体现了这种政治意识。然而事实上如果说“以德治国”曾经产生过积极的历史影响的话,主要却是因为基于“以德治国”的第一层含义,执政者执行着某种道德自律,接受着某种道德监督。贞观政要开头所引录唐太宗李世民的言论“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以及魏征发表的对于君主来说“修身之术”与“治国之要”原本一致的观点等等,都是一种以“德”自律的自觉。古代帝王的“罪己”诏或者类似的文书中“簿德”“寡德”的自责尽管并不都是真挚之言,但是在形式上,仍可看作是一种面对某种道德标准的自我检讨。也正是因为有讲究“德”的政治传统,而执政者也热心“德”的政治宣传,社会于
6、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对权力者的道德监督。在有的时代,曾经形成了较为澄清的社会舆论氛围,出现了较为勇敢的政治批判力量。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人和事常有多彩的“光辉”,其中尤以不惜牺牲生命挑战政治强权者最为令人兴奋。事实上,他们有时是从“德”得到有力的精神鼓舞,有时又是以“德”作为自身的信念支撑的。在中国古代,天灾以及相关的异象,常常被看作君主不“德”所受到的天的警告和惩罚。于是因此而发生的大臣辞职、帝王自谴等历史记录不绝于书。以现在科学的眼光观察,这种言行和思想固然是可笑的,然而在当时,却常常体现出一种
7、以“德”为标尺的严肃的政治反省。9、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大多数帝王对“以德治国”的理解只是对被统治者的言行确定以“德”为中心的严格规范,并予以有效约束。b儒家正统学说中的理想“德治”既重视自身“德”的修养,又重视善政的推行。c所谓“以德化民”准确体现了执政者积极推行德政、善政,行政以“德”为本的政治意识。d“以德治国”在历史上产生过影响,是因为执政者热心“德”的政治宣传。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执政者坚持道德自律,重视自身“德”的修养,接受社会的道德监督,是真正的“以德治国”。b敢于不惜牺牲生命而挑战政治强权,人的一生才会焕发出多彩的“光
8、辉”,才能成为“中国的脊梁”。c修身养性的方式与治理国家的方法有相同之处,都有重视道德标准的含义,因此魏征说“修身之术”与“治国之要”原本一致。d中国古代因天灾等异象而引发大臣辞职、帝王自谴的言行和思想尽管是可笑的,却往往有益于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9分,每小题3分)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弱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9、?”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涉及的人物是孔子、子路、长沮、桀溺、仲由等五人。b.本文中长沮、桀溺为一介农夫,自然胸无大志。c.孔子与长沮对话,而后又与子路对话;子路与桀溺对话。d.子路先与长沮对话,又与桀溺对话,最后是与孔子对话。12、下列句中各句的“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长沮、桀溺耦而耕 b.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c. 耰而不辍 d.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13、对文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们
10、同谁去变变它呢?b.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况且你与其跟随孔子那样躲辟正常人群的人,哪比得上跟随我们这些避世隐居的人呢?c.鸟兽不可与同群。 我不能避世隐居,与鸟兽相伴。d.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天下若是太平了,我也就不跟人们在一起从事改革了。四、(25分)14、上文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政治态度? (不要超过15字)。(2分)15、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对社会环境与改革的关系,孔子所持的观点(态度)是_ (不要超过15字)。而另一方的观点(态度)却认为:_ _(不要超过15个字)。(2分)16、翻译下列文言文(每小题3分,共9分)(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2)
1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3)君子有勇而无以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7、默写下列句子(12分)(1)诲汝知之乎?_, , 。(2)无欲速,无见小利。_,_。(3)_ _, ,其何以行之哉? (4)_,不舍昼夜!(5)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_, 。(6)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14 分)曲阜庙的大成殿和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泰安岱庙的天贶殿,被誉为东方三大殿。近年农历八月廿七日孔子诞辰,都要在这里奏中和韶乐,演八佾舞,向至圣先师顶礼膜拜,把今人引入远哉悠悠的春秋末岁西狩获麟的古老风气之中。我是暮春三月到曲阜开“鲁迅与孔子学术研讨会”的,未能
12、躬逢其盛。站在清朝雍正皇帝手书的“大成殿”金字匾额下方挡驾的绿栏杆之外,远远地望着头戴十二旒冕、身着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一如古代帝王威仪的孔子坐像,敬则敬矣,却没有多少亲切感。当一个人被历代权贵显儒拜至高不可攀的天云之际,我辈平民书生只有敬而远之的份儿。记得多少年前,到处绘作“横眉冷对”的鲁迅肖像,连孩童也问他爸爸:“鲁迅爷爷很厉害吧?”圣人、伟人能否带点人情味?鲁迅晚年对此有所警觉,有所疑惑。他孝其母而爱其子,写了答客诮诗,自我辩解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他写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向被视为非孔之作,其实行文提示权势者的利用和后儒的僵化,使民众对孔子惟有恭谨,却不亲密,又于孔
13、子生前落魄,身后暴荣,体悟到人生荣辱如白云苍狗的悲凉感。这对后人如何看待伟人(包括孔子和鲁迅本人)和伟人之学,是富有启迪价值的。吾非孔门圣裔,这番曲阜寻根是要寻文化之根。中国成为数千年文明古国而不堕,成为礼仪之邦而富有风流儒雅趣味,甚至士人阶层列为“四民之首”成为历代社会的共识,孔子之功是不可没的。但圣人也是人,其学惟有与时俱进、从善如流、不断生发新机,后人寻根时,才会感到与血肉相连。在大成殿盘龙翔凤、金碧辉煌的灵光中,我感到圣人离我弥远,感到寻根的失落。惟有回首殿前一株挺拔苍翠的桧树,辨读“先师手植桧”的刻石,才渐渐辨认出孔子的身影,似乎这位身材魁伟的慈祥老人也荷锄培土,和我们一道参加植树节
14、。孔子植桧相传有二株,唐朝封演封氏闻见记称:“曲阜县文宣王庙内并殿西南各有柏叶松身之树,各高五丈,枯槁已久。相传夫子手植,永嘉三年其树枯死。”原树历经兵灾火劫,在废墟上重生,在祸难后仅存的树桩上复发新条。今存者已历二百六十年风雨,老干如铁,繁枝似盖,显示了在风火雷电中不可摧磨的生命力,其树冠已在同大成门争日光中越过大成门的屋脊了。孟子万章下载:“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孟子这段话, 为孔子形象定型化。于今的孔庙,已树起“金声玉振坊”、“圣时门”、“大成门”、“大成殿”,组合成坚强的自南而北的孔庙中轴线,比生命力,
15、先师手植桧终于日益一日地高出大成门屋脊,便是极妙的象征。因为这时存在一条深植于泥土,并不息地抽出枝叶而迎接日日其新的阳光的根。曲阜“三孔”中引起我留连仰慕的树木,还有孔府花园的五君子柏。这株经历四百余年风雨的柏树,有若匪夷所思的巨掌伸出五指,采摄阳光和云霞,拥抱着寄居其间的一株古槐。我钦佩其博大胸襟,在树前留影。我想,柏与槐的根系是无心自立门户的,它们互相纠结,共同抗御风雨雷电。一者枝杆如虬,一者翠叶婆娑,相互掩映,相互扶持,各抒所长,荣辱与共,创造了“五柏抱槐”的旷世奇观。由根深叶茂,我联想到水源。老根无水,其生命势必枯竭,是不能重生的。孔子的根,孔子的降生地在尼山,那里的水名曰:“智源”。
16、我这次来去匆匆,未及踏访。据阙里志山川:“沂水出鲁城东南,尼丘山是也;流下注为智源溪。”其他有观川亭,相传是孔子观五川汇流之处。孔子在川上叹光阴易逝,一川秀水融汇着多少浩茫的人生感触。孔庙之旁有孔子故宅,大概能唤起游人的亲切感吧,但它已改作奉祀孔子先人的家庙,而且每个先人都封了王爵,宅中有孔子当年饮水的古井,据称那井水是“既清且渫”的,如今已成暗浊的止水。井旁有乾隆皇帝“故宅井赞碑”。镌刻有这位盛世群王的“饮水拜师”铭文:“我取一勺,以饮以思,呜呼宣圣,实我之师。”不过,井之四周已筑起雕花石栏、四角碑亭,俨然“圣水”的模样。这也就失去了我去年在绍兴鲁迅故居看百草园中的水井,尚能联想到少年鲁迅听
17、蟋蟀弹琴、看云雀高飞,挖掘何首乌、采搞覆盆子的自然趣味了。18参观曲阜“三孔”作者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4分)19作者为什么“感到寻根的失落”?(3分)20结合原文,应该如何理解第 4段中的“人情味”?(3分)21阅读原文,回答下列问题。(4分)(1)对“五君子柏”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要写孔子在川上感叹光阴易逝?六、( 6分)22、下面一句话语序有不当之处,通过调整短语结构,使之协调一致,语意连贯。 孔子毕竟是一个贵族气息较浓的人,“文化”的王朝他喜欢,他也喜欢“文化”的人,他自己从艰辛的少年到中老年的奔波,学而不厌,也就是要使自己“文化”。七、小作文(16分)联系现实谈谈
18、“义”与“富贵”的关系。要求:主题鲜明,200字左右。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检测题(答题卷)一到三四五六七总分总分39分25分14分6分16分100分实得分一到三题选择题(39分,每小题3分)12345678910111213四、(25分)14、 (不要超过15字)。(2分)15、孔子所持的观点(态度) (不要超过15字)。而另一方的观点(态度)却认为:_ _ (不要超过15个字)。(2分)16、翻译下列文言文(每小题3分,共9分)(1)(2)(3) 17、默写下列句子(12分,每空1分)(1)诲汝知之乎?_, , 。(2)无欲速,无见小利。_,_。(3)_ _, ,其何以行之哉? (4)_,不
19、舍昼夜!(5)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_, 。(6)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14 分)18 (4分)19 (3分)20 (3分)21阅读原文,回答下列问题。(4分)(1)(2) 六、( 6分)22、 七、小作文(16分)联系现实谈谈“义”与“富贵”的关系。要求:主题鲜明,200字左右。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检测题(答案)1 d (a沮读j b 皋读go c 愠读yn)2 b“筼当”应为“筼筜”3、a 句式杂糅。4、b5、b6、b(a“与”通“欤”,c “要”通“约”,d“错”通“措”)7、a(例句: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a.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b
20、 安,利是意动用法c.饭:名词活用为动词,d.歌:名词活用为动词。)8、b(例句:状语后置。a 宾语前置,b 状语后置,c 省略句,d 定语后置)9、a(b “德治”应该三者兼有;c体现了“第三层含义”; d因为执政者执行着某种道德自律。)10、c(a有三方面内容;b不能形成必要的条件关系;d 体现出一种以“德”为准的政治反省。)11、d12、b (b“而”为“尔”。a“而”表修饰的连词,c“而”连词 d “而”表并列连词)13、b (孔子常常躲避与自己志趣不合的人)14、积极入世15、天下不太平,越要改革; 天下不太平,就无法改革。16、(略)17、(略)18、孔子坐像,孔子手植桧,五君子柏
21、、孔子故宅水井(每点1分)19、因为作者看到了权势者对孔子的高捧和利用(1分),民众对孔子的恭敬和疏远(1分)感到圣人离自己很遥远(1分)。20、首先应看到伟人也有普通人的情感,(1分)其次是要客观对待这种情感,(1分)不应该将伟人神圣化(1分)。21、(1)暗指孔子及其学说应融入民族文化传统之中,(1分)相互扶持,各抒所长(1分)。(2)指出孔子的学说源于他对自然现象(1分)和社会人生的真实感悟(1分)。22、他喜欢“文化”的王朝,也喜欢“文化”的人,他自己从少年的艰辛到中老年的奔波(或从艰辛的少年到奔波的中老年),学而不厌,也就是要使自己“文化”。(前两句答为:“文化”的王朝他喜欢,“文化”的人他也喜欢,且后面答对的只得2分。)七、小作文(16分)联系现实谈谈“义”与“富贵”的关系。要求:主题鲜明,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