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广播电视与电视新闻试卷(课程代码006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我国电视事业发端于( B )A1956年 B1958年C1960年 D1962年2我国磁带录像技术出现于( D )A20世纪80年代初 B20世纪70年代宋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60年代末3因报道l991年海湾战争而强势崛起的国际媒体是( B )ABBC BCNNCABC DNHK4世界上第一家商业广播电台诞生在( A )A美国 B英国C法国 D德国5调频广播出现于( D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年代 D20
2、世纪60年代6广播与电视共同的符号系统为( D )A文字 B图像C标题 D声音7我国将广播作为主要战时媒介开始于( B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C南京事变 D西安事变8.“今天上午十点,长扛第一条过扛地铁一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一规工程开始运营。”这条广播消息导语的方式是( C )A述评式 B描写式C叙述式 D议论式9“今天上午,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乡信息通信网络正式开通,我省最后一个开通固定电话、宽带及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少数民族乡实现了现代通信的跨越。”这条广播消息导语的方式是 ( A )A述评式 B描写式C叙述式 D议论式10广播新闻的剪辑中,音响以较低的声音播出,待需要以音响为主导时,
3、再将音响逐渐扬起,这种合成方式是( B )A轻入轻出 B淡入淡出C慢入慢出 D缓入缓出11表现拍摄主体及其周围环境的景别是( B )A远景 B全景C中景 D近景12能够创造戏剧效果的镜头是( B )A推镜头 B拉镜头C摇镜头 D移镜头13可以造成舒展、开阔、崇高、敬仰感觉的拍摄角度是( D )A正面 B侧面C俯角 D仰角14电视新闻中细节的运用可发挥许多作用,但不包括( A )A增加冲突 B揭示主题C塑造形象 D渲染气氛15在电视新闻尤其是消息类新闻中,最常见的叙事结构是( A )A顺叙式 B倒叙式C平行式 D交叉式16中国电视新闻开始进入观众视野的对间为( B )A1956年 B1958年C
4、1960年 D1964年17深度报道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其年代为( C )A20世纪初 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20年代束30年代初 D20世纪40年代18中国大陆最早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由北京电视台播出的,时间在( B )A1958年6月 B1959年6月C1960年6月 D1961年6月19我国第一座开播的电视台是( D )A广州电视台 B上海电视台C天津电视台 D北京电视台20电视新闻节目对“新闻策划”,概念的完全引入,应追溯到央视的( B )A焦点访谈电视新闻栏目 B新闻调查电视新闻栏目C新闻1+1电视新闻栏目 D央视论坛电视新闻栏目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
5、2分,共10分。21电视传播中的无线传输主要包括( BCD )A长波 B中波C短波 D微波E超声波22在新闻拍摄中,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ABCDE )A导演摆布 B事后补拍C不当偷掐 D移花接木E以偏概全23广播传播的优势有( BCDE )A群众性强,选择性强 B传播迅速,信息量大C覆盖面广,受众众多 D伴随接收,动态收听E成本低廉,经济灵活24电规新闻稿件中导语的改写可从下列几方面着手?( ABCDE )A突出新闻的意义 B突出新闻的兴趣点C突出新闻的贴近性 D突出关键信息E突出相关新闻间的关联性25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节目可分为( ACD )A综述式 B故事式C调查式 D专访式E讨论
6、式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6环境效果声:也称为实况音响或背景声。(1分)是指新闻拍摄中随画面一起记录下来的,发自新闻现场的各种声音;(1分)它有效地保持了空间的真实感,并且丰富了画面的信息含量。(2分)27蒙太奇:蒙太奇,来自法文的“组接”,是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2分)在影视创作中,是指将前期拍摄的素材按一定的目的排列,剪接在一起。(2分)28声画并列:是指声音与画面各自独立、并行发展(2分),但又相互联系、和谐统一(2分)。29深度报道: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报道形式(2分),它侧重揭示说明事实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其后果,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与意义。(2分)30
7、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发展的新闻事件进行及时、持续的报道(2分),从而追踪事态发展、分析事件原因与影响(1分),形成对事件相对完整的报道。(1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31简述电视新闻中篇说明作用。答:补充画面的不足、增加新闻的信息量。(2分)深化主题,解释画面内涵。(2分)使段落和段落之间、视觉与听觉之间的过渡自然、衔接流畅。(1分)32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有哪些作用?答:(1)传递隐性信息,代表媒介发言:评价性信息、情感性信息。(3分)(2)塑造栏目特色,形成媒介个性。(2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3试论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
8、技术领域的变化。答:(1)高清电视技术的提出。(2分)(2)通信卫星与有线电视相结合的传播模式。(2分)(3)直播卫星频道的出现。(2分)(4)数字化的广泛运用。(2分)(5)多媒体技术的融合。(2分)34请阐述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方式与技巧。答:方式:(3分)包裹式编排、对比式编排、组合式编排。技巧:(1)选准头条,突出重点。(3分)(2)编好新闻提要,做好收视引导。(2分)(3)合理运用各种手段,保持观众收视兴趣:“峰谷”手段、统一风格、配好资料和评论。(2分)六、分析与写作:本大题共4小题,第35、36小题各4分,第37、38小题各6分,共20分。认真阅读下列素材,并根据广播新闻写作要求,
9、完成第35至38小题写作任务。当互联网遇见城市管理最近在浦东,一款手机app成了市民的“爆料神嚣”。只要是发生在身边的城市管理问题,拍照上传后就能实时监督职能部门的处理过程。处理结果满不满意,由市民说了算。这款叫做“浦东e家园”的手机应用有那么神么?试点一个月下来,市民的感受度如何?跟随记者一起去体验一下。家住张江镇域市经典小区的洪阿姨绝对算得上这款app的“忠粉”。现在,无论是买菜还是遛弯儿,只要是走在路上,发现问题,随手拍、及对传已经成为洪阿姨的一个习惯。今天早晨洪阿姨发现盲人道被堆放的杂物挡住,是个隐患,洪阿姨马上投诉。20分钟后,系统显示洪阿姨的投诉被受理了。而按照规定,问题受理后最快
10、会在2天内处理完毕,整个处理过程从上报、受理、处理、结案都能灾时在app申体现。市民反映问题从过去的投诉无门到现在的随时“挑刺”,使用“浦东e家园”app的一个月里,洪阿姨感触很深,也很满意。“浦东e家园”app试点一个月以来,共收到上报问题9276件,上报问题中立案的共6121件。从办理情况来看,在试点张江镇,及时处理率达到l00。在张江镇城市经典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石英眼中,“浦东e家因”正在成为市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一件“利器”。在几分钟之内就可以明确告诉你是否受理,同时也会告诉你在几天内能够解决,所以讲居民当时在使蕊的时候没有太大的期望。但是,在实际操作上给了大家一个大大的惊喜。值得一提的是,
11、考虑到市民使用app会产生流量费用,“浦东e家园”还制定了用户激励办法,以弥补市民的流量费用。市民参与问题上报,并经确认受理的,每条有l元的微信红包激励:市民参与问题处置情况满意度评价的,每次给予05元的微信红包激励。居民“找茬”不仅有效,而且,还有奖励。“浦东e家因”app让政府从以往的“被动受理”到现在的“主动发现”,它依托的是整个新区的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在位于扬离南路上的网格化管理指挥大厅,两个硕大的电子屏实时刷新着上报的信息。20多人的团队,犹如一条精准设计的流水线,马不停蹄地进行着信息的分拣工作。(记者李东邱波报道)35指出上述稿件的优缺点。36改写上述稿件的导语。37将上述稿
12、件改写成300字左右的广播稿。38为上述稿件配写200字以上的新闻评论。答:【评分说明】分析与写作题属于综合性应用题,因此在评分标准和掌握上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应鼓励考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凡考生有创见的可酌情加分,答卷能把握答题要点,且发挥出色的,可给予满分。35.从新闻稿特点与信息量大小看稿件优缺点(2分)突出重要事实、结构条理清晰、文字通俗方面看优缺点。(2分)36.导语是否突出了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要素。(2分) 导语是否与新闻主体相呼应。(2分)37.简明扼要地突出监护人最关心的事实。(2分) 调动声音的表现力,绘声绘色,再现场景。(2分) 遵循听的规律、注重口语化。(2分)38.论点正确新颖,有现实意义。(2分) 论据充分,从事实出发说理,以事明理。(2分) 说理深入浅出,融事、理、情于一体,通俗易懂。(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