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世界观 D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2、世界观是人们对()A整个社会历史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B人生目的的根本看法C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D各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3、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A理论结论 B经验材料 C具体方法 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5、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A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C世界有两个
2、本质 D世界是神创的6、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是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C古希腊唯物主义、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D古中国唯物主义、近代欧洲唯物主义、现代西方哲学7、“理在事先”是()A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二元论的观点8、“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的哲学 B中世纪经院哲学C十七、十八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 D
3、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10、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意识依赖于物质11、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A.电脑的发展会大大超过人脑B.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C.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D.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A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B各种具体物质形态C人的感觉的复合 D构成各种实物的原子13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属于()A机械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14、“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A时间的持续性 B
4、时间的间断性 C时间的重复性 D时间的一维性15、世界的统一性在于()A它的存在性 B它的规律性 C它的可知性 D它的物质性16、在意识的作用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是()A轻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B抹煞意识的能动作用C无视意识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D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17、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A主观努力 B社会实践 C思想解放 D精神振作18、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前提是()A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B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C正确认识并自觉遵守客观规律 D彻底克服保守思想和陈旧观念19、科学证明人脑是()A思维的源泉 B思维的产物 C思维的器官 D思维的对象20、就意识的能动
5、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21、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两种属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 D.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22、相对静止是()A.不做任何运动的事物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C.绝对不变的事物 D.绝对运动的状态2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
6、是对前者的发展24、发展的实质是 (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5、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这句话表达的哲学道理是()A.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 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C. 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 D. 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26、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A思维中的自相矛盾 B形式逻辑的矛盾C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矛盾的对立统一 D日常生活中的争吵斗争27、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 () A采用同一、差别、对立等逐渐激化的形式 B作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蕴含在客观世界的广泛领域 D无处不在,
7、无时不有28、“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A.矛盾普遍性原理 B.运动、发展的原理C.普遍联系的原理 D.矛盾特殊性原理29、“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一种()A.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C.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30、“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告诉我们()A、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 B.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C.要学会解
8、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 D.要抓住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31、邓小平同志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论断的理论根据是() A内因和外因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D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3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33、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3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9、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35、掌握“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A质和量的统一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渗透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D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36、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A速度的快慢 B状态的显著与否 C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D范围的大小3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古语说明()A没有量的积累,不可能发生质变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在新质基础上量的扩展 D事物的发展的无限性38、“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
10、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39、辩证否定的实质是()A抛弃 B继承 C扬弃 D循环40、辩证否定对旧事物是()A全盘肯定 B全盘抛弃 C既克服又保留 D在旧事物中增加新内容41、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是()A.形而上学观点 B.折衷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 D.诡辩论观点4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事物不
11、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43、“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论断的理论根据是()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44、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因果联系()A龙年生贵子 B钻木能取火 C闪电过后是雷鸣 D白天过后是黑夜45、农业的丰歉,既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又影响工业原料的来源和工业产品的销售,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A一因多果 B一果多因 C一因一果 D多因多果46、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不可知论观点 D形而上学的片面性观47、我们反对形式主义的原因就是()A一切形式都会阻碍内容的发展 B切形
12、式都是消极被动的C一切形式都是多余的东西 D不适合内容要求的形式会阻碍内容的发展48、某皮鞋厂生产女式皮鞋质量好,但牌子叫“大象牌”,由此在国际市场上不受欢迎。后来将“大象牌”改为“孔雀牌”,打开了销路。这个事例说明()A内容决定形式 B形式反作用于内容C只讲形式不讲内容的形式主义 D主观精神决定事物的内容和形式49、 “某一豆荚中结出几粒豆,某条狗的尾巴有几寸长,不多不少,不长不短,这些都是必然的。”这种观点是( )A、把必然性绝对化 B、把偶然性当作了必然性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 D、唯心主义宿命论50、现象与本质是揭示()A事物的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相互关来的一对范畴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表
13、现方式的一对范畴C事物的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D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的一对范畴二、多项选择题1、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那么,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体现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 B.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统一C.物质和意识之间作用于反作用的统一 D.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的统一2、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全面看法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
14、.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D.物质是意识的根源,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3、下列哲学家属于不可知论代表人物的有( )。A.黑格尔 B.康德 C.谢林 D.费尔巴哈 E.休谟4、不可知论( )。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 B.否认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C.回避世界就其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 D.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客观性E.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可靠性5、下列各项属于辩证法发展的历史形态的有( )。A.朴素辩证法 B.唯心辩证法 C.思维辩证法 D.唯物辩证法 E.自然辩证法6、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世界
15、是如何发展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7、哲学的物质范畴是()A.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B.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到某层次的物质形态C.从具有无限多样的结构、特性的具体形态总和中抽象出来的D.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的普遍科学概念8、意识是()A.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的属性和机能C.神的启示 D.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9、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 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10、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A.普遍联系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
16、统一的观点 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11、唯物主义一元论主张( ).A.精神、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B.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C.从微生物直到人类本身都是物质的存在D.英雄人物的意志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 E.精神、意识是非物质的,但它根源也归于物质12、下列各项属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有( )。A.唯物主义一元论 B.相对主义诡辩论 C.二元论 D.运动观上的绝对论 E.唯心主义一元论1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明显的局限性是( )。A.机械性 B.形而上学性 C.直观性 D.肤浅性 E.不彻底性14、列宁的物质定义的伟大意义在于( )。A.回击了唯心主义的攻击,捍卫了唯物主义哲学路线 B.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层面上,
17、揭示了物质对意识的第一性和根源性 C.坚持物质可知性,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D.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克服了形而上学物质观的局限性 E.指出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区别和联系15、下列各项属于物质运动形式的有( )。A.机械运动 B.物理运动 C.化学运动 D.生命运动 E.社会运动16、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只有承认相对静止( )。A.才能理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不同事物 C.才能理解事物的分化和生命现象的产生 D.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E.才能理解暂时平衡状态的可能性17、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 )。A.否认人的主观能
18、动性的错误观点 B.否认静止的相对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论的观点D.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E.肯定条件客观性和联系的条件性的观点18、意识活动是( )。A.大量神经元组成的极其复杂的神经网络系统 B.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所特有的动能 C.以实物的刺激信号所引起的第一信号系统 D.以非实物的刺激信号而引起的第二信号系统 E.建立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的复杂的神经反射活动19、下列各项属于人类所特有的活动的有( )。A.饿了就要吃点东西 B.三思而后行 C.趋利避害的本能 D.眉头一皱计上心头 E.肌体触火以后立即缩回来20、下列各项属于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表现的有( )。A.意识活动是一种主
19、动的创造过程 B.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的 C.意识能认识客观世界 D.意识能改造客观世界 E.意识能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21、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A.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B.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 C.必须有适当的社会环境 D.必须经过实践活动 E.意识本身必须是正确的22、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认为(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 C.运动是绝对的 D.时空是相对的 E.世界是以一定的时空形式,按其自身因有的规律永恒运动的物质过程23、下列各项属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的有( )。A.理论联系实
20、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解放思想 D.勤俭节约 E.实事求是24、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 )。A.运动的观点 B.矛盾的观点 C.联系的观点 D.变化的观点 E.发展的观点25、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原理,要求我们做到()A.用整体性观点分析事物 B.研究部分不能忘记同整体的关系 C.不承认各部分有分明的界限 D.局部服从整体26、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的表现的有( )。A.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B.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C.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
21、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 D.唯物辩证法承认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形而上学则否认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E.唯物辩证法主张全面地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片面地看世界27、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 )。A.相互区别的事物、现象或要素之间的联系 B.只看到事物、现象或要素之间的区别 C.一切事物、现象浑沌一片的联系 D.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 E.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8、联系是客观的,这是说( )A.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B.联系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C.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D.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E.只有客观的联系才是真实的联系29
2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或核心,这是因为( )。A.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B.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C.它是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D.它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E.是否承认此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30、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的有( )。A.斗争性和同一性分别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C.没有矛盾的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同一 D.没有矛盾的同一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斗争 E.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31、“白
23、马非马的命题 ()A.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揭示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32、下列各项反映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有(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C.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D.矛盾双方相互否定,一方战胜另一方使事物得以发展 E.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33、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有( )。A.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B.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C.外因在事物发展中
24、不起作用 D.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E.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34、矛盾的普遍性是指( )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B.事物在它刚刚形成时没有矛盾 C.矛盾只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上 D.每一事物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运动 E.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3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量 E.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区别的关系36、掌握事物度的重要性在于()A.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到“胸中有数B.它可以克服“过与“不及的错误C.它可以避免“左或右的错误 D.掌握度才能更深刻准确地认识事物37、下列选项
25、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38、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指的是( )A、凡是事物都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 B、凡是质都是一定事物的质C、质不能脱离事物而存在 D、质发生了变化,事物就发生改变39、质和量的关系是( )A、质和量是事物两种不同的规定性 B、互相依赖C、互相制约 D、既对立又统一 40、过犹不及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要坚持适度原则 B、过头与不及都是错误的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41、质变的基本形式包括( )A、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B、阶段性部
26、分质变C、爆发式飞跃 D、非爆发式飞跃42、肯定方面是指( )A、好的方面 B、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C、正确的方面 D、决定了一事物是其自身而不是它物的方面43、辩证的否定观认为(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否定是发展的环节C、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D、否定是扬弃44、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是螺旋式上升 B、事物发展是波浪式前进C、事物发展周而复始的循环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45、认识事物的量的意义在于( )。A.它是认识事物的开始和认识事物质的前提 B.它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C.它对事物做出数量分析,使人们做到胸中有数 D.它是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
27、 E.它能把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46、下列各项正确反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有(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质变体现和巩圄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E.事物的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过程体现了事物运动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47、辩证的否定观认为( )A.肯定中不包含否定 B.否定中不包含肯定 C.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D.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E.肯定和否定都是绝对同一的48、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分别是( )。A.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B.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C.否定与肯定绝对对立 D.否定是由外力推动的 E.否定中不包含肯
28、定49、下列各项正确反映辩证的否定观的有(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 B.否定是事物的外在力量作用的结果 C.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D.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E.否定是对事物的全盘、彻底的否定50、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 )。A.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B.是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循环过程 C.是直线式前进的过程 D.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E.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过程51、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 )。A.循环论 B.诡辩论 C.激变论 D.直线论 E.庸俗进化论52、偶然性是指( )。A.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的确定趋向 B.可以出现,也
29、可以不出现的现象 C.必然的、一定要发生的事物 D.与本质、规律同等程度的概念E.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事物52、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因果联系的有( )。A.凡是在前的就是原因,在后的就是结果 B.原因在先,结果在后 C.因果关系是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的联系 D.因果关系是一种现象产生另一种现象的现象 E.“在此之后”不等于“由此之故”53、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唯物辩证法关于因果联系与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的有( )。A.事物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B.事物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决的 C.偶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非主要原因 D.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外部原因 E.找到了偶然性
30、产生的原因,就把握了必然性54、有人说,我们可以像消灭天花那样消灭癌症,这是 ( )。A.现实可能性 B.抽象可能性 C.不可能性D.主观臆想的可能性 E.可以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55、运用可能性区分为多种情况的观点,指出下列关于“大海捞针”与“水中捞月”的说法中的正确说法()。A.“大海捞针”是可能的,尽管很艰难 B.“水中捞月”是不可能的 C.“大海捞针”属于抽象可能性 D.“水中捞月”是人主观意志的想象,可以转化为现实 E.“大海捞针”是不可能的56、掌握可能性与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在于( )。A.明确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 B.坚持一切从现实出发,而不是从可能出发 C.做到在尊重客观规律
31、的基础上,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 D.努力创造有利的条件,争取使好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E.从主观愿望出发,想当然、凭感觉地去办事57、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是 ( )A.内容决定形式 B.形式决定内容量 C.形式对内容有重大的反作用 D.当形式与内容适合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 E.当内容与形式不适合时,对形式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58、本质是( )。A.事物的根本性质 B.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一事物具有质的规定性的内在根据 D.由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决定的E.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59、因果联系的复杂多样性表现在( )A、一因多果 B、同因异果 C、一
32、果多因 D、同果异因60、某一豆荚中结出几粒豆,某条狗的尾巴有几寸长,不多不少,不长不短,这些都是必然的。这种观点是( )A、把必然性绝对化 B、把偶然性当作了必然性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 D、唯心主义宿命论三、辨析题1、世界观就是哲学。 2、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3、两点论就是全面地看问题,重点论就是片面的看问题。4、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5、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可言。6、真象表现事物的本质,假象不反映事物的本质7、辩证的否定就是对事物既不否定,也不肯定8、哲学是“科学之科学”9、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善于抓住主要矛
33、盾,兼顾次要矛盾,就能把事情办好。1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四、简答题1、马克思的物质观及其意义。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如何?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4、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5、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如何?6、什么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五、论述题1、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2、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说明我们如何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3、试论矛盾同一性 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这一原理对于我们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大指导意义?4、试用质量互变规律原理说
34、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远大的革命目标与脚踏实地的工作结合起来的必要性。5、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毋意,毋必,毋固,毋我。_论语子罕篇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_论语季氏篇君子不器。_论语为政篇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_论语八佾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_论语里仁篇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_论语微子篇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_论语八佾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_论语里仁篇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_论语子路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_论语述而篇可
35、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_论语卫灵公篇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_论语里仁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_论语雍也篇德不孤,必有邻。_论语里仁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_论语里仁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_论语雍也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_论语为政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_论语子路篇未知生,焉知死?_论语先进篇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_论语里仁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
36、哉?_论语为政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论语颜渊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_论语述而篇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_论语季氏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_论语公冶长篇从心所欲不逾矩。_论语为政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_孙子兵法九地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_论语为政篇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_论语颜渊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_论语为政篇欲速则不达。_论语子路篇朝闻道,夕死可矣。_论语里仁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论语子罕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_论语学而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_论语为政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_论语泰伯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_论语子路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论语为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