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我爱这土地 【教学目标】 1.正确划分诗歌的节奏、重音 , 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 识记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 , 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3 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4 体会诗人 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关键诗句。 2 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3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 朗读教学法。 2 讨论法。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 三、解题 , 背景介绍 诗的题目 “ 我爱这土地 ” 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艾青是土 地的歌者 ,“ 土地 ”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 (另一个是
2、 “ 太阳 ” )。 “ 土地 ” 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 “ 土地 ” 的热爱 , 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主旋律。 本诗写于 1938 年 11 月 , 其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 , 所到之处疯狂肆虐 , 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 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 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 “ 吹号者 ” ,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四、朗读指导 自由体的新诗 , 不同 于旧体诗 , 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句子可长可短 , 字数可多可少
3、, 自由灵活 , 不拘一格。因此 , 我们在阅读现代诗歌的时候 , 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 ,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 , 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 从而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词语的重读与否 , 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决定的。一般来说 ,能鲜明地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 第一步: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第 二步:用“ /”划分诗歌的朗读停顿。参考: 我爱这土地 假如 /我是一只鸟 , 我也应该 /用嘶哑的喉咙 /歌唱 : 这被暴风雨 /所打击着的 /土地 , 这永远汹涌着 /我们的悲愤的 /河流 , 这无止息地 /吹刮着的 /
4、激怒的 /风 , 和那来自林间的 /无比温柔的 /黎明 ? 然后 /我死了 , 连羽毛 /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 /我的眼里 /常含泪水? 因为 /我对这土地 /爱得深沉 ? 第三步:学生自由朗读 , 探讨本诗的感情基调:悲怆而深沉。 第四步:朗 读练习,推荐 2 3 名读得好的同学在班上朗读。 第五步:男生、女生分别齐读。 第六步:全班同学集体朗读。 第七步: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概括两节诗的内容 第一节诗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 , 表 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诗一问一答 , 直接抒发了 “ 我 ” 对 “ 这土地 ” 的热爱之情。 二、赏析第一节诗 1 结合写作背景 , 准确理
5、解鸟歌唱的 “ 土地 ”“ 河流 ”“ 风 ”“ 黎明 ” 所代表的形象。 明确: “ 土地 ” ,代表着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 河流 ”“ 风 ” ,代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 黎明 ” ,预示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2 诗中三个 “ 这 ” 字所指代的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三个 “ 这 ” 字分别指代后半句的中心语 “ 土地 ”“ 河流 ”“ 风 ” 和 “ 黎明 ” 。“ 这 ” 字与题目中的 “ 这 ” 字相呼应 , 强化了 “ 鸟 ” 与 “ 土地、河流、风 和黎明 ” 的关系 ,突出了鸟儿护卫祖国的主动性 ,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3
6、 鸟儿歌唱的 “ 土地 ”“ 河流 ”“ 风 ” 的前面分别有 “ 暴风雨所打击着的 ”“ 悲愤的 ”“ 激怒的 ” 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些修饰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突出了鸟儿 “ 爱国者 ”“ 吹号者 ” 的形象:歌唱“ 暴风雨所打击着的 ”“ 土地 ” ,即虽然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但作为一只在炮火中势单力薄的鸟儿,却要勇敢地护卫着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歌唱汹涌着 “ 悲愤的 ”“ 河流 ” 、吹刮着的 “ 激怒 ” 的 “ 风 ” ,就是在为中国人民满怀悲愤地掀起反抗日 本帝国主义的斗争而呼号礼赞,目的是等到 “ 无比温柔的黎明 ” 来到的那一天。 4 诗
7、中 “ 用嘶哑的喉咙 歌唱 ” 的 “ 鸟 ” 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 “ 鸟 ” 歌唱至死,最后 “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 ,对此应如何理解? 明确: “ 嘶哑 ” 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千难万险,也不会停止对大地的歌唱。这只 “ 鸟 ” 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 , 在生命耗尽后便投身于土地的怀抱 , 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 , 生前和死后 ,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 , 一以贯之的是“ 鸟 ” 对土地执着的爱 , 这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这正是生于
8、斯 , 歌于斯 , 葬于斯 , 至死不 渝。 5 诗人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 ,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诗人以 “ 假如我是一只鸟 ” 虚拟 ,“ 歌唱 ” 的是 “ 鸟 ” , 同时也是诗人自己; “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 的是 “ 鸟 ” , 同时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 , 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 , 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三、赏析第二节诗 提问:第二节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第一节诗是什么关系?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 (1)揭示全诗主 旨。 (2)这两句诗一问一答 , 直抒胸臆 , 以 “ 我的眼里常含 泪水 ”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强
9、烈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3)最后两句也是全诗的精华 , 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 , 至死不渝 , 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 , 更是整个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 , 抒发了那个时代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 “ 爱土地 (祖国 )” 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 , 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以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 , 是爱国者目睹 满目疮痍的祖国 , 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 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炼和升华。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10、和无尽的热爱之情。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是蓄势,第二节是感情的迸发和升华。诗意层层递进。 四、学生自行总结学习本节课的收获与疑问 (每小组选一人 , 班上交流 ) 五、课外延伸 假如你是一只鸟 , 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 你会唱些什么呢?仿照例句写一写 ,相信你会仿写得更好。 例句:假如我是一只鸟 , 我也应该用清脆的喉咙歌唱:这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大坝 , 这可上九天揽月的神舟飞船 ? 六、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喉咙嘶哑的鸟( “ 我 ” )歌唱?土地河流风黎明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温馨提示: -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语文 全册教案、课件、试题、教学计划 等欢迎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全套资料! 】 课文相关朗读 Mp3,视频等请到对应栏目的“素材“中寻找 或者 到 百度 搜索“ 163 文库 ”,到网站下载! 或直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