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 5 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时间、发动者、性质、影响;了解黄巢起义的原因、结果;知道 唐朝灭亡的标志;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总结历史教训的能力。 (2)思考唐朝由盛转衰、最终灭亡的原因。 (3)通过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等史实,体会腐败亡国的道理,由此认识当今反腐败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安史之乱及其影响。 难点:安史之乱的经过和藩镇割据的概念 三、教学
2、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出示杜前的诗数忆昔的内容。这首诗描绘了哪个盛世局面?其用所学知识描述这一盛世 景象。 生: “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 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这么一个难得的盛世局面, 到了唐玄宗后期竟从顶峰急剧地下来, 唐朝由盛而衰, 走向天亡, 唐朝灭。全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呢?这就是今天我们本节课的内容: (二) 、讲授新课 一、安史之乱: 1、玄亲后期的作为 材料一: “唐玄宗与杨贵妃终日饮酒作乐。 ” “贵妃的三个姐妹每年从玄宗那里得到的脂钱, 就有上
3、百万。 ”这些内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那时侯,唐玄宗重用的大臣,已不再是贤能之辈,而是一群巧于献福,善于逢进 的小人。先是李林甫,李林甫死后,扬国忠继任宰相,贵妃的堂兄杨国忠,40 多个职务权 倾天下” 。这些内容又说明什么? 材料一中的史实说明唐玄宗后期宠爱杨贵妃,重赏其家族,不理政事。 材料二中的史实说明唐玄宗统治昏庸,奸相当道,把持朝政,妒贤嫉能,排挤忠良,朝政 腐败. 唐玄宗统治后期的表现:追求享乐,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重用奸相,朝政腐败,因此, 唐玄宗后期的统治潜伏 “危机” , 有一句成语说: 生于优患, 死于安乐, 唐太宗也曾说过: “治 安则骄侈易生,骄侈则危亡立至。 ”
4、可以认为朝由“盛世”转入“危机”的一条重要的历史 教训。 2、 、安史之乱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范震羽衣曲。 ”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对安史之乱的描写。渔阳动地 而来的蒙鼓宛如一股龙卷风,惊破了皇家的轻歌曼舞,安史之乱的爆发绝非偶然,它有必然 原因: 1、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出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1)、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2)、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唐朝中央兵力空虚。 师:唐初,为了加强边防,在边地曾设置大都督或都督率兵成边,唐高宗时,都督“带使持 节” ,直接代表皇帝,称为“节度使” ,但仍不是正式官名,到公元
5、710 年,唐睿宗始设置节 度使,唐玄宗时,边境设有 10 个节度使,他们不仅是军事长官,还掌握政治、财政大权, 虽然节度使还接受唐政府的诏令, 但是已逐渐形成独立于中央政权外的封建割据势力, 安禄 山是胡人,位卑官小,他以财货略好相李林面和杨贵妃,并成为杨贵妃的干儿子,取得玄宗 对他的根度信任,不断给他加官路,先任平卢节度使,有近方兵力,成为单天下一方的节度 使企图夺取中央政权的叛乱是不可避免了。 2、安史之乱的经过: (1) 、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同,叛发的首,起兵的地点、攻占的重要地点: 乱的首领:安禄山和史思明。起兵地点:范阳。攻占的重要地点:洛阳,潼关,长安。 (2) 、当时唐玄宗的情况
6、如何? 叛军南下洛阳,潼关关,长安一片混唐玄宗携杨贵妃等玄宗入蜀,太子在灵式部位,即肃宗 用大将肃宗任用大将郭子仪、李光弼平版,又借回丝兵帮助,收复了长安、洛阳,直到 763 年,唐明才打败振军,平定叛乱,长达 8 年的叛乱终于结。 (1)性质:安史之乱,是一场地方节度使发动的夺取中央政权的叛乱,它对人民来说是一场浩 劫。 (2)安史之乱的影响: 出示下面材料: 材料一: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 “皆为丘墟” 。-资治通鉴 材料二: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杜甫无家别) 请问:上述两则材料反映出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由此总结,安史之乱有何影 响? 生:战
7、乱使广大人民无家可归,人们不是死于兵祸,就是流亡他地,数百里内无人烟,出现土地荒 芜,人口锐减的现象。 1、影响:(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3)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藩镇割据:唐玄宗时,边境共设 10 个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 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 藩镇的割据性在政治上表现为:自行 委派官吏,节度使职位传子或部将。在经济上表现为:不向中央交纳赋税;在军事上表现为:军 队不听中央调动。藩镇之间、藩镇
8、与中央之间不断争战,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藩镇割 据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它在地方上严重削弱了唐朝政府的统治力量而唐朝中央又出 现了宦官专权的现象。 宦官专权:唐玄宗后期,宠信宦官高力士。 唐肃宗在时,宦官李辅国开始掌握禁军。 后来,宦官权力越来越大,基至国策的制定、朝臣的任免、皇帝的废立,几乎都由 其把持,这种现象,说明唐王朝的统治阶级已从根本上腐了。 镇割据和宦官专权,加深了唐朝统治的腐朽与黑暗,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加速 了唐朝的衰落。不久,一场旨在推翻唐朝统治的农民战争爆发了。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阅读教材第 24 页本目内容,引导学生归纳起义的原因、领导者、过程、影
9、响等 2.阅读教材第 26 页黄巢的诗,讨论说明诗中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愿望。 3.唐朝灭亡的标志是什么? 原因:(1)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2)发生 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 (3)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 领导者:黄巢 过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影响: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2.黄巢决心推翻残暴的唐王朝的统治。 3.生:907 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 天佑元年(904 年)他用武力把唐昭宗逼迁洛阳,不久把他杀死。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昭 宣帝。天佑四年(907 年)他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宣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改年
10、号为 开平,史称后梁。梁开平三年(909 年)正月迁都洛阳,因袭隋唐洛阳城,开平五年(911 年) 改元乾化。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唐朝灭亡后,全国出现了怎样的政局? 2.这一政局的实质是什么? 3.这一政局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 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 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2.实质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3.影响: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 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11、 (三) 、课堂小结: 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尖锐,以安史之乱为转折点,唐朝走向了衰落。 在衰落过程中,地方上的藩镇割据、中央的宦官专权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到了唐朝末 年,经过农民战争的沉重打击,唐王朝奄一息,直到 907 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从唐玄宗前后期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出:统治阶级要勤俭节约、奢侈亡国的教训。 (四) 、课堂练习 1.安史之乱发生在( B ) A.唐太宗统治后期 B.唐玄宗统治后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肃宗统治后期 2.唐朝的节度使逐渐拥有哪些权力( D ) 军权行政权财权立法权 A.B.C.D. 3.唐玄宗时,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节度使
12、,担负东北地区防御的边将是( B) A.安禄山 B.史思明 C.黄巢 D.朱温 4.“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这是杜甫在无家别描绘的哪一 事件的后果( A ) A 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 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 5、在唐玄宗逃往蜀中时,即位的太子是后来的( C ) A 唐太宗 B.唐高宗 C 唐肃宗 D.唐僖宗 6下列现象不是“安史之乱”造成的是( B ) A 、北方生产大受摧残 B、黄河泛滥成灾 C、田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 D.许多州县成为废墟 (五) 、板书设计 第 5 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落 一、安史之乱: 1、原因:唐玄宗后期,朝政腐败:节度使势力膨胀 2、时间:753 一 763 年 3、发动者:安禄山和史思明 4、影响: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原因: 2、领导者:黄巢 3、影响: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4、唐朝灭亡的标志:907 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至此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2、十国: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南汉、南平、北汉 3、实质: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4、影响: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 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六)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