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小学阅读课程教学设计草房子【教材分析】草房子是著名作家曹文轩的经典力作。这部优秀的少年长篇小说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作品沿袭了曹文轩一贯的厚重、质朴的写作风格,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在今天这样浮躁的社会、冷漠的世态中,它能真正感动所有的孩子,让他们回归精神的家园。【学情分析】五年级是素质发展的大好时期,相应练习的容量要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对感兴趣的事物可以做到较长时间的注意;但注意力仍然容易分散,学习的动机还是以直接兴趣为目标。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内
2、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手段,满足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需要。【教学目标】1、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近书中的人物,感受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内在魅力。2、赏析精彩片段,培养学生对语言艺术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3、感受草房子表现出的真善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重点:感受作品中人物形象,感受作品诗一般的语言,感受作品的内在魅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从人物性格、作品的语言等角度去赏析文学作品。教学准备:学生阅读草房子,小组制作思维导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课前互动小游戏:师念童谣上句,生接童谣下句。一、童谣导入,引出书目。1、同学们,刚才的小游戏好玩吗?从大家的回答中老师听出了
3、你们对童谣的喜爱。那么接下来老师也分享一首特殊的童谣给大家(出示童谣)。2、生看内容,初步体会童谣特点。(富有趣味性)3、全班齐读,教师相机指导读出童谣节奏感。4、这首童谣是老师从一位叫桑桑的小男孩那里听来的。同学们好奇他是谁吗?他又在哪里呢?答案就在草房子这本书里。(板书课题)5、聚焦封面,引出作者和个人简介。(出示课件)二、感受草房子环境美1、翻开封面,映入眼帘的就是曹文轩写在扉页上的一段话。(出示课件)全班齐读,读完后谈感受。2、过渡:草房子到底美在哪呢?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草房子,大家准备好了吗?(板书)3、初见草房子,我和同学们一样十分好奇草房子长什么样子?请同学们默读小说
4、第一章第二节,找出描写草房子的语句并画出来。4、生交流汇报师点评。5、出示片段,师生伴奏合作朗读,再次感受草房子的环境美。(板书:环境美)三、感受草房子人物美1、在这样美丽的草房子里,生活着一批可爱的孩子们,你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看图片猜名字。(出示课件)2、同学们,跟紧老师的脚步哦,接下来我们要走进草房子看一看,去感受这些孩子们的美。(板书:人物美)3、这些孩子各有各的特点,考一考:(一)最调皮的是?桑桑。(结合电影及小说片段体会桑桑的调皮。生交流桑桑做过的其他新鲜事并分享自身童年趣事。)(二)外貌最有特点的是?陆鹤。(赏析片段,体会陆鹤的“秃”)(三)最与众不同的是?杜小康。(生列举杜小康
5、与众不同的事例,师小结)4、分析其他人物:纸月和细马。(生交流人物特点,师结合小说片段加深理解。)四、感受草房子成长美1、过渡:草房子当中,无论是哪个小孩,都美得非常鲜活,然而成长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这些孩子在经历了人事变迁和生离死别后,逐渐成长起来,这何尝不是一种成长的美。(板书:成长美)2、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由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同学点评。3、师生一起分析探究两个主要人物的成长和变化。(桑桑和杜小康)4、交流感受:这么多的人物当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谁?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5、师小结:成长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总会遇到困难(出示课件)6、分享歌曲隐形的翅膀,升华情感,激发兴趣。五、
6、拓展延伸草房子这本书沿袭了作者曹文轩一贯的厚重、质朴的写作风格,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和纯美风格。1、课件出示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作品。2、生齐读书名。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同学们,课堂有限,阅读没有终点。令老师欣喜的是在课前收到了部分小组精心制作完成的思维导图,大家一起来欣赏吧。(课件展示思维导图)最后引用曹文轩的一句名言来勉励大家(出示课件)一本好书,感动一生,愿草房子伴你成长,愿大家都能爱上阅读。2、布置作业:摘抄好词好句,撰写读后感。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草房子这本书,“美”无处不在,景物、人物、故事、语言都是一个个美的所在,仿佛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人物身上的成长美,更是让人刻骨
7、铭心。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把授课重点定位为寻找美,发现美,品书中的美,感受作品的内在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被这种美深深陶醉。在悠悠的音乐中,学生把景美读得如痴如醉;探讨性格丰富多样的人物美,被一个个同龄人深深地感动,钦佩之情油然而生;语言的诙谐美又让学生领略了大作家的幽默;在发现成长美的环节中,学生学会了坚强和乐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懂得了成长,也明白了珍惜。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觉得这节课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本次课外阅读交流课,我着重于赏析作品,因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导。还有我在让学生感受“成长美”时,处理得还是不够到位,学生在跟唱歌曲时并未激昂放声,未能把学生的情绪调动到最高点,此外各教学环节的过渡语言还有可推敲之处。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小小的尝试和实践是我们课外阅读探讨迈出的第一步。如何进行有效阅读活动,还是我们要继续学习和努力的方向,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