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教学课题课 题:电流的测量教 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5章第四节授课对象:初三第一学期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在第十五章中属于基础内容,是上一节知识的延伸,同时是整个中学电学知识的最基础内容。有关电学实验的动手能力形成,本节课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规范本节课所学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对以后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对电路图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电流的学习以及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对电压的学习和测量做了重要的铺垫。同时为探索欧姆定律也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另外,通过本节课中不断的讨论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并体会发现知识的
2、快乐。三、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已基本能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比较等科学方法来探求新知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电流的信息,本节课中学生对电流已有感性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还不能较好地理解和诠释电流的概念。教学过程设计了许多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实验,由此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进入新课。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电流强度的概念,并写出电流的单位,关心生活中有关用电器工作的电流值。2.运用以往所学的长度单位换算规则,对电流的单位换算进行记忆。3.再认电流表的构造。4.叙述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行进行分组,观察
3、认识电流表,自学讨论如何连接电流表,掌握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2.通过灯泡的明亮程度,间接地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强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合作连接电路测量电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体会合作的感受。2.在电流表读数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电流的定义、单位及换算。2.电流表的使用教学难点:正确使用电流表。六、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的实验探究教学模式。首先回想生活中一些事例的对比引出电流也有强弱,然后知道了电流的强弱如何知道电流的具体大小,引出要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学生先自学教材中电流的测量,然后讨论回答如何测量电流,教师引导总结出三种方案,不同组别
4、学生所运用的方案不同。在实验中,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本节课教学设计以实验、讨论、分析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逐步引导学生熟练使用电流表。达到三维目标,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七、教学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材、电流表、小灯泡、开关、电池组、导线若干、实物投影仪。八、教学流程:电流的强度、符号、单位及换算学生思考讨论、做出回答提出问题运用生活事例对比引入新课学生发现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实验探究、教师引导教师总结、提出三种实验学生看书讨论如何测量电流练习、反馈总结九、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 回想下雨天狂风暴雨和淅淅沥沥的小雨对比,黑夜中闪电的光亮和街上彩灯闪亮对
5、比,水龙头出水多与少对比。教师引入讨论的话题:自然界中强与弱是普遍存在的,大雨与小雨,强光与弱光,大声与小声,多与少。特别引导学生讨论水龙头出水的强弱如何表达。 教师演示由一节和两节电池分别供电的一盏灯发光的情形,然后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引人新课。 前面我们讨论了水流的强弱表述方法,电流的强弱又如何用语言表述出来呢? 学生充分地讨论,由学生用语言表达出不同情形下的强与弱。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由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观看演示,并思考进行回答。让学生讨论后做出回答。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引入新课埋下伏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为进行类比电
6、流的强弱做铺垫.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便于提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类比学会总结、表述电流强弱的方法.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是什么?它的单位是什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第一部分内容,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教师引导学生找单位:安培、毫安、微安之间的关系,找出记忆的方法。不同的用电器工作时,电流大小一般不同,请阅读教材的小数据。利用常见的电流数据编成单位换算题,然后打出投影。教师引题,常见的这些电流数据可以用什么仪器测出来? 教师展示出电压表和电流表,让学生选择用哪个测量电流。 学生阅读相应的教材内容后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阅读小数据。学生看到投影后进行单位换算,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观
7、察后回答。培养阅读和总结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总结记忆方法,提高记忆的效率。使学生认识电流的大小是具体的、是可测的,为引入测量仪器埋下伏笔。 增加练习量,强化对电流单位的记忆和换算。 培养联想能力。培养学生区别能力和反应能力。怎样连接电流表:引导学生了解电流表的基本构件的名称及其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刻度盘上标有两排数字,表示量程,它表示有两个测量范围,一个是0.6 A量程,另一个是3A量程。指针能偏转,没有电流时,指针要对零,不对零时,可以机械调零,还有接线柱,接线柱要正确地接入电路中。小结后,引出问题,如何才能正确地把电流表接入电路中?请阅读教材相应内容后,讨论拟定出探究方案。 学生选定一个
8、好的方案,教师拿出配电板(分三种配电板,第一种是只有一个灯泡的电路,第二种是有两个灯泡申联的电路,第三种是有两个灯泡井联的电路)依次探究,如何接入电流表测三种电路中一个灯泡的电流。 学生讨论后回答。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和讨论,各组代表将各自的探究方案说出来供大家评议,然后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案进行探究。学生代表上台,按照方案演示操作过程,其余学生观看并议论操作是否正确,提出自己的意见。使学生对电流表的构造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便于学生使用和创新。训练学生思考、拟订方案的能力,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操作过程往往问题最多,灯泡不亮、电流表不动的故障常常出现,在教师设置的故障下,训练学生排除故障的能力,同时使
9、学生掌握操作特点。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通过学生代表按照拟定的探究方案,利用三个配电板的电路,学习排除故障的方法,展示操作过程后,教师引出问题,如何读出电流表上的示数呢?大家一起来探究,教师展示一个电流表纸板模型,选好一个量程后,拨动指针,让学生探究读数方案,读出示数。再用书盖上所选的量程,重新读数,能得出几组读数?读数方案步骤应如何?请小结。同学们已经学会拟定探究方案,而且懂得了连接电流表和读出电流表的示数的方法,现在根据拟定的方案,分组进行实验。要求学生交流、评估和小结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在使用电流表时遇到什么麻烦,有没有改进创新的想法,大家来讨论解决的办法。同学们学习了如何表示电流的强
10、弱,怎样连接电流表,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现在通过在课堂上的练习巩固,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教师投影课堂练习题。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观看后讨论回答电流表的示数,小结读数方案。学生连接电路进行探究实验,练习使用电流表。各组进行交流、评估和小结。学生提出自己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不懂之处,然后讨论 ,提出改进办法。学生做练习,由代表上黑板写出答案,然后共同讨论是否正确。 学生小结。训练学生拟订方案的能力。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操作能力,体会操作特点。 培养学生的交流、评估和小结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巩固和反馈学习效果。培养学生总结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十
11、、教学评价:考试测验十一、板书设计:电流的测量 一、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A)1 A=1 000mA 1mA=1000A二、怎样连接电流表1.“+”入“”出、量程选择、串联。三、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1.量程、零刻线、分度值四、使用电流表应注意:1.绝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十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中看不见却在我们身边的电流,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通过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来测量电流,感受电流的强弱且让学生体验物理实验的重要性。通过自己自学,感受到自学的快乐;通过自己动手发现问题,学生更能理解如何使用电流表。基本实现了三维目标,向科学素养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时间只有45分钟,可能时间会有点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