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 都 的 秋郁达夫.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在杭州的三年里,他思想苦闷,为了排解现实给他带来的苦闷,他花了很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这过程中,他写下许多游记,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万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这篇故都的秋。文章在开头第一段就为秋定下了清、静、悲凉的感情基调,这几个字也称为散文的文眼,请再次回顾原文,试着为原文中出现的五幅秋景图分别起个名字,符合清、静、悲凉的感情基调。细读
2、文章第3段,小院清秋图中作者写陶然亭的芦花,潭柘寺的钟声,这些景物描写都能让我们体会到郁达夫作为知识分子的雅趣,但他同时也写到“破屋”“牵牛花”“秋草”“浓茶”这些普普通通的意象,在你看来这些意象具有美感吗?谈谈你的理解。茶 从郁达夫的文字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的雅趣雅趣。仔细阅读这段你也可以发现郁达夫对于色彩的把握也更偏向于“淡”和“雅”,淡雅淡雅中也往往体现着作者的雅趣,而雅趣的特点就是他不偏重于外在的色彩和形状,而侧重于内在的意味,这种雅趣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没有高雅的心灵,可能就会视而不见、感而不觉。郁达夫要欣赏出雅趣来,就得有一份超凡脱俗、恬淡超凡脱俗、恬淡的心情。超凡脱俗表现在哪里
3、呢,租人家一椽破屋,欣赏风景,破屋具有沧桑感沧桑感,也符合文中故都的气息,历史漫长,文化积淀不在表面,是要慢慢体会。为什么要泡一壶浓茶呢,浓茶是苦的,但是有回味之甘,这就是说,要慢慢体会才有味道,越体会越有味道。郁达夫在十七岁时就到日本留学,他的早期创作比较明显地受到了日本自然主义的影响。在日本有种美学称之为侘寂美学侘寂美学。侘寂美学,从:“禅与哀”中来。侘是简朴,寂是古旧,前者是豪华的对立面,超越的是外在。后者是崭新的对立面,挑战的是时间。即“简单的、未经雕饰的、纯真的,且外表粗糙或者不规则。所以说侘寂是一种不完美,非永存和未完成之美。是一种谦逊之美,亦是一种不依循常规的随性、自然或朴素。与
4、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很多契合的部分。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大若成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它的核心是提倡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跟“月盈则亏殊途同归。有缺憾才有 进步的空间。另一层还有,伟大总是隐藏在不显眼和容易令人忽略的细节中,美可以从丑中引诱出来。一个新的事物从生到无,从无到生,它到底是逐渐生成,还是走向衰亡,我们不能准确定义,侘寂美学是接受渐渐消逝的生命的一种审美态度。去掉所有不必要的,无碍地在星球上漫步,物质贫乏,精神富足,摒弃分别心,看清无常,注重本心。日本的茶道、建筑、器物、文学等都受其影响。“暗”的文化环境下的审美,以“和、清、寂为宗旨,无
5、中万般有的思想为根底,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追求的是简和素的情趣。第二幅图作者又写了哪些意象,通过这些意象你体会到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感觉了吗?试着加以鉴赏。落蕊,像花但又不是花,象征着生命衰亡生命衰亡的迹象,虽然从世俗观念上,并不美丽,但很动人,这种动人之处,不在一般的感觉中,只在非常细致、非常文雅非常细致、非常文雅的心灵才会有。落蕊无色无味,但作者试图在触觉中感受它,把脚踩下去感受落蕊极微极柔的触觉,有了这种感觉,对生命的消亡消亡就有了深邃的感觉,而生命的消亡过程让人感觉悲凉悲凉。在这篇文章当中,作者也运用了一些对比的表现手法,这些对比写得非常精妙,请在课文中找出对比的部分,体味作者的
6、对比之妙。北国之秋北国之秋南国之秋南国之秋仰望天空仰望天空 很高很高的碧绿天色,驯鸽飞鸣,槐树叶底漏丝丝日光,破碧腰中有牵牛花朵静对,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系且长的秋草,真可谓秋意十分。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俯视地面俯视地面 槐树点缀,落蕊铺地,无声无味,脚感微细柔软,扫帚过后道道丝纹,看起来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里落寞,印证了古人之语: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草木凋得慢北国之秋北国之秋南国之秋南国之秋秋蝉秋蝉 作为北国的特产,秋蝉无处不在,俨然成为寻常百姓的家虫。非要上郊外或者山上去才听得到。秋雨秋雨 北国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北方一阵秋风一阵雨,一层秋雨一层凉。平、无味、不像样,时常多雨而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