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同步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系列(部编版).doc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文档编号:580809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系列(部编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系列(部编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系列(部编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系列(部编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系列(部编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2. 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 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难点】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画面。你知道画面中的故事吗?(草船借箭、借东风)小说及传说中诸葛亮神乎其神。其实,他通晓天文地理,会依据风云预知天气变化。古人云:“为将不知天文(主要指气象)、地理,乃匹夫之勇”。作为一个有

2、才干的军事家,不仅要谙熟兵法,精通韬略,智勇双全;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气象、地理知识,善于利用气象条件和地理条件。只有如此,才能纵横驰聘,百战百胜。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诸葛,来听一听大自然的语言。二出示目标:1.了解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2. 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 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三检查预习:1介绍作者:竺可桢:竺可桢(1890 -1974),字藕舫,浙江上虞区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他一生在气候变迁、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是

3、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物候学(合著)、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2读一读:萌发(mng f) 次第(c d) 翩然(pin rn) 孕育(yn y ) 农谚(nng yn) 海棠(hi tng) 悬殊(xun sh) 销声匿迹(xio shng n j) 周而复始(zhu r f sh) 花香鸟语(hu xing nio y) 草长莺飞(co zhng yng fi)3词语:萌发:种子或孢子发芽。次第:依次。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荒凉的样子。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年年如是

4、:年年像这样。是,这样。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四课堂活动: 活动一:整体感知。1 知识回顾:说明文。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几篇说明文,那么,对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你还记得哪些?明确: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体。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从语言上分:平实的说明文(科技性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学习说明文,我们要重点把握以下问题: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结构、说明文语言特点。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内在的逻辑关系或

5、人们的认知规律来说明。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你能判断本文属于哪一类说明文吗?明确:事理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2 读课文,说一说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文章是如何对这一说明对象进行说明的?明确:说明对象:物候学。文章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研究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性、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研究物候现象的意义等方面进行说明的。3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第一部分:1-3段:解释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1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12-13段:说明研究物候现象的意义。追问:由此看出,

6、本文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进行说明的?明确:逻辑顺序。活动二:问题探究: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物候现象,那么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 明确: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作为物候学的研究对象,物候就是指动植物等随着气候变化而在生长、发育、迁徙、繁殖等生命活动方面表现出的反应。2、既然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物候”,那么把标题换成“物候”好不好呢? 讨论明确:用“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浅显易懂,生动形象,有极强的趣味性,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3、为什么开头两段花大量笔墨描写大自然的现象?删掉可以吗? 明确: 这两段以文学语言、拟人的手法叙述了一年

7、四季的气候变化、花果的生育成长和鸟虫的活动出没,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既以多姿多彩的画面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作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4、阅读第三部分,说一说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交流意见。讨论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

8、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五、拓展延伸:学了本文,大家是否对物候有了了解呢?其实早在古代人们就发现了这些物候现象,有许多表现在古诗当中。请大家说一说下面的古诗句中包含了哪些物候知识?请用文中的知识来解释。(1)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高下差异)(2)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经度差异)(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水槛遣心)诗中出现的三种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黄熟时的节令特点。(4

9、)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正值仲夏,在内地早已是百花凋谢之日,而地处西北边塞的天山(祁连山)仍旧积雪覆盖,无杨柳与花草,表明在黄河流域海拔超过四千多米的地方,既无夏季又无春秋的特点。(5)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开头两句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植物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变化;第二,这种循环变化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春天一到,万物就要复苏了。六、归纳总结: 物候现象是很抽象,很难理解的自然现象,然而作者巧妙地把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利用浅显的自然现象,说明了深奥的科学道理。

10、同时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妙趣横生,下节课我们将从语言角度赏析本文。第二课时一、知识回顾:说明方法。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在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明确:举例子、引资料、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等等。这节课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了将整理说明白,文章运用了哪些方法、语言表达上有哪些特色。二、出示目标1.了解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2. 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 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三、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完成下表:说明方法例句作用举例子北京的物候记录,196

11、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说明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作比较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说明经度是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列数字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说明纬度是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引用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

12、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四、 我们说本文属于文艺性说明文,因其文字生动形象。试结合具体语句赏析。 示例: 1.立春过后,大自然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沉睡”“苏醒”两个动词对比使用,将大地人格化,展现了一种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萌发”准确地写出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翩然”一词使活泼伶俐的小燕子的形象一下子就浮现在我们眼前。 3.杏花开了,就好像

13、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中丰富的物候现象写活了,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五、 说明文是给人以知识的,语言要求科学严谨。体会下面的语句中加点词语可否删去。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明确:1.不能。“许多”一词表示限制,说明并不是所有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删掉后,句子意思显得绝对,不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不能。“

14、左右”是对文中1962年比1961年植物花期迟的天数的推测,删掉后就变成了带好十天了,与实际不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六、拓展延伸:研究物候学对农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除了课文中介绍,你还知道物候学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学生畅谈。最后请大家欣赏一组农谚:1、农谚“清明前,开秧田”讲的是根据节气来确定“开秧田”的时间;2、“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根据物候现象来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3、“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4、24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 最多只差一两天。七、课堂总结:今天你收获了什么?大自然的语言存在世界万物之间,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这告诉我们要多观察,多留心。生活身边处处是科学。希望你多留心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做一位生活的有心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八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大自然的语言》同步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系列(部编版).doc)为本站会员(刘殿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