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说课稿课题介绍: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生物必修本中的一大内容,它主要涉及到动物机体的内在调节,知识相对来说非常抽象,也较难理解。每次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总是感到比较头疼、难教,可它却是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大知识要点。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效果分析”这样 4 个方面进行剖析。希望能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 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的地位神经调节是高中生物必修三中第二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一大重要内容,它与动物的激素调节相辅相成,共同协调的完成着生命的使命。同时它也是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我们在日常生活
2、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神经调节有着密切的联系。神经调节,尤其是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几乎是每年高考必考。所以在教材中本节内容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节知识还可与多个有关的知识如“细胞膜、细胞器、动物的新陈代谢、内环境的稳态”等联系紧密。学好本节知识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其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人脑的高级功能。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3、课时的安排:由于本节内容的重、难点较多,且大多数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所以本节知识将分成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兴
3、奋的传导,第二课时为大脑皮层对躯体运 动、语言和内脏活动的调节。本节课我主要讲的是第一课时。二 目标分析(一)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拟定了下列几个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结合初中的知识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调节的结构基础经过学习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过程b、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以发散、求新为主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c、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二) 教学方法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本着“课程为本、追求实效、实践创新” 的思想,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演示法、讨论
4、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理念。3(三) 学习方法“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点不是仅仅为了“学会”知识,更是为了“会学”知识。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如: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探究等等,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而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三、过程分析1、创设情景(这部分需 5 分钟)a. 处理:本节课通过 “某位同学被先后两次扎针”,引出“神经调节”一节,(组织学生观看并思考:为什么这位同学两次都会缩手呢?)
5、b.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引入课题,可以很快的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了解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在一上课就进入学习和探究的氛围中,并为课堂教学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2、新课教学(这部分需 20 分钟)本节课我准备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复习反射和反射弧有关知识;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理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1)第一层次:反射、反射弧a. 原因:由于考虑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关于神经调节的部分知识,所以在此主要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复习。b. 处理:在新课开始时首先设疑,接连抛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它由几部分组成?”“怎样来
6、解释刚才某位同学被先后两次扎针后的反应?”等一系列的问题。(组织学生回忆、思考,并展开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2)第二层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a. 原因:在学习这一层次的知识之前,需要学生先了解神经纤维的概念。考虑到学生对神经纤维这个概念可能已经模糊,所以在本部分内容学习前,先安排复习神经元的结构,了解神经纤维的概念。b. 处理:提出“1、神经纤维在未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如何?”“2、当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以后,细胞膜内外电位如何变化?”“3、兴奋是如何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等问题。(组织学生阅读课文) 因为兴奋的传导对于学生是全新的知识,比较陌生。在此,安排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先阅读课文
7、中相关的知识,可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熟悉程度,从心理上产生较强的可接受性,便于对知识的理解,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3) 第三层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过渡a. 处理:在这一层次开始前,首先利用多媒体精心设置一个疑问“当兴奋传导到神经纤维的末梢时,是怎样到达下一个神经元的呢?”(组织学生认真观察)b. 优点:从而使“兴奋在实际功能纤维上的传导”自然、流畅的过渡到“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同时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引起学生探究下一个问题的欲望。正文a. 处理:在学生充满疑惑的情况下,将知识转换成问题抛出:“1、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什么来传递的?它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 “2、
8、兴奋是如何从一个神经元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增强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在问题的引导下,组织学生一起阅读课文,观察图形,通过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b. 原因:为了形象的展现出突触的结构,在此利用多媒体的放大功能,突现出突触,了解其结构。同时为了克服兴奋在此传递过程中的抽象性,再利用课件动画展示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进一步理解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过程。进而突出兴奋传导的单方向性。最后,再通过小练习,起到及时巩固的作用。3、总结(这部分要 5 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提示和问题的引导下,完成对本节课的知识的归纳和小结。利用简炼、清晰的语言,再一次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培养了学生
9、的表达能力。4、巩固练习(这部分要 10 分钟)用大屏幕投影把题目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思考,然后回答。这部分安排 10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完成具有针对性的练习,进行知识巩固和教学效果反馈,及时纠正错误的理解和片面的认识。5、板书设计在板书中,我根据板书的“规范、工整和美观”的要求,结合所学的内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板书。在其中,注重了重、难点的突出,使学生对知识的结构、层次、重点、难点一目了然,便于记忆和理解。四、效果分析对于反射的判断,学生仍有可能出现错误,如刺激坐骨神经肌肉的收缩,教师应强调没有完整的反射弧结构参与的不是反射。没有中枢神经系统参与的不是反射。如:含羞草受刺激收拢叶片。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通过音、像、影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又能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效率,又提高教学效果,成功地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