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简略版).doc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文档编号:581379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简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完整版)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简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完整版)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简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完整版)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简略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完整版)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简略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简略版) 班别 姓名 考纲:文综考核的四大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1、特征描述类 2、成因分析类3、区位评价类4、对策措施类5、意义作用类 6、区域比较类高考地理综合题常见设问 以下介绍是常规题的思维建模,即答题的方向和思路。由于每道主观题的切入点和考查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具体回答时,需要把模板与图文信息、所学知识以及生活常识有机结合,切忌生搬硬套。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应用。面对所有主观题,必须:审清题意构建模式提取信息规范表达(即条理清晰、主次分明、前因后果、自然人文、逻辑严谨)。一、 特征描述类区域地

2、理特征包括:位置和范围、自然特征(地气水土生+资源)、人文特征(人口、农工交城商旅)地理特征就是要抓住某事物的突出表现用简洁语言概括即可。具体描述时,其详略看分值而定。 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特征:绝对位置-半球+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相邻位置 2.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及分布概况;地势高低及起伏大小;典型地形区或特殊地貌;海岸线等。 所谓地形区就是高原或平原等;典型地貌:如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冰川地貌等3.气候特征:一般包括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如:终年高温多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等。需详细分析时,气候特征应包括: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等。光照(晴天日数,光照时间)、

3、热量(年均温、年较差、极值等)、降水(年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等)。气候分布描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4.河流特征:河流类型:内流河、外流河. 水文特征:“两量两期两水一凌”(即水量大小及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大小;汛期长短、冰期有无及长短;水运或水能;有无凌汛。)凌汛(冰坝阻塞水流的现象)形成条件:河流冬季结冰且由低纬流向高纬。(多分布在中高纬地区的冬春季节,如黄河、东北地区部分河流,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等). 水系特征:水系形态;干流流向、流程、流域面积(简记“三流”);支流数量及分布状况;河网密度;河道弯曲状态;落差大小等。水系形态一般有:向心状、

4、放射状、树枝状、扇状、梳状等例:台湾岛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分析 流量较大但流程短,水位季节变化较大-受夏季风及台风影响,夏秋多雨,年降水丰沛,但地域狭小; 含沙量较小-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丰沛,森林覆盖率高; 汛期长-深受夏季风、台风影响,雨季长; 无冰期-纬度低(地处热带、亚热带),冬季气温大于0; 水流急,水能丰-多山地丘陵,地势落差大。 突出特征:短小流急。5.土壤特征:有机质含量、PH值、性状等。如红壤特性:酸、瘦、黏。 .地带性土壤:自然状态下发育而成的土壤(在一定的地形、气候、生物、水文环境下发育而成) 如中国东部季风区由北向南的地带性土壤依次是:黑土、棕壤、红壤、砖红壤; .非地

5、带性土壤:特定环境下形成。如黄土高原的黄土、四川盆地的紫色土。 .经过人工耕作后形成的肥沃熟土代表是:北方的黑垆土、南方的水稻土。6.植被特征:形态、疏密、枝叶、根系等,如热带雨林具有滴水叶尖、板状根等。植被类型:植被种类及形态特征受制于地理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在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等环境下,其类型和特征差异巨大,一般规律:从赤道向两极,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温带落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寒带苔原-冰原。植被形态特征:热带雨林种类丰富、枝叶茂密、主干高大、滴水叶尖、板状根等;热带草原稀树草原,树干粗大如瓶,可储存水分,如非洲的猴面包树、南美的纺

6、锤树;热带荒漠植物稀少、耐旱;如枣椰树、仙人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根系发达,叶子细小、厚实、坚硬,有蜡质光泽可反射太阳光等,如橄榄树; 温带荒漠中,骆驼刺叶子退化,叶小而硬,根系发达,地下部分往往是地上的几倍甚至是数十倍。苔原低等植物,以苔藓、地衣为主等等7.自然资源:资源种类及丰歉。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光热水、温差、风力)、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例:请描述广西的自然环境特征:(位置+地气水土植+资源) 地处中国南部沿海,濒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北回归线横穿南部,纬度低,全区位于亚热带;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集中于西部和北部;地表起伏较大;平原盆地

7、较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桂西和桂北喀斯特地貌典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沛; 河流流量大、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珠江水系横贯东西,上游水能丰富,中下游水流平缓,全年无冰期; 土壤为红壤,具酸、瘦、黏之特性;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暖热湿润,植被茂盛,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广西境内森林、水力、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有色金属(锰和铝)矿丰富。 人文地理特征: 1.农业特点:农业结构(农林牧副渔)、农业地域类型、生产规模、科技水平、机械化程度、商品率等 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 畜牧业(游牧业

8、、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2.工业特点:工业结构、主要部门、工业产值等 3.交通特点:重点掌握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运输方式特点(主要包括运量、运速、运费、连续性、灵活性等)(三运两性)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运量小,成本高,机动灵活,周转快,适应性强水路运输(河运和海运)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航空运输速度快,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管道运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高,灵活性差 分布规律描述: 空间分布:点、线、面的分布时间分配:日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一根整体走向、弯曲、与其他地理事物的分布相关性(分布

9、在上,沿分布,与平行)走向、弯曲、疏密、数值变化规律、极值等分布规律 1、空间分布描述“点”状(城市、港口、车站,矿区、工厂等)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描述 分布的方位 疏密状况 与其他地理事物的分布相关性(分布在上,沿分布,与平行)简记:方位、疏密、相关性“线”状(河流、山脉、交通线等)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描述 等值线 “面”状(工农业区、气候区、地形区、受灾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描述 位置、范围 走向、形状 与其它地理事物的分布相关性(分布在上,沿分布,与平行) 数值变化规律、极值等城市的形态集中式、组团式、放射式或条带式;村落的形态带状、圆形、不规则的多边形。2、时间分布描述(含日变化、季节变化

10、、年际变化等)气候要素的变化:气温日变化:最高、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等。日温差内陆大于沿海。气温年变化:最热月、最冷月,平均气温等。年温差内陆大于沿海。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取决于降水状况:季风区夏季降水集中,冬季普遍少雨;且夏季风的势力强弱不一,故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大。二、成因分析类 自然地理特征的成因自然地理要素包含: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植被)等分析要领: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任一个要素的发展和变化都受其他要素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其他要素的发展,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但各要素的影响并非均等,往往是某要素占主导,要具体问题具体分

11、析。影响因素典型例子地形地质作用(内力和外力)。地表形态就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可能是某种力量占主导长江三峡;横断山区;科罗拉多大峡谷;东非大裂谷;汾河、渭河平原等气候纬度位置,大气环流,下垫面(海陆分布、地形、洋流、地面性状等),人类活动热带季风气候水文气候、地形、土壤、植被外流河水文特征土壤气候、地形、水文、植被黑土、黑钙土植被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热带雨林带影响气候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海陆分布、地形、洋流、地面性状)、人类活动。 影响气温因素:纬度、下垫面海陆分布、地形(海拔及坡向)、洋流、地面性状、天气、人类活动。影响降水因素:大气环流、下垫面海陆分

12、布、地形(海拔及坡向)、洋流、地面性状。影响太阳辐射因素:纬度、海拔高度及坡向、天气状况等。 人文地理特征的成因与类活动有关的:农业、工业、交通、人口与城市、商业、旅游等(与区位分析相似) 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对策 1、表一:比较各气象灾害的成因、分布、发生季节及防御措施灾害成因分布季节防御措施台风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成。(热带洋面上湿热空气大规模上升,周围低空空气流向中心,形成空气大旋涡)西北太平洋频率最高、强度最大。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尤其是台、闽、粤、琼等省受影响较大;亚洲东部及南部、北美东海岸也受台风之灾。夏秋夏秋利用气象卫星加强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警报。暴雨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空气强烈上升运

13、动;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各大洲中亚洲洪水最多。我国主要在东部季风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平原。利用气象卫星加强监测和预报;防洪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干旱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甚至干裂在世界上分布广泛。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害,我国东部季风区常有此涝彼旱的特点,以华北的春旱(3-4月)和长江中下游的伏旱(7-8月)危害最大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生产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选择耐旱植物 开展农田水利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寒潮强冷空气入侵,剧烈降温,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大陆内部中高纬地区。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冬半年,尤其是春季和秋

14、季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预报,是使海上船只在大风到来之前返航;事先对农作物、畜群做好防寒准备2、表二:比较各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及防御措施成因分布防御措施地震内力作用地球内能以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地面震动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植树造林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火山喷发岩浆沿地表薄弱地带喷出地表与地震带分布相似,都在板块交界处,印尼最多滑坡外力作用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强烈;干湿季分明,暴雨

15、集中山区泥石流3、水文灾害洪灾原因: 自然: 降水多-气候(气候类型、降水量及季节分配);汇水多-地形及水系特征(支流数量及流域面积);排不走-地形地势、河道河床 人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泄洪能力下降;围湖造田湖泊缩小,蓄洪能力减弱;人口稠密、经济密集发展,侵占滞洪区;大规模城市建设,地面硬化,使地表径流增大等。城市内涝:自然大雨或暴雨;地势低洼;人为-城市盲目扩大:大面积地面硬化,绿地减少,湖泊池塘水沟等水域被填埋,致使入渗减少,地面径流加大;城市规划、建设不合理,排水系统严重滞后(不完善)。海啸:风暴或海地强烈地震引发。 其它:1.雾、霾: 气温、湿度、风,地形(低洼地、山坳

16、里),尘埃等。 霾的成因:天气条件+地形条件+人为排放(自然:冬春气温低,地面风速小;降水少,空气干燥;地势低洼,冷空气容易集聚或地处山谷盆地废气不易扩散;人为:大量机动车燃烧汽油柴油排放尾气;工厂大量燃煤排放烟尘废气;工地扬尘;燃烧秸秆;家庭炉灶排放烟尘等)2.渔场分布:大陆架,寒暖流交汇处,沿岸上升补偿流处,河流入海口等。3.盐场:地形+气候+天气状况(地势平坦的泥质海滩;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风力大;晴天多,日照时间长,蒸发旺)4.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人口增多,工农业发展,生活生产用水增加;人为污染、浪费等。5.雪线高低:降水(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反之则雪线高)、气温(阳坡

17、雪线高、阴坡雪线低;中低纬度雪线高、高纬度雪线低)、坡度等。三、区位评价类-背熟以下“地理公式”自然因素:地气水土 1、农业 社会经济因素:市交政,劳科资,经济基础、栽培历史、传统经验、饮食习惯等 农业技术:包括保鲜及冷藏技术、加工工艺等 自然因素:原料、能源、水源、土地 简记“三原一土” 2、工业 社会经济因素:市交政,劳科资,经济基础、协作条件、信息通达度、个人偏好等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对城市的突出作用:供水和运输,除此还有美化净化环境等) 3、城市 社会经济因素:农业基础,资源、交通, 政治、军事、宗教(减弱), 科技、文化、旅游(新)自然因素: 地形、地质、气候、河流 (影响因

18、素!)4、交通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需要、科学技术保证(决定性因素!) 、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科学技术 、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水域、陆域) 经济腹地 城市依托 交通区位 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有稳定的商品来源5、商业中心的区位评价 有便利的交通,利于商品集散 (货源、交通、市场) 有广阔的消费市场6、旅游区位评价 旅游资源价值【特性、价值(美学历史文化科学经济),集群状况及地域组合等)】 位置及交通条件 客源市场 基础设施 环境承载力【典例】试评价青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有利:游览价值高: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如雪域高原的冰山雪峰,湖光山色,是科考、探险的胜地

19、;这里有雄伟的布达拉宫、著名的大昭寺,还有神秘的宗教文化和浓郁的藏民族风情,是旅游者向往的天堂;以拉萨为中心,旅游景点相对集中,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较好。 有青藏铁路直通拉萨,交通状况有了改善。不利:市场距离远(离东部发达地区远,离消费人群远);受地形限制,交通通达度低;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弱;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量小;高原气候,游客不适应等。该地发展旅游业需注意的问题:旺季时适当限制游客;加强管理,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 应用技巧: 具体分析时,应抓住突出因素(尤其是图文信息中给出的条件),先主后次,不必面面俱到。如分析农业自然区位时,我国秦淮以北自然条件的优势在

20、于“地形和土壤”,可先阐述,后叙气候水源;而秦淮以南正相反。 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先自然后人文,一一阐述,避免逻辑混乱。四、对策措施类问题一:人口问题(1)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014岁的少年儿童比重过大。对策: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2)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对策: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问题二:城市化问题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秩序混乱、就业困难等。对策:治理环境污染;植树种草;合理规划城市(建卫星城,合理布局污染企业等);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住房建设;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等。问题三:

21、区域开发产生的问题(1)德国鲁尔区:传统产业衰落;环境污染严重。对策: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2)美国田纳西河: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对策: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电力先行,发展高耗能工业;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改善环境与发展旅游相结合。问题四:区域发展带来的问题(1)中国东北农业开发:黑土流失、森林破坏、湿地减少。对策:改进耕作制度;加强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建立湿地保护区

22、;围垦的湿地逐年退田;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对策: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五:资源短缺 对策:开源节流!开源广开途径扩大资源数量或开发新品;节流节约使用、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等如能源短缺的对策:能源多元化战略,实施跨地区调配、进口能源;提高利用率,节约能源;控制高耗能工业;能源循环使用;开发新能源,完善能源结构;完善能源储备体系。地气水土植农业活动-工业活动-城市发展-工程建设-消费方式-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国家城乡走可持续发

23、展之路概念内涵原则措施和途径分布成因表现对策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影响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作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转变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转变消费模式-适度消费国际合作-京都议定书公众参与公众参与问题六:可持续发展(完善下图)五、意义作用类(1)地球运动地理意义:自转:昼夜交替、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球的形状;公转: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2)地壳物质循环的意义: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了地形,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改变了地表的环境。(3)大气运动的意义: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

24、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4)水循环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地球各圈层及陆地、海洋之间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和交换。(5)洋流的地理意义:实现能量的传输与交换;维持全球的水平衡;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影响气候;影响海洋污染物的分布及人类的航海活动。(6)我国地势特征的地理意义:利于海洋上湿润空气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江河在地势阶梯交界处产生巨大的水能。(7)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交通: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经济:加快了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政治:巩固国防、保持稳

25、定、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区域繁荣。(8)水利工程(水库)的积极意义:经济效益: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提高水质。(9)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去分析)对输出区域的资源开发、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意义重大;对输入区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社会进步等方面意义重大。(10)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影响:a.获取足够的劳动力;b.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c.给当地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对迁出地影响:a.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b

26、.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c.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六、区域比较类(1)概念比较类:首先了解名词的含义,包括的主要内容,然后针对内容进行分析、对比,如产业结构从一、二、三产业比较;农业类型强调农业部门的结构特点,农业地域类型是某个历史阶段某区域的农业发展状况。(2)位置比较: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山河位置、政治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等)等方面比较。(3)自然地理特征比较:地形:从类型、海拔、起伏、分布、成因等方面比较。气候:从类型、要素(气温、降水、光照等)、成因及气候对植被、河流、农业等的影响方面比较。河流:主要从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及影响因素比较。其他:植

27、被状况、土地类型等。(4)人文地理特征比较:居民:从人种、人口及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比较。农业:从农业结构、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地域结构等方面比较。工业:从工业结构、生产部门、分布特点、区位条件等方面比较。城市:从城市化水平、发展特点、布局特点、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比较。交通:从运输方式、密度、布局、区位因素等方面比较。七、辨析评价类1.水利工程(水库)辨析评价:(1)有利影响:经济效益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等。(2)不利影响:对库区上游地区(库区)蓄水会淹没耕地、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对原

28、有生态环境、水质和疾病的影响等。对下游及河口地区对土壤自然肥力、海岸侵蚀状况、河口三角洲面积、生态破坏和渔业资源的影响等。2.河流航运辨析评价:(1)自然条件:主要辨析地势落差、径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水位深浅、结冰期长短、通航里程长短等方面。(2)人文条件:主要辨析流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城市密度、水运网络配套设施完善的程度等方面。3.水能开发辨析评价:(1)自然条件:抓住落差大小、径流量大小、口袋状地形、地质稳定等方面辨析。(2)社会经济条件:从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辨析。4.人口迁移辨析评价:(1)有利:对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对迁出地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缓解农村人地矛盾,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2)不利:对迁入地增加公共设施负担和城市化管理难度,增大了环境压力;对迁出地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5.产业转移辨析评价:(1)有利影响:对转出区腾笼换鸟,为新产业入驻腾出空间,同时使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利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减轻环境压力;对转入区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带动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2)不利影响:对转出区减少就业机会,失业人口增加; 对转入区加大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加重环境污染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完整版)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简略版).doc)为本站会员(刘殿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