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知识回顾必修一第四部分87.(宏观)渗透作用的表现:总体上,水分子由低浓度溶液 高浓度溶液。【此处的浓度为“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 流向88.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外界溶液的浓度 细胞质的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低于 外界溶液的浓度 细胞质的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高于 外界溶液的浓度 细胞质的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等于89.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应该是 的、 的植物细胞。 活 成熟90.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的原生质层包括 和 以及两层膜之间的 。 细胞膜 液泡膜 细胞质91.成熟的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后的复原: 外界溶液的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
2、用失水,发生 现象; 高于 质壁分离 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植物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时,又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发生 现象; 低于 质壁分离后的复原92.不成熟的植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仍能发生 作用。 渗透93.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特点 水分子: ;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依据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进行 。 顺相对含量梯度 选择吸收94.水稻和番茄植株的培养实验说明: 同种生物细胞对不同离子的吸收具有 ,这与其含有的相应离子载体的 有关; 选择性 种类和数量 不同种生物细胞对同种离子的吸收具有 。 差异性95.19世纪末,欧文顿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现象: ; 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
3、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实验结论:膜是由 组成的。 脂质96.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并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 。 脂质和蛋白质97.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用 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 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 。 丙酮 空气-水 2倍 实验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 。 连续的两层98.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 的三层结构, 暗-亮-暗 并大胆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生物膜都由 三层结构构成,且是 。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静态的99.1970年,科学家采用 标记的小鼠细
4、胞和人细胞进行融合实验,结果表明 。 发绿(红)色荧光的染料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00.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 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流动镶嵌10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 ,这个支架不是 的。【“结构特点”?、“功能特性”?】 基本支架 静止102.在细胞膜的外表面,有一层由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 ,叫做 。 糖蛋白 糖被103.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 和 作用;糖被与细胞表面的 有密切关系。 保护 润滑 识别104.除了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形成的 。 糖脂105.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被动运输包括 和 ,它
5、们都是 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不需要消耗 。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顺 细胞的能量 自由扩散既不需要消耗 ,也不需要 。 细胞的能量 载体 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 ,但需要 。 细胞的能量 载体主动运输可以 浓度梯度运输,既需要消耗 ,也需要 。 逆 细胞的能量 载体106.大分子、颗粒性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胞吞或胞吐需要消耗 ,但不需要 。 细胞的能量 载体107.胞吞或胞吐的正常进行必须依赖细胞膜的 的特点。 具有一定流动性108.有的胞吐方式也可以是小分子,如: 。 神经递质的释放109.有的大分子进出膜却不是胞吞、胞吐,如: 。 蛋白质和RNA等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110.细胞代谢指的是活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 ,它是细胞 的基础。 化学反应 生命活动111.化学反应速度加快的两大途径: 以提供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和 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加热 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