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练88种群和群落综合练含解析人教版.doc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文档编号:581451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练88种群和群落综合练含解析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练88种群和群落综合练含解析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练88种群和群落综合练含解析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练88种群和群落综合练含解析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练88种群和群落综合练含解析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练88种群和群落综合练12019江苏卷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B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C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D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2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32020吉林东辽月考如图

2、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B春运期间,北京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42020河北卓越联考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 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D22 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5对于

3、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类进行种群调查研究,资料如下:年份197019711972197319741975种群数量(只)5080捕捉标志数(只)80808080第二次重捕数(只)80808080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只)1681013那么19701975年该鸟类种群的增长曲线是()62020河北金太阳联考如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乙为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B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72020贵州遵义测试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

4、地,下面有关该过程叙述正确的是()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最终不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此过程属于初生演替,最终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该杂草地物种丰富度要高于甘蔗田该杂草地动物没有分层现象,所以该群落没有垂直结构动植物在杂草地中都有分层现象,群落有垂直结构ABC D82020江苏无锡阶段测试图甲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图乙、丙、丁表示演替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甲中,b点时不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d点时不存在水平结构B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C图丙可表示该地块上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D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9.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几乎

5、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如下图中表示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在下列4个营养关系图中,与题干所示的种间数量关系最符合的是()10下表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垂直带海拔1 0001 0002 0002 0002 5002 5003 0003 0003 5003 500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寒灌丛草甸蝶类种类349452201136125100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1

6、12020江苏无锡月考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 mm2 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 d,并记录每天的数值。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_,酵母菌呈“S”型增长。(2)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

7、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_(填“需要”或“不需要”)。(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_。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4)设计表格处理实验数据。时间次数1234567123平均值(5)在用血球计数板(2 mm2 mm方格)对某一稀释50倍的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酵母菌平均数为16,据此估算10 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个。(6)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研究实验的课题。_。(7)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

8、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如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预测的实验结果从理论上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单选)试管号培养液体积(mL)105105起始酵母菌数105510A.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时增长最快B4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C试管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不同D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开始下降122020四川绵阳测试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调查了野外某山坡上山腰处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并测量了三个地点的土壤特征等环境因素,结果见表。请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植物种类地点A地点B地点C非生物因素地点A地点B地点C草359风速低高高蕨类植物758距地面1.5 m的光强低中高灌木1842土壤

9、湿度/%483515松树020土壤的有机物/%6.53.82.5落叶树1550土壤深度/cm30010015土壤含氮量/mgkg19.44.52.4(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地点_处的植物群落。地点B处草、蕨类植物、灌木、松树以及落叶树都有分布,体现了群落结构的_现象。A区域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除了表中列举的以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该包括_、_。(2)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彻底烧光,则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_演替,演替将向_方向发展。(3)如果地点A、B、C处的光照条件同等充足,则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的是地点_处的植物群落。(4)土壤中的有机质经过_才能被植物

10、吸收利用。13有一片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叶混交林,对两个树种的存有量逐年进行统计,并把马尾松存有量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为C,作曲线如图1。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两树种的关系_。(2)两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_。(3)两树种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_。(4)在a年的优势树种是_,在d年的优势树种是_。排除气候条件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随着前一种群的繁盛,逐步改变了当地的_,使之反而适合后一种群的生存需求。(5)由此可见,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群落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种群_了,而另一些种群兴起了,从而使整个群落的结构和_都发生了变化,一直到群落达到动态平衡,这就称为群落的_。

11、(6)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火灾,几十年后得以恢复,此过程为_演替。(7)研究人员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绘制出某昆虫种群数量的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该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_曲线增长,5年后值开始变小的原因是_。专练88种群和群落综合练1A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A正确;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发生的群落演替均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越多,种间竞争就越激烈,对资源的利用就越不充分,C错误;两只雄孔雀为吸引

12、异性争相开屏,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不能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D错误。2D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A正确;老鼠的繁殖力强,种群数量不断增长但是生存空间有限,会导致个体之间的斗争加剧,因此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种群密度制约,B正确;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密度大的,种内竞争较大,增长量相对较小,密度小的,种内竞争相对较小,增长量相对较大,导致产量最终可能相同,C正确;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达到最大,种内斗争最强,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也越强,D错误。3B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A正确;春运期间,北京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流动

13、人口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而不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错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C正确;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D正确。4A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南极冰藻由硅藻等多种藻类植物组成,故不能组成一个种群,A错误;企鹅以磷虾为食,其数量增多会导致磷虾数量减少,磷虾减少后又可导致企鹅数量减少,二者数量最终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动态平衡,B正确;生物群落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C正确;南极冰藻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 ,在22 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大,D正确。5C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

14、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数,先分别计算出1972、1973、1974、1975这几个年份的种群数量分别约为400只、800只、640只、492只,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绘制出鸟类种群的增长曲线,结果与C相符。6D图乙由于老年个体占得比例较大,代表衰退型年龄组成,图甲c点时增长率大于零,为增长型,A错误;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此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B错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此外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也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因此,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C错误;

15、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即增长率为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D正确。7D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但最终是否能演替成为森林,还要看环境条件,故最终不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正确,错误;甘蔗田物种比较单一,弃耕后,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正确;该杂草地动物有分层现象,该杂草地也存在垂直结构,错误;动植物在杂草地中都有分层现象,群落有垂直结构,正确。8A图甲中,b点和d点时都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A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最终趋于稳定,因此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B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而恢复力稳定性

16、减弱,因此图丙可表示该地块上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C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存在“优势取代”现象,因此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D正确。9D根据题图判断甲、乙之间为捕食关系,且生物乙捕食生物甲。各选项中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A表示互利共生关系,B表示寄生关系,C中甲、乙两生物之间为竞争关系,D表示捕食关系。10D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气候不同引起的结果,A错误;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不是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这不是一个群落的内部空间上的配置,而是许多不同群落的垂直分布,B错误;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动物的垂直结构,所以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有关,C错误;蝶

17、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如光照、温度)有关,D正确。11(1)环境中资源和空间相对减少(2)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需要(3)使酵母菌均匀分布适当稀释后再计数(5)2107(6)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或溶氧量)的变化关系(7)B解析:(1)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中资源和空间相对减少,酵母菌呈“S”型增长。(2)该实验需要检测酵母菌数量变化,在实验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进行重复实验。(3)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在培养过程中会沉在试管的底部,因此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使酵母

18、菌均匀分布。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适当稀释后再计数。(5)在用血球计数板(2 mm2 mm方格)对某一稀释50倍的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酵母菌平均数为16,据此估算10 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1650(220.1103)102107个。(6)在该实验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确定一个研究实验的课题: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或溶氧量)的变化关系。(7)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时增长最快,A正确;由表格可知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4个试管内的种群到达K值的时间不同。号试管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为试管内培养液体积最少,起始

19、酵母菌数最多,因此最先达到K值;由于有毒物质积累,试管内的种群数量也最先开始下降。相对而言,试管的培养条件最好,其次是试管和,最后是试管。因此,4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是,B错误;相对于试管而言,试管中培养液体积较大,利于酵母菌生存,因此试管内种群的K值大于试管,C正确;相对于试管而言,试管中起始酵母菌数量较多,其种群数量先达到K值,也先下降,D正确。12(1)A垂直分层消费者分解者(2)次生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3)A(4)微生物分解解析:(1)根据调查结果,物种数目最多的地点是地点A,所以地点A物种丰富度最大。地点B处草、蕨类植物、灌木、松树以及落叶树都有分布,体现了群

20、落结构的垂直分层现象。A区域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除了表中列举的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以外,还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2)如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彻底烧光,则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演替将向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方向发展。(3)在同等光照强度下,能更有效利用光能的地点是植物垂直分层明显的群落,应该是地点A处。(4)土壤中的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13(1)竞争(2)Oe(3)bc(4)马尾松山毛榉环境(5)消失物种组成演替(6)次生(7)“J”型环境阻力增大解析:(1)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马尾松和山毛榉属于竞争关系。(2)两树种始终都处于竞争当中,故处于竞争状态的

21、年份段是Oe。(3)对于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具竞争关系的马尾松和山毛榉的存量来说,其比值C1,则马尾松占优势;C1,山毛榉占优势;C1,则两树种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故两树种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bc。(4)从(3)分析可知,在a年的优势树种是马尾松,在d年的优势树种是山毛榉。排除气候条件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随着前一种群的繁盛,逐步改变了当地的环境,使之反而适合后一种群的生存需求。(5)在群落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种群消失了,而另一些种群兴起了,从而使整个群落的结构和物种组成发生了变化,一直到群落达到动态平衡,这就称为群落的演替。(6)火灾过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7)据图分析,该种群在前5年种群的基本不变,所以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5年后值开始变小的原因是环境阻力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练88种群和群落综合练含解析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刘殿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