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目标1、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2、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教学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49年到52年,新中国成立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政权(学生回忆),这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前提。那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与曲折发展。讲授新课一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指导方针)1、 时间:1953年2、内容:从中华人
2、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49-56)。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 特点: 把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结合起来 以工业化为主体(生产力),三大改造为两翼(调整生产关系) 二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过渡: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物质基础)1、执行时间:1953-19572、重要任务: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补充:为什么集中
3、力量发展重工业? 历史因素:长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我国重工业基础尤其薄弱 现实原因:建国初,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军事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苏联经验:苏联的五年年计划同样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关系: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3、重大成就: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起来(如钢铁工业)。模范:王崇伦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炼铁炉相继提前竣工。与此同时,还
4、建立了新的工业部门(如飞机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到1956年,我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此处的几个第一,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交通运输业的巨大成就。A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毛泽东称之为“一桥飞架南北,大堑变通途”,它形象地描述了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气势及其在我国南北交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B“一五”期间,我国共建成30多条铁路,还在号称“世界屋脊” 的青藏高原上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国内地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5、。4、意义: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过渡:一五计划期间不仅发展工业,还把工业化同社会主义改造相结合。三、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1、时间:1953-19562、内容: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手工业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坚持自愿原则,走合作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方式3、成果:P21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4、实质: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转变)5、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时间:1954年2、 颁布机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 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4、 主要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5、意义:由于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经过1.5亿人民讨论,还经过人民代表认真的修改,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