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原创《4.4物质的比热》教学设计教案.doc

上传人(卖家):aben 文档编号:58311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原创《4.4物质的比热》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原创《4.4物质的比热》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原创《4.4物质的比热》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原创《4.4物质的比热》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原创《4.4物质的比热》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物质的比热 学情分析 物质的比热一课,现安排在七年级第四章第四节。本节内容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相对来说较为困难,其难度主要在两个一方面:一、学生对热量和比热的概念不清晰,当前的学生基础只能通过温度来反映热量传递,学生也容易对温度和热量产生混淆。二、学生在分析能力上尚不能很好地掌握变量控制的方法,而影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多少的有三个因素,学生很容易将三个变量混淆。在学生当前的知识与能力基础上,可以说学习比热是有一定难度的。 不过此前的学习,也已经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如小学时热传递概念的学习,第一章中温度的相关内容学习,都为学生学习热量铺垫了基础。而第三节质量的测量的学习,也为学生

2、掌握控制变量法,理解多个变量对同一物理量影响打下了能力基础。 综合分析,此课的学习应该是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的范围,需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当的引 导。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 2、明确影响热量多少的三个因素: 物体质量、温度的变化量、物质种类 3、理解比热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实验的能力 2、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逐步掌握控制变量法,体会转化法的应用 3、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培养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热量单位的了解,培养对科学工作的尊重和热爱

3、 2、通过建立假设、得出结论等过程,树立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3、在生活实例分析中,体会科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3 教学策略 在热量概念方面,采用生活 实例讨论和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明确温度变化和热量传递之间的关系。 为了帮助学生在树立比热概念时能明确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明确比热与物体质量和物体升高的温度无关,将三个影响因素(即物体质量、物体升高的温度、物质种类)结合,放在一个问题下进行讨论。并通过第一个实验方案设计,明确提出控制变量法,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大小与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无关。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对物质种类影响热量多少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并在实验中体会比较比热大小的方法。 通

4、过实验数据分析实验假设和实验结论,进一步培养进行科学探究的 能力,规范学生的表述。 4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 教学活动 活动 1【导入】情景导入 情景引入 近寒潮来袭,走在路上都感觉到阵阵寒意。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寒冷的身体尽快暖和起来吗?我们来比一比取暖利器吧。 2 老师也有冬日三宝:暖宝宝、热水袋和足浴盆。我们共同使用的这些利器,有什么共同点呢(引到传 递热,可提到温度较高) 活动 2【讲授】新授课 热量的概念 在身体和这些物品之间,是不是真的存在热传递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小烧杯里装着约 40 克热水,大烧杯里装着约 100 克冷水。 1、分别测出 热水和冷

5、水的温度(初始温度)。 2、将小烧杯放到大烧杯内,过 30 秒,分别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再过 30 秒,再次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重复几次,并记录。 实验中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温度计,注意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与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杯壁和杯底。有没有同学自告奋勇来配合老师做这个实验,帮老师读数,其他同学注意把实验数据记录到试验单上。 时间(分) 0 0.5 1 1.5 2 . 小烧杯里的水温() 大烧杯里的水温() 我们读出了几组数据,由于时 间原因,我们先把实验停在这里。根据实验和我们记录的实验数据,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两杯水之间有没有热的传递,从哪里看出来?在热传递中哪杯水放热,哪杯水吸

6、热,为什么?根据你的推测,这种热的传递会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可以通过温度的变化来观察是否有热的传递,高温物 体放热,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热的传递存在条件,即存在温度差。当二者温度相同时,这种热的传递就会停止。 我们把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热量,用符号 Q 表示。提到热量,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在热量 研究上作出了突出贡献的英国科学家焦耳。为了纪念他, 我们把热量的单位规定为焦耳,简称焦。我们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过程中的热量大小来了解一下这个单位。通过图表,我们发现其实焦耳是一个相对比较小的单位,因此还有另一个常用的更大的热量单 位,即千焦( ki). (板书: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大

7、小 -热量 -焦耳 千焦) 影响物质吸收热量大小的因素 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提到低温的物体吸收了热量。那它到底吸收了多少的热量?它所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其本身的什么因素有关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完成了。那 接下来就应该这么做了?很好,建立假设,同学们认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并不是胡乱猜想,假设一般都有依据,那同学们建立假设的依据是什么呢?一般我们会从已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建立猜想,如果同学们没有思路,可 以想一想我们最常见的吸收热量的 情况,在家里煮东西。大家可以以四人为小组讨论一下,建立假设并提出 你们建立假设的依据是什么。(小组

8、讨论) 三个假设的提出: 好,前两个假设同学们都相对熟悉,那我们先针对第三个假设来进行实验设计。先讨论一个3 关键的问题,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怎么判断物体吸收热量的 多少呢?(联系生活,生活中,你怎么判断水吸收了更多的热量?) 同一热源(酒精灯)加热,加热时间相同,则吸收的热量相同;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热量越多 注意:使用两盏酒精灯时,尽量控制两者火焰大小相同 关注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为了便于没有带手表的同学定性地比较加热的时间长短,我们设计利用两盏酒精灯同步实验。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尽量做到控制两盏酒精灯的火焰大小相同,才能得到更有说服力的实验结果。老师在实

9、验之前先强调一下使用酒精灯一定要注意。 接下来我们来设计 实验方案,我们 提到有多个因素都有可能影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当实验中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应该这么做呢?采用什么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 哪些量相同,哪个量不同? 为了保证同学们的实验效果更明显,老师规定取相等质量的水和砂石( 50 克),使它们 升高相同温度( 20),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即吸收热量的多少)。有手表的同学可以计时,如果没有手表的话,我们只要定性记录所需时间长短就可以了。 实验前老师介绍一下实验仪器,两个铁架台是用来固定仪器的,烧杯加热时我们垫上石棉网,是为了让烧杯受热均匀。上面的装置可能会有 不同,但他们的用途都是为

10、了固定温度计 。同学们安装整个实验装装置的时候,注意调整好高度,按从下到上的方法进行安装。开始实验前先记录初始温度(即初温)。实验完成的同学可以举手示意老师,有问题也可以举手。 (学生实验时间)控制在 7 分钟以内,只需要一个达到末温就可以了。 实验一、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 _有关 物质种类 物体质量 (克) 初温 () 末温 () 升高温度 () 所需时间(快 /慢) 水 50 20 砂石 50 20 实验结论: _ 请一组同学展示实验成果。 可以得出怎样的实验结论呢? 很好,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在课前针对另两个假设做了研究并进行记录。同学们能根据这两个实验表格,判断这两个实验的实验假

11、设是什么吗?能得出怎样的实验结论? 4 实验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 _有关 物质种类 物体质量 (克) 初温 () 末温 () 升高温度 () 所需时间 水 30 15 35 20 2 分 30 秒 水 50 15 35 20 4 分 12 秒 实验结论: _ (在 _相同时, _,物体吸收热量越多。 ) 实验三、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 _有关? 物质种类 物体质量 (克) 初温 () 末温 () 升高温度 () 所需时间 水 50 15 25 10 2 分钟 水 5 50 15 35 20 4 分 12 秒 实验结论: _ (在 _相同时, _,物体吸收热量越多。) 综合这三个实验,

12、我们能得出怎样的实验结论? 对概念进行拓展:我们已知以吸收热量为例,而事实上,物体除了吸收热量,也可能放出热量,那我们有关对我们的实验结论,进行怎样的拓展呢? 课堂小结与练习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哪位同学能来讲一讲吗? 基础练一练 1如图 4-39 甲所示,冬天在给小孩 喂牛奶前,要把冷牛奶放在热水 中加热。已知容器中热水的初温 为 60,冷牛奶的初温为 10, 每隔 1 分钟测量一下水和牛奶的 温度,描绘出它们的 温度随时间 变化的曲线,如图 4-39 乙所示。在 牛奶放入热水直至两者达到相同温度 的过程中,水 _ 热量,温度 _;牛奶 _ 热量,温度 _。在前 10分钟内,牛奶温度的变化量要 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热水温度的变化量。 应用练一练: 早 晨,小明起床晚了,来不及做饭,准备烧水泡方便面吃。 ( 1)他应该烧一壶水还是半壶水? ( 2) 饮水机里有温水也有凉水,应该取温水还是凉水?为什么?、 拓展练一练:实验中如何比较不同物质比热的大小? 你还能用 别的方法探究水和砂石的比热大小吗? -温馨提示:- 【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科学 全册教案、课件、试题、素材、教学计划 等欢迎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全套资料! 】 6 或者 到 百度 搜索“ 163 文库 ”,到网站下载! 或直接访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科学 > 浙教版 > 七年级上册(2024)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原创《4.4物质的比热》教学设计教案.doc)为本站会员(aben)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