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山之春教学设计天山之春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说明:教材版本说明: 本课选用教材为小学阶段第八册,教育部审定 2013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 版(简谱)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第三课时欣赏琵琶独奏天山之春 。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欣赏课琵琶独奏天山之春 。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 天山之春原是吾斯满江和俞礼纯合作创作的一首热瓦普独奏曲,1961 年 由王范地改编成琵琶独奏曲,广为流传。乐曲为二部曲式结构,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小调式,由两个主题构成。第一主题,四三拍,用长轮的方法奏出了 具有浓郁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风格的、歌唱性的、舒展而宽广的主题,表现了天山 秀美的风光。第二主题以第
2、一主题为素材,改变了节奏,乐曲变得轻快活泼,与 第一主题形成对比。接着在属调上再现了第一主题,力度渐强,将情绪推向了一 个小高潮。经过一个简短的过渡,乐曲进入第二部分。乐曲转为大调式,情绪明 朗,速度渐快,节拍由四三拍转为四二拍,具有较强的歌唱性、舞蹈性的节奏、 跳跃的节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爽朗的性格。不仅具有新疆音乐文化本土文化 上的种种特色,还带有波斯阿拉伯音乐文化的明显特征,因而具有鲜明的多 元文化色彩。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我校四年级共有三个教学班,整个年级的学生全部是由其他学校转入。通过 基本摸底,学生们对前三年的音乐概念、音乐素养、音乐积累只能用掌握甚少来 形容。经过一学期音乐
3、课中的学习与摸索,学生们掌握了较多的音乐常识,学习 音乐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一个时期,他们求知欲强,思维较 为活跃,善于联想,更喜欢想象,他们处在由形象思维上升到逻辑思维的过渡阶 段,渴望在活动中得到集体的肯定与认可。但在欣赏、歌唱、表演等方面层次不 齐,好奇心强,创造力和节奏感较好,其中部分学生课余时间学习乐器和声乐, 具备一些基本的读谱能力。 这个重要的阶段, 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本学期, 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加强同学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编能 力。 引导他们学习掌握通过音乐要素分析音乐风格的方法,从而探索维吾尔族民 歌风格的特点是
4、完全能够实现的。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采用听辨教学法、歌 唱教学法、器乐教学法、对比欣赏法、律动教学法、欣赏教学法、创作教学法, 并且结合体验性音乐教学、实践性音乐教学、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等。充分体现 教师主导式、师生互动式、学生自主式系列教学方法运用。 学生学法:学生学法: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表现与创造,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资源技术说明:资源技术说明: 本课运用到的图片和音频、视频资料均精选自百度搜索后,自行独立加工、 剪切设计音响效果、旋律长短时值等。自己演奏民族乐器琵琶,让学生直观感受 民乐魅力。课程
5、中采用课题、旋律设计,均为本人亲手制作。授课过程中,白板 展示的曲谱片段由本人亲自查寻设计方便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琵琶独奏曲天山之春 ,能感受并说出乐曲欢快的情绪及其 具有新疆维吾尔族音乐风格。 2. 能分辨乐曲两个乐段,并能哼唱第一主题。 3. 初步认识民族弹拨乐器琵琶,了解其音色,能分辨琵琶的音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 1.通过欣赏琵琶独奏曲天山之春 ,能感受并说出乐曲欢快的情绪及其具 有新疆维吾尔族音乐风格, 并能哼唱第一主题。 2.继续巩固对琵琶的认知,能分辨琵琶的音色。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设设 计计 教学教学 环节环节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
6、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信息化资源信息化资源 使用使用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一、 独 奏 导 入 1.今天, 老师给大家 带来了一件民族乐 器, 请跟我一起进入 耳力训练营, 聆听它 的音色后告诉我它 的名字?并试着模 仿其演奏姿势。 2.老师刚才呈现的 演奏形式是? 1.欣赏带有新疆音 乐风格的琵琶乐曲 片段。 2.模仿其演奏姿 势。 3.直观感受民族乐 器琵琶的音色与演 奏形式。 1.交互式电子 白板出示欣赏 过程中的问题 及演奏形式选 项 2.板书: (贴) 琵琶独奏。 教师亲自演奏 民族乐器琵琶 乐曲片段,能 够更好的展示 教师教学基本 功,提升教师 魅力,拉近师 生 之 间 的 距 离,提前
7、让学 生欣赏乐曲主 奏乐器的音色 与引出演奏形 式。 二、 介 绍乐 曲 1.导语: 同学们对乐 曲的演奏形式掌握 的很到位, 让我们再 来边聆听音乐边欣 赏图片风景, 为乐曲 起一个合适的曲名。 2.微课: 大家从音乐 要素中听赏出的音 乐信息都很准确, 分 析到位。 让我们具体 来了解乐曲中的独 奏乐器琵琶。 1.共同讨论、交流 给乐曲起合适曲名 的见解。 2.利用微课的特 点,让学生从民族 乐器琵琶的构造、 音色、指法、演奏 形式、演奏姿势加 深了解。 1.板书: 出示课 题(贴) 天山 之春 。 2.视频播放微 课 琵琶的知识 点 。 发挥学生学习 积极主动性, 鼓 励 自 主 探 究
8、,课前了解 相关知识,将 学习内容最大 化,通过微课 的学习使学生 较系统的了解 民族乐器的历 史,努力实现 综合高效的课 堂。 三、 欣 赏乐 曲 1.播放乐曲, 用自己 喜欢的聆听方式, 欣 赏全曲并思考问题。 2.播放 A 段旋律, 边 听边思考问题。 3.小结: 佩服你们的 想象力, 琵琶用长轮 的指法演奏出情绪 优美的 A 段旋律主 题, 表现了新疆天山 春天的美景, 赋予浓 郁的维吾尔族民间 音乐风格, 具有歌唱 性。 4.请同学们一起哼 唱 A 段主题第一遍, 师琵琶弹奏。 5. 第二遍师琵琶弹 奏乐曲 A 段旋律。 6.第三遍师琵琶弹 奏 A 段主题。 7.播放乐曲 B 段主
9、题并思考问题, 鼓励 学生直接听辨出独 特的节奏型。 8.师弹琵琶演奏 B 段旋律主题。 9.一生带领全班学 画 B 段旋律琵琶图 形谱,师琵琶伴奏。 10.师介绍新疆特色 打击乐器手鼓, 为同学们讲解演奏 姿势、 示范独特的节 奏型。 1.生欣赏后,交流 想法。 2。 生凭借对乐曲的 丰富联想,分析 A 段旋律中提出的问 题。 3.生共同欣赏。 4.请同学们一起哼 唱 A 段主题第一 遍,师琵琶弹奏。 5.第二遍生跟琵琶 挥拍哼唱旋律。 6.第三遍生用优 美、连贯的情绪哼 唱 A 段主题。 7.生哼唱乐曲 B 段 旋律,捕捉音乐要 素及节奏特点,模 仿独特的节奏型切 分节奏型, 打、念、 唱
10、出。 8. 生挥拍唱、 带着 热烈欢快的情绪哼 唱 B 段旋律 9.哼唱乐曲 B 段主 题时,一生当场利 用图形谱特点,勾 画出适合 B 段旋律 琵琶样式的图形 谱。 10.生模仿、 体验手 鼓演奏姿势及其节 奏型。 1.音频播放乐 曲。 2.PPT出示A 段 乐谱 3.同上 4.同上 5.PPT 出示图 谱 6.同上 7.出示 B 段旋 律, 音频播放乐 曲 B 段。 8.出示 B 段旋 律, 音频播放乐 曲 B 段。 9. 一生在展示 台边唱边画琵 琶图谱。 10.出示手鼓图 片,切分节奏 型。 在“听唱 画”的环 节中,逐层深 入,每次都有 更高的要求。 在多次聆听中 提高学生对音 乐的
11、感受力; 师亲自展示琵 琶独奏,是本 节课第一个亮 点,学生伴随 着琵琶音色哼 唱乐曲主题, 既直观又深层 次体会民族乐 器表现魅力; 一生随着乐曲 音符时值、旋 律特点,创编 画琵琶图谱作 为本节课的第 二个亮点也是 一 个 创 新 之 处, ,鼓励学生 听觉和视觉共 同参与,增强 感受力,为后 面的音乐表现 做好充分的准 备。发挥出欣 赏教学的有效 手段,将复杂、 抽象的乐曲结 构浅显化、直 观化,让学生 一目了然。 四、 表 现乐 曲 1。B 段主题跳跃的 旋律具有舞蹈性, 表 现了新疆人民爽朗、 热情的性格, 让我们 一起走进美丽的新 疆。 2.播放音频, 完整聆 1.欣赏各种图片、
12、谈自己了解的美丽 新疆的风土人情。 2. 生想象、 创编新 疆舞蹈动作。 1.图片展示新 疆的服饰、 热瓦 普 (新疆民族乐 器) 、舞蹈、美 食等。 2.播放音频 天 山之春 。 了解新疆这个 少数民族独有 的风土人情, 感受当地人民 的生活习惯、 爽朗性格、便 于理解新疆音 听全曲。 乐风格特点, 培养发现美、 创造美、实践 美的能力。 五、 拓 展 1. 播放视频,观看 新疆舞示范, 讲解新 疆舞,引导、鼓励学 生自己编创新疆舞 蹈的动作。 2.师示范新疆舞基 本舞蹈动作, 并指导 小组合作, 欣赏并评 价。 3.播放音频,乐曲 B 段旋律主题。 1.自己编创模仿新 疆舞的动作。 2.小
13、组合作,模仿 视频中的舞蹈家练 习跳新疆舞,小组 汇报,欣赏。 3.生戴着自己制作 的新疆头饰、胡须 等,随着乐曲旋律 表演新疆舞。 1.视频播放管 弦乐合奏 四小 天鹅舞曲 2.视频播放多 种乐器演奏 四 小天鹅舞曲 欣赏舞蹈,提 升学生的审美 能力,体会音 乐形象,感受 音乐的舞曲风 格。 学生积极参与 表现乐曲,在 小组合作中共 同进步,合作 表演。 通过拓展,将 知识延伸到课 下,拓宽学生 的知识面。 天山之春教学反思天山之春教学反思 天山之春原是吾斯满江和俞礼纯合作创作的一首热瓦普独奏曲,1961 年 由王范地改编成琵琶独奏曲,广为流传。乐曲为二部曲式结构,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
14、小调式,由两个主题构成。第一主题,四三拍,用长轮的方法奏出了 具有浓郁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风格的、歌唱性的、舒展而宽广的主题,表现了天山 秀美的风光。第二主题以第一主题为素材,改变了节奏,乐曲变得轻快活泼,与 第一主题形成对比。接着在属调上再现了第一主题,力度渐强,将情绪推向了一 个小高潮。经过一个简短的过渡,乐曲进入第二部分。乐曲转为大调式,情绪明 朗,速度渐快,节拍由四三拍转为四二拍,具有较强的歌唱性、舞蹈性的节奏、 跳跃的节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爽朗的性格。不仅具有新疆音乐文化本土文化 上的种种特色,还带有波斯阿拉伯音乐文化的明显特征,因而具有鲜明的多 元文化色彩。 我校四年级共有三个教学班
15、,整个年级的学生全部是由其他学校转入。通过 基本摸底,学生们对前三年的音乐概念、音乐素养、音乐积累只能用掌握甚少来 形容。经过一学期音乐课中的学习与摸索,学生们掌握了较多的音乐常识,学习 音乐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一个时期,他们求知欲强,思维较为活 跃,善于联想,更喜欢想象,他们处在由形象思维上升到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 渴望在活动中得到集体的肯定与认可。但在欣赏、歌唱、表演等方面层次不齐, 好奇心强,创造力和节奏感较好,其中部分学生课余时间学习乐器和声乐,具备 一些基本的读谱能力。这个重要的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 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
16、的知识,加强同学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编能力。 引导他们学习掌握通过音乐要素分析音乐风格的方法, 从而探索维吾尔族民歌风 格的特点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每个学生都 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 个人的情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体验之中。弘扬民族音乐是音 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弘扬民族音乐,尊重多元文化。 ”本着这一理念,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都有涉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的内容。 天山之春是学 生在
17、小学阶段学习的少数民族的音乐之一,在这节课上,学生不仅要学习有关我 国新疆地区音乐的知识,还要学会分析、鉴赏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特点的方法,为 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这节课在设计时本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在原有教学 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与拓展。针对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设计问题,生动有 趣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疆音乐的兴趣,在各种活动设计中,不但培养学 生的综合能力,而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学习习惯,为他们在以后的学习打 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法与学法上的突破使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 他们会懂得听辨,会产生更多、更新的感受,会有很多可以与人交流的话题 同样感觉收获
18、颇丰的是我,课中在教法与学法上的突破、对学生潜能的发掘以及 师生交流所产生的良好效应,使我深刻感悟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我很幸运, 因为我的职业使我成为孩子们与音乐交流的使者。 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形式 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通过自身的感知 为歌曲创编韵律美。在课后让学生为音乐创编舞蹈,提高学生在课外对民族音乐 的兴趣。突出音乐的德育、美育功能,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渗透。让学生 直观感知,对新疆充满好奇之感。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自己认为是新疆的音乐。培 养他们自主性,探究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音乐,深入体验新疆的音乐。给学 生设置一些引导性的或启发性的问题,以便学生做到有目的的聆听音乐。在启发 学生积极的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