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侍坐归去来兮辞师说默写姓名: 得分:1. 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3.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 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 , 。4.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 , 。”5.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6.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从“ ”可以
2、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 , ”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几句对话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 , , ”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7.我们经常用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的意思。8.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9.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10.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从而表达了顺从心愿而行的观点。11 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 ,
3、,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12.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 , ”的错误态度。13.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 ”;对自身“ ”。1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15.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 !”16.画一上的人物从左至右依次是(写姓名): 、 、 、 、 。画一画二17.从归去来兮辞中找两个句子,表达画二的含义: , 。(6分)
4、18.请你选取归去来兮辞文中的词语为自己的语文教室命名,你会选哪个词(不超过四个字的词语)?并说明为什么。命名: 。理由是: 。(8分)答案1. 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3.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 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 ,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 , 。”5.子路、曾皙、冉有、
5、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从“ ”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 , ”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几句对话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 , , ”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1.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2.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3.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4.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5.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6.率尔而对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7.我们经常用陶渊
6、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的意思。8.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9.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10.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从而表达了顺从心愿而行的观点。 7.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8.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9.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10.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11 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 , ,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7、。12.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 , ”的错误态度。13.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 ”;对自身“ ”。1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15.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 !” 11.唐 韩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1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13.择师而教之 则耻师焉14.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15.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16. 仲由 、冉求、 曾点、孔丘、公西赤1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