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石潭记一、 基础识记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篁( )竹 清洌( ) 坻( ) 嵁( )佁( )然 间( )道 汩汩( ) 袂(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下见小潭,水尤清洌。(特别)B、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样,像蛇一样)C、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居住,到)D、潭中鱼可百许头。(用在数字后,表示不定数)3、解释下列多义字的意思:环可清 如鸣佩环_ 水尤清冽_四面竹树环合_ 以其境过清_ 潭中鱼可百许头_明灭可见_ 不可知其源_不可久居_4、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B之A为 为坻为屿 乃记之而去 为宫室器皿 余闻之也久D尔C乃 乃记之而去 尔远逝 乃不
2、知有汉 惟手熟尔二、理解运用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5、上文选自,作者,著名的文学家,他和韩愈、欧阳修、苏询、苏轼、苏辙、王安石
3、、曾巩的文学观点比较接近,都主张实用,反对骈体,因而并称为;他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篇,合称为。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水尤清洌 皆若空游无所依 斗折蛇行 佁然不动 7、第二段主要写潭中游鱼的静态和动态,其目的是什么?假如你是生活在小石潭里的一条鱼,你赖以生存的小石潭的水质已被污染,你的许多同伴已因此患病,请你写下你现在的感受。答:目的: 感受: 8、翻译下列句子:(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译: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译: 9、作者在游小石潭时,心情发生了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如果你能与作者面对面,你打算对他说些
4、什么? 答:原因: 你的话: 三、综合分析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姆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迴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
5、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嵚或未能至焉。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户、杜,则贵游之上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达而陋之,价三百,连岁不能售。而找与深源、克已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10、对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殆不可数(几乎)B、余怜而售之(怜悯)C、以效兹丘之下(呈献) D、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满)11、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余怜而售之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货而不售A、两“其”字相同,两“售”字不同。B、两“其”字相同
6、,两“售”字也相同。C、两“其”字不同,两“售”字也不同。D、两“其”字不同,两“售”字相同。12、下面各句与“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中词类活用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A、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候B、辞楼下殿,辇来于秦C、成以其小,劣之D、烈火而焚之13、用小丘际遇,作者寄寓了自己无法施展政治才能的原因。下面对能表达寄寓原因的句子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又得钴姆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余怜而售之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三百,连岁不能售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A、B、C、D、参考答案1、hun li ch kn y jin mi 2、C 3、玉环、环绕清凉、凄清大约、可能、可以、能够4、B5、柳河东全集 柳宗源 唐宋八大家 永州八记 6、寒冷 依托 像北斗星那样 愣住的样子 7、目的:衬托水的清冽,说明环境幽清 感受略 8、(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头,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2)溪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互相交错,不知道小溪的源头。 9、作者刚开始是无忧无虑的,欣然而往的,但在环境的刺激下,作者感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忧伤、苦闷。作者因为当时谪居永州,满腹宏图大志不得施展,因而怀着一种愤懑不平的苦闷心情。10、B11、A12、C1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