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下 第六单元 教材教法表格式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大单元整体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文档编号:585868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八下 第六单元 教材教法表格式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大单元整体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统编版语文八下 第六单元 教材教法表格式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大单元整体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统编版语文八下 第六单元 教材教法表格式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大单元整体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统编版语文八下 第六单元 教材教法表格式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大单元整体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统编版语文八下 第六单元 教材教法表格式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大单元整体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统编版语文八下 第六单元 教材教法表格式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大单元整体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 题 21.庄子二则 总课时 3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备写人 张燕 王灵文 授课时间 第12周 基 于 教 材 的 备 写 教学 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的实虚词、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2、诵读课文,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领会、鉴赏庄子散文机智、幽默,富有想象力的特点,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阅读品位,做一个志趣高雅的人。 教学 重点 落实具体的文言知识及涵咏体味文本的思想感情。 教学 难点 辩证看待庄子在两篇文章中所体现出的哲学思想。 课 文

2、讲 解 教材分析 北冥有鱼是庄子的作品,文本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为我们揭示了庄子思想的精髓:逍遥游。这篇课文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属于讲读课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部编新教材,该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其中有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有对学习生活、理想社会的期望,有“不平则鸣”的呐喊,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本文出自庄子 秋水,讲的是庄子与惠子的故事。描写了庄子与惠子围绕“鱼之乐”的一次辩论,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论辩风格。 二、教法 1、诵读法。古文,必须通过诵读才能培养出一种古文的语感,只有通过反复的吟诵,学生才能愈来愈深刻的了解文章的内涵。 2、梳理法。对

3、于文本的文言现象,采用分组重点突破,讨论归纳整理的方法进行教学。 3、研讨法。对于文章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哲学思想,可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研讨进行分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点拨提示,促使学生往深一层想。 三、学法 1、预习法。学习一篇课文,预习是必不可少的。文言文,知识量大,所需掌握的内容多,不经预习直接听课,学生很可能会不知老师所云者何,听课效果大打折扣。反之,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听课时对文章重难点的把握就会事半功倍。 2、诵读法。“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学文言文,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读懂文言文。北冥有鱼气势磅礴,寓意丰富,想象奇特,

4、比喻生动,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探究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通过诵读、思考、讨论、探究归纳文言知识现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 四、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课文选的两则故事第一则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选自外篇中的秋水。标题是编者加

5、的。 2、作品简介: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今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其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3、知识链接: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作 业 设 计 1.基础训练识记课后词语,掌握读音、意思,完成配套练习自主预习题(预计用时10分

6、钟) 2.提升训练完成配套练习提升训练积累运用、课内品读、类文阅读(共13道小题,预计用时30分钟) 3.拓展训练1.完成配套练习类综合运用。(共1道小题,预计用时10分钟)课 题 22. 礼记二则 总课时 3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备写人 张燕 王灵文 授课时间 第13周 基 于 教 材 的 备 写 教学 目标 1、熟读课文,并能准确地翻译、背诵全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 重点 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 难点 初步理解“大同”社会的理想,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

7、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课 文 讲 解 教材分析 虽有嘉肴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文言文的教学重点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大道之行也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6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在本单元的课文中,大多讲述了博大情怀、积极向上的情操,而这篇文章,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为人类造福的人。二、学情分析 二、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通

8、过自己阅读文章去把握文章的大部分信息。但是,让他们从生活经历中去感悟人生哲理,特别是借助语文学习的经验去比照自己的实际生活,还有一定的困难。但七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表达个人观点的愿望,所以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适当的点拔以及引导。 三、教法学法 教法: 1. 目标教学法:针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目标教学法是课堂中必不可少且行之有效地教学方法之一。 2、情境教学法:通过语言及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3、合作探究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

9、动性、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活动为基本方式。 学法: 1、朗读法:朗读将贯穿整个课堂,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特别是感情丰富与含意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引起共鸣。 2、品析法:本文构思巧妙,感情浓郁,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使学生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品析文章的内涵。 3、讨论法: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思维在交流中碰撞,真理在交流中突现,既发展言语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导入语 1、“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0、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学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2、儒家学者早在2000多年前就曾对社会进行了美妙的设想,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到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再到荀子的上下协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无不勾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妙蓝图。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道之行也

11、就是儒家学者所勾勒的理想社会。 五、问题探究 1.“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指什么? 明确:“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2.“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

12、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 作 业 设 计 1.基础训练识记课后词语,掌握读音、意思,完成配套练习自主预习题(预计用时10分钟) 2.提升训练完成配套练习提升训练积累运用、课内品读、类文阅读(共13道小题,预计用时30分钟) 3.拓展训练1.完成配套练习类综合运用。(共1道小题,预计用时10分钟)课 题 22. 马说 总课时 3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备写人 张燕 王灵文 授课时间 第13周 基 于 教 材 的 备 写 教学 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 2

13、.理解文中“伯乐”“千里马”与“食马者”的寓意,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3.朗读文章,注重朗读语气的把握,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 教学 重点 理解文中“伯乐”“千里马”与“食马者”的寓意,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 难点 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 课 文 讲 解 教材分析 马说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作者25岁即已高中进士,初登仕途,却一直不得重用,心情郁郁,所以常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人才,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

14、,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充溢其中。寓意委曲深致,文气矫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势。 教材编排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用文字来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同时引发学生对当代伯乐和千里马关系的思考。 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学情分析 1、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形式、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还缺乏字词分类归纳掌握的能力。因此在这方面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2、因本文所写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学生受自身的

15、知识和阅历所限,对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寓意的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托物寓意的写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认识和了解。所以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背景资料,加深理解认识。 3、作为生本教育的初始阶段,学生在自主学习,勇于表现等方面可能还有所欠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精心设计环节,安排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勇于表现。 三、教法运用 1.诵读品味法。叶圣陶语“非读无以训练语感,非读无以激发美感”。教有千法,朗读为本。读品结合,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还课堂以朗朗书声,通过读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优秀文化的精神。 2.自主学习法。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

16、是我们的目的。郭思乐教授“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理念,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3.创造性学习法。相信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创新的精神,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 四、学法指导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多形式朗读课

17、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走进韩愈的生活经历,理解有才之人怀才不遇的痛苦,从而更深刻的感受到文中洋溢的强烈不平和悲愤之情。 五、问题探究 1.托物寓意。 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人? 明确:千里马:人才。伯乐: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2.主旨情感。 (1)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 (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作者主张怎样

18、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明确:反映了当时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使有才之人受到不公正待遇和遭遇不幸的处境。主张重用人才,给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 作 业 设 计 1.基础训练识记课后词语,掌握读音、意思,完成配套练习自主预习题(预计用时10分钟) 2.提升训练完成配套练习提升训练积累运用、课内品读、类文阅读(共13道小题,预计用时30分钟) 3.拓展训练1.完成配套练习类综合运用。(共1道小题,预计用时10分钟)课 题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总体备写 总课时 10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备写人 张燕 王灵文 授课时间 第13、14周 基 于 教 材 的 备 写 教学 目标 注意体会多

19、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悉心据摩、品味作品的叙事风格描述手法和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3.在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和传统节日习俗的同时,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 重点 注意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 难点 在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和传统节日习俗的同时,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单 元 教 学 关 键 点 简 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其中有机敏、幽戚,谈谐,想象力强,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的庄子的作品;有对学习生活、理想社会的期望;有呼吁统治者要识别人才、重视人才的呐喊;有

20、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这些诗文有情趣、有理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 北冥有鱼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选文一开篇就尽显壮阔、神奇,以大鲲巨鹏展开想象,并穷形尽相地进行夸张的描写。这种异想天开之辞造成先声夺人之势,似乎是对鲲鹏大加褒扬,但随即笔锋一转,指出鲲鹏看似逍遥,实则还未达到逍遥的境界,因为鲲鹏还是“有所待”的。与鲲鹏的“大”相对应,作者又举出了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秋水。这篇文章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

21、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庄子能品鱼之乐,说明他有着悠闲自得、乐观,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 虽有嘉肴出自礼记学记,这篇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 一偃说的一番话。孔子认为重要性。 大道之行也,是孔子对学生言偃说的一番话。孔子认为 言精华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一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 训 修睦”的“大同”社会。尽管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但那是儒家在乱世中的一个美好愿景。 马说一文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

22、以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际,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处境,行文中洋溢着强烈的不平和悲愤。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卖炭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选自白居易集。本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 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

23、际上是公开掠夺。诗人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火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文言文知识与文言文阅读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但词汇量还不丰富,阅读能力也尚待提高,知识积累也非常有限,加上文言文自身的特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容易对文言文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文言文教学应该在注重文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好文言文做准备。 二、教学建议 1.学习文言文单元,在疏通文意时需要给学生必要的

24、指导与帮助。 2.教学时应重视诵读的作用,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写法。 3.熟读成诵,培养学生读古文的语感。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等。 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背诵与默写,引导学生积累、丰富文言语句。 5.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了解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理解出自课文的成语、格言、警句的意义和特点。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汲取课文中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课时安排 庄子二则 3课时 礼记二则 3课时 马说 2课时 唐诗三首 3课时 写作训练 2课时课 题 第四次作文 总课时 2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备写人 张燕 王灵文 授课时间

25、 第14周 基 于 教 材 的 备 写 教学 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结构及特点; 2明确写作演讲稿的要求,把握演讲词的写作技巧,能够恰当的在演讲词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增强感染力; 3能根据命题写作简短的演讲稿,培养对演讲及语言表达的兴趣,鼓励参与者充满自信,扬起自信的风帆,乐观地对待生活。 教学 重点 能根据命题写作简短的演讲稿,培养对演讲及语言表达的兴趣,鼓励参与者充满自信,扬起自信的风帆,乐观地对待生活。 教学 难点 把握演讲词的写作技巧,能够恰当的在演讲词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增强感染力 课 文 讲 解 【课前准备】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

26、习作做准备。 一、我的梦想 二、谈学生的责任 三、假设学校组织竞聘学生会主席、团支部书记、校刊主编、校广播站总监、志愿者服务团团长等,你准备竞聘其中某个职务。试撰写一份演讲稿,阐述你的竞聘主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几位大家的文章,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演讲稿,好的演讲稿,会让人激情澎湃,全身心随之调动,情感投入其中,那么,本次写作教学的内容,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演讲稿。 【写作要求】 1.结构完整,符合演讲词的基本格式和内容要求; ? 2.主题明了,语言符合演讲人的身份;? 3.正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技法点拨】 要进行一次成功的演讲,首先要写好演讲稿

27、。遵循下面的三“要”三“不要”,你的演讲稿就可以写得非常精彩。? 1.要主题明确,不要含糊不清? 演讲稿观点鲜明,显示着演讲者对一种理性认识的肯定,显示着演讲者对客观事物见解的透辟程度,能给人以可信性和可靠感。演讲稿观点不鲜明,就缺乏说服力,就失去了演讲的作用。而且,演讲之所以最容易激发听众的情感,使听众的思想为之震动,精神为之振奋,情绪为之激昂,热血为之沸腾,就在于演讲内容的鼓动性。因此,同学们写作时要在表达上注意感彩,把说理和抒情结合起来。既有冷静的分析,又有热情的鼓动;既有所怒,又有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爱。当然这种深厚动人的感情不应是“挤”出来的,而要发自肺腑,就像泉水喷涌而出。? 2

28、.要层次分明,不要结构紊乱? 一般文稿主要是供人阅读的,读者有思考的余地,在层次结构上可以跌宕起伏,曲折多变;在内容上也可以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而演讲稿是口头表达,演讲语言稍纵即逝,听众对演讲中每一句话的含义,几乎没有思考玩味的余地,其结构特点是内容的内在联系与有声语言动态交流的统一,注重有声性。? 3.要语言流畅,不要拖泥带水? 要把演讲者在头脑里构思的一切都写出来或说出来,让人们看得见,听得到,就必须借助语言这个交流思想的工具。写作演讲稿在语言运用上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口语化。“上口”“入耳”,这是对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演讲,说出来的是一连串声音,听众听

29、到的也是一连串声音。听众能否听懂,要看演讲者能否说得好,更要看演讲稿是否写得好。如果演讲稿不“上口”,那么演讲的内容再好,也不能使听众“入耳”,完全听懂。写作演讲稿时,应把长句改成短句,把倒装句改成正装句,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把听不明白的文言词语、成语改换或删去。演讲稿写完后,要念一念,听一听,看看是不是“上口”“入耳”。? (2)通俗易懂。演讲要让听众听懂。如果使用的语言讲出来谁也听不懂,那么这篇演讲稿就失去了听众,因而也就失去了演讲的作用、意义和价值。为此,演讲稿的语言要力求做到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3)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一定要生动。如果只是思想内容好,而语言干巴巴,那就算不上

30、是一篇好的演讲稿。注意运用比喻、比拟、夸张等手法增强语言的形象色彩,把抽象化为具体,深奥讲得浅显,枯燥变成有趣。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演讲稿的表现力。发挥语言音乐性的特点,促成声调的和谐和节奏的变化。 【范文引路】 恪尽职守 服务同学 竞聘学生会主席的演讲 各位老师、同学们: ? 大家好!? 我是来自八年级(1)班的张新明。我这次竞选的职务是学生会主席。我很清楚,我的竞争对手都是各班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实力不可小觑,但我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今天,我有信心站在这里挑战自我!? 在这次竞选前,我有着丰富的班长工作经验。两年中,我组织并参与“手拉手、心连心”向贫困地区儿童献爱心活动,在

31、收获感动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协调能力。我和其他班干部策划了“走进敬老院”活动,并且多次与工作人员协商,这也提升了我与人沟通的实践能力。这些宝贵的工作经历教会我做事的方法,让我能更好地胜任学生会主席的职务。? “打铁还需本身硬。”假如当选学生会主席,我将时时要求自己“待人正直、公正处事”,时刻告诫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 同时,我也深知一座大厦不可能只由一根柱子来支撑,团队合作是工作成功的关键。假如当选学生会主席,我将积极团结学生会其他代表,本着公开、民主的原则,广泛听取各位的意见和建议。在工作中,我计划成立校园广播站,为同学提供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同时

32、,我将设立师生互动信箱,让信笺的互动成为师生交流的桥梁。在课余生活中,我们将举办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各位同学走出课堂,从生活中学习和锻炼,切实增强同学们的实践能力。? 拿破仑曾经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各位代表,你们所期望的学生领袖,不正是敢想敢说敢做的人吗?你们握着选票的手还在犹豫什么?谢谢大家的信任! 【名师点评】 这篇演讲稿内容条理清晰,语言通俗易懂,展现出自身的风采,有力地说服了老师和同学。在文中,作者针对本次学生会主席的职务,先陈述自身的优势,给各位老师和同学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接着,作者又提出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措施,表明服务同学的态度。同时,文中多处引用俗语,使语

33、言生动形象,力避枯燥乏味的陈述,引人入胜。 布置作业 1.当堂作文。? 2.推荐作文评讲。 (1)同桌互评。(2)教师点评。 3.将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贴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供大家分享。课 题 24. 唐诗三首 之卖炭翁 总课时 1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备写人 张燕 王灵文 授课时间 第10周 基 于 教 材 的 备 写 教学 目标 1、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本篇诗歌的字、词、句意思。 2、学生根据注释和词典,大致疏通文意,老师再做进一步讲解。 3、体会课文中蕴涵的强烈的同情弱者的人文精神,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经典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 教学 重点 1、反复吟咏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

34、奏。 2、理解并能简述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难点 品读课文,感受经典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 课 文 讲 解 教材分析 卖炭翁是2017年部编教材中学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诗歌。文章篇幅不长,用叙事的手法写了一个有头有尾的小故事,描述了老人伐薪烧炭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及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语言朴实,通俗,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通过这首诗歌让学生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危害最深的时候。他怀着对人民深切的同情写出了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诗歌当中的一

35、首。它描写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但卖炭翁的意义远不止对宫市的揭露。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读这首诗,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个人,透过他,仿佛有许许多多种田的、打鱼的、织布的人出现在我们眼前。他们虽然不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但也各自带着劳苦生活的标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卖炭翁这首诗不仅在当时有积极意义,对于今天的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全诗通过卖炭翁辛劳烧炭、艰难运炭上市、炭被宫使掠夺的悲惨经过,借卖炭翁的不幸遭遇,

36、为百姓鸣不平,用卖炭翁的形象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击中唐的弊政之一“宫市”以及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 1.作者、作品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著名诗人,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首“为事”所作的诗歌卖炭翁,是白居易讽喻诗中的杰出诗篇。 2.讽喻诗有什么特点? 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卖炭翁一诗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揭露了宫市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有力

37、的鞭挞和抨击。 3.介绍“宫市”。 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什么是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场上去购买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夺去了,宦官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实为掠夺。 4、注重对比写法讲解。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既有卖炭翁自身的对比,又有卖炭翁与宫使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其各自的作用。 例如:“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写出宫市掠夺的残酷。“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强烈对

38、比之中写出了卖炭翁为生活所迫的悲苦无奈,“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六步教学法” ,主要的教学步骤是:“课前预习导入新课新授内容课文小结课后作业板书设计”。这种教学方法是融预习、阅读、练习、讲授为一体的教学方法。 学法上,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学法是朗读法、悬念法和圈点批注法。让学生养成“眼到、口到、心到”,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作 业 设 计 1.基础训练识记课后词语,掌握读音、意思,完成配套练习自主预习题(预计用

39、时10分钟) 2.提升训练完成配套练习提升训练积累运用、课内品读、类文阅读(共13道小题,预计用时30分钟) 3.拓展训练1.完成配套练习类综合运用。(共1道小题,预计用时10分钟)课 题 2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总课时 1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备写人 张燕 王灵文 授课时间 第10周 基 于 教 材 的 备 写 教学 目标 1能赏析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 2了解三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3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诗歌审美情趣。 教学 重点 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 难点 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 文 讲 解

40、教材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唐诗二首中的第一首,761年秋天,一场大风把他的茅屋茅草给卷走了,穷困的他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有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这课诗词五首,俱是见景抒情或遇事感怀之作,茅为其中的第一首,也是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能通过学习此诗掌握解诗之法,学生要学习其它四首诗词也就顺利得多。通过形象的语言呈现鲜明画面,寓情于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值得鉴赏和学习。 八年级的学生对古代诗词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

41、一定的知识与诵读经历。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新课标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基于教材与学情的特点,根据新课标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拟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反复吟咏,把握诗歌意象、意境。 2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风格 根据文本(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情感特点。 教学建议 话说: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情、本课的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选择诵读指

42、导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体会诗歌所蕴藉的感情内涵,培养学生的的能力。 在制订教法的依据上,考虑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能力水平的不平衡性。我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灵活采用诵读品味、讨论探究、圈点勾画、活动迁移等方法,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获得个性化阅读的体验,通过诵读和理解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细节、品味语言与意象的鉴赏能力。 作 业 设 计 1.基础训练识记课后词语,掌握读音、意思,完成配套练习自主预习题(预计用时10分钟) 2.提升训练完成配套练习提升训练积累运用、课内品读、类文阅读

43、(共13道小题,预计用时30分钟) 3.拓展训练1.完成配套练习类综合运用。(共1道小题,预计用时10分钟)课 题 24.石壕吏 总课时 1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备写人 张燕 王灵文 授课时间 第10周 基 于 教 材 的 备 写 教学 目标 1、体会祖国河山雄伟壮阔的气势,品味文章的语言。 2、教学难点是理解壶口瀑布、勃朗峰、丽江的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教学 重点 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 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意境。 课 文 讲 解 教材分析 1、说教材分析及地位 石壕吏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课型为精读课。学生对杜甫的基

44、本情况和本诗大的社会背景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为本诗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诗中,诗人以一个见证者的身份,亲历了一场差役夜捉人的惨事,通过对老妇陈辞的白描,展现了战乱年代,百姓的苦难生活。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和感悟”,并且“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以,在教授本诗的时候,我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为学生搭建一个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平台,让学生立足文本,在老师的指引下自主朗读、品析、感受。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说学情。 (1)初二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独立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简单

45、的文言文的能力。(2)、阅读理解诗歌欠缺方法和经验,对语言的品析比较随意。(3)、生活在和平年代,对诗中所描绘的苦难生活难以形成共鸣。 基于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课的文体特征,我将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3、说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背诵诗歌。 (2)学生能够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自主疏通诗意,积累重要文言词语。 (3)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体会到诗歌平实语言背后的丰富内涵。 (4)引导学生品味关键词、句,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4、教学重、难点预设。 (1)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抓住关键词、句,运用联想和想象

46、,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和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使学生体会诗人既希望唐王朝能尽快取得战争胜利,又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的复杂情感。 教学建议 1、说教法: 为了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在授课时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学生更多的深入文本,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交给学生。因此我采用:1、情境教学法。2、以读促悟法。3、提问讨论法。来组织教学。 2、说学法: 学生采用的学法拟定为:1、合作探究法。2、诵读感悟法。3、自主赏析法。 作 业 设 计 1.基础训练识记课后词语,掌握读音、意思,完成配套练习自主预习题(预计用时10分钟) 2.提升训练完成配套练习提升训练积累运用、课内品读、类文阅读(共13道小题,预计用时30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语文八下 第六单元 教材教法表格式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大单元整体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