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docx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文档编号:585880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祝福》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祝福》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祝福》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祝福》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祝福》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祝福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2祝福教案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的 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诵读,体会语气词在具体语境中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体会作者写作时复杂心理和思想境界。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把

2、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难点:理解人物形象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小说概要: 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922年。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的旧中国的黑暗现实。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但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整个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反动的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仍然紧紧桎梏着人民,妇女受害尤为严重。“五四”运动响亮地提出了“反对封建主义”“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为思想解放和社会解放的一个重要内容。鲁迅的祝福正反映“反对封建主义”“打倒封建礼教”这一主题。 二、导入新课 奇异的珍宝被毁坏,令人痛悔;美好的生命被毁灭,让人愤怒。我们忘不

3、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站在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地里,手握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他是谁?他是少年闰土。可惜二十年后的他却变得迟钝麻木。那手罩碟子,说着“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的是谁?是孔乙己。善良的孔乙己却不明不白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这就是鲁迅先生的小说,善于通过悲剧性人物去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春天给人的感觉是百花盛开,生意盎然:春天是幸福和希望的象征。有人说: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今天,就让我们踏入鲁镇,去感受一个没有春天、没有祝福的女人的悲惨命运。 三、写作背景 祝福写于1924年,反映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

4、命运。 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所以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之下,依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政权还是掌握在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的手里。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向来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绳索,而农村的劳动妇女所受的压迫最深,痛苦最大。她们不仅没有地位,而且没有人身自由;如果是再嫁寡妇,就更受人歧视,甚至连劳动和生活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反映出旧社会中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共同的悲惨命运:肉体遭受压榨、蹂躏,精神也受到摧残和毒害。鲁迅通过祥林嫂的故事所显示出的

5、摧残和杀害劳动人民的有形和无形的刀子,有些也正属于鲁迅所要探索和要改造的“国民性”,其实所谓“国民性”正是长期封建统治造成的。作者怀着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揭露吃人的社会制度和旧礼教的罪恶,以唤醒人们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鲁迅全集第一卷灯下漫笔)。 四、作者介绍 鲁迅(1881_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年留学日本,原学医,后弃医从文,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主要作品

6、: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重要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药孔乙己故乡。 五、文体知识 1.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2. 小说三要素: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的故事情节、典型的环境描写。 3. 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4. 小说的叙述顺序有以下几种: 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7、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人物形象或内容更加充实丰满,与上文或下文对比照应;人物前后变化的对比照应。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阅读小说,要把握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解读环境描写; 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语言特色 ;6.分析写作技巧。 六、题目解读 “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习俗。每年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

8、,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七、情节梳理 祝福的情节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梳理:“祥林嫂”的故事和“我”的故事。 1、祥林嫂的故事,理清情节。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故事的序幕(1-2)。写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333):祥林嫂凄然死去。采用倒叙手法,以祥林嫂凄然死去作为开头,制造悬念,营造了整篇小说的悲剧气氛。 第二部分:故事的开端(34-53)。写祥林嫂初到鲁镇不久便被婆婆抓回去了,表现了祥林嫂的勤劳善良与不幸。 第三部分:故事的发展(54-65)。写祥林嫂被迫改嫁。 第四部分:故事的高潮(6

9、6-111)。写祥林嫂再到鲁镇。 第五部分:故事的尾声(112)。写“祝福”的景象和“我”的感受。 明确:用倒叙手法,将祥林嫂悲惨结局一开篇就呈现在读者面前,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她过去是什么人?为何死?为何死前提出那样的问题?接着写祥林嫂一生五大波折: 丧夫后逃到鲁镇做工;被婆婆抓回强卖到贺家墺;后夫死于伤寒,儿子被狼叼去,自己被大伯赶出;重返鲁镇做工遭歧视,被看成“伤风败俗”的女人;捐门槛不被承认,沦为乞丐。这五大波折使她遭受到一次又一次打击,从而使她一步一步走向绝境。 【方法指导】一般小说的故事情节大体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部分组成,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小说的叙述顺序有以下几种: 顺叙

10、: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人物形象或内容更加充实丰满,与上文或下文对比照应;人物前后变化的对比照应。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问题讨论】祝福的情节结构是怎样安排的?叙事顺序上有什么特征? 明确:祝福,采用了倒叙的结构形式,从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写起,再回顾祥林嫂初来鲁镇的情景再次到鲁镇的经过等等,设置了悬念,营造了浓厚的悲剧气氛。 序 幕 祝福景

11、象 结 局 寂然死去 开 端 初到鲁镇 发 展 被卖改嫁 高 潮 再到鲁镇 尾 声 祝福景象 倒叙 作用: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探求事情的原委; 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2.“我”的故事。 “我”回鲁镇路遇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得悉她的死讯,回忆她的生平、时间跨度三天。 第一天:“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事件:回鲁镇。 第二天:第二天我起得很迟。事件:与四叔话不投机:拜亲访友,单调乏味。 第三天:“第三天也照样。”事件:回忆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忐忑不安;(晚)惊闻那耗,负疚:(入夜)渐渐舒畅,回忆祥林嫂生平;(

12、夜阑)被爆竹惊醒,懒散舒适。 明确:用“我”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权威性。借助“我”将祥林嫂的故事植入主体的心灵演变和自省之中,只有良心未完全泯灭的“我”才能回忆和讲述祥林嫂的生平,与之相比的是其他人都对祥林嫂抱着漠然麻木的态度。然而,连小说中最具有同情心的人最后也变得麻木,衬托出了祥林嫂死的悲剧性。 亚里士多德说“悲剧人物要使人怜悯,最重要的一点,性格必须善良”,祥林嫂身上到底有些什么特点,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八、分析人物形象 祥林嫂:找出文中对于祥林嫂的描写,明确描写的手法,从描写内容概括出她的特点,总结她的形象。 分析: 1、肖像描写(三次) 初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

13、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纯朴、有青春活力、健壮、能吃苦耐劳、温驯、容易满足 再到鲁镇: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已失去青春活力、遭受沉重打击、极度痛苦 死前的外貌: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会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苍老不堪、精神完全麻木、毫无生命力 眼睛的作用: 1、揭示祥林嫂善良老

14、实的精神品质; 2、揭示她的痛苦和悲哀; 3 、揭示祥林嫂性格与精神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4、通过对眼睛的描写揭示祥林嫂的挣扎、反抗和追求。 描写外貌主要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简笔勾勒人物的形象,写出了祥林嫂时一位勤劳、善良、纯朴、顽强、能出苦耐劳,极易满足但是却深受命运的打击极度痛苦的农村妇女的形象。 2.行为描写(动作) 反对再嫁逃、撞 怕被分身 捐(门槛) 怀疑灵魂问 从这些行为可以看出,在祥林嫂的内心深处,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他认为“一女不侍二夫”,再嫁是一种耻辱,一种罪无可恕的罪过,所以她有出格的反抗再嫁;而她相信封建迷信,相信自己再嫁后就不干净,相信自己死后会被分身,所以用一年的工

15、钱捐门槛。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典型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农村妇女的形象。 3.语言描写 重复着“阿毛的故事” 问“到底有没有魂灵呢” 可以看出,她已经麻木、空虚、恐惧的内心了。 4.细节描写 祥林嫂“眼神”的描写 对空碗、破竹竿的描写 可以看出,碗是破的,表明她很穷;碗中是空的,表明她即便是乞丐,也没有人同情。 5.侧面描写 鲁四老爷对待祥林嫂的态度 鲁镇上人们对待祥林嫂的态度 四太太对待祥林嫂的态度 柳妈对祥林嫂的态度 可以看出,祥林嫂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多么残酷的社会,人民给予她的只有蔑视,轻视、没有丝毫的同情。 小结: 是旧中国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农村妇女的典型。 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温驯,安

16、分守己,极易满足,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劳动生存下去。 在旧社会她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击,使她变得麻木,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最终被旧社会吞噬。 补充总结:通过前面的分析和思考,我们可以总结出祥林嫂的形象。 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温顺,安分的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 【贞节观】从宋代起,朱熹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夫权自然是“天理”,而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欲”破坏了这个“天理”。理学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就连未婚夫死了,也要

17、为他守一辈子。最后更残忍地提出妇女要为死去的丈夫甚至未婚夫自杀殉死,并为这样的妇女立牌坊。 “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祥林嫂完全符合“四德”的标准。德:不肯改嫁污了名节。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言:“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工:“她的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 至于“三从”,祥林嫂无父可从,无夫可从,无子可从。人生悲戚,一至于此! 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国的社会。虽说道德好,实际却太缺乏相爱相助的心思。便是孝、烈这类道德,也都是旁人

18、毫不负责,一味收拾幼者弱者的方法。” 【捐门槛】捐门槛的目的是为了赎罪,然而祥林嫂到底有没有罪呢?(她想活、能活,没有罪)祥林嫂努力工作,把一年的血汗钱换成了一道门槛,她的罪孽似乎洗清了,这样得到鲁镇人的认可了吗?(没有,四婶的一句“你放着罢,祥林嫂!”让她像是受了炮烙般的酷刑,精神世界轰然崩塌。这是生不如死的生,非死不可的死,人间不如地狱。正如鲁迅所言,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课堂小结 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

19、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反礼教思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鲁迅的好友许寿裳说:“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春天,本是美好的季节,充满希望的季节,而祥林嫂这个不孝的女人,却与春天无缘:立春之日,丈夫死亡;孟春之日,被卖改嫁;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她生命中的春天一再被剥夺。 其它人物分析 问题1:祥林嫂在一片欢快的祝福声中,在一个大雪的晚上死了,她究竟是怎么死的,她的死跟谁有关系? 1.鲁四老爷 侧面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陈设的描写 敬奉“陈抟老祖”,是把他当作守卫道德护法神; 对联,一边脱落,一边还在,虽崇尚道

20、学,但确实虚伪的假道学 几部书: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明了鲁四老爷的身份(地主阶级,封建理学的卫道士)和思想基础,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环境。 正面描写:语言描写 a大骂新党。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 他迂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b.“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可见就是一个谬种” “这不好,恐怕是逃出来的” “既是她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 “可恶,然而” “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祭祀不让她沾手” 鲁四老爷一共开过六次口,说了百十个字,却把保守,虚伪,自私,冷酷无情,阴险狠毒的性格特征暴露的淋漓尽致。 总结:他迂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

21、,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默许的,是他通过“祝福”阻断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他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人物。 2.婆婆和大伯 婆婆:婆婆强迫祥林嫂改嫁,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以八十千的价格“卖”掉了。 说明,旧社会劳动妇女没有人身自由,丈夫死了还得受制于婆婆。从中我们还可看到一个矛盾:婆婆卖媳妇是应该的,甚至人们还夸她精明,祥林嫂的反抗是不应该的。在这个角度上,封建思想是支持她婆婆的,婆婆可以支配媳妇的命运。但改嫁又偏偏是祥林嫂最大也是唯一的罪名。在这个方面,封建思想又不可能原谅祥林嫂的“罪”。在这个矛盾人,我们

22、看不到祥林嫂的活路。 大伯:收房子也是应该的。 原因很简单,祥林嫂没了儿子,也就是没了贺家的后代,也就成了贺家的外人,房子是不能给她的。但封建思想又教育女子们: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在这个矛盾中,我们也看不见祥林嫂的生存空间。 3.柳妈 柳妈和祥林嫂同样是一个旧社会的受害者,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可见她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地狱、报应之类的封建迷信思想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所以,她让祥林嫂去捐门槛,赎清她的罪孽,她本是好意,想救她的好姐妹出火海。这不但没有产生疗救的效果,反而给自己

23、的姐妹造成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让她看到希望又彻底绝望。 柳妈还算是同情祥林嫂的一个。同情祥林嫂的人,也把祥林嫂推向深渊,更显示出悲剧之可悲。 4.鲁镇的人们 鲁镇上的人们对祥林嫂遭遇的态度, 他们一开始只是用祥林嫂的悲剧满足一下自己的猎奇心理,等到厌倦了,便对之嘲笑唾弃,表现出一种冷漠厌烦的态度。 他们也是深受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人,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统治了他们的灵魂,所以,他们鄙视祥林嫂,他们的态度,也增加了祥林嫂精神上的痛苦,他们和鲁四老爷一起,把祥林嫂逼上了死路。 尖酸刻薄、麻木不仁 5.我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我

24、”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祥林嫂, 但另一方面又是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 我回鲁镇后,一次与祥林嫂的对话,“说不清” 听到祥林嫂的死讯,我想推卸责任的心理 是一个矛盾体:既对祥林嫂有愧疚、同情,又不断逃避责任,是一个善良和自私的矛盾体。 6、四太太 第一次收下祥林嫂 第二次收下祥林嫂 “祥林嫂,你放着吧” 有善良的地方,但在现实和鲁四老爷的影响下逐渐暴露出自私的一面:祥林嫂有价值时尚可留她做活,祥林嫂无价值时则无情地驱赶。分析时注意人物性格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7. 卫老婆子 唯利是图、巧舌如簧的中人形象。分析时注意其语言特点,学会从语言中分析其性格特点。 丁玲:“祥林嫂时

25、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九、悲剧之源,究竟是什么?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 明确: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作品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为代表)、家庭(婆婆、大伯)、社会(鲁镇的人们),无不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要做奴隶而不得”,正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课堂小结:小说通过叙述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了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命运。时隔将近百年,禁锢束

26、缚女子命运是四条绳索已被解除,新时代的女性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并在春天绽放出人世间最美的花朵,她们的命运由自己主宰。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中国也有古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对人物有巨大的影响,本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祝福,探究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环境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特定空间,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特点概括也就分为自然环境特点概括和社会环境特点概括两类。 1自然环境描写 指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 2社会环境描写 指对人物活动、

27、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的描写,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小至房屋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它涉及内容很多,可以是住宅内外装饰布置,也可以是当地风土人情等。 环境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甚至决定着人物的命运。这节课,我们重点探讨祝福里的社会环境对人物的影响。 十、环境是折射人物命运的一面镜子 (一)研读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作用 1、观风俗 通过“祝福”节日习俗,可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镇? (1)关于“祝福” 在浙江绍兴,送灶神之后,除夕之前,每户人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这是每家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大祭

28、典。所祭的神像有“南朝圣宗”四字,绍兴人叫祝福菩萨、大菩萨,据说是宋代的皇帝。南宋灭亡后,遗臣们慑于元朝统治者的淫威,不敢公开设祭大宋君王,因此只好在夜深人静时悄悄地进行。这种带有民族意识的祭记,后来不仅广为流传,而且增添了答谢神明保佑和祈求来年幸福的意义。 按照老年人的说法,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因此,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掸扫、洗刷得干干净净。“三牲福礼”煮好后,盛放在木制的朱漆大盘里。祭典若在深夜举行,气氛更为庄严肃穆。 男丁按辈份行三跪九叩大礼,妇女和个别忌生肖的男丁都要回避。别说寡妇祥林嫂,就是鲁府的太太、小姐们也是被剥夺祝福资格的。 (2)鲁镇的“祝福” 鲁镇年终的

29、大典祝福。祭祀活动是“年年如此,家家如此”。“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几个本家和朋友,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 (3)通过上述可见,这是一个封建、保守、落后、迷信的鲁镇。 2、察人物 (1)祝福中的次要人物有哪些?他们有何特点?他们的哪些思想、行为与祥林嫂的命运有关联? 鲁四老爷: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思想迁腐,为人自私。支持祥林嫂婆家的行为。 四婶:自私、冷漠。仅仅把祥林嫂当个好劳力。嫌弃祥林嫂“不洁”,不准她参加祭祀。 祥林嫂的婆婆:精明能干、冷酷无情的代表。为给小儿子娶妻,逼迫祥林嫂改嫁。 祥林嫂的大伯:自私自利,不顾祥林嫂夫死子丧的悲苦遭遇,收屋赶人,使她无容身之地

30、。 柳妈:受封建礼教迷信思想毒害严重。为祥林嫂找寻赎罪的办法,劝她捐门槛。 鲁镇人:愚昧守旧又冷漠无情。祥林嫂的痛苦不仅没有得到他们的同情,反而成了他们的谈资与笑料。 “我”: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阶级知识分,对祥林嫂感到不安和内疚,却又无能为力。 (2)这些人为何能左右祥林嫂的命运 鲁四老爷是鲁镇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是“政权”的代表,更是造成祥林嫂悲惨命运的重要人物。 婆婆和大伯作为祥林嫂曾经的亲人,是“夫权”和“族权”的象征,以封建家长的身份无情地把祥林嫂推向了深渊。 柳妈同为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以“神权”的封建思想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 (3)通过上述可见,小镇上的人们充满着自私冷漠、愚昧无知

31、的腐朽气息,鲁镇是一个冷漠的、让人窒息和绝望的的小镇。 小结:鲁镇上的人们不管是祥林嫂曾经的主人和亲人,还是同情她与嘲笑她的人,凭借着“政权”“夫权”“族权”“神权”四根冰冷的绳索,自觉不自觉地勒向她的精神和肉体。他们手无兵刃却组成了一张不可挣脱的带着如“风雪般寒冷的大网,将祥林嫂慢慢地吞噬。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对人的迫害可见一斑。 (板书设计:环境人物) (二)研读人物对社会环境的反作用 生活在如此环境下的祥林嫂在生命向下坠落的过程中做过抗争吗 第一次得知要被改嫁后,逃离婆家到鲁四老爷家。受封建思想“一女不嫁二夫”的影响,这是对“回头人出嫁”的反抗。 第二次是到贺老六家“闹得利害”,一头撞在香

32、案角上。还是对再嫁的反抗。 第三次是在柳妈善意告知后,捐了门槛。这是怕自己因为“不洁”死后会受到惩罚的心灵抗争。 第四次是碰到了“识字的,又是出门人”的“我”,问“我”灵魂有无的问题。这是对现世的最后抗争。 小结:祥林嫂面对封建礼教的迫害与摧残,不屈从于悲惨的命运,进行了“逃”“撞”“捐”“问”等抗争。她成长的社会环境使她用封建思想对抗封建秩序,所以她抗争失败是必然的。祥林嫂既是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却又在不自觉或自觉中维护着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我们也再次深深感受到了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人的迫害。 方法点拨:人的命运,既成长于环境。也受制于环境。所有人物对命运的抗

33、争,都是因具体环境的挤压而来社会环境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通过次要人物与主人公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进而作用于人物命运。而主人公也是在与这些次要人物所生活的环境中,进行命运的冲撞,或被环境消解,或得以实现自我的蜕变,进而完成命运的抗争。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社会环境和人物的相互作用得出文章的主题。 十一、找出小说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点拨: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时间、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作用:自身

34、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展开、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旨;象征和暗示。 开头和结尾“祝福”景象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 开头“祝福”景象的描写渲染出热闹繁忙的气氛,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祥林嫂在此时寂然死去,那天空中燃放的爆竹和富人家里繁忙的景象作为她死亡的背景,反衬出她死的悲凉。深化了作品主题,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结尾“祝福”景象的描写和开头形成首位呼应,突出主题,圆满结构。祥林嫂死后,如一粒尘埃,立刻消失在鲁镇的“祝福”中,就连她的死带来的晦气,也被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鲁镇的人们都忙着

35、祈求幸福,连“我”也感到“懒散而且舒适”了。文章结尾透出一股强烈的悲凉之感,作者借此表达悲愤之情。 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揣摩其作用。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明确: 阴暗压抑,透露出作者的反感和贬抑;也为祥林嫂寂然死去渲染一种悲剧气氛。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又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明确: 暗示鲁镇沉闷压抑的氛围;“乱”字点明鲁镇忙乱的气氛;衬托我纷乱的思绪。 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明确:暗示祥林嫂要经受大的打击。

36、 十二.小说描写了几次“祝福”? 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 点拨:1.“三次祝福” “鲁镇年终的大典”(12),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 阶级关系依旧(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通过环境描写,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鲁四老爷家的祝福景象 “你放着罢,祥林嫂!”(73、75、108) 这样一句喝令,粉碎了祥林嫂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声喝令中破灭了。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与感染力。 结尾的祝福景象(112) 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

37、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 2.以“祝福”为题的含义: 把祥林嫂悲剧的一生放在祝福的环境中,更突出了祥林嫂命运的悲剧性,从而深化主题,揭露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吃人本质。 十三、思维大碰撞: 一生没有拥有过春天的祥林嫂,怕是在死亡的梦魇中还期待着幸福。那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把她推入悲惨的深渊?或者说谁该为她的悲剧人生负责? 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给大家提供一种思维方式:观点文本依据文本分析)面对同样的问题,通过不同的回答延展学生们思维的触角,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激发。

38、各个小组轮流展示,期间师生共同点评、探讨。 十四、课堂小结: 许寿裳说,祝福之惨不在狼吃阿毛,而在礼教吃祥林嫂。男尊女卑,贞洁烈妇,相信神明,礼教是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惊心动魄而又不易察觉。这些人身处不同的阶级或地位,他们生活的鲁镇,构成了那个时代或社会的一个缩影。他们有的挥舞着礼教的大棒,有的冷漠的看着,有的胆怯的逃避。他们每一个人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祥林嫂的身上。政权,夫权,神权,族权,权权聚到,却唯独少了满足祥林嫂作为一个人的需求的人权。夫权,神权,族权,也像一张大网,网罗着祥林生命中的一个个春天,直到吞噬她的灵魂,悲剧上演。 难怪丁玲要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漠的人,自私

39、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结束语 祥林嫂最终还是死在了祝福前夕。祥林嫂活着的时候为祝福而忙,再回鲁镇时因为没有资格祝福而闲,捐过门槛后因为不能参与祝福而精神崩溃,最后又死在祝福之夜而被骂为谬种。我想鲁迅先生以祝福为题的用意,我们也已经窥见。是一种讽刺,讽刺封建的思想对人的伤害,又是对祥林嫂一般的妇女们的美好祝愿。 世情薄,人情恶。几千年来,在无情的男权社会里,女子们都在深情地活着。时至今日,礼教已经退出舞台,万恶的旧社会也灰飞烟灭,但让世界充满爱仍然是我们不变的追求。最后我们一起齐声祝福。全天下的女同胞们拥有一个明亮的未来,祝福一切有过苦难或正在经历着苦难的人们拥有

40、一个幸福美好的明天,祝福明天的社会会将温暖传递,让无奈不再,让悲哀不再! 鲁迅言论: 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门外文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必修 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祝福》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docx)为本站会员(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