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章老年社会学理论很多早期的社会老年学研究围绕着“适应”这一概念,提出了关于角色和活动的一系列观点。但这时并没有称之为理论,只是在后来才被称为理论的。这些关于适应的理论主要关注个人和个人特点,以及社会对正在衰老的个人的要求和期望,因为衰老被认为是因晚年角色变化而面临的适应问题。一、角色理论一、角色理论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这些角色给个人确定和描绘了一种社会属性,是自我概念的基础。这些角色通常连续排列着,每个角色都和一定的年龄或生命阶段有联系。在大多数社会里,年代年龄被用来决定进入各种位置的资格,用来评估不同角色的适宜性以及形成不同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期望。年龄不仅改变人们期望的角色,
2、也改变人们期望的扮演角色的方式。个人适应衰老的好坏取决于这个人接受晚年角色变化的好坏程度。年龄规范年龄规范对与年龄相关的能力和限度的假设,即认为一定年龄的人能够以及应该做一些什么事情,它帮助人们启动或停止年代年龄可以扮演的角色。每个人都会遵从一些与特点年龄相适应的行为规范,社会的时钟就内化于每个人的内心,年龄规范就会把人们控制在时间轨道上。随着社会的转变,年龄规范也在经历着一些变化。大多数人自己的父母自己男人的最佳结婚年龄女人的最佳结婚年龄应该当上祖父母的年龄男人在事业上应该稳定的年龄女人在事业上应该稳定的年龄应该准备退休的年龄男人已有所成就的年龄女人已有所成就的年龄年龄标准化期望年龄标准化期
3、望 以5岁年龄组为范围,填写你认为的对于多数人、自己的父母、自己关于以下问题的看法。如果你对这三类人的回答有差异,则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每个社会都通过社会化来传播年龄规范,这种社会化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每个人要学习扮演新的角色、适应角色的变化、放弃旧角色、学习与年龄相符的“社会时钟”,这样才能够融入社会。对老年人来说,应该适应与老年相关的新角色,同时要学会适应角色的丧失,以及角色中断即一个年龄上学到的东西在下一个生命阶段失去作用或带来冲突。虽然,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一些规范角色观念,例如在传媒和公共领域的崇尚年轻。但是,随着老年人口的显著增加以及社会的发展,现在的老年人已经比以往的老人得到更
4、多的社会角色,并拥有更多可替代的角色;而且社会也开始认识到衰老不一定就意味着要依赖他人。老年人的规范角色老年人的规范角色 打开杂志和网络,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广告、新闻和文章中是如何勾画老年人的。在这些印刷媒体上,老年人的角色是什么?这些角色多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些印象与你对衰老的看法是一致的还是矛盾的?鼓励你们学会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媒体对老年人角色的勾画。角色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启示角色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对于角色转换和适应问题,要帮助老人正确认识角色转换的客观性,帮助寻找和适应新的角色,以确立正面/积极的自我认知,适应衰老。二、活动理论二、活动理论1 1、基本假设、基本假设老年人的社会角色丧失
5、越多,参与的活动就越少;老年人的自我认知需要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和证明;自我认知的稳定性源于角色稳定;自我认知越清楚,生活满意度越高。2 2、主要观点:、主要观点:老年人应该通过新的参与来改善由于社会角色中断引发的情绪低落,用新的角色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的角色,在新的社会参与中认识自我,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程度,从而获得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实证支持实证支持美国堪萨斯城成人研究发现,适应的好的老年人都有多样的生产角色,例如通过做志愿者,参与各种休闲组织来获得与年龄相称的替代角色。老年人越活跃,生活满意度就越高,就越有正面的自我形象和调整能力。3 3、局限性:、局限性:对社会工作的启示对社会工
6、作的启示 改变老人精神状态方法之一就是让老人重新认识自我,不仅要鼓励老人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也要为老人参与社会创造条件。一、脱离理论一、脱离理论逐渐衰老逐渐衰老,19611961年年脱离理论是社会老年学的第一个完整、明确、跨学科的理论,它的发展代表了一个重要时机社会老年学理论凭借自己的实力首次被看作是科学活动的一种形式,与政策、实际应用脱了钩。所有社会都需要通过有秩序的途径将权力从老年人那里转向年轻人,于是,社会通过脱离或者与社会隔绝这些制度化的方式来解决衰老问题。因此,老年人减少活动的程度、寻找更为消极的角色、减少与他人的交往频率、专注内心生活等脱离行为被看做是一种适应行为,帮助老年
7、人在适应以往角色丢失的同时,维持一种自我价值。1 1、主要观点:、主要观点:老年人身体衰弱,形成脱离社会的生理基础;老年人的脱离过程可能由自己启动,也可能由社会启动(排挤、歧视、强制退休);老年人的脱离有利于晚年生活,也有利于社会的继承;老年人的脱离过程具有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2 2、局限性:局限性:脱离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启示:脱离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启示:每个人脱离社会的程度不一样,尤其个性的不同使每个人适应衰老过程不同。人际关系密切、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老人比独处老人身心健康、生活满意度较高;现代社会提倡终生学习、终生发展、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已成为世界潮流,所以应重新评估老年人脱离社会的利与弊
8、。二、连续性理论二、连续性理论1 1、主要观点、主要观点随着年龄的增加,每个人都试图维持一种协调的行为模式,用类似的角色替代失去的角色,保持着适应环境的独特方式。也就是说,人们随年龄的变化不是显著的,个性在整个成年生活中基本相似,保持着连续性。1 1、主要观点、主要观点个性和生活方式的连续性包括两个方面:内部连续性:能够保持主见、秉性、世界观、价值观、性格、知识和技能等,能使人们维持自我控制力,维持自尊;外部连续性:对以往生存环境的记忆,保持社会角色、活动、社会关系、生活环境的认知。1 1、主要观点、主要观点老年人对生活是否满意取决于目前的活动或生活方式与个人的一生经历是否一致。如果在老年期能
9、保持中年时代个性和生活方式,那么将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也就能够成功和正常的变老。2 2、局限性局限性 符号互动作用理论老年亚文化理论年龄分层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一、符号互动理论一、符号互动理论探讨了环境、个体及相互作用对老龄化的影响。1 1、主要观点、主要观点老年人生活的环境、个体以及二者相互作用影响着衰老过程。特定环境中关于老年人的社会规范和期望、老年人的资源以及二者的一致性程度决定了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和衰老程度。因此,衰老过程中出现的精神不振或从退出社会活动的现象并不是不可避免的,而是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下出现的可能结果。社会交换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启示老年亚文化群的形成原因每个人脱离社
10、会的程度不一样,尤其个性的不同使每个人适应衰老过程不同。内部连续性:能够保持主见、秉性、世界观、价值观、性格、知识和技能等,能使人们维持自我控制力,维持自尊;第四节 社会老年学理论最近的发展:第二次转变在此过程中,个人经历了身体变化,也经历了社会所赋予的角色、地位和社会期望的变化。而且社会也开始认识到衰老不一定就意味着要依赖他人。由于性别影响人们一生中各阶段经历,所以该理论挑战了一般女权主义理论更关注年轻妇女的“主流”,考虑了年龄因素。而且社会也开始认识到衰老不一定就意味着要依赖他人。老年人越活跃,生活满意度就越高,就越有正面的自我形象和调整能力。老年人的脱离过程具有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老年人
11、的脱离过程可能由自己启动,也可能由社会启动(排挤、歧视、强制退休);同期群:在一个由不同人所组成的群体里,按年龄划分为若干年龄层。而且社会也开始认识到衰老不一定就意味着要依赖他人。在劳动分工上存在着性别不平等,应该改变社会对“工作”的定义、分配和奖赏。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动力决定了个人的老龄化轨迹、拥有的资源和社会地位。自我认知越清楚,生活满意度越高。符号互动理论对社工的启示:符号互动理论对社工的启示:衰老带来的情绪低落和脱离社会不是不可避免的,可以通过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改变。我们要调整社会环境,使之更多为老人提供选择机会;协助老人以积极态度参与社会互动,减少“年龄”这
12、个符号给自身带来的消极影响。标签理论标签理论符号互动理论衍生而来 人们在所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和互动来认识自我。人们会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判、态度来思考自己,形成自我概念。社会交往与互动模式的基本原则小代价换大回报,而老人资源减少就影响交往模式,影响自我概念形成。符号互动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启示:符号互动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启示:一些所谓老年人问题实际上是由心理暗示所产生的负面连锁反应;助人过程中要给与老人充分的自主权,协助老人增强信心和提升能力。一、老年亚文化理论一、老年亚文化理论1 1、主要观点、主要观点 同一领域内成员之间的交往超出和其他领域成员的交往,就会形成一个亚文化群。老年人通过
13、彼此交往与互动认识到共同利益,当老年群体和其他年龄群体交往时,就会显示出亚文化的特征。彰显老年人共同特征的老年亚文化是其重新融入社会的最好方式。老年亚文化群的形成原因老年亚文化群的形成原因 老年亚文化群体形成有主客观背景,主观上,相同问题是发展彼此关系的重要原因;客观上,退休制度、社区老年场所、老龄化引起社会关注。老年人更多关注健康、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等可以自我控制的领域,而较少关注职业角色、教育、经济特征等。因此,老年亚文化群容易找到共同语言,较少遭受年龄歧视,较好地形成自我概念,易增加对社会的认同感。2 2、关于老年亚文化作用的不同声音、关于老年亚文化作用的不同声音积极作用:形成群体身份和
14、意识,壮大共同采取社会行动的力量,来捍卫自身权益和争取老年人福利。美国退休者协会(AARP)。消极作用:年龄歧视、负面的自我概念。3 3、对老年亚文化理论的抨击、对老年亚文化理论的抨击 该理论忽视老年群体成员内部差异,不同阶层、职业、宗教背景、文化背景,使其兴趣、利益和政治观点有差异,所以即使他们在社会交往、娱乐、生活等方面存在共同点,也不能说明已形成亚文化。三、年龄分层理论三、年龄分层理论新发展起来的,最全面和颇具发展前景的理论。它分析了年龄群体的地位以及年龄在一个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含义,试图形成一个理解老年人社会地位的框架和囊括整个人生进程的大的老龄化概念。1 1、主要观点、主要观点 年龄不
15、是一种纯粹的个体特征,而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动态构成,每个人都从属于一个特定的年龄群体,随年龄增长,个人不断从一个进入另一个年龄群体。在此过程中,个人经历了身体变化,也经历了社会所赋予的角色、地位和社会期望的变化。因此,一个人的行为变化必然会随着所属的年龄群体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2 2、年龄分层理论的四要素:、年龄分层理论的四要素:同期群同期群:在一个由不同人所组成的群体里,按年龄划分为若干年龄层。以年龄、经历和观念为主要特征。各同期群对社会的贡献或反应能力各同期群对社会的贡献或反应能力:各同期群有不同能力和社会责任,老龄化也是能力和贡献变化的过程。年龄层的社会形式年龄层的社会形式:对社会的贡
16、献、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对社会制度的影响等。年龄与其社会形式间不是固定的关系(年龄层的社会形式会变化,也会接受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与年龄有关的期望年龄有关的期望:社会赋予相关年龄的稳定的角色期望,公众共同认可的角色特征。年龄年龄能力能力角色角色期望期望3 3、影响年龄分层四要素的干预因素、影响年龄分层四要素的干预因素直接作用于同期群规模和能力,也会导致同期群中个体变化的众多特殊事例。保证一个人从一年龄层顺利过渡到下一年龄层的手段年龄分层理论的启示年龄分层理论的启示 每个年龄层都有两个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过程:生命的过程(与生理成长有关,不同年龄、成长阶段的人归属于不同年龄层)和历史的过程(同一
17、年龄层经历相同历史发展时期,不同年龄层置身不同社会环境)。由此可以解释,为何人们在不同生命阶段扮演不同角色?为何昨天的老人和今天的老人不同?4 4、不足之处、不足之处注重个体动态发展过程以及社会的历史变化,但过于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对个体性和差异性关注不足;可以解释不同年龄层之间的差异,但对同一年龄层的内部差异难以解释。四、社会交换理论四、社会交换理论1 1、主要观点、主要观点:每个人都特殊的需求和资源/资本,社会互动就是通过资源交换以满足自我需求的行为。交换过程中双方都考虑各自利益,企图以最低成本换取最大报酬,因此双方都会在某些利益上选择相互作用,当双方都达不到自我目的时,社会互动就会趋向停
18、止。2 2、社会交换理论在老年学中的应用、社会交换理论在老年学中的应用 多德:首次从权力和资源不平等角度分析老年人所处地位。老年人社会地位的决定因素是他们根据自身资源对社会的贡献以及社会为支持他们所付出的费用之间是否平衡。老年人缺乏物质财富、能力、成就、健康、美丽等社会认可的资源,因而社会地位下降甚至被迫脱离社会,在社会交往中处于屈从和依赖的角色。3 3、社会交换理论的不足之处、社会交换理论的不足之处 老年人可用来交换的经济和物质资源虽然不多,但是通常拥有很多非物质的资源,如尊敬、爱、智慧和用于做志愿活动的时间;尤其两代人之间的情感往来是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这使得这种感情上的交换关系完全从
19、经济学角度去分析显得有些苍白。社会交换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启示社会交换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启示帮助老人获取可供交换的资源,提高社会地位,同时使他们感受到能给社会和下一代提供帮助和支持的自我存在价值。推动和老年人有关的政策和社会服务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增加老年人的权力资源,保持老年人在社会互动中的互惠性、活动性和独立性。重视老年人的非物质资源。五、老龄化的政治经济理论五、老龄化的政治经济理论1 1、主要观点、主要观点社会结构对于老年人得到有价值的社会资源发挥着结构性阻碍作用,社会主导集团通过使阶级不平等永存来维持他们的利益。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动力决定了个人的老龄化轨迹、拥有的资源
20、和社会地位。社会分配权力、收入和资产的不公平,会导致社会体制和老年人需求的不协调。老龄社会中的问题和老年人面对的各种问题是由社会结构带来的,而不是由个人因素造成。因此,要解决老年问题,只有改变社会结构。衰老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社会保障政策的批判衰老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社会保障政策的批判 只是一种社会控制,企图通过使老年人一体化和社会化来适应自身地位,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导致老年人问题的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现象学和社会建构学的观点女权主义的观点一、社会现象学家和社会建构学家一、社会现象学家和社会建构学家主要观点主要观点研究人员的研究方法、态度、其他主观特征以及他们的世界观决定了其资料本身的性质,即人们带
21、着一种预设的假定去解释资料,从而对资料作出了他们的理解。因此,不能把衰老的数据和事实与研究人员对时间、空间和自我的概念分离开来。社会现象学和建构学理论关注的不是社会结构、环境、生命阶段对个人衰老的影响,而是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如何对与年龄相关的东西做出解释。这种解释形成了一种“现实”,反过来又限制着人们的生活。例如大多数人们都对“老”建构出一种消极的定义,而这种建构起来的“老”的消极看法会对社会政策、公众感受、自我概念带来很多消极影响。新的事实新的事实 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老人改变了对“老”的看法,认为自己不是老年人,只有那些有明显身体或精神衰退的人才算老人。所以,我们需
22、要解构“老”这一概念,认清楚个人的地位和位置如何影响老年的经历,要关注老年人的实力和活力,关注他们如何克服障碍,如何将不利处境变为有利条件的。二、女权主义的观点二、女权主义的观点女权主义老年学理论认为,现在的衰老理论和模型没有考虑衰老过程中性别关系和女性的经历,提出性别是理解衰老和老年人时要考虑的主要问题,这也特别出于老年人口中女性占多数的缘故。劳动分工领域的女权主义观点劳动分工领域的女权主义观点在劳动分工上存在着性别不平等,应该改变社会对“工作”的定义、分配和奖赏。妇女一生中有偿工作、养育子女、无偿家务劳动等方面的权利不平等累积,使她们在晚年没有经济资源和社会支持,造成了退休、健康和贫穷问题
23、。现有社会政策把妇女问题认定为个人责任问题,而不考虑现存结构安排促使女性的不独立、限制其晚年选择。有偿家务劳动的女权主义观点有偿家务劳动的女权主义观点家庭内部的工作是经济生产的一部分,但其价值经常被轻视或低估。不应根据照料者负担这些个人特点来评估提供照料的后果,而要考虑到这些负担压力是不恰当的政策的结果,而不是他们个人压力层面的问题,长远的解决方法是将照料工作看作是社会的责任而非个人责任,必须以一种更为平等和人性化的方式来认同这种没有报酬的家庭照料工作。女权主义老年学理论结合了微观和宏观的分析,跨越了理论的结构和个人层面,力图改善老年妇女的社会和经济状况。由于性别影响人们一生中各阶段经历,所以该理论挑战了一般女权主义理论更关注年轻妇女的“主流”,考虑了年龄因素。女权主义和老年学的结合对政策制定是有积极意义的,对于解决男女之间、代际之间平衡照料工作和有偿工作的责任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