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四年级数学鸡兔同笼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112115页内容。教材分析:“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一方面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本节课借助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原题进行介绍,并通过学生冥思苦想该问题的画面激发学生解决该类问题的兴趣。由于“鸡兔同笼”原题的数据较大,不便于学生进行探究,所以教材以化繁为简的思想为指导,先在例1中安排一道数据较小的“鸡兔同笼” 问题让学生探索解决的方法。教材先让学生利用列表法来解决问题,再向学生介绍“假设法”和列方程的解题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
2、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合作交流学习,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2、通过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学: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鸡和兔你们熟悉吗?谁能用数学语言,给老师描述一下他们各自的特点。如果把鸡和兔
3、关在一个笼子里,现在老师告诉你鸡和兔的只数,你能算出它们一共有多少条腿吗?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鸡兔同笼问题3、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2)、通过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3)、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同学们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你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你们体会数学的价值。二、自学:探究新知出示例1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一)列表法1.请一位同学大声读题2.谁来说一说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了(鸡和兔一共有8只,一共有
4、26条腿)3.问我们什么问题呢?4.鸡和兔一共有8只,你能不能猜测一下鸡和兔可能有几只鸡/只876543210兔/只012345678腿/条1618202224262830325.这么多种可能究竟哪一种猜测是正确的呢?(用验证的方法去验证)6.怎么验证呢?7.就按你刚才的方法来办,打开课本P104 中间有一个表,请同学们快速的找到正确的结果8.谁来告诉老师你最后找到的结果是怎样的?9.这样逐一验证的方法或者像那个同学说的从中间入手来验证的方法,还有的同学说呢,可以跳着来2个2个3个3个来找,这样的方法在数学上教列表法。三、互学:小组合作,共同分享过渡语:大家想如果笼子里的鸡和兔有很多很多的时候
5、,我们再用列表法,这样方便吗?那么这时候,请想一想有没有别的好的想法?1、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此题。2、交流汇报四、展示假设全是鸡82=16(条)(如果把兔全当成鸡一共就有8*2=16条腿)26-16=10(条)(把兔看成鸡来算,4条腿的兔当成两条腿的鸡算,每只兔就少了两条腿,10条腿是少算了兔的腿)4-2=2(假设全是鸡,是把4条腿的兔有当成两条腿的鸡。所以4-2表示是一只兔当成一只鸡就要少算2条腿。)102=5(只)兔(那把多少只兔当成鸡算就会少10条腿呢?就看10里面有几个2就是把几只兔当成了鸡来算,所以102=5就是兔的只数。)8-5=3(只)鸡(用鸡兔的总只数减去兔的只数就
6、是鸡的只数,8-5=3只鸡)假设全是兔84=32(条)(如果把鸡全看成兔一共就有8*4=32条腿)32-26=6(条)(把鸡当成兔来算,两条腿的鸡当成4条腿兔算,每只鸡就多了两条腿,6条腿是多算了鸡的腿)4-2=2(假设全是兔,是把两条腿的鸡当成有4条腿的兔。所以4-2表示是一只鸡当成一只兔多算了2条腿。)62=3(只)鸡(那要把多少只鸡当成兔来算就会多算6条腿呢?就看6里面有几个2就是把几只鸡当成了兔算,所以62=3就是现在鸡的只数。)8-3=5(只)兔小结:刚才我们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这是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板书:假设法)五、测评1、出示练习题2、学生做题3、汇报交流4、评价总结六、全课小结:同学们,现在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想一想你在本节课都学习到了什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