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课社戏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1课社戏教学设计 【写作背景】 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它和同期的狂人日记故乡阿Q正传等同时出现在小说集呐喊中,是最后一篇。“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使鲁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奋,于是用笔无情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发出“救救孩子”和推翻封建“铁屋子”的号召。呐喊一共十四篇短篇小说,至少有十一篇写到小孩,但鲁迅笔下的小孩,一般都很悲惨。狂人日记风波里的小孩被父母打骂得很凶。孔乙己里的学徒被掌柜欺负得很厉害。药和明天里的小孩都病死了。阿Q正传里的小孩当了假洋鬼子的替罪羊,被阿Q骂作“秃驴”。故乡里的孩子们饱受小伙伴的分离之苦。闰土的几个孩
2、子更是可怜。呐喊最后这篇社戏,画风大变,大写特写幸福的童年,这大概就是鲁迅本人对“救救孩子”这声呐喊的回应吧。一部呐喊,是以狂人日记“救救孩子”的呼喊开篇,再以社戏中一群孩子的欢声笑语结束。鲁迅笔下的中国故事,因为社戏,就有了一条光明的尾巴。 【知识链接】 社戏,是一种传统的风俗娱乐活动。社戏源于古代官社或私社的祭祀、庆祝活动,随着戏艺形式的多样化,社戏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绍兴的大部分地区以庙会戏为主,庙会戏是指在各种神道如关帝、包公、龙王、火神、岳五猖、城隍、土地公等诞辰祭祀活动中演出的戏。 【文本内容】 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
3、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课文节选了第三次看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主题理解】 教参认为社戏“描写了作者又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然而,作为“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的呐喊中的文章,鲁迅先生的本意显然并非仅限于“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通过对社戏前后两部分的对比,他要着力表现的是:否定自私、冷漠与隔阂的城市生活,讽刺小市民的自私、冷漠以及互不谦让,抨击麻木的看客,向往人
4、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肯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融洽的生活,颂扬人与人之间“相爱相助”的精神。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这样教学社戏,可以引导学生感性理解鲁迅先生对国民性的深刻剖析,理性理解鲁迅先生“呐喊几声”为的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即改变国民的精神,进而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的文章。 【人物形象】 群体形象:本文作者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我”看不成 戏,“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看戏时桂生殷勤地为“我”买豆浆舀水;回家的路上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
5、”为 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这些都表现了他们的质朴、纯真、善良、友好。 领袖形象:双喜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好像小伙伴的小领袖一般。他心细如发,聪明伶俐,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他马上能想出“好主意”,并且能举出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的理由;铁头老生夜晚不翻筋斗,让“我” 很失望,双喜又用“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表现出大哥哥般的亲切体贴;他能拿主意,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已经厌倦但又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回程时大家偷阿发家的豆,双喜以“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为由劝止大家,说明他善于为他人着想。 助力形象:孩子们拥有幸福感,也归功于三个大
6、人 六一公公淳朴善良的乡民形象。孩子们偷他的豆,他只是责备“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民以食为天),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这是应该的”,可见他不是吝啬之人;后来他又亲自送豆,表现了他的热情好客。“我”夸了他一句,他“竟非常感激起来”,表现了他的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至于他夸“我”“读过书”“将来一定要中状元” 之类的话,类似于今天夸某个孩子聪明,将来一定能考上好大学一样,是友善的祝福。 祖母她见“我”因为没有船去看戏而焦急失望,就非常“气恼”,怪家里人为何不早点把船给雇下。她一直为此絮叨个不停。晚饭时见“我”还在生气,外祖母的安慰也非常到位:“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
7、来所没有的。”关注并且理解小孩的心理状态,这就不是一般的外祖母了。 母亲开明善良的慈母形象。表面上她对“我”的看戏并不热衷,对“我”的生气更不以为然,甚至让“我”不要“装模作样”的“急得要哭”,免得招外祖母生气。但母亲很想让“我”去看戏,一旦得到机会,稍稍犹豫一番,她就同意了孩子们的计划,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让孩子们自己坐航船,去五里之外的赵庄看夜戏。可以想象,母亲在孩子们出发之后肯定一直在担惊受怕。航船刚回平桥村,“我”就看见母亲一个人站在桥上,等着儿子归来。而且已经是三更了,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就开始站在桥上。母亲虽然“颇有些生气”,但孩子们既然平安回来,她也就没再说什么,“笑着邀大家去
8、吃炒米”。她宁可自己担惊受怕,也要顺着孩子们的合理的心愿。她没有自以为是地介入孩子们的世界,以此尊重孩子们的自主权。在江南早春的夜风中,“母亲”站在桥头直到三更,等着儿子平安归来,“生气”,是因为儿子归家太晚,是因为过于牵挂而产生。但见到儿子平安归这家,便化怒为喜。由此可见“母亲”的温暖体贴和拳拳爱子之心。 鲁迅先生幼年丧父,是母亲在家道败落之时将他们兄弟三人艰辛拉扯长大,鲁迅先生对他的母亲怀有深挚的爱的情感。虽然没有专门叙述“母亲”行迹的文章,但他的母亲一定也像社戏里的“母亲”一样以慈母的情怀护佑着他稚幼的身心:不仅可以不读书,还可以尽情地玩!玩伴也不是大户人家的子女,而是一群大方能干、天真
9、淳朴的农家少年。这是一个多么开明的母亲啊! 作者正是借“母亲”这一形象,表达了他对浑浊、麻木、愚弱的国民性的根本否定,传达着对中国劳动妇女摆脱封建束缚、挣脱礼教牢笼的深切期待。这是鲁迅先生换了一种方式战斗着,“呐喊”着! (建议学生在故乡中找寻相类似的母亲形象) 【教学设计】 主题式探究 以故事情节和“我”的心情为教学主线,结合具体词句品析人物的心情及人物的性格,引导学生发现我心情的变化源于平桥村和谐、融洽的氛围和淳朴的民风。 适当补充小说前半部分内容并作合理比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对比出城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隔阂,深入认识“我”热爱的其实是平桥村融洽、和谐的生活,从而理解社
10、戏的主题。 写作式探究 社戏是一篇传统的经典小说,值得玩味的朴素的人物群体、秀美的江南美景、摇曳多姿的心理细节、一波三折的情节、多元的主题思想等,可以说是训练学生微写作素养的典范之作。 探究微主题: 1.一波三折话情节 社戏一文,分析人物时我们一般关注双喜、阿发、六一公公等人的行为,却忽略了文本中关于人物“我”的心情这一浓墨重彩的精彩之笔。心情描写的价值,不仅在于鲁迅先生描写艺术的匠心独运,更在于其心理变化暗藏着情节的一波三折,小说线索暗线。看社戏的事情很简单:时间仅几个时辰,路途亦不遥远。可是作者却将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写得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全文情节可分为: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 因没有船不能去
11、看戏而“急”,又为双喜想到八叔的航船归来可以去看戏而“喜”;二是因戏不好看,心仪的角色久不出场而心理“倦”,后又为怀念那人、那事、那景心生“念”。 看戏时,我的心情更是潮起潮落,跌宕起伏。这个情节更是一波三折,曲折多变。铁头老生并不翻筋斗而是在打仗,小旦单调地唱腔,加之看客少,演员们不肯 “显本领给白地看”,不免有些失望;盼望最喜欢的“扮蛇精”“跳老虎”的戏,但演员始终没有出场,却 “又出来一个很老的小生”,为本来失望的心情又增添了一份沮丧;于是疲倦了,睡眼朦胧了。小说的情节看似趋于平静,在这里,其实作者是在为下文的高潮叠起“蓄势”。就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好戏来了,绑着打小丑的戏一出场,“大家又
12、振作精神笑着看”,因为这是“最好的一折”,这时“我”兴奋的心情达到了高潮;然而老旦的出场又让“大家很扫兴”,她先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然坐下唱,这时“我”的心情由“担心”到“忍耐的等着看”,再到因失望到极点的怒骂,最后终于熬不住,带着失望与留恋的复杂心情回去了。作者在这段叙述中,既有潮起潮落,又有平波微澜,或对比,或蓄势,曲折生动地把一个孩子看社戏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让读者有如临其境的感觉。 2.多维描写显张力 鲁迅先生笔下的“急”“喜”“倦”有何相同之法?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人物心情描写有直接描写,如“我急得要哭”“我高兴了”“我有些疲倦了”,寥寥数语清楚明白。但更多的是间
13、接描写,且手法多样。 一是幻觉想象法。急出幻觉,如“我似乎听到了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喜出幻觉,”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因为快乐,放松了,膨胀了,要飞升了飘扬了,恨不得全世界都能看见我。当一个人志得意满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比天高比海宽。就是这样的哟。倒霉的时候呢,一定相反,身体会收缩会变得沉重,主观里边是一种躲避,希望被世界忽略遗忘才好。以身体的幻觉来写“高兴”,非常高明,人人读了都感同身受。 二是行为状态法,“不钓虾,东西也少吃”,“其他孩子都开开心心地讲戏”,“只有我不开口”。写的是我的行为。在这个“不开口”中,我们能感觉到,“我”已经
14、“急”出生活常态了,要“急”出毛病了。接着是写“高兴”。因为双喜想到八叔的航船回来了,可以去看戏了,我的心情由“急”而“喜”。如“我们立刻一哄地出了门”。这个“一哄”中有声音,有动作,有神态,有心情,有群体形象,也可以想像出个体表现。第二句“大家跳下船”也写得好。它和前边的“一哄”相呼应,如果换为“大家上了船”,就一点儿意思都没有了。一个“跳下”同样的也是有动作有声音有场面,把个“高兴”写得活灵活现。 三是环境法,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 四是虚词妙用法,看戏时的“倦”,不着一字,却妙趣横生。比如“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的“然而”和“终于”,比如“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地唱
15、,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来”的“只是”和“竟”,“不料他却又慢慢地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的“却”和“仍旧”。这些虚词,哪个后边没有一个“倦”字支撑着呢?这样的间接写,不着一字,却妙趣横生! 3.情景交融展神韵 景物描写,细致逼真。碧绿的豆麦天地,水气中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连山,星点的渔火,孩子们的谈笑声,潺潺的流水声。宛转悠扬的笛声,豆麦和水草发出的清香,等等,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景物描写是这篇作品具有魅力的因素之一。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江南水乡特色。把社戏置于这样的场景之下,使它自然带有北京城里的京戏不可能具有的神韵风致。 动词妙用:“点”“磕”“退
16、”“上”“架”等几个动词,十分准确地展示了几个少年驾船的情状、熟练的技术、去看戏时的愉悦心情。 精妙的比喻:“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夫,也停了艇子看着喝起彩来。”“回望戏台满被红霞罩着了。”这些比喻,不仅有丰富的想象力,更流露了作者内心难以抑制的兴奋。 丰富的感觉:月夜行船一段的景物描写分别从视觉、听觉、嗅觉、感觉等侧面着笔,嗅觉:(清香、水气)视觉:(淡黑的起伏的群山,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听觉:(似乎听到了歌吹)想象:(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 一片寻常的景物因为承载了作者无限美好的情思,变得让人陶醉,令人向往。 故乡美好的自然风光和热情、诚挚的人们,共同构
17、筑了一幅理想中的故乡的图景,让作者难以忘怀,因而借“社戏”这一载体予以倾诉。 难点探究 4.强烈对比深寓意 社戏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第一部分写“我”在北京看京戏,那荆具般的长凳,胖绅士的白眼,“冬冬哩哩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使“我”感到“不适于生存”。看过戏之后,决心和它“告别”,在精神上也就“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但是,在偏僻的小村庄和农民孩子一道看社戏,那“宛转、悠扬的横笛声,使“我”“白失起来”,那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的戏台,使“我”疑心是画上见过的“仙境”。看过戏之后,虽然是“远哉遥遥”了,然而却一直念念不忘。因此,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北京看京戏和在农村看社戏,看
18、戏时所接触的人物、环境、感受,就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照。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介绍课文写作背景,由介绍呐喊小说引入社戏(见前背景介绍以及知识链接)。 二、听读课文录音,完成基础字词学习,检查预习情况。 (字音、字形、解释词语见闯关卷) 三、梳理概括课文情节,合作探究梳理情节。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仿照“夏夜行船”这样的四字短语概括。 (教师可适当提示: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根据线索划分课文部分。) 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平桥概况;伙伴游玩;无船出行;夏夜行船;赵庄看戏;停船吃豆;深夜返回;再谈吃豆。 2 这些事件中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因为
19、文章主要内容是看社戏,所以等详写;的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3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1)看戏前(13段)(2)看戏中(430段)(3)看戏后(3l一49段) 4.拓展探究,布置辩论题。 根据课文最后一段内容:“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设置辩论题。找出文中描写、抒情、议论的句子,准备辩论题戏与豆的是与非(正方:好豆、好戏 反方:戏不算好戏,豆也不算好豆) 第二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结合我心情变化的字句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平桥村风土人情带给我的美好感受。 论题一:戏和豆到底好不好?(结合14-
20、30段) 不算好戏:细看那次看戏的过程,似乎,戏也并不是特别好,主要是不如预期的美好,相反倒是充满了遗憾: 1.近台没有位置,船只好停在比较远的地方。 2.著名的铁头老生,并没有连翻八十四个筋斗。 3.一个小旦,老是“咿咿呀呀的唱”。 4.鲁迅所期盼的蛇精和跳老虎,也并没有出现。 5.买豆浆,又没有买到。 6.只能抵抗着倦意,支撑着看,眼睛都迷糊,忍不住打哈欠。只有一个小丑挨打,算是比较好,7.一个老旦唱个不停。 所有这些接二连三的杀风景。终于使大家“熬不住”了。 豆是偷来的,也没有具体写到豆如何好吃。 论题二社戏中其实最“好”的是什么?自读梳理“我”心情变化的句子,并概括其变化的关键词。(引
21、导学生归纳“我的心情变化源于“平桥村和谐、融洽的氛围和淳朴的民风”) (1)平桥村为什么是我的乐土? “我”在平桥村的快乐生活,一是因为“我”可以不用念书,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平桥村人与人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 因为“我”来了,所以小伙伴们“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来游戏”。不仅如此,放牛钓虾的时候钓到的虾, “照例是归我吃的”。由此可见乡村人那种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 (2)看戏前没有船,我急得要哭;有了船我又高兴起来了;外祖母和母亲迟疑之后,决定要我们自己去了,我沉重的心又轻松了。在这其中,本来“高高兴兴的来讲戏”的小伙伴们看到“我”不高兴,不仅表现出很同情,而且还积极想办法帮“我”实
22、现愿望。最终,双喜想到了借船,还“打包票”并和其他小伙伴们一起陪着“我”去看社戏。正是小伙伴们的这种热情,最终让“我”能以快乐的心情去看社戏。 (3)看戏中,不仅有双喜给“我”讲铁头老生翻跟头,还有桂生给“我”买豆浆,打水。其实,文中“我”本不懂戏,仅仅是爱看铁头老生翻跟头等精彩热闹的场面,或者说是想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戏台附近看一下热闹,玩耍一番。 (4)看戏后的归航途中,大家想煮豆吃,于是就想到了偷豆,但阿发并没有吝啬自家的豆,而是看了看便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这是何等的淳朴、单纯,自然会让“我”感到轻松、快乐。 (5)第二天钓虾的时候,六一公公碰到了偷豆的孩子们。可是,六一公公
23、并未斥责孩子们偷豆的行为,而是开着玩笑说“踏坏了不少”。而且,双喜提到请客的时候,六一公公更是“笑道: 请客? 这是应该的”。正是因为“我”的到来,六一公公才欣然请客。不仅如此, “我”只是说了一句豆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还送了一大豌豆。这又是何等淳朴的民风,也让“我”感到快乐。 (6)“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为什么呢?自然是因为“昨夜”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吃的豆 在那种欢乐的气氛下,十分快乐,自然豆是好吃的。因此,与其说“我”是喜欢看戏、吃豆,毋宁说“我”是喜欢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因为,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那种融洽的氛围是自己一个人吃豆时不具备的。综上所述,正是由
24、于平桥村民风淳朴,还有小伙伴们对“我”的悉 心照料,才使“我”喜欢看社戏,喜欢和这样的小伙伴们在一起,喜欢乡村生活那种和谐、融洽的生活。 (7)对比来时和回去时景物描写体会“我的心情”。 好戏已经没有指望的时候,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扫兴的,但是,当双喜提议“还是我们走的好罢”,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而且还“骂着老旦”。这时候的情绪并不低落,如果低落的话,则回顾戏台,应该有和来时不一样的感觉。鲁迅是怎么写的呢? 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 把农村的草台班子的演
25、出说成仙山楼阁,完全是抒情的诗化,和来的时候的远景几乎完全是一样的 :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 这就说明,虽然看好戏的强烈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但是,心情却没有变化,仍然是充满了诗意。这是为什么呢?关键不在看戏,而在看戏的过程中的人。作家为之感动的不完全是戏,而是这些陪着他来看戏的小伙伴,是他们看戏前的主动、慷慨,水路上的能干,看戏时的兴致,甚至他们的骂人、牢骚、失望都是美好的 :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
26、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船舱,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比起这样美好的情境,那戏的不美好,早已忘却了,也就是显得十分不重要了。作家所用的完全是诗的抒情的笔法。 (8)重点品评“偷豆”的是与非 “偷”,一般意义上是“残酷、自私、遭人唾弃”的行为,那么在课文中,小朋友们“偷豆”是好还是坏呢? 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a小伙伴们“偷豆”的目的是什么? b他们“偷”的谁家的豆? c他们是怎么样“偷”的? d他们怎样预防“偷”的秘密被人发觉,又怎样对待可能出现的后果呢? 教师归纳“偷”反映了小朋友们诚恳待客的热情;“偷”跳动着小
27、朋友们纯洁无私的心;“偷”反映了小朋友们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天性。文中的“偷”成为了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论题三:谁是社戏中最“好”的人? 由词句品析人物的心情及人物的性格。 (1)“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表现了平桥村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 (2)“即使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中,一个“决”,体现了小伙伴们之间的融洽; (3)钓到的虾“照例是归我吃的”中,一个“照例”,更是体现了平桥村这种热情融洽的氛围早已有之; (4)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中, “不料”和“竟”写出了六一公公
28、举动的不可思议,表现了他的淳朴。 (言之有理即可,归纳总结见备课资料人物形象)总结:让学生揭示归纳总结社戏“好”的实质。 社戏之美,有两个方面,首先就美在这样和大自然的美相融合的、山水画似的境界上。其次,戏并不过瘾,让人过瘾的是纯洁的小伙伴、纯朴的人情。 【作业】布置写作微探究主题 一波三折话情节感受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的魅力 多维描写显张力比较“急、喜、倦”心理描写 情景交融展神韵探寻自然环境情景之美 强烈对比深寓意探究小说主题呐喊的声音 第三课时写作微探究 话题一、二见备课资料。(写作教学部分) 话题三:情景交融展神韵探寻景物之美 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
29、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选角度赏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连山”比作“兽脊”,从视觉角度写出了儿童眼里月色朦胧时连山的形态。“淡黑的”写出夜间山峦的颜色,与“铁”的颜色相似。“起伏”写出山连着山且高低不平的形态。“踊跃”在这里是跳跃的意思,使得静态的山呈现出动态,写出了在行船上看山这一特定的情景。一个“跑”字,照应了第10段的“飞”字,从侧面写出了行船速度之快。“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表现出“我”盼望看社戏的迫切心情。 2.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从炼字角度赏析。 写“我”的陶醉之感。“沉静”表明“那声音”使“我
30、”急切的心情平静下来,“自失”和“弥散”则生动地表现了“我”的沉醉之态。 3.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选角度赏析。 把灯火光中的戏台比作被红霞罩着的仙山楼阁,从视觉角度突出月光下、灯火光中的戏台的朦胧美,同来时看到的“仙境”相照应。“回望”一词,表现出“我”的不舍之情。又是横笛,很悠扬”从听觉角度暗写“我”的不舍。“疑心”和“不好意思”既表现了“我”对社戏的留恋之情,又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 4.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
31、,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赏析。 比喻,将航船比作在浪花里蹿的大白鱼,形象地写出了小伙伴们划船本领之高、船行速度之快。从侧面表现了小伙伴们划船本领的高超。 课堂小结: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运用修辞方法,融情入景,描绘出一幅十分优美的“水乡月夜图”,既表现出“我”心情的愉快,又表现出“我”心情的急切,非常传神。 【作业】阅读社戏原文开头部分。对比分析三次看戏经历的不同。 第四课时 强烈对比深寓意倾听三次看戏的呐喊的声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看戏的时间 民国元年初到北京 忘记了哪一年(募捐得票) 儿时十一二岁 看戏的环境 拥挤嘈杂“冬冬、喤喤”地响 舞台看戏,人满立足也难
32、,挤而又挤 乐土、露天 看戏的见闻 红的绿的一闪,满是许多头;由长凳联想到严刑拷打的刑具 老旦、鬼卒、和尚、名角、花旦等。红红绿绿的晃荡,冬冬喤”地敲打 处处体现出乡村生活的和谐、融洽,以及乡村人的淳朴善良和他们之间的互相关爱 看戏的人 “有人,不行”(占座) 胖绅士看不起似的斜瞥 小伙伴,讲解、买喝的、偷豆吃 感受 毛骨悚然 不适于生存,漠不相关 再也没有那夜似的好豆、好戏 单从周围的环境看,整体的气氛是压抑的、嘈杂的、混乱的,是“冬冬喤喤之灾”使人感到“头昏脑眩”。然而,最使人感到压抑的还是人与人之间那种自私、冷漠与隔阂。比如, “我” “见中间也还有几个空座,挤过去要坐时,又有人对我发议
33、论说有人,不行!”;当“我”询问胖绅士名角是谁的时候,得到的结果却是“他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以及一句生硬、毫无感情的答话 “龚云甫!”。这一切生硬的毫无情感的语言当中凸现出的是世态的炎凉。 与“我”在戏园里看戏时的都市生活迥然不同, “我”在平桥村看戏时的乡村生活却是另一番景象。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小伙伴们伴我来游戏,即使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我”因故没有看上戏后,小伙伴们是以互相关爱的情感着力解决问题,而且最后想出了办法,带“我”月夜去看了戏。去赵庄看戏,小伙伴们开始是“高高兴兴”给“我”讲戏,之后是陪着“我”看戏,不仅没有
34、因为已经看过戏而表现出一点不耐烦,而且还为“我”舀一瓢水来喝。看过戏后,大家又去“偷”豆吃,但淳朴的小伙伴根本不计较是不是自己家的豆,甚至还主张“偷我们的罢”,即便是被偷豆的六一公公也是“笑道”,并且还给“我”送来豆,完全没有“我”在剧院遇到的那种自私与冷漠。鲁迅先生笔下的平桥村生活,处处体现出乡村生活的和谐、融洽,以及乡村人的淳朴善良和他们之间的互相关爱,完全没有城市生活那种冷漠、自私与隔阂。 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对比艺术,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社戏写了三次看戏的经历,前半部分写他在北京戏园子里两次看戏的经过和感受,后半部分回忆小时候在赵庄看社戏的经过和感受。前半部分反映了当时昏暗混乱的社会环境,批判了人们的自私冷漠;接下来则一改前文的杂文讽刺的笔调,用抒情的笔墨描绘出了农村如诗如画的风景,村民的热情好客,小伙伴们互助互爱的友谊,突出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两相对照,反映出作者对人与人之间平等、融洽关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通过这两次看京戏的懊恼和痛苦,才加倍反衬出少年时代那次看社戏经历的美好和愉快。 通过对社戏前后两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要着力表现的是:否定自私、冷漠与隔阂的城市生活,讽刺小市民的自私、冷漠以及互不谦让,抨击麻木的看客,向往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肯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融洽的生活,颂扬人与人之间“相爱相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