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问题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个认识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如何用教材来教,如何更好地、更高效地利用这个“例子”,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做。就一般方法而言,可以“文字内化”,或者“角色体验”,再或者“情感熏陶”。今天,就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的教学,我想尝试一下“教材重组”。教学分析: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审视一下课题,你会发现,“樟树”二字前面的定语很长,是“故居”前的,还是宋庆龄女士的故居前的,这就注定这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或者说,这两棵普通平凡的樟树,已经有了作者赋予它们的特殊的含义。“故居”,似乎一些有名的人以前居住过的地方,才会
2、称作“故居”,这个词有些历史的意味,又有着一些距离感;我们普通人以前住过的地方,会称作“老家”,“老宅”,很亲切,很靠近。“宋庆龄”,一个高贵的名字,属于需要心灵仰视的那一种。再看作者的文字,简单、朴实,于淡淡的叙说中,弥漫着一种情感。课文的四、五两个自然段,是对樟树的正面描述,但,如果对应着人来读的话,那么,字字句句都是情。教学时,我将四、五两个自然段抽离了出来,做了一次教材重组。思路:由题切入:从课题上看,课文主要写什么?感受樟树的可贵感受人与树的关系再生疑:为什么课文还要写其他的内容?为什么课题不直接写“樟树”?读懂人领悟写作特色:借物喻人。我想,这个思路再一次印证了我的一个教学主张:顺
3、应文本形式和内在文脉来进行教学设计,当教学的思路和文章的写作思路或者情感抒发的路径相一致的时候,那么,就会自然天成,就会不教而教。设计过程:情境研讨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3、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感悟人物的崇高品格。4、初步知道文章的写作特色:借物喻人。情境研讨过程:一、感受樟树的可贵1、揭题后问:题目是课文的眼睛,从这个课题,你能一眼看出课文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吗?(樟树)2、你对樟树有多少了解?学生交流对樟树的认识;教师提供相关资料简介。3、课文是怎么来写樟树的呢?学生大声读课文45自然段,要求:大声朗读,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
4、通顺。4、正音:稠密、蓬蓬勃勃、繁衍后代,并用不同的方法理解。稠密:“稠”和“密”同义词的构词方式,意思和两个构词的字相近;蓬蓬勃勃:我们一般用这个词来形容什么的?草木等植物,生命力很旺盛;繁衍后代:找同义词“繁殖”。5、默读4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可以用笔圈画。6、交流提炼板书:枝干粗壮、树叶稠密、四季常青、蓬蓬勃勃、散发香气7、樟树的这个特点,你比较喜欢哪一个或哪几个?把文中描写这个特点的语句好好读一读,品味一下,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8、学生交流朗读,交流重点:香气永存可贵9、师小结:这两段文字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语言干净,已经是一篇比较好的介绍樟树的文章了,可它却是我们课
5、文的一个部分,课文其他部分到底还写了什么呢?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作为作者重点描述的两棵樟树的形象,我们要在教学时作重点突破。首先从文章的铺叙中,提炼出描写要点:枝干粗壮、树叶稠密、四季常青、蓬蓬勃勃、散发香气。这是从大量的描写中“读出一条线” 的读书方法,即概括、提炼的能力训练。然后,再回归到语言文字,进一步品味两棵樟树的特殊之处,不仅是在概括、提炼之后,从理性提炼回归到感性描述,品味作者语言文字的味道,更是在樟树和学生的情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在认同式阅读的同时,用交流感受、感情朗读等方式,也建立起对樟树的情感,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二、感受人与树的关系:1、学生自由读课文的
6、其他部分,想一想,课文除了描写樟树,还写了什么?2、交流要点:(1)人与树的深厚感情重点扣“我舍不得这两棵树。”A、引导想象,出示故居前的樟树图片:读着这一句话,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老师示范想象说话: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宋庆龄奶奶坐在树下,小桌上摆放着一杯清茶,宋奶奶一边喝着茶,一边凝视着天边的夕阳,若有所思。B、学生练习说话。预设:也许是在树下与人对弈、笑谈;也许是遇到难以处理的事,在树下徘徊,对树诉说;也许是在树下静静看书,默默思考想象说话最后紧扣:宋庆龄奶奶与这两棵树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感情。(2)瞻仰故居A、用换词法理解“瞻仰”以及背后的含义。用“参观”可以吗?理解“瞻仰”是带
7、着崇敬的心情看B、为什么要带着崇敬的心情去看宋庆龄的故居?宋庆龄是谁?相机资料介绍:出示资料简介,再下发宋庆龄的2个小故事,学生阅读,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附资料简介: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她始终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敌人因为她的英勇坚持和高贵的品格,不敢迫害她。她为反对侵略、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妇女之一。C、她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夫人,被人们尊称为“国母”,青少年小朋友都亲热地称她“宋奶奶”。交流:你从简介和小故事中认识到一位怎样的宋奶
8、奶?要点:伟大、高贵、让敌人很害怕、平易近人设计意图:这是教学本文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但是,有关于宋庆龄的情况,课文里却几乎是个空白。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宋庆龄,知之甚少,怎样消除这种疏离感,亲近人物?我首先从樟树入手,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将宋庆龄和两棵樟树联系起来,接着从人们的态度出发,引进课外资料,丰富学生的认知。资料简介给学生的是整体性的感知,小故事的阅读则是给学生更具感性的印象。虽然,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学生无法对人物有很全面很深刻的认识,但至少在这些措施下,对人物有了进一步的靠近。三、领悟“以树喻人”:1、质疑:课文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了人与树之间的情谊,又写了人们对宋奶奶的崇敬之情,这和文中
9、描写的“樟树”有什么联系呢?生交流交流重点:(1)树象征着人树“香气永存”和人“崇高品格”有着相似的高贵(2)作者“以树喻人”的写法(点到即可)2、再次叩题:此时,你再读课题,你能发现什么?(写树最终还是在写人、寄情!樟树是表面上的主体,但,前面的定语才是真正的内涵)四、升华情感:1、小结:文章表面上是在写树,但实际上樟树正象征着宋奶奶的高贵品格,人们看到这两棵树,就仿佛看到了宋奶奶奋斗的一生、高洁的一生。现在,每天宋奶奶故居前驻足瞻仰的人络绎不绝,他们总要在樟树前留个影,抚摸一下粗壮的树干,凝视那绿得发亮的树叶,闻一闻散发出的清香,寄托无限的崇敬与怀念。3、现在,我提议,让我们全体起立,齐声
10、诵读45自然段,用我们最真诚的声音,和美丽的樟树一起,共同怀念一个美丽的名字宋庆龄。(课件展示文字以及宋庆龄各个时期的照片,配乐诵读。)设计意图:这个板块是课堂的高潮部分。在“树”的衬托下,人物显得更丰满了;在人物的映照下,两棵樟树也有了特殊的光芒。这个板块的设计,我努力使“树”和“人”融为一体,互相辉映,两者成为一个整体,因为他们带着同一种特质“高贵”,这一份“高贵”和那些描写樟树的文字一起,触动着学生的心扉。至此,最后一遍齐声朗读的时候,文字决不仅仅只是文字,它变成了有情感有温度的立体的形象,站立到了学生的心灵里。教后反思:课堂流程走下来,比较顺畅。我想:顺畅是因为符合了某种规律。教材重组
11、,意味着对文本需要作较大的改动,如果这种改动不能遵循某种规律的话,效果会适得其反。我试图从这一课例来归理这种规律。1、发现文本表达形式的特征在解读一个文本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读懂文本所表达的内容,也需要注意文本在表达这个内容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形式特征。因为,每一个文本当它在成为作者的叙说工具的时候,作者都会有意无意地用某一种特殊的方法,使得自己的表达效果更强烈、更清晰。比如语言,有的优美华丽,有的朴素平淡;有的多排比气势很大,有的多短句紧凑灵巧比如写作手法,有的托物言志,有的侧面烘托;有的借物喻人,有的举例说明每一个文本,你细细品读,会发现它们都有着各自的特征,面目不一,像人一样,或勇或智,或巧
12、或拙。好的表达形式对内容肯定是起加分作用的。在解读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时,我就发现,它这种借物喻人的手法,为写好“人”起了很好的作用:语言朴实却饱含真情,能更自然而然地感染读者;“人”与“树”两者之间的相似,能让四年级的孩子更好地理解、感悟人物的崇高品格;语言的朴素、干净的风格,和人物的高贵一脉相承。由物到人,正是文章由浅入深的理解过程,由疏离到崇敬的情感生发过程。只有发现了文本的形式特征,才有可能针对教材重组作进一步地思考。2、遵循文章内在的文脉这个观点有两层含义:其一,重组必须尊重文章内含的文脉,不能为了重组,而破坏文本的整体性和叙述感;其二,不仅应该尊重文脉,还应该顺应它,进一步地强化这
13、一种效果。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由故居出发,写到樟树,然后浓墨重彩地描写这两棵樟树,由干而枝而叶,“香气永存”的特点是重点所在,最后轻点:人们的崇敬之情。那么,教学时,就可以顺应这样的内在流程,由树及人,自然生发出对宋庆龄的敬意。3、顺应学生学习的规律宋庆龄对于四年级的孩子们来讲,是很有距离感的。所以,如果能从树开始,深切地体会到两棵树的“可贵”之处,对于感悟人的高贵也就有了铺垫和阶梯。在这一块,还有两个小地方可以助一臂之力:(1)推荐阅读宋庆龄的小故事;(2)结课时学生集体起立诵读四、五两个自然段。尤其后者,先后教学两次,到这个环节时,我的内心都不由地被一种神圣的东西所左右,学生们的神情也都肃
14、穆而坚定。教材重组,有时可以成为一个道器兼顾,文意兼得的较好途径。当然,并不是每一篇课文都适用这种方式的。除了以上这种方法将文本的相关内容,以不同于文本的叙述顺序呈现,以达到教学目标,教材重组还可以有很多操作方法:或是修改成与文本不一致但却相关联的文字,或是有意删除一些文字,或是调换文本的自然段落只要能符合文本的形式特征,顺应文脉和学生学习的规律,教材重组就能为教学目标服务,收到很好的效果。问题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个认识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如何用教材来教,如何更好地、更高效地利用这个“例子”,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做。就一般方法而言,可以“文字内化”,或者“角色体验”
15、,再或者“情感熏陶”。今天,就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的教学,我想尝试一下“教材重组”。教学分析: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审视一下课题,你会发现,“樟树”二字前面的定语很长,是“故居”前的,还是宋庆龄女士的故居前的,这就注定这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或者说,这两棵普通平凡的樟树,已经有了作者赋予它们的特殊的含义。“故居”,似乎一些有名的人以前居住过的地方,才会称作“故居”,这个词有些历史的意味,又有着一些距离感;我们普通人以前住过的地方,会称作“老家”,“老宅”,很亲切,很靠近。“宋庆龄”,一个高贵的名字,属于需要心灵仰视的那一种。再看作者的文字,简单、朴实,于淡淡的叙说中,弥漫着一种
16、情感。课文的四、五两个自然段,是对樟树的正面描述,但,如果对应着人来读的话,那么,字字句句都是情。教学时,我将四、五两个自然段抽离了出来,做了一次教材重组。思路:由题切入:从课题上看,课文主要写什么?感受樟树的可贵感受人与树的关系再生疑:为什么课文还要写其他的内容?为什么课题不直接写“樟树”?读懂人领悟写作特色:借物喻人。我想,这个思路再一次印证了我的一个教学主张:顺应文本形式和内在文脉来进行教学设计,当教学的思路和文章的写作思路或者情感抒发的路径相一致的时候,那么,就会自然天成,就会不教而教。设计过程:情境研讨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
17、之处。3、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感悟人物的崇高品格。4、初步知道文章的写作特色:借物喻人。情境研讨过程:一、感受樟树的可贵1、揭题后问:题目是课文的眼睛,从这个课题,你能一眼看出课文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吗?(樟树)2、你对樟树有多少了解?学生交流对樟树的认识;教师提供相关资料简介。3、课文是怎么来写樟树的呢?学生大声读课文45自然段,要求:大声朗读,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4、正音:稠密、蓬蓬勃勃、繁衍后代,并用不同的方法理解。稠密:“稠”和“密”同义词的构词方式,意思和两个构词的字相近;蓬蓬勃勃:我们一般用这个词来形容什么的?草木等植物,生命力很旺盛;繁衍后代:找同义词“繁殖”。5、默读45
1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可以用笔圈画。6、交流提炼板书:枝干粗壮、树叶稠密、四季常青、蓬蓬勃勃、散发香气7、樟树的这个特点,你比较喜欢哪一个或哪几个?把文中描写这个特点的语句好好读一读,品味一下,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8、学生交流朗读,交流重点:香气永存可贵9、师小结:这两段文字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语言干净,已经是一篇比较好的介绍樟树的文章了,可它却是我们课文的一个部分,课文其他部分到底还写了什么呢?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作为作者重点描述的两棵樟树的形象,我们要在教学时作重点突破。首先从文章的铺叙中,提炼出描写要点:枝干粗壮、树叶稠密、四季常青、蓬蓬勃勃、散发香气。这是
19、从大量的描写中“读出一条线” 的读书方法,即概括、提炼的能力训练。然后,再回归到语言文字,进一步品味两棵樟树的特殊之处,不仅是在概括、提炼之后,从理性提炼回归到感性描述,品味作者语言文字的味道,更是在樟树和学生的情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在认同式阅读的同时,用交流感受、感情朗读等方式,也建立起对樟树的情感,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二、感受人与树的关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的其他部分,想一想,课文除了描写樟树,还写了什么?2、交流要点:(1)人与树的深厚感情重点扣“我舍不得这两棵树。”A、引导想象,出示故居前的樟树图片:读着这一句话,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老师示范想象说话: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宋
20、庆龄奶奶坐在树下,小桌上摆放着一杯清茶,宋奶奶一边喝着茶,一边凝视着天边的夕阳,若有所思。B、学生练习说话。预设:也许是在树下与人对弈、笑谈;也许是遇到难以处理的事,在树下徘徊,对树诉说;也许是在树下静静看书,默默思考想象说话最后紧扣:宋庆龄奶奶与这两棵树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感情。(2)瞻仰故居A、用换词法理解“瞻仰”以及背后的含义。用“参观”可以吗?理解“瞻仰”是带着崇敬的心情看B、为什么要带着崇敬的心情去看宋庆龄的故居?宋庆龄是谁?相机资料介绍:出示资料简介,再下发宋庆龄的2个小故事,学生阅读,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附资料简介: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
21、先生的夫人。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她始终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敌人因为她的英勇坚持和高贵的品格,不敢迫害她。她为反对侵略、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妇女之一。C、她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夫人,被人们尊称为“国母”,青少年小朋友都亲热地称她“宋奶奶”。交流:你从简介和小故事中认识到一位怎样的宋奶奶?要点:伟大、高贵、让敌人很害怕、平易近人设计意图:这是教学本文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但是,有关于宋庆龄的情况,课文里却几乎是个空白。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宋庆龄,知之甚少,怎样消除这种疏离感,亲近人物?我首先从樟树入手,引导学生想象画
22、面,将宋庆龄和两棵樟树联系起来,接着从人们的态度出发,引进课外资料,丰富学生的认知。资料简介给学生的是整体性的感知,小故事的阅读则是给学生更具感性的印象。虽然,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学生无法对人物有很全面很深刻的认识,但至少在这些措施下,对人物有了进一步的靠近。三、领悟“以树喻人”:1、质疑:课文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了人与树之间的情谊,又写了人们对宋奶奶的崇敬之情,这和文中描写的“樟树”有什么联系呢?生交流交流重点:(1)树象征着人树“香气永存”和人“崇高品格”有着相似的高贵(2)作者“以树喻人”的写法(点到即可)2、再次叩题:此时,你再读课题,你能发现什么?(写树最终还是在写人、寄情!樟树是表面
23、上的主体,但,前面的定语才是真正的内涵)四、升华情感:1、小结:文章表面上是在写树,但实际上樟树正象征着宋奶奶的高贵品格,人们看到这两棵树,就仿佛看到了宋奶奶奋斗的一生、高洁的一生。现在,每天宋奶奶故居前驻足瞻仰的人络绎不绝,他们总要在樟树前留个影,抚摸一下粗壮的树干,凝视那绿得发亮的树叶,闻一闻散发出的清香,寄托无限的崇敬与怀念。3、现在,我提议,让我们全体起立,齐声诵读45自然段,用我们最真诚的声音,和美丽的樟树一起,共同怀念一个美丽的名字宋庆龄。(课件展示文字以及宋庆龄各个时期的照片,配乐诵读。)设计意图:这个板块是课堂的高潮部分。在“树”的衬托下,人物显得更丰满了;在人物的映照下,两棵
24、樟树也有了特殊的光芒。这个板块的设计,我努力使“树”和“人”融为一体,互相辉映,两者成为一个整体,因为他们带着同一种特质“高贵”,这一份“高贵”和那些描写樟树的文字一起,触动着学生的心扉。至此,最后一遍齐声朗读的时候,文字决不仅仅只是文字,它变成了有情感有温度的立体的形象,站立到了学生的心灵里。教后反思:课堂流程走下来,比较顺畅。我想:顺畅是因为符合了某种规律。教材重组,意味着对文本需要作较大的改动,如果这种改动不能遵循某种规律的话,效果会适得其反。我试图从这一课例来归理这种规律。1、发现文本表达形式的特征在解读一个文本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读懂文本所表达的内容,也需要注意文本在表达这个内容的时候
25、,有什么样的形式特征。因为,每一个文本当它在成为作者的叙说工具的时候,作者都会有意无意地用某一种特殊的方法,使得自己的表达效果更强烈、更清晰。比如语言,有的优美华丽,有的朴素平淡;有的多排比气势很大,有的多短句紧凑灵巧比如写作手法,有的托物言志,有的侧面烘托;有的借物喻人,有的举例说明每一个文本,你细细品读,会发现它们都有着各自的特征,面目不一,像人一样,或勇或智,或巧或拙。好的表达形式对内容肯定是起加分作用的。在解读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时,我就发现,它这种借物喻人的手法,为写好“人”起了很好的作用:语言朴实却饱含真情,能更自然而然地感读者;“人”与“树”两者之间的相似,能让四年级的孩子更好地
26、理解、感悟人物的崇高品格;语言的朴素、干净的风格,和人物的高贵一脉相承。由物到人,正是文章由浅入深的理解过程,由疏离到崇敬的情感生发过程。只有发现了文本的形式特征,才有可能针对教材重组作进一步地思考。2、遵循文章内在的文脉这个观点有两层含义:其一,重组必须尊重文章内含的文脉,不能为了重组,而破坏文本的整体性和叙述感;其二,不仅应该尊重文脉,还应该顺应它,进一步地强化这一种效果。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由故居出发,写到樟树,然后浓墨重彩地描写这两棵樟树,由干而枝而叶,“香气永存”的特点是重点所在,最后轻点:人们的崇敬之情。那么,教学时,就可以顺应这样的内在流程,由树及人,自然生发出对宋庆龄的敬意。3
27、、顺应学生学习的规律宋庆龄对于四年级的孩子们来讲,是很有距离感的。所以,如果能从树开始,深切地体会到两棵树的“可贵”之处,对于感悟人的高贵也就有了铺垫和阶梯。在这一块,还有两个小地方可以助一臂之力:(1)推荐阅读宋庆龄的小故事;(2)结课时学生集体起立诵读四、五两个自然段。尤其后者,先后教学两次,到这个环节时,我的内心都不由地被一种神圣的东西所左右,学生们的神情也都肃穆而坚定。教材重组,有时可以成为一个道器兼顾,文意兼得的较好途径。当然,并不是每一篇课文都适用这种方式的。除了以上这种方法将文本的相关内容,以不同于文本的叙述顺序呈现,以达到教学目标,教材重组还可以有很多操作方法:或是修改成与文本不一致但却相关联的文字,或是有意删除一些文字,或是调换文本的自然段落只要能符合文本的形式特征,顺应文脉和学生学习的规律,教材重组就能为教学目标服务,收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