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2015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教学设计模板课题摘要学科数 学学段高 段年级六年级单元四单元教材版本人教版课程名称比的基本性质一、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商的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联系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启发学生概括比的基本性质。接着,应用这个性质,通过例1学习化简比。化简整数比常用的方法是前、后项同进除以它们最大的公因数;化简分数、小数比常用方法是把分数比、小数比先转化成整数比,再化简。把分数比、小数比转化为整数比的方法,思路比较统一,易于理解和掌握。但化简方法也可以灵活多样,只要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都是允许的。2.学情分析新课标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
2、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其实就是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经验进入课堂,参与学习。在认知经验中,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与基本性质、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解答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且理解了比的意义。有了这些知识的储备,学生只要进行知识的迁移、类比就可以自主探究出比的基本性质。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不但能加深对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比和分数、比和除法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也为以后学习比的应用,比例知识,正、反比例打好基础。3.教学目标(含
3、重难点)、使学生联系商不变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知识类比迁移,理解比的基本性质。、使学生在理解比的基础性质上,尝试化简比,并掌握化简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自主探索新知识和能力、在化简比的过程中体会、掌握转化的思想过程重点:联系商不变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知识类比迁移,理解比的基本性质。难点:在理解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掌握化简比的方法。二、教学环境选择简易多媒体教室 交互式电子白板 网络教室 移动学习环境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使用说明一、复习。23=(22) ( )=( ) =1 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2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3 比与除法有什么关系?4 比与分数有什么
4、关系?二、新授1、教学比的基本性质。 我们刚才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知道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的前项也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 (1)求比值:6:8 12:16这两个比不同,可是它们的比值却相同,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呢?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比中规律。组织学生将6:8转化成68,通过商不变的规律来认识比中的规律。利用比和分数的关系来研究比中规律。 (3)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提问:刚才我们根据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进行探究,发现比也存在一种规律,谁能把其中的规律总结出来呢? 全班交流,总结
5、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问:为什么这里要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能是0? 2、教学化简比。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1)、认识最简单的整数比。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最简单的整数比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二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2)、教学例题1第(1)小题。学生写出这两面联合国国旗和和宽的比。小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比是15:10大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比是180:120思考:这两个比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吗?为什么?(不是,它们的前项和后项除了公因数1还有其他的公因数。)尝试化简:
6、思考:怎样才能把它们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呢?汇报交流:15:10=(155):(105)=3:2180:120=(18060):(12060)=3:2提问:5是15和10的什么数?60又是180和120的什么数?分别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小结出化简整数比的方法:只要把比的前、后项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即可。想一想:这两个比化简后结果相同,说明了什么?(这两面旗的大小不同,形状相同。)(3)、教学例题1第(2)小题出示例题: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问:这是一道分数比,怎样才能使它转化成整数比? 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化成整数比以后,如果不是最简的整数比,还要继续化简。问:这道是小数比,怎样化成整数
7、比? 3、小结:如果一个比的前项、后项是分数时,就把前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一个比的前项、后项是小数的,先把它们都化成整数,再化简。三、巩固练习。1、完成51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方法。 2、练习十一第2、4、5、6题。 提示:化简与求比值的得数有什么不同? 四、总结: 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它的内容是什么?还学会了什么?四、教学评价设计1.评价方式与工具课堂提问 书面练习 制作作品 测验 其它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 书面练习和作业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的完成。六、备注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等 七:他人评议请记录学科坊学友、坊主或其他老师对本篇教学设计的修改建议。 注意课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