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数学说课标 说教材说课稿 说课标 说教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马圈中心校 杜秀兰 各位评委、 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我将从说课标, 说教材, 说建议三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 说课标: 本教材属于第一学段。 本学段目 标是: 知识与技能包括: 数与代数: 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 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 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 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图形与几何: 了 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感受平移、 旋转、轴对称现象; 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掌握初步的测量、 识图
2、和画图的技能。 统计与概率: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 整理、 分析的过程, 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综合与实践: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思考包括: 发展数感及空间观念。 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归类。 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能独立思考问题, 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包括: 能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并会解决。 掌握解决问题方法。 情感态度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与原课标比较 数与代数方面: (在内容结构上没有变化。 ) 增加认识小括号和能进行简单的整数两步四则混合运算。
3、图形与几何方面: 删除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 及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 认识千米、 公顷 这四部分内容。 (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 降低对 东北、 西北、 东南、 西南四个方向的要求, 只要求知道这些方向就可以了 。 对一些教学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 统计与概率方面: 降低了 要求。 只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如文字、 图画、 表格 等方式整理数据, 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及平均数。 (这些内容放在了 第二学段) 综合与实践的变化是进一步明确目的。 本册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 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会使用小括号;知道除法的含义及乘
4、除法的关系; 认识计数单位百 和千 及它们的进率, 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会读、 写万以内的数; 比较熟练地口算和计算, 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认识克和千克。 图形与几何 : 会辨认锐角和钝角;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统计与概率 : 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综合与实践 :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 说教材。 我将从内容结构, 编写特点, 编写体例, 立体式整合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内容结构: 数与代数部分包括: 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 万以内数的认识、 简单的万以内数的加、 减法、 克和千克。 图形与几何包括: 图形与变换。
5、统计与概率包括: 统计。 综合与实践包括: 剪一剪, 有多重, 找规律。 其中表内除法、 万以内数的认识、 解决问题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编写特点 这册教材的编写, 是以数学课程标准 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 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 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 内容丰富, 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 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教学重视知识形成过程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如表内除法的教学, 先给学生提供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春游前的准备活动。 使学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平均分 及计算平均分结果的问题, 为学 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做了 准备。
6、 通过组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 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理解 平均分 和除法的含义。 这样学生对除法意义的认识逐步形成起来。 2.鼓励算法多样化, 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尊重学生自主选择。 例如解决问题例 1 和例 2, 23 页例 1, 教材都展示学生之间对各种算法进行讨论交流的活动,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 解存在着多种算法, 逐步体会各种算法的特点。 3.提供丰富的素材, 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 教材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 设计的情境、 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图画的风格和色彩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如, 练习十的拼一拼拉一拉 转一转以及实践活动剪一剪等。
7、 让学生在这些充满童趣的操作活动中, 感知几何变换的奇妙, 激发学习数学兴趣。 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体现了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其基本体例是: 情境引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方法总结练习应用。 他不仅结合了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四) 立体式整合 本册教材各部分知识与小学各学段知识之间的立体式整合, 我以图表的形式展现给大家。 下面我就以本册教材图形与变换 单元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对于这部分知识, 学生学过了 初步认识几何图形和如何辨认角和直角, 会用三角板来 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 在此基础上, 本册图
8、形与变换顺势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 知道判断锐角和钝角也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 直角、 锐角和钝角概念的掌握, 为以后学习角的度量 奠定基础。 运用学习对称的方法使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的不同特点。 这一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是在学了角的初步认识和对称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 说建议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我将从教学, 评价,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方面与大家交流。 教学建议 第一, 在情境中培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 也就是更加强调发现和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9、应注意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第一单元教学, 首先用主题图把同学们带进 游乐园, 让学生独立观察,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 接着, 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 同时指导提问题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 师生共同梳理, 用较为简洁的数学语言表述已知条件和问题。 第二, 在独立探索、 合作交流过程中, 重点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从本质上说是学生个体思维活动的过程。 因此, 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 鼓励学生个性化地解决问题, 有时会出现几种做法。 如第 4 页例 1 求现在有多少人看戏的问题, 同学们除了书本给出的三种方法外, 有的学生用13622 的方法。 只要学
10、生能正确表述解决问题的思路, 我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接着及时组织反馈与交流, 使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逐步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 加强实践探究活动, 提高教学效率。 认识来源于实践, 教师应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应用紧密联系起来, 使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中学数学。 如教材具体情境引入平均分 后, 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摆一摆, 分一分, 看一看 等实践活动中, 真正明白平均分的含义。 再去认识除法, 就很容易了。 这样就会提高教学效率。 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我
11、觉的应做好以下两点 第一. 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更要关注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表扬和鼓励是最好的方法。 因此, 我每节课都给表现好的同学贴彩贴。 我觉得此法对于二年级学生非常有效。 第二. 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 对学生评价时, 应把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和同伴互评相结合, 体现多样化评价。 (如我课上用的评价表。 )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 包括文本资源, 如教师用书。 信息技术资源, 如电脑网络。 社会教育资源, 如图书馆。 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如课堂上出现的错误。 一旦这些资源与书本知识相融合, 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我们共同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吧! 以上是我对本册教材的解读, 有不足之处请给予指正, 谢谢! 10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