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犬冠状病毒病是犬的一种急性胃肠道传染病;其临诊特征为腹泻。病原是冠状病毒(CCV),呈圆形 或椭圆形,为单股RNA病毒;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污染物在水中可保持数天的传染性。因此,犬群中一旦发生本病,很难在短时间内控制其流行和传播;对乙醚、氯仿及去氧胆酸钠敏感,对热也敏感。1971年:美国从腹泻的德军犬中检出犬冠状病毒。之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相继有大规模流行的报告;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感染。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感染。(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犬的胃肠道内,并随粪便排出,污染饲料和周围环境)易感动物:仅感染犬、狐等犬科动物。传染源是病犬;此病发病急、传染快(数日内可蔓延全群)、病程短
2、、死亡率高;(如与犬细小病毒或轮状病毒混合感染,病情加剧)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季多发;过高的饲养密度、较差的饲养卫生条件、断乳、分窝、调运等饲养管理条件突然改变,气温骤变等都会提高感染和发病的几率。潜伏期一般13天;症状轻重不一(可能呈致死性的水样腹泻,也可能无临诊症状,幼犬较成年犬症状剧烈)。患犬精神沉郁,卧地懒动,强行赶走,步态摇摆;食欲大减或无食欲,呕吐(初期先呕吐未消化的食物,后吐黄色酸味粘液);鼻镜干燥,迅速消瘦,眼球下陷,脱水症状明显;排出带粘液或暗黑色血液的粪便。有的后期肛门失禁。一条犬患病,1-2天传染全窝;多不发热;多数病犬在710天内恢复,但有些犬特别是幼犬常在发病后
3、2436小时死亡,死亡率通常随日龄的增长而降低,成年犬几乎没有死亡。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胃肠炎变化;肠黏膜脱落是本病较典型的特征;尸体严重脱水;胃、肠壁变薄,肠管扩张,肠内充满白/黄绿色液体;胃、肠黏膜充血、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胆囊肿大。1、本病多发于寒冷的冬季,传播迅速,数日内常成窝暴发;幼犬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高于成年犬;2、呕吐,食欲减退或废绝;3、腹泻、血便;4、脱水:因呕、泻而脱水,体重减轻;5、肠道内充满白色或黄绿色液体,肠粘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6、电镜检查:采集病犬新鲜腹泻粪便,离心取上清,负染后电镜观察可发现典型的冠状病毒;7、病毒分离鉴定:应用犬原代肾细胞、胸腺细胞分离冠
4、状病毒,可观察到细胞病变。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疫苗供免疫用,主要采取一般性综合措施;犬舍每天打扫,清除粪便,保持干燥、清洁卫生(每周用百毒杀或0.1%的过氧乙酸溶液严密喷洒消毒1次。病犬圈舍用火焰消毒法消毒);饲料、饮水要清洁卫生,不喂腐烂变质饲料和污浊饮水。病犬剩下的饲料、饮水挖坑深埋,饲具要彻底消毒后再用。刚生下的幼犬要吃足初乳,获得母源抗体和免疫保护力,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措施。也可给无免疫力的幼犬注射成年犬的血清预防;一犬有病,须全窝防治。立即隔离病犬,专人专具饲养护理。1.早期应用犬高免血清或球蛋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血清用量为1毫升/千克体重,球蛋白剂量为0.5毫升/千克体重);2.止呕。应用维生素B6、爱茂尔、胃复安、止吐灵、氯丙嗪、呕泻宁等止吐;3.止血。可应用安络血(1-3毫克)、止血敏(100-200毫克)及氨甲苯酸(0.1-0.3克)进行止血。4.补液:应用乳酸林格氏液30-40毫升/千克体重,内加双黄连60毫克/千克体重(或1毫升/千克体重)。病毒唑(0.1-0.5克)、氨苄青霉素(10-20毫克/千克体重);5.用肠粘膜保护剂,如次硝酸铋、氢氧化铝;6.止痛用阿托品或颠茄酊等;7.抗生素防继发感染。可应用硫酸新霉素1-3毫升/次,每天1次,连用3天,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