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钟祥市实验中学中学2014届语文高考复习之文言文专题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使用说明】认真阅读本学案内容,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学习目标】 1、了解考点,理解考纲。2、 掌握高考常考句式的理解和用法。3、 既能够判定其句式,又能够理解其意义。4、 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学习重点】掌握高考常考的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要求能既够推断其用法,又能够理解其意义。【学习难点】(1)判断句(2)被动句(3)倒装句(4)省略句(5)固定句式【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教学课时】本专题共16课时。其中讲读课10节,练习课4节,讲评课2节。三、【考纲解
2、读】 考纲: 2013年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1)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语境进行理解与辨别。“句式”属于语法范畴。 (2)“不同的用法”指词类活用,也属于语法范畴。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的语法构造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所谓“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正是指这样一些相异的部分。(1)“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省略句和文言文固定结构。(2)“不同用法”指的是词类活用,文言文中,词语的“用法”非常灵活,一个词往往会有多种词性,有的词还会
3、在特定语境下临时活用。活用形式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难点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四、【考情分析】 1、考查重点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省略句和文言文固定结构。 2、纵观近几年来的文言句式的考查,虽然目前直接考查本考点的命题较少,但本考点却更多的以隐蔽的形式渗透到其他题型当中,特别是分值日益增长的文言文翻译题中。各地高考题中,在很多文言文翻译题的评分要求里,就直接指明了本考点为采分点。因此,本考点仍然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重点之一。 3、题型:本考点的特点是运用性极强,单独设题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近年全国
4、和各省市高考题中,只有北京、浙江、重庆、广东等在文言文考查中单独设置了本考点试题。但是只要读文言文,就不可能不碰到“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文言文词类活用”,要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无论如何,高考都无法回避这个考点。五、【真题体验】(2012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六、知识梳理 特殊句式一、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1. 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
5、“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灭六国者六国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离骚者,犹离忧也。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粟者,民之所种。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
6、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秦国从秦穆公以来共有二十多个君王,没有一个是使信约明确而固定的。) 莲,花之君子者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晏子,齐之习辞者也。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如: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为的是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
7、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此世所以不传也。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5.用动词“为”表判断,即“为”式。如: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人之私人。五人墓碑记6.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梁将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臣本布衣。 且相如素贱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予本非文人画士。7.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如: 巨是
8、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 汝是大家子。孔雀东南飞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8.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 刘备天下枭雄。 刘豫州王室之胄。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秦,虎狼之国。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此亡秦之续耳。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二、被动句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9、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形式: 1表被动的“于”字句 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君子役于物,小人役于物。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2表被动的“见”字句或“见于”结构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暴见于王。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人皆以见侮为辱。 辨析:慈父见背 冀
10、君实或见恕也。 (分析:“见”字在六朝时期经常用作指代性副词,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称代,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一般译为“我”,现代汉语中的“见谅”也是此种用法。“见谅”即“请原谅我”) 3表被动的“为”字句或“为所”结构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恐为操所先。 父母宗族,皆为戮殁。”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不者,皆且为所虏。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屈原列传) 4表被动的“受”字句或“受于”结
11、构(此结构比较少)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5无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被动句。 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兵不克,执至白下。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帝感其诚 有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感斯人言。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是时屈原既疏。 6.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省略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要不发生歧义,就可以省去句子的某些成分。这些省去了某 些成分的句子就叫省略句。 文言文某些词或某些成分经常省略,古汉语省略句的
12、省略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同,都是承 前省、蒙后省、对话省,但省略的成分却要广得多,如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介词省略、分句省略等等。 (一)省主语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更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如: 1承前省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疾)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疾)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疾)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
13、(疾)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余)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余)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余)弗之怠。(余)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余扄牖而居,久之,【余】能以足音辨人 (村人)见渔人,乃大惊,(村人)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还家,(村人)设酒杀鸡作食”。 楚人为食,吴人及之。(楚人)奔,(吴人)食而从之。 2蒙后省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问:“(公)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对话省 蔺相如固止
14、之,(蔺相如)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厉害)?”(公)曰:“(廉将军)不若(秦王)也。”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gu)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刿)乃入见。(刿)问:“(公)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吾)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刿)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岁)对曰:“小信未孚(读音f信服),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吾)虽不能察,必以情。”(刿)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事】甚急”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
15、)曰:“(独乐乐)不若与人 4. 自称省 逮(臣)奉圣朝,沐浴清化。陈情表 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登泰山记(二)省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如: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司马迁鸿门宴)(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如: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
16、。如: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改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坚追之。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 平原君与楚(商议)和从,言其利害。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 陈胜自立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 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齐威王欲将孙膑,孙膑谢曰:“刑余之人不可(将)。” (三)省宾语(包含介词宾语省略)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
17、(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 不得见(太后)久矣。(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 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 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投(之)以骨。 君与(之)俱来。 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和良,具告(之)以事。 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叶公见之,弃(之)而还走。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己)。 齐使以(之)为奇,窃载与(之)之齐。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尉剑挺,广起,夺
18、(之)而杀尉。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之)外将兵。 (四)省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1)省略介词“于”,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司马光赤壁之战) (2)省略介词”以”,如: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另外,介词“自”也可省略,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郦道元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林尽(于)水源。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 赐之(以)彘肩。 试与他虫斗,虫尺靡;
19、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成妻纳钱(于)案上。 晋太原中,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以)百数。 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于)泽畔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五)省略兼语“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愿令(之)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
20、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所谓的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 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复习重点) 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 (一)、谓语前置古代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或叫主语后说。这种谓语前置的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如:子耶,言伐莒者? (言伐莒者,子耶?) 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 美哉室! (室美哉!) 大哉
21、,尧之为君也! (尧之为君也,大哉!) 灼灼其华。 (其华灼灼)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在安”,宾语前置) 美哉,我少年中国! (我少年中国,美哉!) 以上例子分别体现了谓语前的三种情况:疑问句;感叹句;旧诗词押韵。 (二)、宾语前置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在文言文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1.动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
22、非”、 “否”、 “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欺余)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肯顾我)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我无诈尔,尔无虞我)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时人莫许之) 先生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 (而狼未知之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忌不信自)(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 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操何) 沛公安在?(沛
23、公在安)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吾与谁归) 夫晋,何厌之有?(夫晋,有何厌) 沛公安在?(沛公在安)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并不多见。如: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日居月诸,冒下土日月曾经照临,阳光离去后露出了这片赤裸的土地)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忧群臣) 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唯求敌) 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余唯视利) 父母唯其疾之忧。 (唯其疾之忧唯其疾之忧)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读,不解惑) 惟弈秋之为听。 (惟听弈秋)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惟辅德) 唯利是图。 (唯图利) 唯吾马首是瞻。 (唯瞻吾马首)
24、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和“唯(惟)之”等格式,可将副词“唯(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你是问”“唯才是举”等,就是这种格式。2.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时放在介词前:(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如: 王问:“何以知之?”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2)
25、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 余是以记之。 一言以蔽之。(成语)(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司马迁鸿门宴)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不然,籍何以至此? (籍以何至此) 全石以为底。 (以全石为底)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长安君以何自托于赵) 夜以继日。 (以夜继日)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长安君以何自托于赵) (三)定语后置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了这种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
26、我们称它“定语后置”。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如: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求可使报秦者人)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村中好事者少年)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知其事者太子及宾客)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烧溺死者人马甚众)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亦具体而微者雁荡)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有吹洞箫者客) 人马冻死者相望。 (冻死者人马相望) 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 (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好者女) 楚人有涉江者 (有涉江者楚人) 2.在中心词和
27、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石,所在皆是也)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群臣吏民,受上赏)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附操者荆州之民)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而能不易其
28、志者缙绅) 国之孺子之游者。 (国之游者孺子) 僧之富者不能至。 (富者僧不能至)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蚓无利爪牙,强筋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高庙堂则忧其民,处远江湖则忧其君)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大四海,有几人欤?)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带陆离长铗,冠崔嵬切云佩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切云帽) 5.用数量词作定语大多数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例如: 吏二缚一人诣王。 (二吏二缚一人诣王) 尝贻余核舟一。 (尝贻余一核舟)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遂率荷担者三夫子孙) 我持白璧一双
29、,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一双白璧 一双玉斗)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比至陈,六七百乘车,千余骑,数万卒) 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或尽一石粟)(四)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一般作状语。介宾短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 贫者语于富者曰(贫者于富者语曰)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于长勺战) 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勇气于诸侯闻) 此所
30、谓战胜于朝廷。 (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故燕王欲结于君。(故燕王欲于君结)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臣头今与璧俱于柱碎矣) 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赵岂敢留璧而于大王得罪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不于时拘,于余学) 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 (魏惠王兵数于齐秦破,国内空。)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且于其墓之门立石)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至于负者于途歌,行者于树休。) 第二种:用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也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在今译时,一般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形似酒樽,饰以山龟
31、鸟兽之形。 (以山龟鸟兽之形饰) 具告以事。 (以事具告) 何不试之以足。 (何不以足试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以桑树之)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以尉首祭) 掭以尖草。 (以尖草掭) 覆之以掌。 (以掌覆之) 咨臣以当世之事。 (以当世之事咨臣)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虽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 第三种:用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乎”通“于”,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或作状语,或作补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 名垂乎后世。 (乎后世名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君子博学而日乎己参省) 一般句式一、疑问句:在古汉语中
32、,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其中疑问词分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两类。常用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曷、胡、安、焉、奚、恶、盍(盖)等;常用的疑问语气词有: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一)使用疑问代词。疑问代词常与疑问语气一起使用。1、使用疑问代词“谁”构成疑问句。例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例2: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梅花岭记)例3: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2、使用疑问代词“孰”构成疑问句。例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庄暴见孟子)例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例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3、使用疑问代词“何”构成疑问句。例1:吾君在前,斥者
33、何也?(毛遂自荐)例2: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战)例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4、使用疑问代词“曷”构成疑问句。例1: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例2: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例3:吾姊姊曷不戮力击之?(灌园叟晚逢仙女)5、使用疑问代词“胡”构成疑问句。例1: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例2: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例3:胡不见我于王?(公输)6、使用疑问代词“安”构成疑问句。例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例2: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例3: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7、使用疑问代词
34、“焉”构成疑问句。例1:则将焉用彼相也?(季氏将伐颛臾)例2: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8、使用疑问代词“奚”构成疑问句。例1:子奚哭之悲也?(和氏璧)例2:奚暇治礼义哉?(齐桓晋文之事)9、使用疑问代词“恶”构成疑问句。例1: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例2: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 里仁)10、使用疑问代词“盍(盖)”构成疑问句。例1: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例2: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史记 楚世家)(二)使用疑问语气词。1、使用疑问语气词“乎”构成疑问句。例1:汝亦知射乎?(卖油翁)例2:赵岂敢留璧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例3:天地有法乎?
35、(治平篇)2、使用疑问语气词“诸”构成疑问句。例: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3、使用疑问语气词“与(欤)”构成疑问句。例1: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例2: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例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4、使用疑问语气词“邪(耶)”构成疑问句。例1: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信陵君窃符救赵)例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三)使用固定搭配“几何”、“何如”、“奈何”、“如之何”、“如何”、“奈何”等表示疑问。例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例2:吾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
36、何如?(捕蛇者说)例3: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例4: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刺秦王)例5: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例6: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例7: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 项羽本纪)(四)使用否定词表示疑问。 例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与妻书) 例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二、否定句式: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否定词包括不、毋、弗、勿、未、非、无、否、莫等等。(一)使用“不”表否定。例1:桓侯不应。(扁鹊见蔡桓公)例2: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张衡传)例3:古之人不余欺也。
37、(石钟山记)(二)使用“毋”表否定。例1:距关,毋纳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例2:小女子毋多言。(冯婉贞)例3: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鸿门宴)(三)使用“弗”表否定。例1:呼尔而有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例2:急逐弗失。(冯婉贞)例3:小信未服,神弗福也。(曹刿论战)(四)使用“勿”表否定。例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例3:急击勿失。(鸿门宴)(五)使用“未”表否定。例1: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例2:在药则未为良时。(采草药)例3: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六)使用“非”表否定。例1:
38、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问说)例2: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毛遂自荐)例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七)使用“无”表否定。例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例2: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例3: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八)使用“否”表否定。例: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九)使用“莫”表否定。例1: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石钟山记)例2:莫若以吾所长攻敌所短。(冯婉贞)例3: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指南录后序) 文言文固定句式 一、表示疑问的词语:1.奈何 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2.何如 可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等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求,尔何如?”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何以? 译为“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4.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