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doc

上传人(卖家):刘殿云 文档编号:590951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指教:余映潮评点:董鹏授课地点:镇江市外国语学校案例导读一堂精细的训练课,一首恣意流淌的婉约之歌,一幅精美的课堂教学艺术作品。整堂课,老师的教学设计由面到点,由点入精。学生的活动由静而动,由动而深。在本堂课中,细腻的教材研读、别致的课文处理、灵动的教学思路、诗意的教学手法和精巧的细节设计,你会处处觅得踪迹、悟得真谛。(一学生例行课前三分钟演讲“我喜爱的名著”)师:谢谢这位同学,我听出了她的这一个片段的主要信息是“收藏美丽”,那么我们今天是不是可以用这样的理念来学习我们的课文呢?我想是可以的,学习济南的冬天,收藏它的美丽。好,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师:请坐。先

2、看背景材料,读起来,老舍,读。屏幕显示,学生齐读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师:这是文学常识。这一篇精美文章的作者是谁?生:老舍。师:好,谢谢。评点:机智地抓住学生课前演讲的关键词美丽,用“收藏美丽这个理念导入新课,为课堂教学做了美丽的铺垫。师: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我们的阅读品析能力。什么是 “品析”呢?品味欣赏。我们有三个学习活动,都是让同学们进行阅读能力的历练的。(一)紧扣几个词语,总体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屏幕显示“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和短语中

3、,哪一个最适合于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师:请你看课文,把“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圈出来,然后联系全文内容来证明哪一个词最适合于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开始独立思考。评点:问题的提出是教师细腻研读教材的结果。联系全文内容,独立思考,巧妙地引学生进入课文,既是提炼概括能力的训练,又是学生的次思辨过程。师:好的,我们来试一下。用概述的方式来表述你的观点,发言大致上是两个层次,第一,你认为哪个词,然后阐述你的理由。可以举手发言了。生1:我觉得应该是用“温晴”这个词。因为课文的开头就是和济南的冬天作对比,指出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并以此为课文的主线,贯穿

4、全文。接着就先总后分地聊起了济南的冬天的山顶和水色,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从而点题。师:好的,听她的发言,关键词咬得很准。文章的首段开头,然后文章的结构,然后文章各个部位之间的关系,都点到了,表扬。好,继续来。生2:我认为应该是“理想的境界”这个短语。因为除了济南,在我们这边的冬天是寒冷的,是刺骨的,是凛冽的,而济南的冬天却十分温暖,不怎么刮风,所以在济南的人们和我们都梦想着有这样一个冬天,能够很暖和地很舒适地度过一个本应该寒冷的季节,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的一个理想,然后济南的冬天为我们实现了。师:嗯,好!有那么温煦的阳光,有那么温馨的水色,怎么不是“理想的境界”呢?继续!生3:我也认

5、为“理想的境界”应该是最能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因为第二段的第一句就提到了“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说明即使只有“温晴”,而没有山水的衬托,那这个冬天也不是最理想的。只有有山有水有阳光,还有温暖的怀抱,真是一个理想的地方,不仅是有气候的温暖,而且有温暖在心里流淌。师:啊,是的是的。有山有水,而且气候是那样的温暖,让每个人心里都有笑意,怎么不是“理想的境界”呢?好,继续。生4:首先,如果我觉得,它说概括全文一个大体写的东西的话,那么,“理想的境界”可以用来概括,但它这个问题是说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特点不一定要那么大体,而“理想的境界”这个词显得有些太统一了,很多地方都可以成为理想的

6、境界,而它说是济南冬天的特点,所以,在文章的开头,老舍先生就把济南的冬天和伦敦、北平还有热带进行了比较,从而突出了济南是个温晴的地方,所以我认为,这篇济南的冬天,它的特点应该是“温晴”。师:谢谢。她的分析思路是:先从一般事物的角度来分析“理想的境界”到处都有,然后从特别的环境的角度来肯定“温晴”在这篇课文中可能就是济南的冬天的特点。谢谢你!继续来。生5:我觉得应该是用“奇迹”,因为“温晴”、“宝地”或者“有山有水”,在江南的一些地方都是比较常见的,只有在北方才是用“温晴”的,如果光用“温晴”、“宝地”、“有山有水”,不足以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正因为它“温晴”,所以才让人感觉这是一种奇迹,也正因

7、为它让人感觉非常的奇妙,所以人们才认为它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我觉得“奇迹”是最能概括的。师:嗯,你是从逻辑关系的角度来逐步地进行推理的,只有“温晴”才能够创造“奇迹”,因为“奇迹”而形成“理想的境界”,好,谢谢你!再来说。生6:我认为应该是“温晴”,因为在第一段,作者就说“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说明作者认为济南之所以是个宝地,是因为济南有“温晴”的天气,那么我认为“温晴”是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师:正是因为“温晴”所以才是“宝地”,正是因为“温晴”所以才是“奇迹”,这又是一番道理。还有吗?生7:我认为应该是“慈善”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因为在别的地方的冬天

8、,花草都凋谢了,树叶都凋落了,而济南的冬天,人们会感到很温暖,人们心里有一种安慰,就觉得也许春天就要到了,就给他们的心灵上带来了一次安慰。师:嗯,这样的慈善呐,小山是那样的美,水色是那样的俊,怎么不让我们感到这样的地方是慈善的呢?好,还有两位同学要发言。你先说他再说,我们再来看怎么样。请你来。生8:我认为是“慈善”,因为济南的冬天是有温晴的天气,是慈善的,因为是一个理想的境界,给人很温暖的感觉,所以它是慈善的,前面的词都可以用来看出济南的冬天是一个很慈善的季节。师:嗯,是啊!大自然就像母亲,大自然的造化使济南这座老城就像安适地躺在一个小摇篮里,这样的冬天怎么不慈善呢?生9:我觉得济南冬天的特点

9、应该是“宝地”。因为从气候特点上来说,它与北京比是没有风声的,与伦敦比是没有雾的,与热带比是没有毒日的;从景色特点上来说,它有山有水,才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所以说是一块宝地。师:宝地。适合于我们居住啊,这个宝地是那样的慈善,这个宝地是理想的境界,这真让我们费解啊!生10:我认为是“宝地”。因为济南下雪的时候就像是一幅水墨画,而且冬天下雪的时候,水面上不结冰,这种种迹象在我们看来都是很宝贵的,都算是一种奇迹,所以我认为应该是“宝地”。师:因为有这样的奇迹,所以才算是宝地,哎呀,我觉得我很难说服你们了。我认为这个问题,当然,如果我们说,你自由地选用文中的这些词语来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大概每一个都可

10、以用一下。但是,我们是在全文的基础上来进行分析的。首先我们注意课文第一段的两个关键词:“温晴”,“宝地”。可以这样说,济南是温晴的宝地,因为温晴才是宝地,这是一;第二,再从全文看,因为温晴才创造了许多自然的奇迹,因为温晴才有那样的山、水,和人们的心理感受。我想,“温晴”这个词,还要从其他的角度来看。下面,我给你们再逐条地、仔细地分析一下。屏幕显示扣着“温晴的天气”这条主线,描绘着济南的“山”和“水”,作品铺展了一幅又一幅淡雅秀美的山水画。师:全文是扣着“温晴的天气”这条主线来写的,所有的景物描写都要突出“温晴”两个字:正因为扣住“温晴”描绘着济南的山和水,作品才铺展出一幅幅淡雅秀美的画面。屏幕

11、显示绘天绘地,写雪写水,作者的笔触由暖阳描画到暖城、暖山,描画到不结冰的水,所表现的都是“温”和“睛”师:第二个道理,看顺序,绘天绘地,写雪写水,由暖阳描画到暖城、暖山,描画到不结冰的水,表现的都是“温”和“晴”屏幕显示第二段主要写全景,三、四段主要写雪中山色,第五段主要写水上美景,这几幅画图在“温睛”的基调上统一起来,给人以和谐一致的美感。师:继续看。第二段,全景;三段、四段,雪中山色;五段,水上美景。没有哪一幅是写阴冷的,都是“温晴”。因此,这些画面在“温晴”的基调上统一起来,给人和谐一致的美感。屏幕显示即使写雪景,也在表现着温晴:因为暖和,所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因为晴朗,所以“快日落

12、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师:还有理由,即使是写雪景,也在表现“温晴”。因为暖和,所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啊”;因为晴朗,所以“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晴朗的天气,晴空下的雪上。好,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其他几个短语或词,它们往往在一个段落里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概括这一段的大意或者集中表现作者赞叹的情感。师:好的,谢谢同学们,通过这个环节,我们很好地到课文里来了我们的思绪很活跃,下面的内容就比较容易了。评点: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足足用了16分钟,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尽情地思辨争论,老师把自己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共同探讨,各自阐述

13、自己的观点。更为可贵的是教师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在平等对话中有理有据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个环节让学生思辨性地走进了课文,阅读、思考、质疑、阐释之思维火花尽现。(二)抓住一种修辞,品析比喻修辞带来的表达效果屏幕显示下面四个比喻中,你最能够欣赏的是哪一个?“小摇篮”、“带水纹的花衣”、“小水墨画”、“空灵的蓝水晶”。师:第二次品读欣赏:画出“小摇篮”,它在第二段;画出“带水纹的花衣”,它在第三段;画出“小水墨画”,它在第四段;画出“蓝水晶”,它在第五段。如果说作者使用了高妙的修辞技法,在每一个段落里都用了个关键的比喻来写美丽的济南的冬天的话,那么这四个比喻在每一段里面的作用都值得我们欣赏

14、。注意老师的表述,老师没有说“你最喜欢欣赏的是哪一个”,老师说的是“你最能够欣赏的是哪一个”,那么,也就是说,你要欣赏,还要讲出你欣赏的内容出来。好的,开始思考。师:是不是可以讲述观点了?好,我们试一下。请你来。生1:我认为我最能欣赏的应该是空灵的蓝水晶。按照课文里的说法就是从“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直到“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从这样的描述里看的话,水晶给人的感觉本身就是玲珑剔透的,而空灵的意思就是说很清净,这样的话,就可以感觉到这块水晶从内到外是没有一丝杂质的,而课文里生动的描写就觉得这是一个春天的景象万物都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但这明明就是济南的冬天,而这样更能衬托出济南冬天

15、的“温晴”,而且它的语言非常生动,“蓝水晶”、“澄清的河水”,这样很贴切的比喻更让我们好像看到一幅风景秀丽的画卷一样。师:嗯,分析得多么的好啊!“空灵的蓝水晶”表现的是一种纯净的美。生2:我最能欣赏的是第二段的把小山比作一个摇篮,首先,这个比喻很生动,因为有了小山,所以人们感到心里有了依靠,有了安慰,而且它让人们感到舒适,感到暖和,也体现了济南的冬天的温晴。师:对,不仅表现了“温晴”,还表现了另外一个“温情”,情感的情。继续。生3:我更能欣赏的是“带水纹的花衣”,因为课文前面一句话写的是“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道儿暗黄”说明雪没有完全把山给覆盖着,所以是带

16、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形象又准确地写出了雪草覆盖的状态,进一步说明了济南的冬天的温晴。师:嗯,美丽,山色的美丽,这个比喻还让我们展开思绪,想到“带水纹的花衣”,它的整体的美可能就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生4:我最能够欣赏的是第五段的“空灵的蓝水晶”,大家都知道,水晶给人以纯洁的感觉,蓝水晶能让人身心舒适,而济南呢,就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纯洁得让人不愿意去碰,就好像是个奇迹。在这一段中,作者用大量的绿来衬托,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盎然的绿,连水都不忍得冻上,更何况是人呢?绿水与蓝天应和,它们相得益彰,即使之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也是那么地融为一体。师:啊,这样诗意的表达呀,太让我惊叹了!而且我还建议你,如果还

17、加上一句话的话,就是“美丽的色彩,那么蓝汪汪的”。好,谢谢。生5:我最能理解的也是“带水纹的花衣”,因为从这一句话看出山的色彩美,黄白相间,并不像其他地方,冬天的山总是嶙峋的,死气沉沉的,从中也能看出济南冬天的温晴。并且,风儿吹过,那些没有被雪覆盖的草在风中摇摆,也能看出这座山生机勃勃。师:嗯,给我们一种美丽的动感,好,谢谢。还有一个地方没说到吧?生6:我觉得“小水墨画”这个比喻最好,因为它后面加了一句“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这张小水墨画肯定是非常富有诗意的,这就更衬托出济南的山景的美。师:好,如果说把你的“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再引申一下,就是古朴。啊,这个冬天,这种色彩显得很古朴,那种画面

18、的构图显得很古朴。生7:我也认为“空灵的蓝水晶”,因为天上和水中都是蓝颜色的,这蓝颜色融为了一体,仿佛让我们置身于一幅画中,所以我认为“空灵的蓝水晶”是很好的。师:嗯,好,小结一下,做记录。屏幕显示小摇篮秀美的山形地貌舒适的冬暖环境师:摇篮太美了!写出了秀美的山形地貌、舒适的冬暖环境。屏幕显示带水纹的花衣雪后山色的斑斓飘逸美好的情韵师:带水纹的花衣,表现的是雪后山色的斑斓和大自然的、小山的飘逸美好的情韵。屏幕显示小水墨画山村的疏朗点缀色彩的古朴淡雅师:小水墨画,凸显的是山村的疏朗点缀,山村点缀在小山上,远远看去,那样的美丽,而且因为是冬天,所以它的色彩是古朴淡雅的,这足见作者用小水墨画来比喻冬

19、天的济南的城内的小山的精致之美。屏幕显示空灵的蓝水晶天光水色的清净温晴泉城的亮丽师:空灵的蓝水晶,则显示了天光水色的清净和温晴泉城的亮丽。屏幕显示小摇篮 带水纹的花衣小水墨画 空灵的蓝水晶以小喻大画意诗情师:总的来看,这篇文章表现手法最高妙的地方就是以小喻大以小绘大,以小描绘大,从而表现出景物的画意诗情。师:这一个学习环节,我们同样表现了同学们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很好的听读能力。评点:两个环节的设计,通过“品析比喻修辞带来的表达效果”让学生从整体内容的感知走向语言运用的美妙,师生的对话同样精彩,教师的诗意小结提纲挈领,教与学的过程动静相宜。(三)聚焦一个段落,从内容到表达多角度品析师:继续来,把

20、我们的视点集中在一个精致的片段上,我们要做一次集体的训练书面作业。我们先来读一下,注意朗读:语速慢一点,读出语气词的味道,读出有些意思不太明显的,但是又有表情作用的词的味道。(范读)你看,“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再听“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还有“山尖全白了”。这些词好像都没有什么实在的意思,但是都是表达情感的。好,一起来读,最妙的读!屏幕显示,学生齐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

21、黃,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岀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师:好了,开始集体训练,每个人都要完成四道题,然后选做一道我开始读题目,你就开始做作业了。给这段文字进行“画面命名”,要求富有诗意;圈出全段文字中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段的一个字;用单竖线“划分的方法表现你读懂了这段文字的层次结构;要品析“顶”字为什么用得好,“镶”字为什么用得好;然后还是自由选做,还可以发现这段文字的一个美妙之处。好,抓紧时间做作业。屏幕显示1对这段文字进

22、行诗意的“画面命名”。2圈出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段的一个字。3用“划分”表现你读懂了这段文字精美的结构。4说说“顶”字、“镶”字为什么用得好。5(选做)还可以说说你发现的这段文字的一个美妙之处。评点:读一个段落,四个问题有内容理解,有手法赏析;有整体把握,有选点品析。是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的一次精细实践训练过程。分析、概括、理解、欣赏等能力训练扎实有效。更值得欣赏的是提出了一个选做的问题,给学生一个个性发现的空间。师:好的,我们来交流一下。第一题,诗意的画面命名。生1:我给这段命名的题目是“落雪风景”。师:“落雪风景”,写的雪写的景,但是“落”字好像不太好听,好的谢谢,继续思考。生2:我取的名字是

23、“雪中山色”。师:“雪中山色”,很聪明,我们刚才有个地方好像出现过一次,“雪中山色”,而且,这段好像就是写的雪中山色。生3:回答不出。师:好,继续思考,为难了,这就是概括。生4:我写的是“山中雪景”。师:嗯,“山中雪景”,小山雪景。生5:我写的是“秀山淡雪”。师:秀美的山,淡淡的雪,“秀山淡雪”,这个组合得不太通俗,谢谢。你呢?生6:我写的是“秀山粉岭”。师:粉岭,比较雅,但是人家一下子听不懂。生7:我写的是“小雪中温暖的济南”。师:“小雪中温暖的济南”,把济南改成小山?可能好一点。屏幕显示对这段文字进行诗意的“画面命名”小山雪霁雪后斜阳师:好的,我拟的是注意,你们要学习一个字,“小山雪霁”,

24、这个“霁”是雨后、雪后初晴。你可以拟它“小山雪霁”,也可以拟它“雪后斜阳”。“雪后斜阳”它就概括得全面一点。好,这对同学们是一个考验。师:第二题,圈出贯穿全段文字的一个字,你说一个字。生1:我觉得是“妙”。生2:我觉得应该是“雪”生3:我觉得应该是“妙”。生4:“白”生5:我写的是“雪”。生6:我写的也是“雪”师:好,这个又让我为难了,贯穿全文的是“白”呢,是“雪”呢,是“妙”呢,是“小”呢?我们来看,“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啊”,哪里妙呢?是不是后面都写“妙”啊。文中的主要内容是写雪,但是文中每一个层次表现的都是雪之妙。屏幕显示圈出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段的一个字。妙师:这是一个难题,同时也考查我们对某

25、一个关键词贯穿全文作用的理解,因此,这个题,如果说,给全分的话是“妙”字,如果说给一半分数的话是“雪”字,给三分之一的话是“白”字。“妙”字是最妙的,它贯穿全段,而且表达的是作者赞赏的感情啊!师:第三题用划分表示你读懂了这段的层次。好,你来说。你的层次划分,出来没有?生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单独为一个层次,“看吧”一直到“露出点粉色”是第二个层次,“就是下小雪吧”一直到“太秀气了”是第三个层次。师:嗯,好的,谢谢。你的划法?生2:我觉得“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是一个层次,“看吧”一直到“更美的山的肌肤”是一个层次,还有“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到“出点粉色”是一个层次,然后最后一句是一个层次。师

26、:嗯,你是四个层次,他是三个层次,还有没有别的划法,你有没有划法?你呢?说一下。生3:我的是“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吧”是第一个层次,然后到“更美的山的肌肤”是第二个层次,然后一直到最后。师:嗯,好的。这里面两种答案,而且两种答案里面还有各层次里的正误之分。我们现在来想这样几个道理:第一,总体地说一个景然后分步去描写,这就很自然地把两个层次划分开了。我们再来看,所谓的叙议结合,就是对事物有了一个描叙,或者在事件有了一个记叙之后最后会有一个抒情句或者是一个抒情段或者是一个议论段,在这段当中是不是表现为最后一句啊?这样一分析层次就出来了。屏幕显示用“划分”表现你读懂了这段文字精美的结构。最妙的是下点小雪

27、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师:“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画竖线,“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徽微露出点粉色。”都是表现“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的,然后是议论抒情,收束全段。这才是正确的答案。师:第四题,我们选两位同学,或者两位同学自动站起来。第一,品析一个“顶”字;第二,品析一个“镶”字。生1:我品析“顶”字。我觉得这个“顶”字用得很恰当,因为它把“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比作“日本看护妇”,“日本看护妇”指的是日本的护士,而护士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十分圣洁的职业,所以我觉得它把山上的矮松顶着一髻儿白花,感觉它十分的圣洁,十分的美丽

28、。写得非常好。师:嗯!突出了它的色彩、位置,都写清楚了,谢谢你。一个“镶”字,好,你来。生2:“镶”字贴切地表现了白色山尖连接蓝天就如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形状。师:嗯!形状。生2:这样就显得特别的美。师:显得特别的美,你能说一下吗?补充一下呢?生3:“顶”字表现了山上的一髻儿白花的形状,这个字很贴切地展现了山的秀美。师:而且表现了一种手法,谢谢。这两个字用得很精妙。屏幕显示说说“顶”字为什么用得好。写出了形态美写出了轻盈感师:我们来看,“顶”字为什么用得好?形态之美,如果用“扣”字,就不好听了也不好看了;轻盈感,压在头上,扣在头上,覆盖在头上,都不好听形态美,轻盈感。屏幕显示说说“镶”字为什

29、么用得好。线条逶迤轮廓亮丽师:“镶”字,表现的是线条逶迤,不断地在起伏延长,同时轮廓亮丽,雪山和蓝天,由雪峰上的那条线把它区别开来。师:好,下面的内容,我给大家讲一下,做好记录。屏幕显示多角反复(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师:美妙之处这一段用了反复的手法,写晴朗的日子里的小雪,写了山上,写了山尖,写了山坡,写了山腰,反复地写屏幕显示化静为动(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师:化静为动,带水纹的花衣,就给我们这样的感受。屏幕显示以虚写实(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师:这个术语要知道,以虚写实,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我们是看不见的,我们要想象,就像朱自清的春的结尾一样,“春天像小姑娘,春天

30、像小伙子”,都是虚的,以虚写实。屏幕显示段末点题(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师:更重要的是,段末点题呀,在描叙景物之后有一个抒情式的点题,使整个段落在结构上、在情感上都显得很精致,段末点题,就是下小雪吧。所以这是它的基本的美点。评点: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切体会作者老舍在这篇文章中语言运用的高妙之处,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教师及时总结提升,师生对话中不断走向字里行间的更深处。水到渠成,润物无声,细节关注,高度拔节。师:好,这一节课,我们其实是实践的文章的一种读法:先整体,再部分,再精段。同学们表现很好,我就觉得在精段的品读上我们还要加把力就更好,谢谢同学们的努力

31、,同学们很辛苦,下课!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实录赏析济南的冬天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名师关于这一课的教学案例很多,而余老师的这节课却独具风格。精美的板块式、精妙的主问题、精细的训练过程、精致的课堂节奏,无一不让人以为妙绝。第一个板块:紧扣儿一个词语,总体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这个主问题设计,巧妙地将学生引进了课文,学生要阐述理由,就要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分析判断。两分半钟的阅读思考时间,13分钟的阐述时间,10位学生的发言,足见余老师的大气从容,这也是余老师“活动充分,训练有力”思想的体现。更令人钦佩的是余老师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以教师精细、精深、精美的分析来征服学生

32、。请我们再来欣赏余老师的表达:“下面,我给你们再逐条地、仔细地分析一下”“第二个道理”“继续看”“还有理由”多么细致的课文研读,多么优美的语言表达,多么严谨的逻辑思維,余老师娓娓道来,示范作用尽在潜移默化中。第二个板块:抓住一种修辞,品析比喻修辞带来的表达效果“小摇篮”、“带水纹的花衣”、“小水墨画”“蓝水晶”,是余老师精深的课文研读的发现。余老师告诉学生不仅要欣赏,还要讲出欣赏的内容。这个主问题带着学生美美地走进了老舍的语言运用的高妙境界。教学过程由第一板块整体内容把握的“面”走向了第二板块的语言运用赏析的“点”,教师对学生展开了精细的语言欣赏能力的训练过程,学生的细细品析,余老师细腻而诗意

33、的小结提升,学生既欣赏了老舍语言运用的精妙,也分享了余老师小结语言的精美。第三个板块:聚焦一个段落,从内容到表达多角度品析课堂至此,由第一板块的面,到第二板块的点,而到第三板块的段落精读。形成了精美而精致的课堂节奏和韵致。尤为值得欣赏的是,第三板块的学习是由朗读开启的,而且老师有重点地进行了范读,这使课堂一下子有了更美的韵致,前两个板块都是由默读沉思进入的,第三板块的美美的朗读使课堂节奏更美妙了起来。我们再来看看五个问题的设计1对这段文字进行诗意的“画面命名”。2圈出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段的一个字。3用“划分”表现你读懂了这段文字精美的结构4说说“顶”字、“镶”字为什么用得好。5(选做)还可以说说你发现的这段文字的一个美妙之处。这些问题有内容理解,有语言赏析;有整体把握,有选点品析。是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的一次精细实践训练过程。分析、概括、理解、欣赏等能力训练扎实有效。选做问题设计则是余老师教育理念的体现,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搭建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最后,余老师总结:“这一节课,我们其实是在实践文章的一种读法先整体,再部分,再精段。”我想说:语文老师的教材研读方法何尝不可以如此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doc)为本站会员(刘殿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